阳江首次“国企+民企”深水网箱养殖合作成功(2025-07-04)
【摘要】 7月4日,阳江日报讯,7月3日,阳江市首次实现“国企+民企”深水网箱养殖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标志着海洋牧场产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由国有企业阳江市牧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民营企业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依托省级“补改投”政策资金,在大镬岛海域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共投放鱼苗550万尾,预计年产量达2200吨、产值超7000万元。牧洋公司为市属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平台,承担基础设施、资源整合与产业链构建...
【关键词】深水网箱,海洋牧场,联合体模式
厦门海洋高新区启动区二期获批(2025-07-04)
【摘要】 7月4日,厦门日报讯,近日,厦门市发改委已批复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区二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园区扩容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二期项目位于翔安欧厝区域南部,总投资约7.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3条道路(总长约5942米)、公交场站、水系生态整治工程、滨海护岸等基础设施,以及规划建设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产业科研用房。厦门海洋高新区是福建省唯一以“海洋”命名的国家级高新区,规划总面积达10.27平方...
【关键词】海洋高新区,生物海洋,科技基础设施
深圳海洋产业迎来首个综合海洋试验场(2025-07-03)
【摘要】 7月2日,南方财经讯,深圳首个海洋综合试验场即将于7月15日在大鹏湾进入试运营阶段,标志着深圳海洋高端装备与信息化产业迎来重要基础设施支撑。试验区位于土洋海域,面积0.5至1平方公里,水深5-9米,具备远离主航道、环境稳定等试验优势。主要测试对象为水下感知设备、小型智能船艇、智能水下装备等,支持水下目标定位、数据传输和可视化展示。该项目属于《大鹏湾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计划》的一部分,规划建设“一基地、多试验...
【关键词】海洋试验场,智能船舶,深圳大鹏湾
海南加速船舶岸电推广进程 94个泊位已建岸电设施(2025-07-03)
【摘要】 7月3日,南海网讯,7月2日,海南海事局联合多部门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举行“节能宣传周”主题活动,系统推进船舶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推广。此次活动强化船港电三方协作机制,推动岸电使用激励制度落地,配套移动接电车、远程扫码监控等现代化运维方式,极大提升了岸电实用性。2024年洋浦港岸电接电量已达226万kwh,使用率上升至46.8%。目前海南全省已在94个具备条件的泊位建设岸电设施,占比86.24%,技术上全部采用国家标准接...
【关键词】海上风电,辽宁共识,绿色能源
绿色甲醇首次加注国产双燃料船舶(2025-07-02)
【摘要】 7月2日,界面新闻讯,7月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在海南洋浦港成功为国产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绿色甲醇燃料。本次加注使用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甲醇,原料来源为城市餐厨垃圾和动物粪便等,通过沼气发酵转化而成,加注采用“陆—船”模式,标志着国内港口在绿色能源供应方面的重要突破。此次操作共加注200吨绿色甲醇,相较于传统柴油,可减少约325吨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碳减排效...
【关键词】色甲醇,双燃料船舶,绿色航运
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2025-07-01)
【摘要】 7月1日,界面新闻讯,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另外,会议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
【关键词】海洋科技,海湾经济,顶层设计
中日班轮“鉴真号”载客测试,中日航线再添新选择(2025-07-01)
【摘要】 7月1日,龙de船人讯,6月28日,中日客货班轮“鉴真号”在多方协调下正式开展载客测试,标志着中日之间唯一的海上客货定期航线进入复航评估阶段。该航线自1985年首航以来,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首条客货直达通道,历经三代运营树立了“海运新干线”品牌。第三代“鉴真号”于2024年6月投用,总吨2万吨,具备运载338个标准集装箱与192名旅客的能力,为长三角与日本关西地区提供多元化、低碳化的交通与物流选择。在当前中日贸易、...
【关键词】中日班轮,鉴真号,沪日航线
创海上深井钻井周期新纪录(2025-06-30)
【摘要】 6月30日,齐鲁晚报讯,近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新胜利五平台”成功刷新胜利海域4500米以上海上钻井周期纪录。该平台所钻井口在仅27.7天内完成,全周期较原计划缩短24.34%,创下新效率标杆。施工期间,平台采用一体化提速工具,结合氯化钙钻井液体系与离心机辅助絮凝工艺,单日最高进尺达2008米。面对东营组6砂组高压活跃油气层与4砂组易漏失脆弱地层的复杂地质条件,技术团队强化钻井液封堵性与抗塌能力,并通过...
【关键词】深井钻探,海上钻井,工程提速
青岛港实现首次风帆动力船舶作业(2025-06-30)
【摘要】 6月30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全球首艘风帆助推型阿芙拉型成品油轮“布兰兹哈奇”轮成功首航靠泊青岛港黄岛港区,标志着青岛港首次完成风帆动力船舶作业。该船舶创新采用风能推进技术,结合智能风力捕捉系统,将自然风转化为辅助推进动力,在降低燃料消耗、减少碳排放方面成效显著。此次靠港作业不仅展示了青岛港在适应新型绿色船舶方面的服务能力,也反映其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中的实际进展。近年来,青岛港积极响应国家“双...
【关键词】风帆动力,绿色港口,低碳航运
交通运输部:目前我国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1000艘(2025-06-27)
【摘要】 6月27日,银柿财经讯,6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及今年中国航海日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表示,当前我国已拥有超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标志着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进入规模化阶段。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通过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更新老旧船舶、推广清洁能源等举措,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62%;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周转量达...
【关键词】内河航运,新能源船舶,绿色交通
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2025-06-27)
【摘要】 6月27日,龙de船人讯,6月26日,由中交广航参建的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正式启动,标志着广州向全球航运枢纽战略进一步迈进。该工程北起广州港南沙作业区,南至内伶仃岛西侧,总长24.1公里,按照20万吨级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标准设计建设。主要施工内容涵盖航道疏浚、航标设立、安全监管系统等关键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使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可自由通航南沙港区,显著提升广州港在国际集装箱运输...
【关键词】广州港,国际枢纽,港口升级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达国际领先水平(2025-06-26)
【摘要】 6月26日,智慧国家能源讯,近日,中国龙源电力主导的“海上风电海缆运行状态监测与快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首套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针对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中长期存在的海缆检测难题,开发集成“声、光、电、磁”一体化探测技术,能够对海缆故障点、升压站导管架腐蚀、机械损伤等关键问题进行快速、精准识别,大幅降低运维成本与停电时长。...
【关键词】海缆监测,海上风电,智能运维
国内首场蓝色信贷及海洋能装备投融资专场路演活动举办(2025-06-26)
【摘要】 6月26日,自然资源部讯,6月25日,国内首场蓝色信贷与海洋能装备专项投融资路演在上海举办,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此次活动吸引来自银行、产业基金、央企投资部门及3万多名专业投资人关注,覆盖海洋能开发、船舶制造、海洋信息、海上交通、渔业发展等领域,企业融资需求累计近百亿元。作为我国推进蓝色金融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包括潮流能并网发电、波浪能观测平台、...
【关键词】蓝色信贷,海洋能装备,投融资
广州新船海上“牧鱼”,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即将交付(2025-06-25)
【摘要】 6月24日,大洋网讯,6月26日,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将在广州中船黄埔文冲船厂正式交付,标志着中国在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该船造价近6亿元,由中国水产科学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建造、江苏连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运营。“苏海1号”采用独立航行设计,可在夏季驶入黄海冷水团区域养殖三文鱼,年产量可达8000吨,具备冰鲜与冷藏加工能力,最快24小时将产品送达市场。船舱配有高频次水...
【关键词】三文鱼养殖,自航工船,深远海经济
惠来海洋牧场建设按下“加速键”(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揭阳日报讯,近日,广东省惠来县召开海洋牧场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全面落实“大食物观”,推动海洋渔业产业提质增效。目前,惠来已规划建设4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其中,“惠鲍1号”深远海智能鲍鱼养殖平台将投资1亿元,采用桁架式网箱设计,具备抗17级台风能力,预计2025年6月投产。国家电投在神泉镇南部建设的海洋牧场平台将于6月下水并于7月开展养殖,海源达与惠前两大重力式网箱项目...
【关键词】海洋牧场,渔业振兴,蓝色粮仓
2025海上风电大会发布《辽宁共识》(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6月19日至21日,“2025海上风电大会”在辽宁大连召开,来自全球风电产业链的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跨海合作,共赢未来”展开研讨,并联合发布《辽宁共识》。共识指出,海上风电是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的重要抓手,将成为支撑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辽宁共识》明确提出,以海上风电为支点构建全球级产业生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万亿级产业规模形成。会议强调,辽...
【关键词】海上风电,辽宁共识,绿色能源
青岛海事签署北方片区首个海事调解与仲裁合作框架协议(2025-06-23)
【摘要】 6月23日,龙de船人讯,6月20日,青岛海事局与青岛仲裁委员会签署北方片区首个“海事调解+仲裁”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构建多元化涉海纠纷解决机制,助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该协议提出建立“调解优先、仲裁断后、司法保障”一体化的非诉解纷路径,并明确调解与仲裁在程序与职责上的衔接方式。双方将以船员权益保护、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等重点领域为切入点,推动构建覆盖涉海全领域的纠纷治理模式。合作内容涵盖专业人才联合培训...
【关键词】海事仲裁,多元纠纷解纷,青岛模式
集装箱船新船造价已超过高附加值LNG运输船(2025-06-23)
【摘要】 6月22日,龙de船人讯,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22000至2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新船造价达2.735亿美元,首次超过LNG运输船的平均建造成本2.55亿美元,差额达18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这一反常现象的出现,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全球疫情后货运需求快速恢复,叠加电商产业增长,带动航运运力需求回升;二是环保法规趋严,推动新型集装箱船广泛采用双燃料动力系统(如LNG、甲醇)与节能船体结构...
【关键词】集装箱船,LNG运输船,造船成本
1.13亿元“船舶贷”助力我市航运产业升级(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周口日报讯,为助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分行联合辖内金融机构推出“船舶贷”系列金融产品。截止2025年4月,全市已发放“船舶贷”75笔,总额达1.13亿元,贷款余额达4.98亿元,惠及400余家船户及航运企业。此举解决了航运企业普遍面临的投资大、融资难问题。邮储银行、农信系统、工商银行等推出定制化金融产品,如“船舶抵押贷”“豫商船舶贷”“港航贷”,针对性强、操作灵活。典型如企业主钱酒意...
【关键词】船舶贷,航运融资,内河运输
中集太平洋海工开工首套9450方LNG超大型不锈钢燃料罐(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龙de船人讯,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国内首套9450方超大型不锈钢船用燃料罐。该燃料罐将用于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在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订造的19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计划共建造12船套。该罐为双瓣堆叠式设计,直径13米,长度40米,高度29米,单罐重达1120吨,可用于装载LNG、液氨和甲醇等多种清洁燃料,最低设计温度为-163℃,最大压力达4.0barg。本项目开工标志着中集太平洋...
【关键词】LNG,燃料罐,双燃料船
国内首次,福建古雷实现海水神仙鱼人工繁殖技术突破(2025-06-19)
【摘要】 6月19日,央视新闻讯,近日,福建古雷科技兴海基地迎来重大科研突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首次实现了海水神仙鱼(胄刺尻鱼)的人工繁育,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观赏鱼领域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海水神仙鱼因繁殖条件苛刻,全球仅有美国和印度尼西亚部分企业掌握相关技术,年进口量超百万尾,单价高达数千元。研究团队通过构建稳定的哲水蚤人工饵料体系,结合大量实验开发出适配其长浮游期所需的特殊养殖系统,最终使神仙...
【关键词】神仙鱼,人工繁育,海洋渔业
全球首次集装箱船舶碳捕集完成海上回收(2025-06-19)
【摘要】 6月19日,龙de船人讯,6月19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德锦”号驳船与“长顶”号集装箱货轮顺利完成全球首例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LCO?)转驳作业,标志着全球首次集装箱船舶碳捕集海上回收成功落地。“长顶”号是全球首艘配备完整碳捕集系统的集装箱船,早在去年便完成了二氧化碳船岸卸载的首次示范。此次“船对船”转运作业创新地打通了碳捕集、液化存储与远程转运的闭环流程,构建起航运脱碳的“中国路径”。国际海事组织数据...
【关键词】碳捕集,,船舶脱碳,二氧化碳回收
中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实现新突破(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人民日报讯,近日,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FPSO超级建造联合体,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联合体将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打造全球竞争力的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支持深海能源开发。此次合作打造的FPSO被誉为“海上移动油气工厂”,其规模庞大,单船造价逾百亿元,作业能力相当于半个大型油田年产量。依托天津地区完...
【关键词】海工装备,智能模块化,天津港
全球最迷你岸桥设备顺利发运(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龙de船人讯,日前,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为香港“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工程量身定制的4台岸桥从振华长兴分公司发运,助力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废物处理发电工程。该岸桥是目前全球最迷你的岸桥。该岸桥整机额定载荷25.5吨,前伸距22.5米、无后伸距,起升高度轨上11米、轨下6.5米,机型采用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半圆形大梁与全管门框结构体系,其独特构型融合了低风阻与轻量化设计,显著优化了整机自重与运行阻力,有效...
【关键词】岸桥,振华重工,港机设备
全球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零碳新基建标杆示范项目开工建设(2025-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6月17日,全球首个融合海上风电的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EPCI工程正式开工,由中交三航局二公司参建。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总设计规模达24兆瓦,分两期实施,一期为2.3兆瓦,绿电供给率超90%,设计PUE不高于1.15,开创性实现“风电直供+海水冷却”双绿色能源协同技术方案,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清单。该项目整合海上风电直供与海洋自然冷却资源,采用模块化数...
【关键词】海底数据中心,海上风电,绿色算力
渤海油田将建成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2025-06-17)
【摘要】 6月16日,龙de船人讯,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处获悉,旗下渤海油田将建成中国北方海上最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中心,实现二氧化碳的产、注、储一体化发展。该项目将围绕二氧化碳捕集、运输、注入及再利用关键技术展开,预计将有效减少区域碳排放总量,是海洋油气开发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渤海油田自1965年开发至今,已成为我国海上最大油气生产基地,涵盖60余个在产油气田及200多座海上生产设施。此次...
【关键词】CCUS,渤海油田,海洋能源
全国首个海洋政产学研金平台上线(2025-06-16)
【摘要】 6月16日,风能产业讯,6月1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签约落地全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投控集团与海兰云科技共同推进,总投资16亿元,设计总规模为24MW,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实现绿电供给率超过90%,核心能源来源为海上风电,标志着数据中心能源结构向零碳模式转型的重要突破。该项目同时配套建设产业赋能平台,意在构建“绿色、自主、智能、离岸”一体化的数字生态体系...
【关键词】政产学研金,海洋经济,AI赋能
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市场化竞速期(2025-06-16)
【摘要】 6月16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引领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国家能源局官员在2025年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我国海上风电已进入“市场化竞速期”,呈现深远海化开发、技术持续升级、多产业融合三大趋势。代表项目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场,其离岸距离85.5公里,为国内最远,同时采用定制化风机设计,预计每年可发电28亿千瓦时。技术方面,国产26MW海上风电机组已下线,漂浮式...
【关键词】深远海开发,风电装备,市场化竞速
事关金融支持海南海洋经济发展 海南三部门联合发文(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南海网讯,近日,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联合海南省海洋厅与中共海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发布《关于金融促进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旨在强化金融对海南“5+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支撑能力,全面推进“向海图强”战略。文件提出,将优化金融服务机制,利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信贷、保险、担保等工具协同发力。鼓励开展银企对接、丰富外汇管理服务,并通过常态化对接机制提升资金精准投向深海科技...
【关键词】海南,产业政策,金融服务
全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签约落地(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风能产业讯,6月1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签约落地全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投控集团与海兰云科技共同推进,总投资16亿元,设计总规模为24MW,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实现绿电供给率超过90%,核心能源来源为海上风电,标志着数据中心能源结构向零碳模式转型的重要突破。该项目同时配套建设产业赋能平台,意在构建“绿色、自主、智能、离岸”一体化的数字生态体系...
【关键词】海上风电,临港新区,数字基础设施
中外专家共议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经济发展(2025-06-12)
【摘要】 6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来自多国的专家围绕海洋空间规划(Marine Spatial Planning, MSP)对蓝色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洋资源趋紧和生态系统退化,合理配置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空间显得尤为关键。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强调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即将生效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等法律框架下推进空间规划工作,并积极评价...
【关键词】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
山东省财政下达青岛2025年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2025-06-12)
【摘要】 6月12日,观海新闻讯,近日,山东省财政厅下达青岛市2025年度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100万元,用于支持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技术服务、涉海经营服务、海洋社会组织、海洋科研及海洋旅游等六大重点领域项目实施。该专项资金采用定额补助机制,一般项目最高资助额为300万元,省部共建平台类项目最高资助额可达500万元,单个项目财政补助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此次获批资金将支持青岛市11个重点海洋服务业项目,包括“...
【关键词】海洋服务业,财政支持,青岛
全球最大LNG加注船实现新突破(2025-06-11)
【摘要】 6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10日,中国海油宣布,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成功在香港葵青货柜码头为德国“河内快航”号集装箱船加注4300吨LNG。这是香港港区首次在码头开展LNG加注作业,同时也是首次实现燃料补给与货物装卸的同步作业,创下单次燃料加注量与加注效率两项新纪录。“海洋石油301”是全球最大、国内首艘LNG加注船,具有3万立方米储气能力、每小时1650立方米加注效率,支持粤港澳大湾...
【关键词】LNG加注船,香港港口,燃料补给
穿梭油轮需求持续攀升,订单已达29亿美元(2025-06-11)
【摘要】 6月10日,海事服务网CNSS讯,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最新分析,穿梭油轮(Shuttle Tanker)需求在全球范围持续上升,船厂目前已接获21艘新订单,总值达29亿美元,显示出该类特种油轮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穿梭油轮主要用于海上油田原油向陆地运输,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造价特点,如动力定位系统、直升机平台和复杂装卸系统等。此类船型通常为苏伊士型或阿芙拉型,目前全球共计106艘穿梭油轮,其中45艘在巴西运营,后者自2012年起成...
【关键词】穿梭油轮,海上油田,特种船舶
天津蓝色金融多维发力赋能海洋经济(2025-06-10)
【摘要】 6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10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蓝色金融工作的最新进展,并发布了10个典型案例,展示其在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多维实践。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贷款服务机制,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辖区银行机构为该类项目提供贷款余额达326.74亿元。航运保险方面,2025年1至4月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额8552.05亿元,赔款2.13亿元,有效强化了对外贸产业的金融安全保障。在金融租赁方面,截至4月底,天津金租公司水...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新兴产业
全球新船订单量大幅下降(2025-06-10)
【摘要】 6月9日,龙de船人讯,2025年全球造船行业显现显著下滑趋势。根据希腊Allied Shipbroking提供的数据,2025年前四个月,全球新船订单量锐减至439艘,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980艘与2023年的809艘,几乎回落至疫情初期的2020年水平。行业内普遍弥漫着对宏观经济、复杂监管体系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投资顾虑。油船与集装箱船仍是主要投资方向,分别占全球新订单量的24%和14%;相较之下,散货船订单热度明显不足。船东国家中,中国与希腊持...
【关键词】油船,集装箱船,造船订单
首家海洋蓝色金融平台在江苏上线(2025-06-09)
【摘要】 6月9日,新华日报讯,6月4日,作为“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江苏省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国首家“海洋蓝色金融平台”在江苏南通正式上线。该平台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主导建设,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及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共同推进,旨在打造海洋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基于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运行,是面向涉海企业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工具,集成信息发布、融资对接...
【关键词】蓝色金融,苏省,融资平台
海南省海洋厅与海南大学合作签约,将参与共建中国首个深海试验场(2025-06-09)
【摘要】 6月9日,南海网讯,6月9日,在“2025年世界海洋日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海南省海洋厅与海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并将共同参与建设中国首个深海试验场。此次对接会以“转化海洋新质生产力,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活动期间,12项涵盖深海能源、海洋防腐、数字养殖、海洋药物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集中路演,展示了我...
【关键词】海洋科技,深海,海南大学
《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2025-06-09)
【摘要】 6月9日,自然资源部讯,6月8日,自然资源部在海南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全面评估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指数体系涵盖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资源节约与利用、对外经济与贸易、民生保障与改善五大领域,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值100)。2024年综合指数达到125.2,同比提升2.3%,显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具体来看,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为125.2,海洋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优化与升级指数为1...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新兴产业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深圳举行“广东省海洋日”宣传活动(2025-06-06)
【摘要】 6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讯,6月6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深圳举行“广东省海洋日”宣传活动,正式对外披露:广东已成立由省委书记担任主任的“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简称“海委办”),标志着该省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海委办设在省自然资源厅,全面统筹协调发改、工信、农业、交通等部门的涉海事务,推动三年行动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的实施。2025年度重点包括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同步开展“广东海洋...
【关键词】海洋强省,政策统筹,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