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本土设计的最大箱船开工(2022-04-26)
【摘要】 4月26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24日,由福建海宏船舶设计公司设计的首批4艘3000TEU集装箱船在浙江东红船业点火开建。这是迄今为止福建本土公司设计的装箱最多集装箱船。此批3000TEU集装箱船的船东为厦门弘泰船务公司。船体总长199.9米,型宽34.8米,型深17.8米,载重58455.3吨,三菱主机,机型UEC50LS-Eco-c2,额定功率为8400kw,服务航速14节,在经济航速13.0节的工况下,经济油耗约为18.5吨/天,国内近海航区,入级中国船级社(...
【关键词】福建省,集装箱船,装箱最多,设计能力
黄埔文冲为中联航运建造两艘1900TEU集装箱船同日出坞(2022-04-25)
【摘要】 4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4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公司为中联航运建造的1900TEU船首制船(H2419)和2号船(H2420)同日顺利出坞。H2419船于2021年12月10日进坞,船坞周期133天。船坞阶段实现了船体结构、涂装、上建内装、舱内舱外试箱、机电舾装等全部项目完整性满分评价,完成了发电机、锚绞机、舵机等主要系统调试,全船系统调试项目超过50%,首次实现出坞即开展倾斜试验,出坞完整性评价为103.5分。H2420船于2022...
【关键词】双坞次,完整性评价,创纪录
武船集团建造大型巡航救助船“海巡06”号正式交付(2022-04-25)
【摘要】 4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武船集团为福建海事局建造台湾海峡首艘5000吨级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轮在福州正式交付。“海巡06”轮由中国船舶集团第701研究所详细设计,该船总长128.6米、型宽16米、型深7.9米,设计排水量5560吨,设计航速20节,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续航里程1万海里,在没有外界补给的情况下能在海上巡航执法60天。采用双机、双桨、双舵的推进形式,配置了光电取证、直升机舰面保证系统等专项设...
【关键词】福建海事局,台湾海峡,海事巡航
世界海中最高猫道——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猫道贯通(2022-04-25)
【摘要】 4月25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22日,随着最后一块面网安装到位,由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猫道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大桥空中通道搭设完成,为后续主缆架设奠定坚实基础。大桥猫道是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之下、平行于主缆的线形临时施工便道,是悬索桥上部结构作业的高空施工平台,是极其重要的临时设施,又被称为悬空的“生命线”。伶仃洋大桥左右幅主缆下方各设一条猫道,将大桥东西两岸主塔相连。单侧猫...
【关键词】海洋工程,空中通道,海中最高
世界首个海上超稠油储量规模化开发油田顺利投产(2022-04-24)
【摘要】 4月24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23日,世界首个海上大规模超稠油热采开发油田——中国海油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项目顺利投产。该模式的成功应用,将撬动渤海湾盆地上亿吨宛如“黑琥珀”一般的特超稠油资源的开发。旅大5-2北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平均水深约32米。油田完全投产后预计可产原油超650万吨,全部炼化成沥青可铺设5000余公里的4车道高速公路,相当于北京到三亚的直线往返距离,是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的重要开发项目之一...
【关键词】渤海油田,海洋油气,超稠油,增储上产
“浮星-4000”在南印度洋实现重要突破(2022-04-24)
【摘要】 4月24日,海洋国家实验室讯,近日,“浮星-4000”升沉式智能观测平台(简称“FX-4000”)在南印度洋连续平稳运行111天(2021年12月7日—2022年3月27日),直至电池能量耗尽。期间,共完成了138次剖面测量运动,包括136个4000米剖面,1个500米剖面,1个1000米剖面。“FX-4000”全寿命内数据传输成功率超过98%,通信定位、双向远程控制等功能皆得到了可靠验证。“FX-4000”作为“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西印度洋水...
【关键词】海工装备,南印度洋,海洋观测
以星航运滚装广州-南美准班轮航线成功首航(2022-04-22)
【摘要】 4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21日,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迎来首条滚装南美准班轮航线,广汽、东风等汽车品牌将搭乘以星航运的“海洋力量”轮远销南美。以星航运成为继K-LINE、NYK、MOL和安吉航运之后,第五家在广州南沙开辟外贸滚装航线的船公司,推动广州港外贸滚装业务再上新台阶。此次“海洋力量”轮挂靠南沙汽车口岸,将重点打造“广州-智利”直航准班轮航线,精心组织严控航程至30天以内,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情况下,保...
【关键词】广州南沙,以星航运,外贸滚装航线
郑州巨无霸盾构机海底掘进千米,助力深圳海底公路建设(2022-04-22)
【摘要】 4月22日,郑州日报讯,4月18日,由中铁装备集团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妈湾号”掘进突破1000米,设备应用于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法施工的海底公路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标志着这一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正提速前进。深圳妈湾跨海通道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与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对接,分为地面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全长8.05公里。其中,妈湾跨海通道2标项目盾...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底公路隧道,最大直径
深交所联合自然资源部共同举办“海洋经济碳中和”专题线上培训(2022-04-21)
【摘要】 4月21日,证券时报讯,为进一步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目标,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4月20日,深交所联合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共同举办了“海洋经济碳中和”专题线上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围绕海洋经济碳中和相关政策以及深市固定收益产品,来自深交所、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研究学者、市场机构等专家分别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碳中和背景下资本市场如何更好的服务海洋经济、蓝色...
【关键词】碳中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两艘12000吨打捞工程船同日完成关键节点(2022-04-20)
【摘要】 4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4月19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建造的12000吨抬浮力打捞工程船N978、N979同日分别完成试航及拖移下水两大关键节点。12000吨抬浮力打捞工程长169米,型宽39.8米,型深10.9米,设计吃水7.5米,甲板设计载荷25吨/平方米,单船抬浮力约12000吨,两船成对协调作业抬浮力约24000吨,入级中国船级社。船舶航速约14节,自持力60天,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具有快速调载功能,适用于无限航区...
【关键词】打捞工程船,试航,拖移下水
大洋海装1600吨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开工(2022-04-20)
【摘要】 4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4月1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大洋海装”)举行为浙江新辰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1600吨自升自航式一体化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开工仪式。这艘风电平台项目入级CCS,挂中国旗,总长123.95米,型宽48.0米,型深9.5米,设计吃水6.3米,定员120人。该船动力系统为全电力驱动全回转舵桨推进方式,3台2400KW全回转推进器,艏部2台1600KW艏侧推,航速可在8节,有自航功能。同时...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安装,海工装备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在烟台揭牌(2022-04-19)
【摘要】 4月19日,中国山东网讯,4月17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位于烟台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举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烟台市人民政府、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共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合作协议》,并为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揭牌。中集来福士将支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科研团队利用平台设施开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勘测,海工装备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2-04-19)
【摘要】 4月19日,北方网讯,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应用,4月18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海洋规划论证、用海政策咨询、海洋生态修复与监测、海洋预警监测、海洋环境调查观测、信息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加强产学研优势互补,在携手守护海洋的同时,助推蓝色经济发展。针对生态城海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将在海洋生态修复...
【关键词】海洋生态,战略合作,蓝色经济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广西北部湾港-河南)双向首发(2022-04-18)
【摘要】 4月18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16日,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广西北部湾港—河南)双向对开班列开通仪式在广西钦州和河南漯河同步举行。满载27个集装箱泰国木薯淀粉的上行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河南漯河车站同步发出一列满载25个集装箱铝轮毂等货物的下行班列,4天后两趟列车将分别抵达漯河市和钦州市。这标志着继湖北、湖南后,又一中部省份加入陆海新通道“朋友圈”。下一步,桂豫两省区将以此次班列开通为契机,...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港,向海经济,RCEP
海缆检修船“启帆7”号交付(2022-04-18)
【摘要】 4月1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我国专业海缆检修船“启帆7”号在浙江舟山交付使用。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绿色电能通过海缆输送至千家万户。但这些海缆检修主要依托锚艇、挖泥船等进行作业,船只吨位小,设备单一,遇到复杂情况需要多艘不同功能的船只协同作业,如果依靠大吨位的海缆敷设船,则作业成本相对较大。“启帆7”号由一艘船龄超过十年的海缆敷设船改造而成,不仅延续了原船在海缆布放、更换、埋设...
【关键词】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缆检修
“华祥龙”完成汕尾甲子一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安装(2022-04-15)
【摘要】 4月15日,龙船风电网讯,4月9日,随着汕尾甲子一500MW海上风电项目12#机位风机轮毂与机舱在高空稳稳对接,标志着“华祥龙”完成该项目首台6.45MW风机主体结构安装。汕尾甲子一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湖东镇南侧海域,距离陆地最近距离约25公里,水深30~35米,规划装机容量50万千瓦,拟安装78台MySE6.45MW风电机组。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海上主体工程开工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完工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52.08万吨,减少...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安装,平价项目
全国首个海洋贝类蓝碳智慧管理平台项目落户烟台开发区(2022-04-15)
【摘要】 4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渔贝牧场(山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烟台开发区注册,标志着全国首个海洋贝类蓝碳智慧管理平台项目正式落户。该公司将创新研发智能硬件和海水贝类养殖管理SaaS系统,全程采集贝类养殖过程中的固碳数据,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掌握未来贝类养殖行业核心资源。我国海洋贝类养殖占海水养殖总量的近7成,近5年规模产量均增长15%以上。但国内海水贝类养殖产业多为“作坊模式”经营,存在信息化程度落后、...
【关键词】双碳战略,贝类养殖,SaaS系统
排水量46万吨FPSO在大船集团出坞(2022-04-14)
【摘要】 4月14日,中国远洋海运杂志社讯,4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船体及生活楼项目顺利实现出坞节点,后续将开展系泊试验工作。该船物量规模和尺度参数创世界之最,总长364米,型宽64米,型深33米,设计吃水22.65米,排水量46万余吨,甲板面积达18000平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入级DNV,悬挂巴哈马旗。其中,油气处理上部模块重量...
【关键词】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Equinor,海工装备,FPSO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与汕头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22-04-13)
【摘要】 4月13日,新南海讯,4月11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与汕头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通过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强化科研交流合作、联合培育人才等方式推进实质性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推动南海局业务工作创新发展、汕头大学海洋领域学科建设融合发展。未来,双方将本着“需求牵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南海局在海洋调查、观测、监测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及汕头大学在海洋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
【关键词】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汕头大学,合作共赢
北海救助局助力“海基一号”海上安装(2022-04-13)
【摘要】 4月13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10日,在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旗舰船舶“北海救101”轮不懈努力下,“海基1号”导管架顺利入水,北海救助局成功护航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海上安装。任务过程中,“北海救101”轮船员昼夜不息、连续作战,加强与陆丰15-1项目组、珠海海事局、珠海引航站等沟通交流,克服“海基一号”受风面积大、偏荡严重、拖航阻力大及珠江水域通航密度大、岛礁众多、风大浪急等困难,在“海基一号”顺利登船“...
【关键词】护航,深水导管架,成功安装
“向阳红18”科考船顺利起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度东海科学考察共享航次春季航段任务(2022-04-12)
【摘要】 4月12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讯,4月10日,“向阳红18”科考船顺利起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东海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暨东海跨陆架碳输送过程研究”航次春季航段。本航次由海洋一所组织实施,预计5月初结束。本航次由海洋一所冉祥滨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共有来自国内8家单位28名科考队员参加,将在东海海域开展海洋水文、化学、生物、生态和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与固定断面调查,以揭示自然过...
【关键词】海洋科考,东海海域,碳循环
我国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投产(2022-04-11)
【摘要】 4月11日,工人日报讯,4月8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海洋石油163”在北部湾海域正式投产,助力涠洲12-8油田东区实现经济有效开发。边际油田通常指规模小、储层薄、物性差的中小型油田或地层构造复杂及地处边远的油田,这类油田往往因经济效益评价较差或达不到盈利目标,其储量采用常规开发模式难以动用。涠洲12-8油田东区距离涠洲岛约31公里,储量规模小、油层厚度薄、原油粘...
【关键词】中国海油,海洋油气,自主设计建造,边际油田
厦门大学举行“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启用仪式(2022-04-08)
【摘要】 4月8日,科技日报讯,4月6日,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启用仪式在厦门大学举行,其落地有望实现福建大科学计划史上零的突破。该总部启用将为大科学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将面向全球吸引、集聚高端人才,支撑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贯彻落实,并通过推出中国领衔制定的海洋负排放标准体系,为实现中国乃至世界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全球海洋负排放计划由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牵头,联合全球22个国家的38所高校...
【关键词】福建大科学计划,碳中和,海洋负排放
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2022-04-08)
【摘要】 4月8日,自然资源部讯,4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1米C-SAR业务卫星。该星是我国第二颗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可与已在轨运行的首颗1米C-SAR业务卫星及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卫星重访与覆盖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后续,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将会同相关单位做好两颗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全力保障卫星按...
【关键词】海洋业务卫星,海洋观测,高时效
全国首艘千吨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在浙江投用(2022-04-07)
【摘要】 4月7日,浙江新闻讯,4月6日,在舟山双阳码头,我国首艘千吨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中国环监浙001”正式列编并扬帆起航,开启了2022年度浙江省近岸海域国控站位春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海防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撑保障作用。“中国环监浙001”船总投资四千多万元,采用全船全专业三维建模工艺建造,船长63.91米,型...
【关键词】浙江近岸,千吨级,海洋生态监测
202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2022-04-07)
【摘要】 4月7日,新华社讯,4月6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3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海洋一二三次产业占比为5%、33.4%、61.6%,产业结构进一步...
【关键词】海洋经济,强劲恢复,结构优化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4座22万方LNG储罐施工完成(2022-04-06)
【摘要】 4月6日,国资委网站讯,3月25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4座22万方LNG储罐施工完成。4座“气墩墩”高59.6米,直径89.6米,但罐壁却并不厚,“皮薄馅大”的同时还得保持-196°C的温度。自2019年开工以来,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不仅高效完成了储罐桩基、承台、外罐、升顶、内罐焊接、保冷等多个重大施工关键点,还填补了国内超大容积LNG储罐设计与建造技术的空白。此外,支撑4座22万方储罐的1440根桩基全部达到I类桩标准,内...
【关键词】中国海油,LNG,大型储罐
轻型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海威1号”成功投放运行(2022-04-06)
【摘要】 4月6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讯,近日,由广州能源所研发设计的轻型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海威一号”,历经气囊滚动下水、远距离拖航(过琼州海峡)、上浮下潜试验、四角锚泊定位、海上各功能调试后,成功布放于湛江市雷州半岛西侧海域。为稳步高效推进海洋养殖由港湾走向开阔海域,由浅水走向深水,并综合考虑中小型养殖企业对经济性海上养殖平台的迫切需求,广州能源所在多年波浪能装置海上试验和多海区大型深远海养殖旅游平台研...
【关键词】广东湛江,养殖平台,能源自给自足
“印度-钦州港东-都拉营”海铁联运原糖班列首发(2022-04-02)
【摘要】 4月2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30日,一列搭载印度产原糖的列车从钦州港东站开往贵州贵阳都拉营站,标志着“印度—钦州港东—都拉营”运输线路开通。该批原糖共30标箱810吨,从印度进口海运抵达钦州港后,通过新通道班列发往贵州都拉营。“印度—钦州港东—都拉营”运输线路的开通,是北部湾港集团持续与中远海外贸船公司扩大合作,织密北部湾港与内陆外贸进出口贸易企业(尤其是东南亚贸易)关系网络,充分利用东南亚自营航线优势...
【关键词】广西,向海经济,通道服务,北部湾,钦州港
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已累计发电3.8亿千瓦时(2022-04-02)
【摘要】 4月2日,中国水运网讯,2022年第一季度,浙能嘉兴一号海上风电场生产绿色电能突破2亿千瓦时,投产以来已累计达到3.8亿千瓦时,为浙江在2025年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再添绿色动能。浙江嘉兴一号海上风电位于浙江杭州湾水域,是宁波海事局水上辖区范围内第一座已建成运行的大型海上风电场,自2019年10月7日开始海上打桩作业,于2021年10月29日完成全部风机吊装作业,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1.2瓦兆,配有74台大型风机机组,配...
【关键词】浙江省,节能减排,海洋电力,海上风电
盐田国际迎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长为”轮首航(2022-04-01)
【摘要】 4月1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27日,盐田国际迎来长荣海运新建的10艘24000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之一的“长为”轮首航。该轮为目前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船长400米,宽62米,甲板面积近4个足球场,比世界现役最大的航空母舰还要长63米,可装载的箱子首尾相连可以从深圳一路连到广州。“长为”轮服务于长荣海运欧洲快线,该快线在华南地区仅设盐田国际为挂靠港。离开盐田港区后,“长为”轮将直接驶向欧洲。去年8月,盐田港区就迎来了...
【关键词】盐田港区,长荣海运,集装箱船
我国首个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标准发布(2022-04-01)
【摘要】 4月1日,南方网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编制的我国首个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编号:GB/T 41339.2-2022)获批发布,并将在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规定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方法及技术等技术要求。提出了从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过程中应关注的珊瑚礁生态相关指标、珊瑚礁生态...
【关键词】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标准
我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海南投用(2022-03-31)
【摘要】 3月31日,央视新闻讯,3月30日,我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海南省中国海油海南码头全面投用,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供应链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和南海万亿大气区建设的后勤保障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此次建成的大型立体智能仓库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规模为行业内最大,技术先进程度也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大型立体智能仓库的仓储容量达到改造前的1.9倍,全面使用标准容器存储物...
【关键词】深海油气,油气开发,物资仓储,配送支持
天津市极地与深远海装备创新中心获批组建(2022-03-31)
【摘要】 3月31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天津市极地与深远海工程装备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获得组建批准。依托“国家重大专项深水示范工程”研究基础,创新中心将利用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创新突破。近期,创新中心将以海外深水平台、超长悬臂多功能作业平台作为“首台套”,实现极地冰区、深水作业、废旧油田拆除和产业化突破。同时,创新中心将通过建立冰区环境技术体系,针对不同等级的冰况,设计防冰、抗冰工程方案,重点解决制...
【关键词】天津市,海洋工程,极地冰区,深远海冰区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今年已累计发电10亿度(2022-03-30)
【摘要】 3月30日,科技日报讯,截至3月25日11时52分,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2022年已累计安全生产清洁电能1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30.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万吨,相当于种植3309公顷阔叶林,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添绿色发展动能。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是三峡集团在粤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海域,总装机...
【关键词】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清洁电能
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海洋自然公园规范化建设技术标准《广东省海洋公园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印发实施(2022-03-29)
【摘要】 3月29日,新南海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主持编制的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海洋自然公园规范化建设技术标准——《广东省海洋公园建设技术指引(试行)》由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实施。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高广东省海洋类自然公园规范化建设水平,受广东省林业局委托,研究院承担了《指引》的编制任务。历时近两年,研究...
【关键词】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海洋公园,建设技术标准
“蓝色自贸”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新模式在山东全省复制推广(2022-03-29)
【摘要】 3月29日,鲁网讯,3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工作的通知》,其中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青岛自贸片区探索开展的“蓝色自贸”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新模式,被评价为“创新性高、影响面较广,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下一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继续发挥“蓝色自贸”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新模式的引领成效,持续完善功能区级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深入开展涉海商...
【关键词】山东青岛,自贸区,核算模式
海洋三所与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签订协议(2022-03-28)
【摘要】 3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18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与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就共建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签订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场地、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加强合作,努力将海洋生物基因库建成国家级海洋生物遗传资源创新平台。海洋生物基因库首个五年计划将在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欧厝基地内建设,相关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已启动。建成后,基因库将围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共享与开发利...
【关键词】福建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基因库
我国自主制作的无线电气象传真覆盖南海海域(2022-03-28)
【摘要】 3月28日,人民日报讯,3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岸电台与广东省气象台联合启动南海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服务,于当日10时起正式对外播发。该项服务填补了我国南海海区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的空白。南海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以图像形式展现,具有信息丰富、动态直观、预报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及其变化,实现对气象灾害早预警、早发现、早行动。该项业务播发19种主要产品,全天候分...
【关键词】南海海域,海上气象,填补空白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加强赤潮灾害预警监测(2022-03-25)
【摘要】 3月25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3月23日,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赤潮灾害的监测预警。通知要求,要强化赤潮监测预警,各级监测部门要做好相关海域赤潮监测,掌握本海域赤潮发生发展动态。各级海洋预报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赤潮灾害影响的预测水平,预测赤潮发展趋势。尚未制定赤潮灾害应急预案的市,应抓紧完成制定工作,建立起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牵头,职责明确、程序流畅的应急运行机制;已经制定应急...
【关键词】海洋灾害,监测预警,赤潮灾害,夜光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