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预计年底投产(2024-07-16)
【摘要】 7月16日,科技日报讯,7月15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主体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力争今年底投产发电。这个位于甘肃瓜州的光热储能电站,设置两个相邻吸热塔,共用一台汽轮发电机,塔下安装了近3万块的定日镜,采光面积达80万平方米,电站利用这些跟踪太阳转动的镜子,把太阳光聚集到吸热塔中加热熔盐,从而带动汽轮机发电。项目采用了双塔双镜场的设计,位于两个镜场中间区域的定日镜可以服务...
【关键词】三峡集团,电站主体,调试阶段
亚太6E通信卫星正式投入运营(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获悉,7月15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在香港圆满通过了卫星在轨技术验收评审和地面系统最终技术验收评审,标志着该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正式投入运营。据悉,这是全球首颗从低地球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全自主实现轨道转移的通信卫星。其成功投入运营,对于实现卫星平台高承载、低成本,提升我国通信卫星平台国际竞争力,以及实现卫星全自主轨道提升和...
【关键词】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科技日报讯,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需求日益高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及销售额持续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连续第二年突破50万台,同比增长5%。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60亿美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工智能、传感等新一...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制造业
30列高山悬崖跨座式单轨游览车在江西交付(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科技日报讯,7月11日,由中国中车旗下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30列高山悬崖跨座式单轨游览车及轨道系统,在江西大觉山景区完成交付。大觉山“悬崖动车”项目全线路均“嵌”于半山腰上,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线路在悬崖峭壁旁,可让游客置身海拔850米到1150米高空,兼具“酷、险、奇”等特点。据介绍,项目采用6车编组,载员能力为56人。
【关键词】中车,株洲,特种装备
民航局: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较2023年年底增长48%(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科技日报讯,2024年7月10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介绍,目前以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型无人机产业为基础的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目前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过了1.4万家,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超过了22.5万人。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将近60.8万架,较2023年年底增长了48%。无人机累计...
【关键词】低空经济,快速,成长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科技日报讯,10日,在海拔5200米的藏东南高原,1800吨汽车吊将重达117吨的风机叶轮组件缓缓吊至110米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这标志着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风电场——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八宿100兆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在新能源项目中,一般将海拔5000米的地方称为超高海拔地区。大唐八宿风电项目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卡瓦白庆乡,是昌都境内开发建设的首个风电项目。大唐八宿风电项目场址平均...
【关键词】高原,首个,风电项目
广州发布“低空经济20条”加速打造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科技日报讯,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止。《若干措施》从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主体、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加大低空科技创新力度、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强相关要素保障五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此次《若干措施》的发布是为了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也是基于5月底发布的《广州市...
【关键词】措施,配套,项目
纳睿雷达:首次发布自主研发的新型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纳睿雷达公告,7月4日公司首次正式公开发布自主研发的新型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该产品是一款综合运用双极化全相参、智能雷达数据处理、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低小慢目标”+“低空微气象”的全天候、主动式、多目标、精细化探测的多功能一体化雷达。纳睿雷达成立于2014年5月,是国内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全极化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为数不多...
【关键词】双极化,全相参,智能雷达
世界最大等级FB2中压转子锻件研制成功(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7月9日,由国机重装研制的国产化首件世界最大等级FB2中压转子成功发运,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FB2中压转子锻件全流程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FB2材料全系列转子锻件进口替代,为保障国家能源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硬核支撑。
【关键词】国机,重装,国产化
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国际话语权稳步提升(2024-07-09)
【摘要】 7月9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近年来,我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创新领域标准研制。截至目前,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其中国家标准272项、行业标准1706项;强制性标准269项、推荐性标准1709项,基本覆盖了医疗器械各专业技术领域。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中医器械等标准化组织先后成立,医疗器械标准...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
6项纪录打破国际垄断,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2024-07-09)
【摘要】 7月9日,科技日报讯,着底4102.8米,6项纪录打破国际垄断,国内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记者7月9日在“开拓二号”深海采矿车海试重大成果发布活动上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在成功完成深海试验航次后,搭乘“向阳红03”号科考船顺利返回厦门,海试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海试,“开拓二号”5次探采,创下了我国深海采矿...
【关键词】海底,多金属,结壳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2024-07-05)
【摘要】 7月5日,科技日报讯,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3日消息,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进入试点的城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浙江省杭州—桐乡—德清联合...
【关键词】智能化,路侧单元,汽车
长六改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2024-07-05)
【摘要】 7月5日,科技日报讯,北京时间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开展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天绘五号02组卫星和长征六号改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长征六号改火箭是新一代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5吨。
【关键词】新一代,固液,中型
我国首个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发布(2024-07-04)
【摘要】 7月4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期,我国联合多国共同制定的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ISO 23799:2024)正式发布。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全面对标国内外海事公约、规范和标准,规范了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要素、流程,以及船载系统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等有关要求,并创新性提出基于矩阵原理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中国、美国、丹麦、比利时、日本...
【关键词】联合,多国,国际
国内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2024-07-04)
【摘要】 7月4日,科技日报讯,7月4日,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代号G15)在四川德阳举行总装下线仪式。该机组不仅可用于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海上平台发电,还可以和光伏、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耦合,构建可应用于医院、学校、小区、工业园区等不同场景的“源、网、荷、储”综合能源运用场景。该机组功率为16.5兆瓦、热效率35%,透平进口温度约为1170摄氏度,相较于同功率的火力发电机组,一年可减...
【关键词】东方电气,自主研制,四川
国内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专业技术机构落地成都东部新区(2024-07-03)
【摘要】 7月3日,科技日报讯,7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民航二所”)可持续航空燃料中心(以下简称“SAF中心”)正式在成都成立。这是国内成立的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专业技术机构,标志着我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与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据统计,我国民航业97%以上的碳排放来自航空燃料的使用。SAF以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为原料,不仅同时符合航空安全适航标准和可持续性评价标准,还兼容现有航空器和民航基础设...
【关键词】民航,二所,SAF
国内首条正穿冰川公路隧道掘进机始发(2024-07-03)
【摘要】 7月3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获悉,世界埋深最大的大断面公路隧道、国内首条正穿冰川的公路隧道——西天山特长隧道主线出口端“温宿号”掘进机于7月3日顺利始发,标志着西天山特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期。“温宿号”是穿越天山直径最大的掘进机,也是目前穿越天山同类级别技术最先进的掘进机,整机长235米,重约1800吨,直径8.83米,由中交集团自主研发。
【关键词】大断面,公路隧道,冰川
ARJ21飞机开通首条高高原航线(2024-07-02)
【摘要】 7月2日,科技日报讯,7月2日9时30分,一架身披成都航空航徽“太阳神鸟”涂装的ARJ21飞机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ARJ21飞机首条高高原航线——喀什=塔什库尔干航线成功开航。塔县隶属新疆喀什地区,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具有“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两路连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境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关键词】喀什,徕宁,国际机场
我国自研水陆两栖飞机AG600批产首架机机头大部件交付(2024-07-02)
【摘要】 7月2日,科技日报讯,7月1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批产首架机的机头大部件完成交付,标志着这型飞机小批量总装生产工作正式开启。此次交付的机头大部件于今年3月总装开铆,历时3个多月顺利完成总装下架,并通过民航中南局的制造符合性检查。此次机头大部件的交付,标志着AG600飞机小批量总装生产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按照计划,首架机预计在年底完成整机的总装下线。
【关键词】水上救援,森林灭火,需求
风云三号F星正式业务运行(2024-07-01)
【摘要】 7月1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将接棒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F星是风云三号系列的第七颗卫星,也是风云系列第三颗太阳同步上午轨道卫星。它于2023年8月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同年10月23日启动在轨测试。今年6月28日,F星通过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和业务试运行,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关键词】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
中国科研团队研制高精度偏振相机,“穿云透雾”视无止境(2024-07-01)
【摘要】 7月1日,科技日报讯,记者28日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团队研制的高精度偏振相机克服了偏振成像领域众多技术难点,实现了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穿云透雾”的特点在众多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偏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计算成像技术,能够获取光的强度、光谱和偏振信息。与传统相机相比,偏振相机多获取了一维偏振信息,大大拓展了人类对于目标的探测识别能力。
【关键词】小型化,集成化,合肥
1935.3克!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交接至中国科学院(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科技日报讯,6月28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经测量,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在样品安全运输至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的存储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这标志着嫦娥六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
【关键词】人类,首份,月背样品
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科技日报讯,国新办6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会上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深空探测主要在两个方面,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在月球探测方面,嫦娥六号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后面会有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嫦娥七号的任务主要是对月球南极部分的资源做勘察,嫦娥八号是对月球资源的原位利用开展技术验证,后面在月球探测方面还将跟国际同行一道来共商共建的国际月...
【关键词】探测,嫦娥六号,行星
波音将恢复向中国交付宽体机(2024-06-27)
【摘要】 6月27日,科技日报讯,据外媒报道,波音将在未来几天内恢复向中国航司交付包括777和787在内的宽体飞机,同时737 MAX的交付工作最快也将在下个月恢复。今年5月,因波音将飞机上的舱音记录仪CVR改为25小时时长,中国民航局需要重新对飞机进行评估,因此暂停波音飞机交付工作。截至去年年底,波音共有140架737 MAX 8库存等待交付给客户,其中85架来自中国的订单。今年前四个月,波音共向中国航司交付22架飞机。波音公司在2023年底...
【关键词】空难,全球,增长
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16兆瓦海上风机项目全容量并网(2024-06-27)
【摘要】 6月27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获悉,6月27日,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三峡集团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以下简称漳浦二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据了解,漳浦二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应用单机容量1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28台,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6台。项目投产后,年设计上网电量可超1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
【关键词】漳浦,二期,项目
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科技日报讯,在6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复兴号高速列车突破了运行阻力、能耗、噪声、平稳性等方面的一系列世界难题,攻克了牵引、制动、网络、减振降噪、集群运维等方面的重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了安全高效运行。
【关键词】完整,技术,标准
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问世(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科技日报讯,6月26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碳纤维地铁列车主任设计师刘金柱介绍,该车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具有更轻更节能、强度更高、环境适应力更强、全寿命周期运维成本更低等技术优势,...
【关键词】中车,青岛,四方
首家中国船厂宣布“无限期”退出俄罗斯市场(2024-06-25)
【摘要】 6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在美国加强对俄罗斯LNG项目的制裁并将中国船厂纳入制裁名单之际,作为与首家被制裁船厂一同参与俄罗斯项目模块制造的企业,惠生清洁能源正式宣布“无限期”撤出俄罗斯市场。惠生清洁能源的退出将影响到俄罗斯能源巨头诺瓦泰克公司(Novatek)在北极的旗舰LNG项目——Arctic LNG 2项目,惠生清洁能源是该项目的模块制造商之一。去年,Novatek还表示,计划利用惠生清洁能源和广瀚燃机的设备为Arctic LNG ...
【关键词】惠生,清洁,能源
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2024-06-25)
【摘要】 6月25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于5月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经过轨道修正、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此后,探测器经历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的分离,在鹊桥二号中...
【关键词】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
我国首次实现控温甲烷化技术中试应用(2024-06-24)
【摘要】 6月24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6月24日从中国化学五环公司获悉,每小时250标准立方米控温甲烷化中试装置圆满完成1000小时性能考核测试,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各项工艺指标运行稳定。这是控温甲烷化技术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中试应用,实现了废气高效生产天然气的关键一步,为下一步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甲烷化技术是甲醇弛放气、焦炉煤气、低阶煤或生物质热解气、沼气等行业工业尾气...
【关键词】废气,高效,天然气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2024-06-24)
【摘要】 6月24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24日,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建造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满足无限航区航行需求。该船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也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首艘“ACC-POLAR”低温防寒符号的船舶。
【关键词】极地,科学,考察船
上海波音新机库开工仪式隆重举行(2024-06-21)
【摘要】 6月2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6月20日,波音公司、上海机场集团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合资企业上海波音航空改装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波音)宣布其新机库破土动工。这标志着上海波音战略扩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保税业务需求。海波音先进的新机库位于临港综合保税区的战略性位置,这将使上海波音能够充分利用保税区独特的区域和政策优势。在保税区内的这一有利位置将为上海波音带来物流优势和经济激...
【关键词】波音公司,上海机场,东方航空
国航宣布购置100架C919增程型(2024-06-21)
【摘要】 6月21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1日发布公告,宣布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计划购置100架C919飞机(增程型),总价约108亿美元(当前约785.02亿元人民币)。国航今年4月26日与商飞公司签订协议,向商飞公司购买100架C919飞机。上述100架飞机计划于2024年至2031年分批进行交付。据介绍,每架飞机的基本价格包括机身、附加部件及引擎的价格。根据商飞公司提供的最新目录价格,前述100架C919飞机的基本价格合...
【关键词】低于,飞机,基本价格
港媒:中国投资促进新型宽体客机研发(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7日报道,在国产窄体喷气式客机C919首次投入商业运营一年多后,中国将向航空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同时设立一个新的研究基金,以促进新型宽体客机的开发,并提升重要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据报道,6月14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关键词】国产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
全球首个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民用飞机飞行研究结果公布(2024-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全球首次对民用飞机两台发动机在飞行中同时使用100%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使用传统的Jet A-1燃料相比,使用SAF燃料会使排放的烟尘颗粒和形成的凝结尾迹冰晶有所减少。该项名为ECLIF3的研究由空中客车、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DLR) 和SAF燃料生产商耐思特公司(Neste)合作开展,首次在一架空客A350飞机的两台罗尔斯-罗伊斯遄达XWB发动机上使用100% SAF燃料,...
【关键词】燃料,凝结,尾迹
超1亿美元!海洋工程获卡塔尔Ruya项目导管架建造合同(2024-06-19)
【摘要】 6月19日,科技日报讯,6月16日,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在青岛海工基地,与项目总承包方美国麦克德莫特集团和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卡塔尔Ruya导管架建造项目合同。这份合同仅前期项目金额就超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石油集团最大的导管架建造项目。导管架是海洋石油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关键作用在于承载和传递来自平台各个部分的载荷。这不仅是一个坚固的钢制结构,更是海洋石油平台稳定立足于海底的基...
【关键词】石油,海洋工程,青岛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在江苏建成投产(2024-06-19)
【摘要】 6月19日,科技日报讯,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据悉,“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特点。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有480万吨零碳清洁蒸汽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
【关键词】工业,供汽,领域
赋能低空产业落地,鸿鹏航空珠海智造基地正式启动(2024-06-18)
【摘要】 6月18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6月18日,鸿鹏航空珠海智造基地正式开工,全面启动D160重油活塞航空发动机的量产工作及D180发动机的研发及量产规划。作为国内目前唯一获得EASA适航认证的发动机产品,D160发动机生产基地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国内民营发动机企业迈出了坚实一步,也预示着全球低空动力市场迎来了中国适航标准的中国专业“玩家”。
【关键词】低空,作业,场景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0万人次(2024-06-18)
【摘要】 6月18日,中国新闻网讯,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17日宣布,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0万人次,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长时间提供自主量子算力。“本源悟空”由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团队自主研发,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
【关键词】首次,国际,大规模
海电运维多功能运维母船正式交付(2024-06-17)
【摘要】 6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2024年6月13日下午,福州马尾江面宽广,水天一色,圆满完成各项系泊、航行试验任务的海电运维多功能运维母船正式交付,来自国内海洋装备领域的专家,项目参建单位的领导以及客户等近百人现场共同见证。该船型长98.9米,宽22.8米,高9米,设计排水量约9497吨,续航力超过1万。经过特别设计的后作业甲板,可根据不同作业需求搭载多样化的技术装备,能够执行深远海风电运维、海缆铺设及检修等工程服务,是...
【关键词】作业,需求,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