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桂林”轮新船正式命名并成功交付(2021-10-22)
【摘要】 10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10月18日,“北部湾桂林”轮命名暨交付运营仪式在中国大连中远海运川崎造船厂隆重举行。“北部湾桂林”轮是继今年9月“北部湾百色”轮命名交付之后的又一精品散货船舶,是利用中远海运重工世界顶尖的船舶建造技术,浦银租赁产融结合业务和北部湾港集团旗下北港航运有限公司国际物流服务专业化的优势,在各方紧密地合作推动下,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提前完成船舶交付,取得项目阶段性的合作成果,...
【关键词】散货船,产融合作,北港航运
东方电气集团发布13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2021-10-22)
【摘要】 10月22日,国资委网站讯,10月18日,在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东方电气集团发布13兆瓦等级海上风电机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向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颁发设计认证证书。此次发布的13兆瓦等级海上风电机组,基于东方电气集团已批量投运、技术成熟的10兆瓦海上直驱平台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东方电气集团应对海上平价,针对福建、广东等Ⅰ类风区推出的一款旗舰产品。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30米,与“伦敦眼...
【关键词】海上风电,大容量,成本降低
武汉“出海”再增新通道开通至韩国直达航线(2021-10-21)
【摘要】 10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本月26日,武汉将开通至韩国釜山港直达航线。该航线在原有武汉至日本江海直达航线基础上进行延伸,由“华航汉亚1”和“华航汉亚2”执行运营。10月26日,“华航汉亚1”将从阳逻港出发,预计10月30日抵达韩国釜山,11月1日抵达日本门司,2日抵达大阪,3日抵达名古屋,7日抵达江苏泰州,9日返回阳逻港。“华航汉亚2”预计于11月3日从阳逻港出发,分别抵达日本名古屋、大阪、门司后,12日抵达韩国釜山,并...
【关键词】直航航线,一带一路,对外开放
招商工业交付极地探险邮船3号船“海洋胜利”号(2021-10-21)
【摘要】 10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7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承建的3号极地探险邮船“海洋胜利(Ocean Victory)”号正式交付。“海洋胜利”号采用挪威Ulstein公司的CX103型设计,船长104米,宽81米,吃水5.1米,引入X-Bow弓形船艏设计,将提供显著的运营效率;配备了带有选择催化还原系统的Tier III发动机,以减少排放;使用低硫船用轻质油(MGO)运营,拥有废热回收系统和LED灯;安装了废水处理和管理系统,在排放废水之前对废水进...
【关键词】邮轮市场,极地探险邮船,绿色环保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海及邻近海域海气界面参数快速机动组网观测”项目海试通过验收(2021-10-20)
【摘要】 10月2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江苏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南海及邻近海域海气界面参数快速机动组网观测”项目海试及应用航次验收会在广州召开。该项目于2018年8月获批立项,项目执行周期为2018年8月~2021年12月。此次验...
【关键词】海洋安全环境,南海及邻近海域,海洋观测,海上丝绸之路,透明海洋
深圳上半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速达30.9%(2021-10-20)
【摘要】 10月2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今年上半年,深圳海洋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迅猛,海洋传统产业稳中向好,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快速恢复,海洋领域融资大幅跃升,海洋对外贸易升幅明显,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速达30.9%,创近年增速新高。今年以来,深圳涉海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拉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带动本土上下游产业链制造企业共赢。在船舶电子、海洋观测和探测、海洋通信、海洋电子元器件等...
【关键词】广东深圳,海洋经济,发展迅猛
全国首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标准《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程》成功立项(2021-10-19)
【摘要】 10月19日,青岛日报讯,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2021年度“山东标准”建设项目计划通知,其中,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程》成功立项,这也是全国首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标准。海洋一所在海岸带规划编制领域具有国际、国内优势经验,也具有人才队伍构成和技术力量的优势。近年来,海洋一所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顶层设计任务,作为主要技术单位开展了“国家-流域-省-市-...
【关键词】海洋一所,海岸带,空间规划
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项目建成生产效率将提升30%(2021-10-19)
【摘要】 10月19日,国资委网站讯,10月15日,中国海油秦皇岛32-6智能油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该项目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为传统油田赋能,实现流程再造,在渤海湾打造了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油田。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油气生产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秦皇岛32-6这个20年的老油田具备了全面感知、整体协同、科学决策和自主优化等显著...
【关键词】海洋油气,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首个北部湾航次夏季航次顺利完成(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海洋知圈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2020年度北部湾科学考察实验研究”项目夏季航次顺利完成。本次北部湾航次以认识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和机理为目标,通过开展北部湾海洋水文、气象、生物、化学和地质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获取现场观测资料和样品,研究和揭示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理,为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和典型...
【关键词】北部湾,夏季航次,海洋生态
青岛开展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2021-10-18)
【摘要】 10月18日,海洋知圈讯,近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开展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项目旨在通过构建一套包含海洋产业、生态、科技、文化、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表现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成效,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升监测评估水平。同时,指数系统能客观把握海洋经济活动特征及发展规律,有助于直观反映海洋经济发展动态,为科学决策做好支...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监测评估
中集安瑞科交付首艘7500方LNG运输加注船(2021-10-15)
【摘要】 10月15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中集安瑞科首艘75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在浙江舟山交付。该船采用电力推进方式,同时满足冰级1B冰区要求,并具备完整的LNG加注功能。该船总长115.8米,型宽19米,型深11.80米,利用LNG蒸发气(BOG)作为燃料,并采用独立C型罐,安全免维护且稳定可靠,操作方便,蒸发率低,抗风浪和船舶摇晃能力强。
【关键词】电力推进,LNG加注,稳定可靠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锦州25-1南油田潜山油藏日产超3000方(2021-10-15)
【摘要】 10月15日,国资委网站讯,近日,中国海油渤海油田锦州25-1南油田潜山油藏日产油超3000立方米。锦州25-1南油田潜山油藏经过长期开发,采出程度超20%,且裂缝水窜严重、开发矛盾加大。为扭转开发不利局面,渤海石油研究院科研人员持续寻找新的稳产方向,通过开展储层精细刻画,明确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深入不稳定注水体系研究,采用注水井远强注近弱注、周期注水、油井液流转向等策略,实现Ⅰ期老井稳油控水,Ⅱ期新井无水采油...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油藏稳产
中国海油渤海辽东湾油田群累产气突破240亿方(2021-10-14)
【摘要】 10月14日,国资委网站讯,10月8日,渤海北部辽东湾油田群累产天然气量突破240亿立方米。辽东湾油田群所辖油气田18个,由不同岩性、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组成,是渤海油田年产油的主力军,承担着辽宁营口和锦州地区的供气任务。近年来,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气井产能下降的挑战日趋突出。为保障辽东湾稳产供气,中国海油渤海石油研究院深入开展储层精细描述,通过气井合理调峰、平衡油气同采、增打调整井等手段,不...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辽东湾,稳产供气
海油工程首个沙特阿美EPCI总包工程项目开工建造(2021-10-14)
【摘要】 10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2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承揽的马赞项目Tie-In组块在青岛场地开工建造。沙特阿美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马赞项目位于阿拉伯湾海域,为其旗下Marjan油田增产开发项目,本次开工建造的Tie-in(接入)平台是一座关键的8腿连接平台,组块浮托重量约20000吨,用于连接油田重要的生产及输送设施,该平台管线工作量大、类型复杂,最大管径达48寸,且包含大量内防腐管线...
【关键词】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业务拓展
北冰洋边缘海海洋环境遥感集成数据产品发布(2021-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自主研制了一套长时序、多源多要素的北冰洋边缘海海洋环境遥感信息集成专题产品,该产品已在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http://mds.nmdis.org.cn)上线发布,用户可在线下载。北冰洋边缘海海洋环境遥感信息集成专题产品内容涵盖北冰洋夏季海表温度、海表盐度、海面风场、海水透明度、光学吸收系数和海冰密集度等参数的基础反演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挖掘的北极海冰、河...
【关键词】自主研制,长时序,多源多要素,海洋数据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交付首艘7500方LNG运输加注船(2021-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10月8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浙江舟山向船东Avenir LNG交付首艘75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Avenir Aspiration”号。该船总长115.8米,型宽19米,型深11.80米,配置2个C型LNG货罐。液罐最低工作温度-163℃,最高工作压力4.5 barg,主推进装置为2台全回转推进器。该船利用LNG蒸发气(BOG)作为燃料,艏部配备1个艏侧推,并采用安全免维护的独立C型罐,稳定可靠,操作方便,蒸发率低,...
【关键词】LNG加注,电力推进,操作方便,蒸发率低
8万吨级新型半潜打捞工程船“华瑞龙”下水(2021-10-12)
【摘要】 10月12日,中国水运网讯,10月4日,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8万吨级新型半潜打捞工程船“华瑞龙”在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海门基地船坞下水。作为亚洲第一艘无常规艏楼、四岛式设计的新型半潜打捞工程船,“华瑞龙”采用钢质、全电焊和方型船尾船型,总长252米,型宽60米,型深14.8米。船体为艏艉贯通主甲板,双层底,艏部右舷设有边岛式艏楼,艏部左舷设有两个浮箱,艉部左右舷各设两个浮箱,浮箱均为可拆卸式。
【...
【关键词】先进性,智能化,抢险打捞,海洋油气开发
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国信集团共建“海水鱼营养与饲料联合研究中心”揭牌(2021-10-12)
【摘要】 10月12日,海洋知圈讯,10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国信集团共建的“海水鱼营养与饲料联合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青岛海天中心举行。“海水鱼营养与饲料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国信集团强强联合、深化海洋渔业领域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的重要标志,中心将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在水产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基础,借助青岛国信集团的产业化应用优势,共同围绕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品种的营养需求与投喂策略等领...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技术攻关
“探索4500”探极归来(2021-10-11)
【摘要】 10月1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简称“探索4500”),完成了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针对此次工作区高密集度海冰覆盖的特点,科研团队创新性地研发了声学遥控和自动导引相融合的冰下回收技术,克服了海冰快速移动和回收海域面积狭小给水下机器人回收带来的挑战,确保水下机器人在密集海冰覆盖区的海域连续下潜成功,并全部安全回收。在考察...
【关键词】海工装备,北极科考,海洋科学
“海斗一号”开启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万米科考应用新征程(2021-10-11)
【摘要】 10月11日,中国网讯,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在刚刚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该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取得世界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的大范围全覆盖声学巡航探测。“海斗一号”作为一款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具有独特的“三合一”多模式操控和作业模式,同时具备多种类型潜水器的本领,既能大范围自主巡航探测,又能实现实时定点...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科考,填补空白
国产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顺利完成首个深海调查任务(2021-10-09)
【摘要】 10月9日,央视网讯,近日,由大连海事大学联合相关单位承担的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随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向阳红06”船在公海海域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下一步,已安装全海深绞车系统的“向阳红06”船将开展深海科考绞车系统实际作业工况应用和11000米全海深海试验证,形成“产学研用”创新研发模式,为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走向远洋、走向深海、走向极地”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深海调查,产学研用,国产化
全国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汕尾甲子一项目海上主体工程开工(2021-10-09)
【摘要】 10月9日,腾讯网讯,10月1日,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20号风机基础开始沉桩作业。汕尾甲子一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湖东镇南侧海域,距离陆地最近距离约25km,水深30~35m,规划装机容量50万千瓦,拟安装78台6.45MW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同时配套建设中广核后湖、甲子一、甲子二项目共用的陆上升压站(集控中心)。该项目发电将在陆上升压站升压至500千伏后接入500千伏茅湖站,是国内首...
【关键词】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广东省
“探索一号”搭载“奋斗者”号顺利返航(2021-10-08)
【摘要】 10月8日,新华社讯,日前,“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完成阶段性作业任务后顺利返航,抵达海南三亚锚地。按照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以及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重点科技项目的任务部署,从8月11日至10月8日,“探索一号”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赴西太平洋海域执行深渊科考任务,历时59天。其间,“奋斗者”号共下潜28次,其中7次到达万米深度开展作业,...
【关键词】海洋科考,深渊科考,深海装备
我国研发的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近海底科考应用(2021-10-08)
【摘要】 10月8日,中国青年报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在我国第12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在科考应用中,“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成功获取了近底高分辨多波束、水文及磁力数据,为超慢速扩张的加克洋中脊地形地貌、岩浆与热液活动等北极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最为先进的探测技术手段。“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在科考中的成功应用,充...
【关键词】海洋科考,水下机器人,深海装备
中集来福士与荷兰Van Oord公司签订风电安装船合同(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界面新闻讯,日前,中集来福士与荷兰Van Oord公司通过“云签约”,签订1+1条大型风电安装船EPC总包建造合同,交付后将用于欧洲风场施工服务。该型船由丹麦设计公司Knud E. Hansen设计,船长175.1米,甲板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可供135人同时在海上作业居住,主吊起重能力超过3000吨,拥有4条三角桁架桩腿,主尺度、升降能力、起重能力均居同类产品之首。同时,该船配备大容量甲醇储舱和甲醇双燃料主机,应用选择性催化...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黄埔文冲签署史上最大民船订单(2021-09-30)
【摘要】 9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与长荣集团举行3型24艘新造支线集装箱船“云签约”仪式。此次签约包括2艘1800TEU、11艘2300TEU和11艘3000TEU集装箱船,涉及3种船型24艘新造船,总价值约为10亿美元。此次是黄埔文冲史上最大民品经营订单,也是中国船舶集团史上承接的最大单笔支线集装箱新船订单。此次签约的三型船中,1800TEU集装箱船和3000TEU集装箱船均为黄...
【关键词】集装箱船,云签约,国际领先
启东中远海运海工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主船体成型(2021-09-29)
【摘要】 9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7日,随着N966项目MD10S分段的吊装到位,启东中远海运海工N966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项目主船体顺利贯通,基本成型。N966项目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的比利时JAN DE NUL集团公司的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该项目专门为海上风电机组、连接件和底座的运输、吊运和安装而设计,主要包括一台超过3000吨的绕桩吊,作业深度超过80米,有效载荷约14000吨,可容纳110人。该船配有四条桩腿,可以在海面上保持稳定的工...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中太公司建成世界首座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舱(2021-09-29)
【摘要】 9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8日,中太海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中太公司”)成功建成世界首座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舱,通过权威机构的风险评估和独立第三方SGS公司检测合格,并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LR)和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液氢薄膜围护系统设计原理性认可证书和薄膜型液氢储运模拟舱建造完工证书。该项目采用独特的高真空绝热双层独立密闭薄膜围护系统结构,能够大幅降低液氢蒸发率,使得超低温液氢实现在常压状...
【关键词】液氢储运,技术创新,资源整合
“向阳红03”船“海铃探路者”今年秋季航次收官(2021-09-28)
【摘要】 9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向阳红03”船结束“海铃探路者”2021年秋季航次,靠泊厦门母港高崎码头。该航次历时10天,航程1147海里。该航次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李政道研究所徐东莲副教授担任航次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徐华担任船长。由于海试任务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向阳红03”船全体船员与调查队员一起同甘共苦,连续奋战4个昼夜,坚持不懈,积极协助设备检修调试;科学规划,充分抢占夜晚作业窗口...
【关键词】海洋科考,海工装备,秋季航次
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2021-09-28)
【摘要】 9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9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威海市共同签署了《自然资源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协议》。按照“北东南”“浅海+深远海”的布局,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系统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建设,目前已经规划了威海、舟山、珠海和“深海”四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是自然资源部与地方共建的首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自然资源部副部长...
【关键词】山东威海,海洋科技,试验平台
海洋二所研发海洋划界决策支持系统(2021-09-27)
【摘要】 9月2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9月9日~10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海洋划界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下设5个课题的绩效评价(验收)会,在杭州召开。来自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的8位咨询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5个课题均以高分通过验收,其中海洋二所研究员唐勇负责的“国际海洋划界模拟...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划界,海洋权益
我国最先进渔业科考船“蓝海101”和“蓝海201”通过竣工验收(2021-09-27)
【摘要】 9月27日,风口财经讯,9月23日至25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委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和渔业渔政管理局在青岛、上海组成验收委员会,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两艘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和“蓝海201”号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项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蓝海101”号和“蓝海201”号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渔业,科考船
政银协作推进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2021-09-26)
【摘要】 9月26日,海洋与渔业杂志讯,在9月14日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暨全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现场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信联社共同签署了《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11家农商行与12家渔业企业签署了服务合作协议,正式发布“美丽池塘贷”专属信贷产品,全省农信系统未来三年将投放超5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全力推动珠三角百万池塘改造项目,加快建设美丽渔...
【关键词】广东省,渔业转型,金融服务
浙江70公里海塘提标加固工程开工建设(2021-09-24)
【摘要】 9月2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拓梭扩排工程、三门县海塘加固工程等2个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获批,70公里海塘提标加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海塘是浙江防御台风灾害的第一道防线。今年5月,浙江印发《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建设规划》,明确到2022年全部开工建设485公里存在安全隐患的海塘,到2025年开工建设1000公里,全面消除病险海塘。《规划》印发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按照“项目急需、条件成熟、近期开工”的...
【关键词】海洋工程,防洪排涝,滨海生态
海洋三所推进养殖水循环处理研究(2021-09-24)
【摘要】 9月2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厦门斯特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循环海水养殖水处理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漳州大径基地通过了专家组的中期现场自查验收与评审。经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能够按计划完成项目技术指标和总目标,并解决项目进展中存在...
【关键词】海水养殖,海洋生态,低能耗
北方沿海南北干线航路通航环境探测启动(2021-09-23)
【摘要】 9月23日,中国水运报讯,9月16日,中国沿海南北干线航路通航环境要素探测工作在山东威海启动。此次测量工作由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实施,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水下全覆盖扫描、智能海洋环境监测等技术,对宽度为6海里的双向航路进行全覆盖探测,以探明南北航路重点水域的水深、水下地形地貌、底质、碍航物等情况,全面了解航路水域的气象、水文、通航状况等信息,为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
【关键词】南北航路,海洋探测,海洋交通
福建省首个“海上风电+海上牧场”融合项目启动(2021-09-23)
【摘要】 9月23日,福建日报讯,近日,在平潭大练海上风电场,装有1500只鱼苗的金属网箱下放至11号风机海下28米处,以供来年丰收。这意味着,平潭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验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福建省首个“海上风电+海上牧场”融合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平潭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展海上风电场噪声等环境要素对鱼类生长影响的技术研究,形成在特定环境下鱼类养殖的整体技术方案,为推动海上风电与深远海养殖融合发展提供新途径、新模...
【关键词】产业融合,海上风电,海上牧场
广西打造海洋对外合作新平台(2021-09-22)
【摘要】 9月2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9月10日,跨国向海经济项目——东盟特色海洋水产苗种产业基地项目“云签约”仪式举行。在广西海洋局组织下,中国、马来西亚两国的项目合作方利用5G技术,变“面对面”招商为“不见面”招商,转“现场”签约为“云端”签约,协议涉及的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海市源龙珍珠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创新中心、中财盛通(上海)企业发展中心四方代表,顺利完成了云上洽谈、签约。该项目将于今年...
【关键词】向海经济,海洋渔业,海洋科技交流,贸易合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完成项目验收(2021-09-18)
【摘要】 9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15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验收会。2016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牵头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原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该部分以七一一所为依托单位,以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宜昌...
【关键词】船舶动力系统,海洋工程动力,项目验收
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助推航运市场强劲复苏(2021-09-18)
【摘要】 9月18日,中国江苏网讯,2021年以来,随着各国疫情逐渐好转,国际贸易快速回暖,全球航运业开始触底反弹。上海出口集装箱指数(SCFI)目前已达到4196.24历史新高,相比疫情期间的低点818点已经大涨413%。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陡增,接单量时隔两年重新夺回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9%,各大船厂生产计划基本已排至2025年。然而在市场需求上升、订单激增的背后,船厂却面临着新接船预付款比例偏低...
【关键词】航运业,船舶工业,融资难,融资贵,授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