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三所攻克虾苗“玻璃苗”病害难题(2021-03-09)
【摘要】 3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1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杨丰科研团队与亚太海洋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抗“玻璃苗”疫病对虾种苗选育新成果,该新品系具备优良的抗“玻璃苗”病害性能,在感染“玻璃苗”病害后存活率超过90%。2019年10月~2020年6月,全国虾苗产业暴发“玻璃苗”病害。2019年10月,杨丰科研团队开始收集“玻璃苗”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该疫病...
【关键词】海洋生物,玻璃苗,产学研合作
中国最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汉海5号”轮首航洋山港(2021-03-08)
【摘要】 3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6日,中国最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舶“汉海5号”轮,在洋山港海事局交管中心的远程监控下,安全靠泊洋山港盛东集装箱码头2泊位,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特定航线江海直达集装箱船舶,该船固定往返于武汉至洋山港,与现行主力船型相比,载箱量翻了一番,将近洋山港首艘江海直达船“汉唐上海”轮的10倍,标志洋山港江海联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汉海5号”轮总长139.8米,型宽26米,吃水6.9米,最大载重量1...
【关键词】江海直达,便捷高效,绿色经济
国产抗污染温盐深仪完成比测海试(2021-03-08)
【摘要】 3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制的OST36M抗污染CTD(温盐深仪),完成了在山东威海褚岛海域“国海试1”锚泊式海上实验平台进行的为期5个月的比测海试。本次海试为课题验收海试,旨在验证该型产品样机在我国北方典型海域夏季生物生长茂盛期的抗污染能力,检验仪器在实海况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连同2017年6~9月于渤海海域、2018年8月~2020年4月于厦门海、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渤海海域开...
【关键词】CTD,比测海试,国产仪器
黄海造船中标辽渔集团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项目(2021-03-05)
【摘要】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中标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一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项目,中标价4.38亿元人民币。交船期2022年12月31日。该型船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一所武船院设计,由七〇一所武船院设计的该系列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排水量近2万吨,主要用于南极地区磷虾捕捞、流水线加工、包装等作业,入级中国船级社(CCS)。
【关键词】海洋渔业,高端渔船,南极磷虾
外高桥造船同日交付两座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2021-03-05)
【摘要】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天津中船建信海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建造的两座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顺”和“国信”号同日签字交付。本批次交付的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是目前的主流自升式钻井平台之一,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工程作业。平台由F&G公司提供基本设计,桩腿长度166.98米,大钩载荷907吨,最大钻井深度35000英尺,作业水深可达400英尺,入级美国...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油气,自升式,钻井平台
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2021-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1日,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共同建设的“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联合实验室将聚焦长江口水域,以水生生物与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获取与分析评价、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监测方案设计、现代化监测技术集成、重要水生生物种类资源评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关键技术。未来3年还将逐步建设成为长江口水...
【关键词】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生物监测
福建印发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1-03-04)
【摘要】 3月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福建省政府印发《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福建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将达到6.8亿吨,建成4个亿吨大港,形成功能分工合理、空间布局优化、保障能力充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港口群。到2035年,福建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将达到8.8亿吨,厦门港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突破2000万标箱,沿海港口形成设施先进、港城协调、物流高效、绿色安全、智慧发展的现代...
【关键词】福建省,沿海港口,一带一路
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研发设计的“海上风电号”风电安装平台顺利交付(2021-03-03)
【摘要】 3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实船试验与船型研究部负责研发设计的“海上风电号”风电安装平台顺利交付。实船试验与船型研究部围绕“小核心、大协作”的思想,充分发挥上海地区人才优势,积极组织设计团队,围绕总体布置设计、环境载荷计算、插拔桩及站立作业安全性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经过一年多不懈努力,研发团队克服技术难度大、周期长、涉及技术面广等难题,最终顺利完成设计以及送审工作。目前,“海...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安装,安装效率
海南启动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2021-03-03)
【摘要】 3月3日,海洋知圈讯,3月2日,海南省启动南海生物多样性、生物种质资源库和信息数据库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获取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基础数据资料,为南海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在项目启动仪式后,近海生物多样性调查小组和红树林河口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一组、二组的专家们乘船出海开展资源调查,远海生物多样性调查小组将择期派出。三组专家将对该省近海到内陆的生物进行全方位了解,并制作标本形成种质资源库...
【关键词】海洋生物,数据库,水产南繁育种
珠澳首条水上高速客运航线开通(2021-03-02)
【摘要】 3月2日,澳门日报讯,3月1日,由澳门氹仔往返珠海九洲港的水上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全程8.2海里,单程仅25分钟,是澳门至珠海唯一一条水上高速客运航线。开航初期,九洲港码头营运时间为上午8时30分至晚上7时,氹仔营运时间为上午9时10分至晚上8时40分。每日往返各10班,共20个航次,3月1日首航日往返8班,共16个航次。4月30日前优惠价单程48澳门元,随后收取每程90澳门元正价。
【关键词】海洋交通,水上高速,客运航线
1.9万吨巨轮入列“中国洋浦港”(2021-03-02)
【摘要】 3月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31.9万载重吨船舶“远福洋”轮在辽宁大连正式交船,并办理完结船舶登记,这是继“远华洋”轮、“远贵洋”轮之后,第三艘国内登记在册的最大载重吨国际船舶入列“中国洋浦港”,也是2021年以来入籍“中国洋浦港”的第四艘国际船舶。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提出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为推进“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海南加快筹建海南...
【关键词】节能环保型,国际船舶,中国洋浦港
招商局重工首艘FPSO顺利下水(2021-03-01)
【摘要】 3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27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CMHI-220 FPSO MPF A项目首艘FPSO顺利出坞完成下水,开启交船前的最后冲锋。该项目是为SBM Offshore建造的Fast4ward系列FPSO项目的首制船,该项目主船体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33.5米,满载排水量超过46万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该船输油平台系统作为FPSO船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软管和输油平台系统可将海底油井与钻井平台连接,实现原油...
【关键词】海工装备,首艘FPSO,顺利出坞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正式在青岛建成投入使用(2021-03-01)
【摘要】 3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在青岛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12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其下属10家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注册成立了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长达5年的建设,占地面积29329平方米(44亩)、建筑面积49401平方米,高度99米,总投资约2.5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5亿元。该研究院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
【关键词】海工装备,船舶工业,海洋科技
大津重工终止一座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订单(2021-02-26)
【摘要】 2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24日,天海防务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大津重工与上海久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将终止执行72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设计建造项目。公告显示,天海防务于2020年6月10日与久菩科技签订了《72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设计、建造与交付分包合同》,约定由大津重工为久菩科技设计、建造并交付一艘72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合同预估金额为1.00785亿元。这一金额占天海防务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订单终止
青岛:力争到2025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初见成效(2021-02-26)
【摘要】 2月26日,中国网讯,2月23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工作会议,明确了“十四五”海洋工作的主攻方向。“十四五”期间,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研究谋划“十四五”海洋发展,加强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十四五”海洋相关规划,积极承担国家重点任务。二是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积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水平,集...
【关键词】山东青岛,十四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全球首台12MW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021-02-25)
【摘要】 2月25日,海洋知圈讯,2月23日,由中车株洲电机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在株洲下线,标志着中车株洲电机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研制能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风电技术实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关键一步。12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具有“五高五低”的特点和优势,即高度集成、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可维护性、高适应性,低转矩脉动、低振动低噪声、低谐波、低温升、低成本,...
【关键词】海上风电,大容量,风电装备
三方共建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2021-02-25)
【摘要】 2月25日,海洋知圈讯,2月24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西海岸新区管委、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就共建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将在海洋冷链、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技术探索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西海岸新区管委将对深远海养殖试验区项目按照政策顶格支持。合作协议的签署,是青岛贯彻落实山东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和市“项目落地年”的重要成果,标志...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渔业,绿色养殖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生态实验室相关研究揭示象山港海湾浮游生物演变格局(2021-02-24)
【摘要】 2月24日,海洋知圈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近海生态研究团队以东海狭长形半封闭海湾象山港为研究区域,系统揭示了富营养化和海水升温叠加影响下海湾浮游生物的演变格局。该研究发现,富营养海湾大量浮游植物生物量不能有效传递到高营养级生物。同时,该研究发现亚热带狭长形海湾浮游生物长期演变显现时空异质性,时空异质性指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随时间变化、同时在空间分布上...
【关键词】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生态实验室相关研究揭示象山港海湾浮游生物演变格局
中科院海洋所在南极绕极流能量串级研究中取得进展(2021-02-24)
【摘要】 2月24日,中国网讯,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徐永生研究团队在南极绕极流能量串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南极绕极流斜压、正压动能逆向串级的异同及其与正压化的关系。徐永生团队通过分析同化卫星高度计观测的ECCO2模式数据发现:在南极绕极流区域,海洋中的斜压动能不仅可以通过正压化转化成正压动能进而发生逆向串级,斜压动能本身就可以逆向串级;斜压动能逆向串级的源主要来自斜压不稳定,而正压逆向串级源则更多是正...
【关键词】海洋科技,重要进展,南极绕极流
我国高温测井技术炼就“火眼金睛”,跻身国际先进行列(2021-02-23)
【摘要】 2月23日,中国网讯,2月19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对外宣布,由我国自主研发的235摄氏度、175兆帕超高温满贯测井系统(简称“ESCOOL系统”)在渤海钻井作业中创造了5572米井深和193摄氏度井温的作业记录,其成像质量达到国际主流设备水平,标志着我国超高温满贯测井技术正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为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测井有“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的美誉,通过电缆将精密仪器下放到...
【关键词】自主研发,油气开发,渤海钻井
中海油再发现亿吨级大油气田(2021-02-23)
【摘要】 2月23日,环球时报讯,2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渤中13-2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40公里,平均水深约23.2米。发现井渤中13-2-2井共钻遇约346米厚的油层,完钻井深5223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原油约300吨、天然气约15万方。“十四五”期间,渤中13-2油气田将持续推进总体开发方案部署及实施,成为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
【关键词】中海油,海洋油气,渤海海域
青岛组建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2021-02-22)
【摘要】 2月22日,中国网讯,2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任命李储林等工作人员职务的通知》,任命新组建的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院长、副院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省部共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办事机构,于2006年6月设立。主要职责为组织协调山东省和中央驻鲁海洋科技人员承担国家和省的重大海洋科研、开发项目;组织申报国家重大海洋科研和重大海...
【关键词】海洋科技,海洋科研,海洋开发
广西海洋研究院起草的首个广西地方标准通过审定(2021-02-22)
【摘要】 2月22日,中国网讯,2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南宁组织专家对由自治区海洋局提出,广西海洋研究院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海域海籍基础调查技术规程》进行了审定。审定会上,专家组听取了起草单位标准编写情况的介绍后,本着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海域海籍基础调查技术规程》的完整性、可操作性、与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协调性、规范性等进行严格把关,通过认真细致的审核和充分讨论,逐条提出了修改意见,...
【关键词】地方标准,海域海籍基础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外高桥造船邮轮薄板新式矫平工艺新突破(2021-02-20)
【摘要】 2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外高桥造船大型邮轮H1508船薄板甲板矫平平整度一次性通过报验。邮轮甲板面对平整度要求较高,涉及后续设备安装精度以及观光旅游区域的运营舒适度,因此平整度矫平尤为关键。邮轮的建造通常使用的是4-8毫米的薄板,而建造过程中会产生着薄板变形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矫平问题,外高桥造船引进了四台高频电磁矫平设备替代传统的火焰矫正,鉴于电磁矫平工艺在国内是新工艺,缺乏以往的经验参数和相关...
【关键词】邮轮建造,平整度矫平,通过报验
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建造“大湾区二号”游船下水(2021-02-20)
【摘要】 2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19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举行大湾区游船二号船项目的下水仪式。“大湾区一号”由招商工业旗下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建造,是中国首艘油电混合、豪华双体客船。该船采用双体船型、钢铝混合结构,船长71.88米,宽18.72米,乘客定额350人,营运航速14节。“大湾区一号”于2019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2020年3月19日上船台合拢,同年6月28日下水,8月14日实现交付。船舶安装了新一代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
【关键词】招商局邮轮,油电混合,顺利下水
明治海运收购壳牌2艘17万方LNG船(2021-02-19)
【摘要】 2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15日,明治海运(Meiji Shipping)宣布,子公司MK Centennial Maritime收购了英国船东Methane Services Limited的2艘17万立方米LNG船“Methane Patricia Camila”号和“Methane Patricia Camila”号,这2艘船均建于2010年,预计将在2021年4月至8月交付给明治海运。这笔交易是售后回租交易,壳牌将通过出售船舶从中获益,减少资产和负债以确保现金。明治海运并未公布船舶收购价格,但表示根据当前的...
【关键词】船舶收购,LNG船,主流船型,售后回租
国内最长的跨海地铁线路青岛地铁1号线全线洞通(2021-02-19)
【摘要】 2月19日,海洋知圈讯,2月11日,青岛地铁1号线海泊桥站至青岛火车站“五区间”全部胜利贯通,标志着青岛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洞通。青岛地铁1号线全长约60千米,设41个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区间地质软硬结合,风险高、施工工艺复杂。北段21.9千米的线路已于2020年底通车,今年以来,一号线公司加紧对1号线南段施工进度。其中,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就是海泊桥站——青岛火车站这五个区间。该区段自开工伊始面临三方面主要...
【关键词】国内最长,跨海地铁,西海岸新区
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攻关“记忆效应”,助力提升“可燃冰”开采效率(2021-02-09)
【摘要】 2月9日,海洋知圈讯,近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在天然气水合物“记忆效应”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可有效提升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的开采效率。实验室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全可视水合物成核概率探测装置,提出了采用恒速降温强制水合物快速成核以提高实验效率的方法,对水合物的形成概率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基于上述方法,研究人员取得了“记忆效应”在水合物合成、...
【关键词】海洋矿产资源,可燃冰开采,效率提升
外高桥造船为国银租赁建造第二艘21万吨散货船开工(2021-02-08)
【摘要】 2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5日,外高桥造船为国银租赁建造的21万吨系列散货船H1523在外高桥造船切割中心顺利开工。该船是外高桥造船为国银租赁建造的21万吨系列散货船的第二艘,全船设计总长299.68米,型宽50米,结构吃水18.55米,载重量21万吨,续航力约2.5万海里,设计航速14.2节,满足TIER Ⅲ排放要求,安装的脱硫和脱硝系统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对NOX和SOX的排放要求。
【关键词】散货船,顺利开工,一季度生产目标
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研发项目在沪通过评审验收(2021-02-08)
【摘要】 2月8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讯,近日,由东海勘察中心牵头承担的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研发项目在沪通过了专家评审验收。该项目由东海勘察中心和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历时3年合作完成,研制的自动水样采集、自动水样分配、海水在线自动监测、自主在线监视系统方面皆有技术突破,攻克了高悬浮物水域过滤、采集装置自动对接、复杂管路拓扑优化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多次海上试验的结果表明,“海洋环境监测无人系统”开展的营养盐、...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监测,技术突破
“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抵达目标海域,开启安装调试工作(2021-02-07)
【摘要】 2月7日,中国网讯,2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历时18天、航行1600海里,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抵达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落位“深海一号”大气田(陵水17-2),开启海上系泊、安装和生产调试工作,标志着我国首个1500米自营深水大气田向正式投产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深海一号”能源站于1月14日建造交付,1月19日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
【关键词】中国海油,海工装备,海洋油气
国内首台水下无线光通信商用设备试验取得成功(2021-02-07)
【摘要】 2月7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国内首台水下无线光通信商用设备在武汉试验并取得成功,远通信距离达到50米,速率可达3Mbps,在20米距离时通信速率可达50Mbps,是传统水下无线通信速率的1000倍。由武汉六博光电技术公司等单位研发的LC50CCA-50/40WD双光源水下无线光通信设备于去年底完成研制,分别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开展了水下通信试验,实现了数十Mbps通信速率和数十米通信距离的实验结果,可以在水下传输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
【关键词】水下通信,高速通信,海洋大开发战略
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完成15000吨风电安装坐底箱型平台项目改装和入级检验(2021-02-05)
【摘要】 2月5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舟山办事处顺利完成了15000吨风电安装坐底箱型平台“泓邦1”(原“辽河一号”)的重大改装和入级检验。“辽河一号”于2016年在江苏东台海域施工过程中受到潮流影响,船体严重损坏,发生坐沉事故。现业主购入后,将其拖至舟山修理,并向CCS舟山办事处申请检验。因平台受损较大,本次改建包括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增设非水密纵舱壁、舱壁采用垂直扶强材和水平桁材加强等。舟山办...
【关键词】海工装备,风电安装,修造船业
中国船级社颁发国内首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2021-02-05)
【摘要】 2月5日,信德海事网讯,1月28日,中国船级社(CCS)武汉分社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国内首张船用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证书颁发仪式。2013年,CCS就对氢燃料电池船舶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的工作,分别发布了《燃料电池系统应用指南》(2015)、《船舶应用替代燃料指南》(2017),目标是将与燃料相关的低温、火灾、爆炸等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限制在最低水平,并确保使用氢气或其他富氢燃料的燃料电池拥有与常...
【关键词】国内首张,船用燃料电池,认可证书
青岛海洋中药实验室获批运行(2021-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网讯,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由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的海洋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旨在解决药品监管技术支撑领域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战略性的技术问题。海洋中药是蓝色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研究的重要创新领域,该重点实验室将围绕国内外海洋中药的研究热点、难点,解决目前海洋中药质量控制指标少、...
【关键词】海洋医药,海洋中药,海洋强国
我国首口自营深水探井转开发井获成功(2021-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网讯,2月3日,我国首口自营深水探井转开发井——陵水17-2气田A7井钻井作业顺利完成,单井节约钻井成本约2亿元,开创了我国深水油气田自主勘探开发一体化新模式。据中海油研究总院钻完井专家范白涛介绍,新模式的建立必须全面考虑多种因素,钻完井科研人员以三个“定性因素”(满足油藏要求、井口情况、固井质量)和四个“定量因素”(套管材质、强度要求、井筒尺寸、成本)为控制条件,对生产套管材质是否可以抵...
【关键词】深水油气,自主勘探,自主开发
中集集团:2020年度净利预增超200%(2021-02-03)
【摘要】 2月3日,挖贝网讯,1月29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50亿元至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至270%;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32元/股至1.51元/股。中集集团主要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空港/消防及自动化物流装备的制造及服务业务,包括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
【关键词】2020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增长
广西“十四五”期间将新建3000吨级航道518公里(2021-02-02)
【摘要】 2月2日,中国水运网讯,2月1日,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十四五”期间,广西将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新增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约2.5亿吨,其中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约600万标准箱。预计2025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准箱;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50条以上,其中远洋航线达到5条以上。
【关键词】十三五,十四五,港航工作
招商工业孖洲岛基地“憧憬”号豪华邮轮出厂(2021-02-01)
【摘要】 2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28日,豪华邮轮“憧憬”号顺利启航。“憧憬”号是孖洲岛承接豪华邮轮项目以来吨位及尺寸最大的一艘邮轮。同时,该邮轮进厂时载有118名国际船员,是自新冠疫情以来国内船厂首次承接如此众多外籍船员的案例。该邮轮此次进厂不仅完成了轴系、船壳涂装等常规工程,同时还完成了两个攻坚项目,一项是烟囱左右铝合金LOGO的换新工程,另一项是豪华邮轮船壳彩绘工程。
【关键词】豪华邮轮,吨位最大,尺寸最大
威海金陵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长乐风电项目圆满收官(2021-02-01)
【摘要】 2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30日,满载长乐风电项目3个机位的“招商重工3号”起航离开威海,威海金陵承接的长乐风电项目,历经80多个日夜的奋战后圆满收官。长乐风电项目3个机位用钢量5700余吨,板材多为厚板,焊接工程量特别大。施工期间,威海接连遭遇暴风雪袭击,恶劣的天气给施工造成了严重影响,项目组提前策划,重新调整生产计划和工艺,协调各施工单位实行两班倒24小时作业,全力以赴抢进度、保节点。
【关键词】海上风电,如期完工,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