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钻探船基地建设进入快车道(2021-06-01)
【摘要】 6月1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位于青岛蓝谷的大洋钻探船基地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由中建筑港集团承建的该项目首个沉箱顶层顺利浇筑完成。此次浇筑的沉箱为重力式码头小型沉箱,自重近1500吨,高约15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为确保沉箱浇筑连续性,中建筑港集团组织工人连续作业4个多小时,最终完成浇筑。接下来,将对沉箱完成喷涂水尺、防腐处理等工作,并经由施工船舶拖带至指定海域完成定位安装。建设期间,中建筑港集团还同...
【关键词】沉箱浇筑,海洋科技,大洋钻采
巨力索具研制国内首套海上漂浮式风机永久系泊索通过验收(2021-06-01)
【摘要】 6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巨力索具深远海系泊产品再传捷报,继文昌2期导管架平台延寿项目系泊、海峡1号单柱半潜式深海养殖渔场系泊索后,国内首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漂浮式风机永久系泊索成功下线。该套浮式海上风电永久系泊索总计3根,现已发往三峡能源广东浮式海上风电海域进行安装铺设。巨力索具深远海系泊产品通过了DNV工厂认证、《长期锚泊用单捻螺旋股钢丝绳系泊索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各项指...
【关键词】海上风电,深远海系泊,海洋装备
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即将投产(2021-05-31)
【摘要】 5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29日,由海油工程负责EPCI(设计、采办、建造、安装)总包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完成全部设备安装工作。“深海一号”能源站由上部组块和船体两部分组成,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投影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高度达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质量设计标准建造,设计疲...
【关键词】海油工程,海工装备,深水油气开发
中集来福士与三峡设备物资达成战略合作(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27日,中集来福士与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在烟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形成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确认未来将基于各自产业优势,在国内外海上风电领域、物资采购领域及其它低碳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启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中集来福士是中集旗下聚焦拓展海洋装备产业链的专业服务企业,致力于成为海洋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目前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风场资源开发、运输安装、运维服务领域都有...
【关键词】战略合作,海上风电,物资采购
启东振华重工再造疏浚利器成功下水(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27日,由启东振华重工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建造的2艘3000方等级的自航耙吸挖泥船航浚4019、航浚3011成功下水。此次下水的2艘自航耙吸挖泥船均为双机、双桨、复合驱动、单耙、单甲板,球鼻艏、带双尾鳍钢质焊接流线型船体的自航耙吸挖泥船,舱容分别为3500立方米和4500立方米,船长分别为103米、95米,最大挖深分别为30米、27米,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满足最新生效规范、规则公约,船舶环保性...
【关键词】挖泥船,疏浚装备,中国制造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科技创新和工程装备分会”获批成立(2021-05-27)
【摘要】 5月27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国太平洋学会在海南三亚召开换届工作会议。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期间,学会领导为新成立的分支机构授牌。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科技创新和工程装备分会为新批准成立的六家分支机构之一,依托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省厅原一级巡视员夏前宝为分会会长,厅二级巡视员赵钧为分会常务副会长。
【关键词】海洋科技,科技创新,海工装备
《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2021-05-27)
【摘要】 5月27日,新华网讯,5月26日,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由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编写《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在京发布。2020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夏季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96.8%,同比基本持平。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平均为77.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我国管辖海域海洋沉积物综合质量等级为良好,监测点位良好比例达到96.5%...
【关键词】海洋环境,整体稳定,海洋渔业
海洋二所声学探测系统开展试验性应用(2021-05-26)
【摘要】 5月26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深海4500米级宽频近底声学探测系统开展了试验性应用,科研人员以玉皇硫化物矿化区为探测目标开展系统的试验性应用,成功获取了2条测线约20千米深海激发-深海接收近底探测数据,为我国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硫化物资源评价提供新的支撑。初步分析表明,波形信号均衡、地层反射清晰,数据资料质量高,为获取该矿体内...
【关键词】自主研发,海洋勘探,硫化物资源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承担的自然资源领域综合性改革课题——“节约集约用海模式研究”项目通过验收(2021-05-26)
【摘要】 5月26日,海洋知圈讯,5月25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海岸带科学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担的“自然资源领域综合性改革(海洋管理)软课题——节约集约用海模式研究”项目在广州召开了项目验收会。项目委托方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邀请了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相关专家现场参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海洋规划与经济处、海域海岛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实现装卸船系统联调(2021-05-25)
【摘要】 5月25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由振华重工系统总承包的广州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项目现场调试迎来重大节点,在现场团队全力以赴下,仅用时1.5个月完成自动化码头三大系统的成功联调,实现岸桥、轨道吊、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三大设备装卸船全流程作业,再次刷新“振华速度”。广州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采用全球首创“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港区全自动化”方案,通过大量...
【关键词】全自动化,先进技,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达飞号”金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专列首发(2021-05-25)
【摘要】 5月25日,信德海事网讯,5月20日,装载着100标准箱日用百货、户外休闲用品等货物的达飞轮船海铁联运专列从铁路金华南货场缓缓驶出,标志着“达飞号”金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专列成功首发。自2015年金华海铁线路开通以来,国际物流不断加强内陆腹地市场开发,推进海铁联运业务发展。今年以来,国际物流与金华市政府、上海铁路局金华货运中心紧密合作,积极协同船公司开辟腹地业务,开通船公司专列,并指定专人为客户量身定制物...
【关键词】海铁联运,国际物流,一带一路
温州航标处智能航保助力海上风电建设(2021-05-24)
【摘要】 5月24日,中国水运报讯,近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温州航标处完成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智能水上安全保障系统现场测试和验收工作。至此,在为多个桥区、沉船水域提供智能助航服务后,“智能水上安全保障系统”应用再添新场景。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是浙江省目前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温州市今年重点项目,投资额约87亿元,涉海面约57平方公里。该风电场位于中国沿海东西航路之间,是大型船舶必经水域,船舶流量大,航行风险...
【关键词】海上风电,智能航保,海事监管
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试航凯旋(2021-05-24)
【摘要】 5月24日,海洋知圈讯,5月17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为中山大学建造的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试航凯旋归来,停靠公司东区港池码头。通过试航验证了该船的设计和建造非常成功,不仅安全性、经济性、操纵性全面达到预设目标,同时船舶空船重量控制、振动噪声、总体布置、抗风稳性及配载、电站负荷和油耗、动力系统可靠性以及生活环境舒适度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快速性和经济性指标优于规格...
【关键词】海洋科考,国际先进,通过试航
高端游轮“长江叁号”下水(2021-05-21)
【摘要】 5月21日,中国水运报讯,5月18日,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公司”)投资建造的长江新一代高端游轮“长江叁号”下水。该游轮预计2021年11月底交付使用,届时将推动长江旅游产品迭代升级。“长江叁号”于去年7月开工建设,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开工建造的首艘内河游轮。该轮入级中国船级社,将运营于长江流域重庆至上海全域休闲度假旅游航线。“长江叁号”总长近150米,型宽23米,型深4.7米,设计吃水3米,设计航...
【关键词】高端游轮,旅游产品,内河游轮
豪华游轮“华夏神女3”首航(2021-05-21)
【摘要】 5月21日,中国水运报讯,5月20日,长江新一代豪华游轮——重庆大美长江三峡游轮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华夏神女3”首航,该游轮由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船舶设计研究院设计、中江船厂建造,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执行检验。“华夏神女3”轮总长149.99米,型宽23.2米,型深4.6米,满载吃水3.1米,客房数量319间,乘客定额650人,入CCS船级。全船有七层甲板、两部电梯,客区面积19000平方米,设有4层商业区、3层餐厅、2层酒吧、1层多功...
【关键词】豪华游轮,旅游产品,绿色船舶
168黄金海岸线苍南三澳至瑶洞段公路通车(2021-05-20)
【摘要】 5月20日,新华网讯,5月17日,168黄金海岸线(环海公路)三澳至瑶洞段“四好农村路”公路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开始通车试运营。该段公路起于霞关镇沛垒沙滩附近,与在建的228国道龙沙至岱岭段工程的核电站连接线平交,终于霞关镇滨海路与矿山路平交处,全长9.041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8米,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全线设置南坪岙中桥1座,涵洞54道、平面交叉6处,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关键词】沿海公路,滨海旅游,海岸线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D卫星(2021-05-20)
【摘要】 5月20日,新华网讯,5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迎来三星组网时代。海洋二号D卫星和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0次飞行。海洋二号D卫星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组网,共同构...
【关键词】海洋二号,系列卫星,海洋监测
威海金陵完成“国瑄”号平台悬臂梁整体拆除(2021-05-19)
【摘要】 5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17日,威海金陵承修的“国瑄”号钻井平台悬臂梁与平台分离,悬臂梁整体拆除工程完工。“国瑄”平台国悬臂梁总重约1770吨,高68.3米,在码头进行整体移出在国内属首次,也是钻井平台改造风电安装平台的难点工程和基础工程。为保证悬臂梁安全平稳移出,项目组和平台方组织各方面专家多次评审,反复论证,制定相关方案,明确关键环节计划清单、责任人并逐项落实。
【关键词】海工装备,钻井平台,风电安装
招商局邮轮建造首艘长江新一代高端邮轮下水(2021-05-19)
【摘要】 5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18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举行长江新一代高端邮轮项目下水仪式。长江新一代高端邮轮项目(CMCS-004-1)由长航集团所属长江海外游轮旅游有限公司投资,是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首艘内河邮轮,由长江海外游轮旅游有限公司运营,入级中国船级社,主要用于长江流域重庆至武汉区间观光旅游,总长149.99米,型宽23米,型深4.7米,设计吃水3米,设计航速25公里/小时,最大载客600人。该邮轮采用全回转...
【关键词】邮轮建造,高端邮轮,滨海旅游
中国船级社与中国海事局在京签署新版法定检验与发证授权协议(2021-05-18)
【摘要】 5月18日,中国新闻网讯,5月10日,中国船级社(CCS)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在北京船检大厦举行了新版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法定检验与发证授权协议的签字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局长曹德胜、副局长李宏印,CCS总裁莫鉴辉、副总裁孙峰、副总裁钟小金、副总裁朱恺及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莫鉴辉总裁表示,海事局在促进我国航运安全和防污染方面履职尽责,作出巨大贡献。他对海事局一直以来给予CCS的支持表...
【关键词】船舶检验,航运安全,海运业
浙江省最大海上风电场群开始正式并网运行(2021-05-18)
【摘要】 5月18日,中国新闻网讯,5月16日,位于浙江舟山北部海域的岱山4号海上风电并网接入工程顺利投运,海风“送来”的绿色能源通过大电网消纳,源源不断输送到舟山鱼山岛,为其增添清洁低碳用能保障。此次正式并网的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共设风力发电机组54台,包括36台4.5兆瓦和18台4兆瓦机组,总装机规模为234兆瓦,每年上网电量可达6.18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17万吨,减少各类有害气体排放约47万吨,有效...
【关键词】海上风电,并网运行,清洁能源
宁波船厂交付一艘风电安装作业船(2021-05-17)
【摘要】 5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宁波振鹤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巨杰706”号风电安装作业船正式交付顺利驶出石浦下湾门,标志着由象山船舶制造企业自主生产的首批海上特种作业船舶全部交付。“巨杰706”是采用全焊接钢质船体的86米箱形半驳船船型,具有一层连续举升甲板,四角设置塔楼和六点锚泊定位设备,可在近海航区进行下潜或起浮作业的非自航甲板驳,自持力长达20天。同时,平台甲板靠首、尾分别布置了一台500吨履带吊和一...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安装,海洋工程
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下水交付(2021-05-17)
【摘要】 5月17日,海洋知圈讯,5月15日,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经海001号网箱下水交付。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是烟台耕海牧渔、实施经略海洋战略的重要载体,由中集与烟台市共建中国海工北方总部战略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智能网箱平台为钢结构68米*68米*40米的坐底式网箱平台,养殖包围水体约7万立方米,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可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经海001...
【关键词】经略海洋,海洋牧场,智能网箱
“蛟龙号”技术性能优化项目完成海试验收(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应用与性能优化”项目完成海试验收,并通过了中国船级社检验认证。此次,综合“蛟龙号”南海和西北太平洋2个阶段的海试结果,专家组给出了99.25的评价高分。“蛟龙号”于2018年底完成载人球壳结构全寿命监测、框架结构调整设计与建造、水下灯光视频系统改进、作业接口规范与增加、测深侧扫技术与控制系统适应性升级等9大类技术升级;于2019年完成水池试验,潜水器各系...
【关键词】深海装备,载人潜水器,完成海试
浙江玉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列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预算的通知》(财资环〔2021〕23号),明确将玉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列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玉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计划总投资5.1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1亿元,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乐清湾红树林生态修复、玉环东部砂砾质岸线修复、玉环海堤生态化修复等三类子项目八...
【关键词】海洋生态,财政补助,浙江省
深海细菌耐压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2021-05-13)
【摘要】 5月1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我国在深海细菌耐压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张玉忠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发现,深海菌株能够利用三甲胺转运载体TmaT吸收深海环境中的三甲胺,然后在细菌胞内诱导表达三甲胺单加氧酶MpTmm,将三甲胺氧化为氧化三甲胺,并在胞内累积。在深海高压下,氧化三甲胺能够保护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维持正常的构象,发挥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海洋细菌,耐压机制,新进展
一季度广西海洋经济加速向好(2021-05-13)
【摘要】 5月1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获悉,据初步预测,一季度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为408亿元,同比增长12.1%,向海经济生产总值975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区海洋渔业增加值约为66亿元,同比增长4.0%;海洋旅游增加值约为46亿元,同比增长250%;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约为50亿元,同比增长15%;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0%。
【关键词】海洋经济,向海经济,发展韧性
“新振浮7”轮成功安装亚洲最高最重海上风电导管架(2021-05-12)
【摘要】 5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7日,“新振浮7”轮进入施工水域抛锚驻位。在现场项目团队精心组织与积极协调下,克服运输船舶空间狭小,施工海域水流急、涌浪大,吊装高度到达极限等困难,经过48小时连续奋战,顺利将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一海上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导管架精准安装。该项目是振华重工海服集团所属5000吨起重船“新振浮7”轮首次在广东海域成功完成导管架吊装任务,受到业主的高度好评,为后续在广东海域吊装作业积累了...
【关键词】广东海域,海上风电,导管架吊装
新型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海翔500X”顺利通过湖试(2021-05-12)
【摘要】 5月12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新型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海翔500X”在浙江新安江水库成功完成湖试,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现场测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中国船舶702所联合国内多家优势单位,开展了可变翼形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的创新研发。该型无人潜航器基于可变翼形/可开合式推进技术,以剩余浮力/推进器双模驱动,融合大范围滑翔探测和区域性高机动搜索两种航行与作业功能。4月16日-25日,在为期10天的试航中,该...
【关键词】海工装备,无人潜航器,技术突破
国内最新一代600吨级最大型公务执法船交付(2021-05-11)
【摘要】 5月11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9日,中国船舶第708研究所研发的600吨级执法船成功交付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并以满载排水量超过850吨这一指标,刷新国内新一代600吨级公务执法船最大排水量,性能和配置上更接近千吨级执法船水平。该船除了拥有国内600吨级执法船中最大排水量,还配备最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和执法装备,可航行于国内远海航区,具有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环保节能、反应快速、机动灵活的突出特点。
...
【关键词】渔政执法船,海洋渔业,先进可靠,环保节能
中国科学家将对印太交汇区海洋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2021-05-11)
【摘要】 5月11日,中国网讯,近日,从中科院海洋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将对“印太交汇区物质能量汇聚中心海洋环境与生物过程的耦合作用和生态效应”项目开展相关研究。该项目将针对“在多圈层、两大洋耦合作用控制下的海洋环境演变背景中,海洋动力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物质能量维持和补充”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从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多学科信息融合的视角开展综合交叉研...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生物,交叉研究
漳州海事局全力保障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安全快捷运输(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漳州海事局在掌握“辖区码头计划进行海上大型风力电导管架(长42米,宽37.98米,高90.59米)装运工作”情况后,立即行动,主动作为,从严从细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力保障船舶装运顺利进行。为保障该装备安全快捷运输,该局协调港口、引航等作业各相关方召开安全保障会议,指导制定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并要求作业各方严格落实方案措施。同时,由于船舶作业地点位于招银港区0#泊位,地处港区进口,...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碳排放
福建省4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中央财政补助(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新华网讯,近日,经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三部委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及竞争性评审,福建省4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2021年中央补助项目,获得补助资金12亿元,入选项目数和资金规模均居全国首位。4个项目分别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厦门(鳌冠海域、集美海岸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漳州(东山湾、诏安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泉州泉港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额...
【关键词】海洋生态,海洋环境,财政补助
湛江湾海底隧道即将开始掘进(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人民网讯,5月8日,“永兴号”盾构机在江门市完成制造顺利下线,即将运往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现场组装投入使用,标志着广湛铁路即将开启穿海之旅。广湛高铁采用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形式首次穿越湛江湾海底,隧道全长9640米,其中明挖段1148米,U型槽段1140米,盾构段7352米,海域段约2500米,开挖直径14.33米,管片外径13.8米,内径12.6米,是我国目前独头掘进最长的大直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该隧道具有开挖断面...
【关键词】广湛铁路,海底隧道,海洋工程
外高桥造船第3艘FPSO完成多岛快速建造大型总段移位工作(2021-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外高桥造船承建的第三艘230万桶海上浮式生产储卸船(FPSO)项目H1498顺利完成了连续多岛建造大型总段移位工作。本次H1498多岛快速建造大型总段移位涉及的13/14/15环的设计吨位为7947吨,顶升最大时的实际吨位为10245吨,这是自FPSO首制项目以来第二次实施万吨以上顶升移位工作,移位使用的设备三维调整仪投放量多达54台。此次首部总段的移位距离长,经过三次移位后,第四次移位间隙达到300毫米,...
【关键词】海工装备,FPSO,移位总吨高,移位距离长
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与港珠澳大桥航标处签订一体化融合发展协议(2021-05-08)
【摘要】 5月8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6日,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和《广东海事局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落实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工作方案》等要求,及为港珠澳大桥水域建设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服务,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与港珠澳大桥航标处在珠海三灶航标实训基地共同签署深化海事航保一体化融合发展合作共建协议。此次合作以六个机制搭建海事航保一体化融合发展大舞台,共同...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海事监管,航海保障
扬州港迎来全球最大风电叶片专用巨轮(2021-05-07)
【摘要】 5月7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3日,全球最大风电叶片轮“波弗特海”顺利靠泊扬州港3#泊位,长173米、宽42米的“波弗特海”轮计划装载120片风电叶片出口至越南,装载方量达120片/150000方,创下全球单船装载V150型叶片数和叶片方量两个世界之最。目前,风电叶片装卸工作正在扬州港码头紧张有序地进行。据悉,为了迎接“巨无霸”的到来,扬州港集团提前布局,升级改造了码头泊位设施,以适应大船靠泊需求;同时,优化码头配套服务,...
【关键词】风电叶片出口,维斯塔斯,扬州港
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2021-05-07)
【摘要】 5月7日,人民日报讯,日前,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雪龙2”号长122.5米,宽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节至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能以2节至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0.2米雪的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此次南极考察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确保考察队员“零感染”,成功实施国际南极考察队员救援行动,顺利开展南极考察物资补给国际合...
【关键词】南极科考,海洋生态,海洋环境
我国北海海区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2021-05-06)
【摘要】 5月6日,新华网讯,5月1日至9月1日,我国北海海区将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北海海区休渔范围为北纬35度线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休渔作业类型为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为做好今年北海海区海洋伏季休渔管控,海警、渔政、公安等部门将实施陆地、海上、港口全链条式监管,联合开展拉网式大排查,重点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套牌船舶、暴力抗法等,实现全时段管控,全领域覆盖。
...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伏季休渔,海洋生态文明
青岛武船交付国内首个钻井平台改造风电安装平台(2021-05-06)
【摘要】 5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1日,由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北船重工青岛武船建造的CJ46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国瑄”(N000410M)安全顺利地拖离船厂码头,正式交付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贵州电建)并将在后续改装后赴广东阳江进行风电安装作业。CJ46钻井平台主要由三角形状的主平台、X-Y型悬臂梁、钻井系统和三条开放式桁架式桩腿组成。平台总长65.25米,型宽62米,型深8米,桩腿长度153.8米,作业水深114.3米,最大钻井深度可...
【关键词】海工装备,钻井平台,海上风电,风电安装,海洋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