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下水(2022-01-28)
【摘要】 1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25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顺利下水出坞,项目历经392天建造施工,完成整船交付前最后一个重要建造节点。“国信1号”由青岛国信集团发起并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发建造。总长249.9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设计吃水12米,载重量约10万吨,排水量13万吨,设计航速10节,全船...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工装备,海水养殖
中国救捞目前拥有各类救捞船舶209艘(2022-01-27)
【摘要】 1月27日,中国远洋海运杂志社讯,中国救捞目前拥有各类救捞船舶209艘,其中最大救助船“101”系列共3艘,配置在3个海区;打捞工程船单船起重能力达到5000吨,整体打捞能力达50000吨;饱和潜水已具备300米水深作业能力;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深度达6000米,一次溢油综合清除回收能力单船达3000吨。此外,中国救捞还拥有救助直升机20架,飞行救助半径110海里,单次最大救助人数可达20人,并已实现复杂气象条件下跨区域长距离救助和...
【关键词】中国救捞,海上救助,三位一体
六〇五院签订绿色智能双体风电运维船设计合同(2022-01-26)
【摘要】 1月26日,中国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六〇五院(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签订广东阳江海域高速双体风电运维船设计合同。这是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首艘用于基础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探测、阳江海上风电后期运维打造的综合功能型运维平台。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全称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于2019年8月挂牌成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第三批广东省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
【关键词】清洁能源,海上风电,海洋装备
国内海洋地质灾害原位观测载人深潜航次“满载而归”(2022-01-26)
【摘要】 1月26日,中国网讯,近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返航三亚。这标志着我国针对海洋地质灾害,开展深海原位观测的载人深潜航次(TS2-10-1)取得圆满成功。本航次获取了一批沉积物柱样、底层海水、冷水珊瑚等样品,并获得第一手的水下井口和现代海底地貌影像资料,为揭示南海海底地质灾害的地貌特征、形成条件和触发机制及其对深水油气开发工程安全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海底原位观测数据。
...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观测,地质灾害,深水油气开发
江苏今年将投162亿元加快提升港航枢纽能级与水运通道效能(2022-01-25)
【摘要】 1月25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江苏省召开港航工作会议,会上表示,2022年,江苏将奋力快补港航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建设,推动构建长三角北翼“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一枢纽、多示范”的港口新格局,建成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吕四作业区西港池8#—9#集装箱码头工程,开工建设连云港区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连云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南通港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内航...
【关键词】港航枢纽,绿色港航,港口群
外高桥造船交付SBM第三艘“通用型”FPSO(2022-01-24)
【摘要】 1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荷兰SBM OFFSHORE公司建造的第三艘世界独创的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MPF3签字交付。Fast4Ward型FPSO是外高桥造船的明星产品,也是其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保持品牌优势的法宝之一。该型船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和外高桥造船联合设计,总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33米,排水量达到46万吨,储...
【关键词】海工装备,FPSO,西非,南美
胶东五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获批(2022-01-24)
【摘要】 1月24日,大众日报讯,1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经过审查,决定批准《青岛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烟台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潍坊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威海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日照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分别由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海洋牧场管理条例的制定,旨在规范海洋牧场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指出,海洋牧场的发展应当遵循生态...
【关键词】海洋牧场,地方立法,胶东五市
海油工程风电安装实现开门红(2022-01-21)
【摘要】 1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6日,由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承接的风电海缆敷设项目顺利完工。海油工程深水“三剑客”——“海洋石油285”船、“海洋石油286”船、“海洋石油289”船联袂出战,以高水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海缆铺设,助力国家新能源产业建设。该项目共完成82条海缆敷设,敷设距离165公里。与以往敷设海缆不同,此次涉足风力发电领域,风机间也需要敷设海缆,且每隔一段距离都要进行抽拉作业,因此三艘船...
【关键词】海缆敷设,风力发电,新能源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浮标成功布放(2022-01-20)
【摘要】 1月2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1月6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南海调查技术中心顺利完成“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浮标的布放任务,助力国内首套深水工况浮式风电平台建设。目前,浮标正在广东湛江罗斗沙海域持续进行水文气象要素观测、海面监视等工作,仪器设备运行正常。“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是2021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的重点项目,由广东海装海...
【关键词】海上风电,漂浮式,浮式风电平台
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成立(2022-01-20)
【摘要】 1月20日,齐鲁网讯,1月12日,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揭牌仪式暨校企合作对接会在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举行。该联盟旨在打造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政、产、学、研、金、服、用”的一体化创新平台,进一步优化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升级发展。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础资源丰富,拥有造修船企业49家,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70%和80%,是全国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
【...
【关键词】山东威海,海工装备,创新平台
国内最先进豪华客滚船“祥龙岛”号在广州命名交付(2022-01-19)
【摘要】 1月19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建造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370客/280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2号船在广州市南沙区命名交付。2号船被命名为“祥龙岛”号,额定载客1375人,设有带高档观光阳台的VIP海景房和可270°观景的高档家庭房,及普通家庭房、标准间等。拥有能承纳340人的半开敞式露天烧烤餐厅、10人座位KTV包间兼小酒吧、棋牌室、电影院、120平方米超市、健身房等个性化...
【关键词】广船国际,国内最先进,豪华客滚船,大连至烟台航线
首艘“国轮国造”万吨耙吸挖泥船光荣退役(2022-01-19)
【摘要】 1月19日,新华网讯,近日,在服役半个世纪后,由我国设计建造的首艘万吨耙吸挖泥船“航浚4001”轮(原名:“劲松”号)光荣退役。该型船的船体结构按照中国船舶检验局(ZC)的钢质海船建造规范对油轮的要求进行设计,并针对耙吸式挖泥船的特点作必要加强。该船总长111.5米,型宽18.4米,型深9米,满载吃水7.2米,航速11.5节,泥舱容量4500立方米,最大挖深23米,满载排水量11700吨。该船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电力推进的动力装...
【关键词】万吨级,挖泥船,航道疏浚装备
外高桥海工最后一座平台全程升降试验圆满完成(2022-01-18)
【摘要】 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4日,外高桥海工码头停靠的最后一座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H1349项目全程升降的准备工作就绪。在项目组的组织策划下,H1349项目全程升降所有参与人员分工明确,计划节点清晰,自2021年11月28最后一吊桩腿吊装结束到2022年1月13日具备全程升降条件,仅用时46天,比之前平台最快用时61天缩短了15天,周期缩短25%左右。通过安全、质量巡检和重大作业JSA分析结合,各专业之间无缝衔接,高效有序。本次升...
【关键词】海工装备,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试验,圆满完成
我国首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发布(2022-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网讯,1月14日,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布《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1》。报告提出,海上油气生产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增长极,海洋能源将成为能源增长的原动力。亚洲地区引领了全球海上勘探活动的复苏,从区域看海上探井半数以上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海域是勘探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海洋油气新建投产项目主要分布亚太、欧洲等地区,中国投产项目位居第四,中国海油海洋油气投产项目居全球石油公司之首。...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洋能,海洋油气
青岛市2022年市重点项目(现代海洋产业项目)名单发布(2022-01-17)
【摘要】 1月17日,海洋知圈讯,1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青岛市2022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技中心项目、海创海洋经济板块A区项目、海创海洋经济板块B区项目、李沧海洋技术研发中心A1-1项目、李沧海洋技术研发中心A1-2项目、李沧海洋技术研发中心A1-3项目、透明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新基建海洋科技中心项目、青岛光谷海洋科技园二期项目、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水源供能能源站项目、东方优度海洋...
【关键词】海洋经济,重点项目,现代海洋产业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第七批)公布(2022-01-14)
【摘要】 1月14日,农业农村部官网讯,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515号公告,对外公布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涉及沿海8个省份,河北省有2个,分别为秦皇岛大蒲河口东部海域七里渔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秦皇岛滦河口海域三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江苏省有1个,为连云港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浙江省有2个,分别为舟山普陀东部海域六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瑞安北麂岛海域国家...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牧场,资源养护,生态修复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信息系统应用获实效(2022-01-13)
【摘要】 1月1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消息,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信息系统自2021年5月业务化上线运行以来,系统用户访问量超25000人次,沿海地方提交普查数据成果量54000余项。系统支撑沿海海洋减灾主管部门“边普查、边应用”,为台风“烟花”“灿都”等灾害应对提供了信息与技术支持,应用效果明显。该系统全方位支撑和推进国家(含海区)、省、市、县四级政府的海洋灾害致灾调查评估、重点隐患排查和风险评...
【关键词】海洋信息,海洋灾害,技术支撑
2021年度全球海洋变暖报告发布,海洋增暖再破纪录(2022-01-13)
【摘要】 1月13日,中国网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4个研究单位的23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布了国际首份2021年海洋变暖报告。这一报告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上。研究显示,过去80年中,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观测的最新数据表明,2021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4×1021焦耳,这...
【关键词】全球变暖,海洋变暖,风险评估
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修订版发布(2022-01-12)
【摘要】 1月12日,中国网讯,2021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21)正式发布,标准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替代现行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分类,按照反映海洋经济活动同质性、海洋经济特殊性、海洋基本单位同质性、海洋产业归属主体性4个原则,在原产业分类基础上补充开展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关键词】海洋经济,国家标准,修订
全球最先进140米级打桩船“一航津桩”正式交付(2022-01-12)
【摘要】 1月12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7日,由中交一航局自主投资研发,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140米级打桩船“一航津桩”在启东海洋工程正式交付。“一航津桩”型长124米、型宽39米、型深8米、桩架高142米,最大作业桩重达700吨、最大作业桩长达118米+水深、最大作业桩径达6米,建成后将用于大型桩基、风电导管架桩、风电单桩等施工,在大型港口、跨海大桥、海上风电等工程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一航津桩”采用的液压动力系统,实现了打桩...
【关键词】海工装备,打桩船,水工建设
渤海油田年产原油超3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网讯,1月9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原油增量约占全国增量的近50%,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出靓丽答卷。2019年全面实施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来,渤海油田广大干部员工大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海油精神,连续勘探发现渤中19-6、垦利6-1、垦利10-2和渤中13-2四个亿吨级油气田,三年共生产原油8535....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增储上产
我国深海无人潜水器又有新突破(2022-01-10)
【摘要】 1月10日,央视新闻网讯,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通过规范化海上试验验收,实现了相关技术零的突破。作为国家科技部的重点项目,此次海上试验主要针对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及配套收放对接装置效果与功能指标测评。在海上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运用门架式吊放装置搭载了带动力的水中主动收放笼、抓取式收放笼等多种收放对接装置,对无人潜水器在复杂海况下的各种布放与回收进行了试验。中国船舶集团南京...
【关键词】海工装备,无人潜水器,通过验收
海洋三所促海水健康养殖成果转化(2022-01-07)
【摘要】 1月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科技成果专场对接会在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举行。海洋三所与企业合作的3项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海洋三所转让企业的3项海水健康养殖领域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对接会聚焦海水健康养殖领域,邀请了海洋三所专家从养殖病害检测、海洋动物保健产品、海洋微生物制剂、海洋软骨鱼纳米抗体等方面作专题成果报告,将专业知识成果与近20家海水养殖行业...
【关键词】海水养殖,成果转化,绿色发展
2022年度第一批142个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集中开工(2022-01-07)
【摘要】 1月7日,南海网讯,1月6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仪式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项目现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仪式举办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61173平方米,将建设一栋科研试验楼(包括海洋智能机电装备技术中心和海洋信息探测技术中心)和一栋综合研发楼(包括SAR 微纳卫星技术中心、深远海工程技术中心和...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浙江大学,深海科技,技术转化
我国首批船舶压载水检测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2022-01-06)
【摘要】 1月6日,中国太平洋学会讯,1月1日,《船舶压载水检测方法 第1部分:大于等于50μm活体生物》等7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批船舶压载水检测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出台。随着2019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为满足履行国际公约对船舶压载水活体生物、大肠埃希氏菌、肠道球菌和霍乱弧菌等方面强制性检测需求,有效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及其对人体健康、资源环境造成的威胁,中国太平洋学会批准立...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团体标准,海洋生物,海洋生态
大船海工交付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湾区横洲号”(2022-01-06)
【摘要】 1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2021年12月30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举行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湾区横洲号”交付签字仪式。根据计划,该平台于2022年1月4日从大连拖航回珠海,预计将于2022年1月15日左右拖至珠海横洲海域进行安装调试,于2022年3月中旬投入使用。该养殖平台长123.8米、宽66.8米,圈养箱体高11米,桁架包围水体91000立方米,约能养殖20万尾鱼。平台采用阻尼式桁架结构,创新自升降控制避险技术,以解决中国...
【关键词】海工装备,深远海养殖,渔业产业升级
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正式揭牌启用(2022-01-05)
【摘要】 1月5日,海洋知圈讯,2021年12月30日,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正式启用。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是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威海市、环翠区共同支持联合成立的新型科研机构。四方将在威海及周边地区围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开展深度合作,聚力打造船用海水淡化设备研发平台、试验检测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全国船用海淡装置生产基地,积极...
【关键词】海水利用,海水淡化,科技成果转化
江苏省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2-01-05)
【摘要】 1月5日,新华网讯,2021年12月30日,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发布《2021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该指数的连续第4年发布。报告显示,2015-2020年,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速2.2%,总体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海洋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3.2,比上年增长0.2%,发展稳中有进。一是发展水平总体平稳。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6%,对地区...
【关键词】江苏省,海洋经济,2020年,发展指数
福建省成立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2022-01-04)
【摘要】 1月4日,台海网讯,近日,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举办的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活动在石狮举行。本次活动征集并发布科技成果82项、技术需求28项,举行了第二届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仪式。联盟成员包括省内海洋生物医药类科创平台、孵化平台、载体平台、全省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相关金融机构等109家单位。其中,海洋生物医药类科创平台41家,孵...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2022-01-04)
【摘要】 1月4日,新华社讯,1月1日,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正式完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15000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迎来厦门蓝碳产权交易市场的新年“开门红”。海洋渔业碳汇在发展双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次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案例的成功实践开启了中国蓝碳交易的新篇章。作为该宗交易的购买方——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设立的蓝碳基金自成立以来,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碳汇交易平台积极参与...
【关键词】双碳经济,海洋碳汇,渔业碳汇
山东制定64项地方标准,锚定海洋强省建设方向(2021-12-31)
【摘要】 12月31日,齐鲁晚报讯,12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海洋局负责人介绍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山东省海洋局副局长燕东介绍,三年来,山东省海洋局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共组织实施地方标准项目64项。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山东省也实现了突破。由驻鲁科研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
【关键词】海洋经济,地方标准,海洋强省
福建省深海养殖装备首台套“闽投1号”在马尾造船顺利开工(2021-12-31)
【摘要】 12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30日,福建省深海养殖装备首台套“闽投1号”在马尾造船顺利开工。该平台采用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先进设计,长92米、宽36米、高27米,养殖水体6.2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寿命20年。养殖平台配置自动化投喂设备、机械化起捕设备、网衣清洗设备、养殖鱼类与环境监测设备等,同时容纳不小于100人的休闲、娱乐和餐饮空间,可提供36人的酒店式住宿条件。“闽投1号”项目是福建省深海装备养殖试点工程的首秀项目...
【关键词】海工装备,深海养殖,海洋渔业
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平台升级并试运行(2021-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网讯,近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平台进行了升级并试运行,实现了数据的全过程管理。该中心海洋生态研究室还同时开展了线上“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平台技术培训”。来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及自然资源部相关涉海单位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蓝碳生态系统调查评估等业务相关数据管理和技术人员,近200人参与本次培训。培训提高了海洋生...
【关键词】海洋生态,海洋监测,试运行
我国完全自主开发的海洋环流数值模式正式发布,填补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空白(2021-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青年报讯,12月29日,经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准,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自主研发的“质量守恒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妈祖1.0’”(英文名称:Mass Conservation Ocean Model,简称MaCOM1.0)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的空白,同时该模式在气候变化评估、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妈祖”模式相比国外主流海洋环流模式,在以下几方面具有显著优...
【关键词】完全自主开发,海洋环流数值,国际领先
智慧海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2021-12-29)
【摘要】 12月29日,环球专网讯,12月20日,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参建的智慧海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建设任务是围绕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需求,构建智慧海洋应急通信试验网络并实现与国家现有应急网络互联互通,为智慧海洋工程海洋信息通信网建设奠定技术和实践基础。其中,空天院四部和十部在项目中联合承建船载式系留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该系...
【关键词】智慧海洋,应急通信,技术创新,国内先进水平
宁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工程主体完工(2021-12-28)
【摘要】 12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12月22日,随着40号机位风机最后一枚叶片顺利对接,宁波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工程主体施工任务顺利完工。后续,宁波海事部门将总结前期海上风电项目监管经验,结合专业优势,为接下来宁波市海上清洁能源项目做好监管服务保障,助力海上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象山县鹤浦镇东南侧,是浙江省“十三五”能源规划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宁波市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涉海面积约3...
【关键词】浙江宁波,海上风电,清洁能源
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12-28)
【摘要】 12月28日,证券时报讯,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维护和拓...
【关键词】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改革创新
中国最深海底隧道工程迎重大节点(2021-12-27)
【摘要】 12月27日,羊城晚报讯,12月24日,随着“深江1号”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施工的我国最深海底隧道——深圳至江门铁路(简称“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工程建设迎来重大节点,盾构机正式始发掘进,标志着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半小时互通的高铁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深江铁路新建正线全长116.12公里,途经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5个地市,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预计在2025年建成通车。深江铁路以隧道...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底隧道,粤港澳大湾区
全国首例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三亚(2021-12-27)
【摘要】 12月27日,三亚日报讯,12月26日,三亚海底数据中心项目签约暨绿色低碳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推进会举行。三亚市政府、海南省国资委和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海南省大数据局与海兰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落户三亚。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北京光环新网、上海商汤科技等成为三亚海底数据中心(UDC)首批签约合作伙伴。三亚海底数据中心项目(UDC),是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
【关键词】UDC,海洋信息,海洋科技
海洋三所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获批(2021-12-24)
【摘要】 12月2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科技部2021年度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审批结果公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申报的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典型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与修复示范研究》正式获得立项。海洋三所获批项目拟在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我国受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示范研究,以提高我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及其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扰动的能力...
【关键词】海洋生态,珊瑚礁,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