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2021-04-06)
【摘要】 4月6日,海洋知圈讯,4月2日,总投资约53亿元的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项目,也是大湾区首个实现全容量并网的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金湾海上风电场位于珠海市金湾区高栏岛与万山群岛间的南海之滨,总装机容量为300兆瓦,共安装55台单机容量为5.5兆瓦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陆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压站。该项目由广东能源集团投资,中国能建广东院...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风电,并网发电
国家标准英文译本促进海水淡化技术“走出去”(2021-04-02)
【摘要】 4月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天津市召开了《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英文译本送审稿专家审查会。会上,7名海水淡化、膜科学与技术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审查组,按照《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0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1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要求,逐章逐条审查了《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的英文译本送审稿,并针对英文译本...
【关键词】海水淡化,走出去,市场竞争力
《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发布: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8万亿元(2021-04-01)
【摘要】 4月1日,人民网讯,3月31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0010亿元,比上年下降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8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7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9373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9%、33.4%和61.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有所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有所...
【关键词】总量收缩,结构优化,稳步回升
第25届国际游艇展在上海开幕(2021-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水运网讯,日前,中国(上海)第二十五届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简称“CIBS”)及2021生活方式上海秀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拉开帷幕。作为亚洲全产业链旗舰展,CIBS 2021于今年迎来25周年庆典,展品覆盖游艇实船、船艇设备及配件、游艇俱乐部、游艇相关服务和水上运动等全产业链。而生活方式上海秀覆盖水上运动、路亚钓鱼、民宿旅游、房车露营、户外运动、游乐设施、尚品生活等七大休闲生活方式主题展区,以...
【关键词】船艇业,全产业链,旅游业,资源整合
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基础一标项目圆满收官(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日前,位于F41号机位的套笼安装顺利完成施工,标志着中交三航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基础一标项目所属的29个套笼全部安装完成。至此,该项目所有合同内施工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较合同工期提前了五个月。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基础一标项目的完美收官,不仅为所在风场打赢“抢装潮”攻坚战提供了先决条件,还为打造“三航风电”金质品牌再次夯实基础。
【关键词】海上风电,抢装潮,中交三航
粤港澳大湾区首艘纯电动游船正式首航(2021-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30日,由广东省航运集团旗下蓝海豚游船公司投资建造的纯电动游船正式首航。该船总客位280人,采用了磷酸铁锂纯电池组发电,约2500kwh,满足主推进及安全航行的用电负荷,满充前提最大工况环境下10节航速满载续航3小时,7节航速满载续航7小时。磷酸铁锂电池新能源创新应用,能够使电动游船达到零排放、低噪音、低振动的最佳环保效果,也为广大游客提供平稳、安静、环保、舒适的优质珠江游体验。与传...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旅游,纯电动游船
十公斤级“海翼1000mini”水下滑翔机完成海上试验(2021-03-30)
【摘要】 3月30日,中国网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翼1000mini”十公斤级水下滑翔机完成海上试验。海试中,“海翼1000mini”水下滑翔机累计海上工作14天,完成了目前最大工作深度、最大航行速度、航行控制、续航力评估及探测功能等多项性能与功能指标海上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海工装备,水下滑翔机,海洋观测
“南海生态环境科学考察U1航次”顺利起航(2021-03-30)
【摘要】 3月30日,中国网讯,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南海生态环境权益综合研究”项目团队组织的“南海生态环境科学考察U1航次”启航仪式在广州新洲码头举行。本航次搭载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科考船,赴南海西南海域进行南海生态环境、地质结构、海气相互作用等探测调查,以了解南海陆缘地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本航次同时联合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和中科院...
【关键词】南海海域,海洋科考,海洋生态
“振江号”海上风电安装船完成修复试航(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5日,振江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子公司尚和海工通知,其旗下海工平台“振江号”已维修完成并成功试航,近日已重新取得CCS(中国船级社)证书,已具备重新开展海上风电吊装工作的条件。“振江号”是国内首座12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其续航能力3000海里,定员100人,甲板作业面积约2500平方米,可独立完成6MW、8MW级风机的安装和其他50米水深工程施工的起重、打桩、吊装和运输等作业。“振江号...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安装,海工装备
中集海工联手中广核新能源和汕尾金控共建汕尾海上风电运维基地(2021-03-29)
【摘要】 3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6日,中集海工与汕尾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汕尾)有限公司在汕尾举行“海上风电运维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在风电开发、海工装备、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投资设立海上风电运维服务、水下资产运维、船舶和施工装备资产管理、风电母港运营等专业公司,共同建设汕尾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建设并参与汕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资源。
【关键词】海上风电,战略合作,海工装备
南海局现场监管国际海缆项目铺设施工(2021-03-26)
【摘要】 3月26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19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的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海南文昌对海南-香港国际海缆项目铺设施工进行现场监管。按照既定监管工作方案,监管人员来到海缆铺设的登陆点进行现场检查,随后登检施工船“天翼海工号”,查验船舶资质、海缆铺设设备使用和现场施工情况。监管人员现场采集了海水水质样品,送实验室分析评估施工过程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此外,监管人员通过无人机记录了施工和监...
【关键词】国际海缆,项目监管,海南自贸区
东海局厦门浮标管理中心码头开工建设(2021-03-26)
【摘要】 3月26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所属的厦门浮标管理中心码头区工程开工建设。厦门浮标管理中心码头区项目拟建设一座3000吨级浮标船泊位,占用岸线总长210米,建设造价为1.04亿元,工期为24个月。为高标准打造厦门浮标管理中心码头区工程,自然资源部东海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建设协调工作组,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加强项目用海申请、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的指导,保障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关键词】东海区域,海洋监测,海洋环境
威海金陵承接渤海7号转型EPS海上工厂改造工程(2021-03-25)
【摘要】 3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9日,渤海7号开赴威海金陵开展平台转型EPS海上工厂改造工程等,威海金陵和平台项目组在码头举行了欢迎仪式。渤海7号本次改造修理工程主要包括拆除井架钻台及其附属钻井设备,船体结构、管系阀、电气系统和零排放改造,新增设备安装,船体涂装、倾斜试验、中检坞修,以及升降液缸大修等项目。渤海7号改造面临设计复杂、技术难度高、改造范围大、施工进度紧、接口界面多等诸多困难。威海金陵项目组将...
【关键词】海工装备,平台转型,修船业务
山东省海仪所研制“海上溢油应急回收设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2021-03-25)
【摘要】 3月25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交通溢油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研制出一套可应用于海上溢油应急回收的设备,且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科研团队聚焦“海上沉潜油围控、回收和清除技术研究”这一课题,针对渤海沉潜油处置技术和装备研发关键问题,完成了原理样机的研发、试制。该样机由集油装置、高效吸油泵、控制系统和油水初分...
【关键词】海上溢油,海洋环境,应急装备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推动技术成果“走出去”(2021-03-24)
【摘要】 3月2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所属的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安提瓜和巴布达国蓝色经济部以视频形式召开“推行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研讨会上,双方就安提瓜和巴布达国海岸带与海洋空间规划技术方案编制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海洋空间规划编制、海洋管理体系构建、蓝色经济投资路径、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研讨。
【关键词】海洋技术,海洋合作,走出去
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揭牌(2021-03-24)
【摘要】 3月24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21日,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远洋”)揭牌仪式在宁波环球航运广场举行,在做大做强航运服务板块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近年来,宁波远洋致力于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的“水水中转”集疏运网络,船队运力稳步增长,航线覆盖面持续扩大,船队结构不断优化,集装箱运输业务取得快速发展,运营效率稳步提升,船队与港口码头的协同效应显著加强,较好地完成了打造自有船队的既定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航运服务,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
国内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计划明年通车(2021-03-23)
【摘要】 3月23日,环球网讯,近日,国内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建设工地传来喜讯,全线控制性工程湄洲湾跨海大桥主塔成功封顶。湄洲湾跨海大桥位于福建莆田市和泉州市境内,全长14.7公里,海域施工长度10.8公里。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矮塔斜拉桥,主跨180米,跨越湄洲湾规划3000吨级航道,设南北两座双柱式主塔。桥面以上塔高30米,共有28根斜拉索,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
【关键词】海洋工程,跨海高铁,跨海大桥
广州南沙将造国内最大综合科考船(2021-03-23)
【摘要】 3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在南沙签定一艘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建造采购合同,合同金额3.41亿元。该科考船总长117.2米,型宽21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5.4米,设计排水量达到7920吨,最大作业排水量达到10100吨,最大科考承载能力600余吨。该船满足B级冰区加强要求,采用全电力驱动、DP2级动力定位系统,配备360度全视野驾驶室。该船具备海洋综合科考能力,设有多...
【关键词】广船国际,海洋科考,拓展能力
“深蓝探索”获全球首个Smart智能船级符号(2021-03-22)
【摘要】 3月22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由招商工业制造的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蓝探索”获得挪威船级社(DNV)全球首个Smart智能船级符号。“深蓝探索”是由招商工业自主开发的全球首座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钻井深度可达9144米,拥有超高强度系泊链、高效钻井系统集成应用等多项国内和全球首制的创新技术。
【关键词】海工装备,钻井平台,数字化,环境友好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8管节顺利完成沉放安装(2021-03-22)
【摘要】 3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21日,经过近27个小时连续作业,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8个管节(E8)顺利实现水下36米精准对接,至此项目岛隧工程沉管隧道已建成1278.5米,达沉管段总长度(5035米)的四分之一。此次安装的E8管节为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约8万吨,沉放位置逼近全线最深点,深水深槽施工复杂,难度较高。
【关键词】海底沉管隧道,海洋工程,岛隧工程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参与编制的《全球海洋空间规划政策概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2021-03-19)
【摘要】 3月19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专家参与编制的全球海洋空间规划政策概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分别为《在海洋空间规划中确定现状与未来条件》《海洋空间规划与可持续蓝色经济》《气候变化与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空间规划中的能力建设》《海洋治理与海洋空间规划》。全球海洋空间规划政策概要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制订海洋空间规划国际指南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海洋治理
上海海事局与上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2021-03-19)
【摘要】 3月19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17日,上海海事局与上港集团在上海黄浦江畔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合力塑造上海港安全、智能、畅行、绿色“四大优势”,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船舶航行和港口水域安全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整合、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巩固发展、船舶污染防治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共同发力,聚焦集装箱船舶综合智能信息平台建设、深水航道通航效率再提升、洋山港区大型...
【关键词】上海市,政企合作,国际航运中心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与工行青岛市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03-18)
【摘要】 3月18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16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将在“十四五”期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的金融资产支持额度,用于支持青岛市海洋经济空间布局优化、现代海洋产业升级、涉海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以及海洋生态屏障构建等领域的涉海融资需求。下一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协议双方资源优势...
【关键词】涉海融资,工商银行,战略合作,十四五
世界先进的生态活鱼运输船顺利下水(2021-03-18)
【摘要】 3月18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15日,由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为智利船东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态活鱼运输船顺利下水。该船总长69.53m,型宽14m,航速12kn,入级美国船级社(ABS);采用当代海供装备支持船先进的流线型设计,在船体中部设置了左右对称共1900立方米的两个活鱼舱,具有自动收鱼、自动移动舱壁转运等作业功能;配备水循环系统、二氧化碳去除系统、水温调节系统、水处理消毒系统、水质监控系统以及自动...
【关键词】海洋渔业,先进水平,竞争力
大湾区首艘纯电动游船“蓝海豚2020”顺利出港(2021-03-17)
【摘要】 3月17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16日,由中山江龙船艇建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首艘入级纯电动游船——“蓝海豚2020”从中山神湾出港,顺利前往广州交付使用。“蓝海豚2020”总长38.8米,型宽12.00米,可载客280人,航速18km/h,采用清洁、低噪、环保的纯电力驱动。整船造型新颖,结合了现代豪华游船与珠江游元素的创新理念,上层建筑线条简洁优美,客舱两侧采用大面积玻璃结构,舱内透亮、视野开阔,具有观光游览、接待、商务、庆典等综...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纯电动游船,水上观光,滨海旅游
浙江首艘远洋渔业医疗保障船驶向南太平洋(2021-03-16)
【摘要】 3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3日,“浙普远98”远洋渔业综合保障船驶离舟山普陀区远洋码头,预计40多天后,它将到达一万多公里外的秘鲁外侧南太平洋公海渔场,为那里进行捕捞作业的400多艘中国远洋渔船,一万余名渔民开展医疗服务。“浙普远98”船长72.8米,型宽11米,总吨位1305吨,船上设有一个医疗站,有门诊室、手术室,还有远程医疗诊疗室、药房、病房等医疗救助房间,配备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移动平板DR系统、B超仪、心...
【关键词】远洋渔业,公海渔场,医疗救助
山东海洋冷链总部揭牌(2021-03-16)
【摘要】 3月16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和青岛海洋高新区共同引进的山东海洋集团冷链总部项目在青岛海洋高新区正式揭牌。该项目由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注册资本2亿元,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合作,建造大型超低温冷藏加工远洋运输船和冷链仓储,同时并购山东海洋爱通物流有限公司(日资企业)等,主要利用海陆联运方式,统筹管理山东海洋集团旗下的陆上特...
【关键词】山东青岛,远洋运输,冷链仓储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2021-03-15)
【摘要】 3月15日,中国网讯,日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曹妃甸6-4油田正式投产。该油田建设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理念,采用绿色低碳管理,完善了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建设新模式,为海上油气增储上产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注入新动力。曹妃甸6-4油田位于渤海中西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16公里,平均水深约20米。油田开发项目包含30口生产井,预计2023...
【关键词】绿色油田,海洋油气,增储上产
自然资源部与国际海洋学院续签合作谅解备忘录(2021-03-15)
【摘要】 3月15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与国际海洋学院(IOI)名誉主席阿瓦尼贝楠(Awni Behnam)分别代表中国自然资源部与IOI续签合作谅解备忘录(2021—2025)。双方约定,持续深入合作,共同提升区域海洋治理综合能力,促进西太平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及环境。我国与IOI于1994年首次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依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成立了IOI-中国业务中心。该中心2010年升级为西...
【关键词】海洋治理,海洋合作,人才储备
全球最大极地探险邮船“水晶奋进”号完成试航(2021-03-12)
【摘要】 3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7日,德国MV Werften造船集团建造的全球最大专业极地探险邮船“水晶奋进”(Crystal Endeavor)号完成为期3天的试航。此次试航于3月5日启动,目的是验证正在使用的重要技术系统的功能,并在真实条件下测试了推进系统、操纵和导航设备。“水晶奋进”号的下一次试航将在4月份进行,届时该船的内饰工作将基本完成。按照计划,“水晶奋进”号将在今年夏季交付运营。“水晶奋进”号由云顶香港旗下品牌水...
【关键词】全球最大,极地探险邮船,PC6
外高桥造船交付10.99万吨阿芙拉油轮系列首制船(2021-03-12)
【摘要】 3月12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10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外高桥造船”)为挪威前线(Frontline)航运公司建造的10.99万吨阿芙拉油轮系列首制船“FRONT FUSION”轮顺利签字交付,为今后双方的合作再次夯实了基础。目前,双方还有3艘系列船舶合作在建。“FRONT FUSION”轮由外高桥造船自主设计,总长249.95米,型宽44.00米,型深21.20米,设计航速14.5节,满足TIER III和HCSR规范,入级LR船级社,可以装载原油及成品油...
【关键词】外高桥造船,自主设计,市场地位
中华白海豚分类分布研究有了新发现(2021-03-11)
【摘要】 3月1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与生态实验室海洋珍稀物种保护课题组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泰国海洋海岸资源研究中心、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华白海豚系统发育、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历史等方面研究取得进展。研究获得三点发现:一是中华白海豚的祖先大约在23.45百万年前的渐新世至中新世时期进化而来,随后分别沿着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沿岸扩散;二是目前西太平洋和东印...
【关键词】海洋生物,珍稀物种,取得进展
广船国际签署南海大洋性鱼类工船养殖项目框架协议(2021-03-11)
【摘要】 3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5日,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与广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精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湛江湾实验室)签署南海大洋性鱼类工船养殖项目框架合作协议。协议规定,湛江湾实验室与广船国际为广西精工联合开展大型游弋式养殖平台南海大洋性鱼类养殖工程项目装备研制。该项目的业主方为广西精工,其依托广西背部湾优越的地理环境,投资建设了上万平米的陆基标准工厂化繁...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渔业,海水养殖
武船集团首艘新型海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31”离厂(2021-03-10)
【摘要】 3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6日,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建造的首艘3000吨级新型海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31”号驶离武船1码头前往试航海区开展航行试验。“向阳红31”是“向阳红22”的姐妹船,该船的建造由自然资源部所属南海分局组织实施,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一研究所设计,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该船为钢制海洋工程船,总长89米,型宽18米,型深7.2米,B2级冰区加强,长艏楼,一层连续甲板,机舱位于船中后部,主推进...
【关键词】海洋工程船,海洋调查,填补空白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自升式平台出口阿联酋(2021-03-10)
【摘要】 3月10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8日,装载自升式平台设备的“华兴龙”轮在长江引航中心引航员的引领下顺利出江,驶往阿联酋。船上装载的自升式平台设备“VICTOR--215”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靖江南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负责建造。该平台是海上钻井平台的生活辅助设备,长度68.7米,型宽31.20米,型深4.80米,4个立柱高达70米,平台自带直升机停机坪和吊机。因船舶定位需要,平台安装有3个全回转推动器,其中船首1个,船尾2个,因需可...
【关键词】海工装备,自主研发,双循环
山东即将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2021-03-09)
【摘要】 3月9日,齐鲁日报讯,近日,在远景能源海上风电产业园,伴随着起重机的巨大轰鸣声,硕大的风机机头被稳稳吊装起来,正式完工下线。此次完工下线的风机是远景能源海上风电产业园生产的首台EN-161/5.2MW海上智能风机,也是山东省首台量产的海上智能风机。这意味着,山东海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实现“3060”大目标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山东省,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
海洋三所攻克虾苗“玻璃苗”病害难题(2021-03-09)
【摘要】 3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1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杨丰科研团队与亚太海洋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抗“玻璃苗”疫病对虾种苗选育新成果,该新品系具备优良的抗“玻璃苗”病害性能,在感染“玻璃苗”病害后存活率超过90%。2019年10月~2020年6月,全国虾苗产业暴发“玻璃苗”病害。2019年10月,杨丰科研团队开始收集“玻璃苗”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该疫病...
【关键词】海洋生物,玻璃苗,产学研合作
中国最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汉海5号”轮首航洋山港(2021-03-08)
【摘要】 3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6日,中国最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舶“汉海5号”轮,在洋山港海事局交管中心的远程监控下,安全靠泊洋山港盛东集装箱码头2泊位,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特定航线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舶,该船固定往返于武汉至洋山港,与现行主力船型相比,载箱量翻了一番,将近洋山港首艘江海直达船“汉唐上海”轮的10倍,标志洋山港江海联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汉海5号”轮总长139.8米,型宽26米,吃水6.9米,最大载重量1...
【关键词】江海直达,便捷高效,绿色经济
国产抗污染温盐深仪完成比测海试(2021-03-08)
【摘要】 3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制的OST36M抗污染CTD(温盐深仪),完成了在山东威海褚岛海域“国海试1”锚泊式海上实验平台进行的为期5个月的比测海试。本次海试为课题验收海试,旨在验证该型产品样机在我国北方典型海域夏季生物生长茂盛期的抗污染能力,检验仪器在实海况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连同2017年6~9月于渤海海域、2018年8月~2020年4月于厦门海、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渤海海域开...
【关键词】CTD,比测海试,国产仪器
黄海造船中标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项目(2021-03-05)
【摘要】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中标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一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项目,中标价4.38亿元人民币。交船期2022年12月31日。该型船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一所武船院设计,由七〇一所武船院设计的该系列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排水量近2万吨,主要用于南极地区磷虾捕捞、流水线加工、包装等作业,入级中国船级社(CCS)。
【关键词】海洋渔业,高端渔船,南极磷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