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400尺钻井平台“PERRO NEGRO 11”命名启航(2022-07-13)
【摘要】 7月13日,中集集团讯,7月8日,由F&G设计、中集来福士建造的400尺JU2000E自升钻井平台“PERRO NEGRO 11”在龙口建造基地举行了命名暨启航仪式。此前,中集集团通过旗下资产管理公司Ocean Challenger与国际知名油气承包商Saipem达成了该钻井平台租赁协议。在完成部分准备工作后,该平台预计将于2022年底至2023年初开赴沙特执行Saipem中东多年钻井作业合同。
【关键词】中集来福士,海工装备,钻井平台
电气风电首台11MW海上直驱机组顺利吊装(2022-07-13)
【摘要】 7月13日,中国风能协会讯,近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简称“电气风电”)Petrel“海燕”平台首台EW11.0-208机组在广东汕头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正式跨入11MW时代,翻开了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新篇章。Petrel海燕平台的开发融合了电气风电10年海上平台经验,经过3年自主研发,在延续了成熟的叶片设计、可靠的变桨和偏航系统设计、高效低能耗的冷却系统的同时,对发电机进行专题攻关,提高了发电机的电磁扭矩密度;开发...
【关键词】电气风电,海上风电,大容量
全球前20大航运中心城市名单公布,多个中国城市入选(2022-07-12)
【摘要】 7月12日,新华财经讯,7月11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在上海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排名前10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依次为:新加坡、伦敦、上海、中国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2021年,排名前10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依次为:新加坡、伦敦、上海、中国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比雷埃夫斯、纽约-新泽西、宁波舟山。
【关键词】航运业,国际航运中心,稳中有进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东区二期项目顺利完工并移交(2022-07-12)
【摘要】 7月12日,大众网讯,近日,由青岛市投资、青岛国信集团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东区二期项目顺利完成工程移交。本项目建设能够为海洋能源研发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科研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动海洋能源原始创新与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海洋能源领域自主创新能力。项目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将聚集并形成一流的学术群体,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布局,突出科研重点,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大力推动青岛乃至...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科技,海洋能源
海南首个水产品育种保险落地文昌(2022-07-11)
【摘要】 7月11日,海南日报讯,7月9日,在海南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和文昌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人保财险海南分公司开发的水产品育种保险在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正式签单落地,为入驻产业园区的养殖户曾广能投产的11个石斑鱼育苗池提供了16.8万元的保险风险保障,这也是海南省首个水产品育种保险产品。水产品育种保险主要是承保养殖户在水产品育种过程中面临的苗种无法孵化风险,能进一步增强入园养殖户的信心。
【关键词】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石斑鱼
我国首艘深远海大型专业海道测量船“海巡08”成功下水(2022-07-11)
【摘要】 7月11日,央视网讯,7月8日,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测量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海巡08”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下水。“海巡08”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七〇八所设计,设计航区为无限航区,总长123.6米、型宽21.2米、型深9.3米,排水量约7500吨,设计航速15节,续航力18000海里,自持力60天,定员100人。船舶采用B3级冰区加强,具备DP2级动力定位能力,可在9级海况下安全航行,5级海况下漂泊测量、4级海况下走航式测量作业。“海...
【关键词】海工装备,深远海,海道测量
广州黄沙水产3艘金枪鱼船远赴中西太平洋作业(2022-07-08)
【摘要】 7月8日,中国水运网讯,7月5日,黄沙水产旗下渔业公司3艘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正在开往中西太平洋斐济基地的途中,这是“穗远渔33”“穗远渔35”“穗远渔36”从山东启程前往中西太平洋区域的第28天,也是回国维修的7艘渔船中首批复工复产的远洋渔船。今年以来,渔业公司按照黄沙水产工作部署,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统筹”,围绕捕捞主业定位,精简机构,强化渔业生产组织,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稳定作业航次和产量。
...
【关键词】远洋渔业,复工复产,太平洋斐济
渤海海峡首条鲁辽直航海岛游航线开通(2022-07-08)
【摘要】 7月8日,齐鲁晚报讯,7月6日,长岛港综合交通枢纽开港暨山东长岛—辽宁旅顺“渤海列岛游”开航仪式在长岛举行。长岛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于2019年11月26日开工,总面积19490平方米,配有港口换乘枢纽作业区、上下船廊道、公交换乘大厅、游客服务中心等公用型服务设施,改造车辆调度场站11045平方米,配套建设消防、给排水、供电照明、通信和智能化等设施,总投资约2.48亿元。项目投入使用后,可实现日最大旅客吞吐量12万人次,成为...
【关键词】海洋交通,智慧港口,海洋旅游
中国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施工完成(2022-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4日,中国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为后续铺轨贯通和通车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建福厦高铁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北起福州市,途经莆田市、泉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正线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泉州湾跨海大桥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泉州市境内,全长20公里,海域施工长度9公里,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
【关键词】海洋工程,跨海大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
大连湾海底隧道E17管节完成安装(2022-07-07)
【摘要】 7月7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5日,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E17管节顺利完成安装,18个管节的安装任务仅剩一节。这也是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以来,国内首制沉管安装船组“津安2”、“津安3”安装的第50个沉管,这对“姊妹”船已成为世界上安装沉管最多的施工船组。E17管节为全曲线管节,沉管轴线长148米,宽33.4米,高9.7米,重约4.7万吨,沉放深度约26米。 浮运安装工作于早6时正式启动,20时08分顺利完成与E16管节的...
【关键词】海洋工程,大连湾,海底隧道
浙江省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取得重大成果(2022-07-06)
【摘要】 7月6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讯,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和舟山市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浙江省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2020年以来,浙江省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特征,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促进海岸带区域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其中,舟山方案围绕建设全国生态减灾示范岛的蓝图,实施大岙盐沼修复10公顷,完成总投资约3093万元;温州方案...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海岸带保护修复,自然灾害防治
上半年南通海上风电发电量近70亿千瓦时(2022-07-06)
【摘要】 7月6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南通海事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南通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量达69.72亿千瓦时。日均发电量突破3800万千瓦时,达3851万千瓦时,大约能够满足1.69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近年来,南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已建成23座海上风电场,装机总量668.52万千瓦。作为亚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宝库”之一,南通海上风...
【关键词】江苏南通,清洁能源,海上风电,绿色低碳,双碳目标
首届海南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2022-07-05)
【摘要】 7月5日,新浪财经讯,7月1日,首届海南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海南海口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海事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联合主办,得到了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预算)工作委员会、海口市人民政府及中国中铁海南区域总部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由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承办。论坛高举党中央推动海南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旗帜,在政策引领下,围绕海南游艇产业高质量发...
【关键词】海南省,游艇产业,新动能
疫情后厦门邮轮母港首条国内沿海游轮航线开通(2022-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水运网讯,7月2日,“招商伊敦”号厦门首航仪式举行,宣告疫情后厦门邮轮母港首条国内沿海游轮航线正式开通。这条串起深圳蛇口、厦门湖里两个“特区发祥地”的新锐航线,将为厦门邮轮经济、文旅产业的复苏扬起风帆。“招商伊敦”号将通过海陆结合,港口、陆地多产品联动,实现船上娱乐、海上观光、岸上体验的有机结合,打造游轮旅行的独特体验,让游客充分感受深圳、厦门两座滨海城市魅力。未来,该航线计划开展常...
【关键词】福建厦门,滨海旅游,游轮航线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海洋学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获批成立(2022-07-04)
【摘要】 7月4日,海洋知圈讯,近日,经中国海洋学会第九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审议后发函《关于同意成立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拟同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挂靠支撑单位,联合我国人工智能、海洋科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专家学者、兄弟单位共同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海洋学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促进海洋科学和人工智能学科深度融合;推动该新兴学科教育...
【关键词】海洋科学,人工智能,智慧海洋
“福景001”轮在台风“暹芭”中心附近断裂、沉没(2022-07-04)
【摘要】 7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日,据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披露,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轮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防台锚地避3号台风“暹芭”时,锚链断裂、走锚遇险。截至目前,船上30名人员只有3名被救起,27人仍失联。“福景001”是一艘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船长204米,总吨位约3.6万。该船隶属于上海华景智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事发前,“福景001”正在给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海上主体工程施工。
【...
【关键词】海上风电,施工浮吊船,施工难度大
聚丙烯中空纤维制膜中试线建成投入运营(2022-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临港基地聚丙烯中空纤维制膜中试线建成投入运营。该中试线主要用于熔纺拉伸法半结晶高聚物中空纤维纺制与成膜性能评价及中试制备研究,于2021年10月在临港基地完成安装,调试试生产阶段完成了多批次纺丝及制膜实验。中试线完成调试试产至今,累计接到研制订单达2万平方米,先后承接了煤化工行业脱硫、人工肺换热器制备等专用膜产品研制任务,正在开展...
【关键词】海水利用,膜产品,天津市,海洋强市
海水冷却塔塔芯构件中试生产线调试成功(2022-07-01)
【摘要】 7月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海水冷却塔塔芯构件产业化”项目组历时近两个月,在临港基地内完成了海水冷却塔塔芯构件(淋水填料、收水器、喷头)中试生产线的安装以及调试运行,并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项目组建成了海水冷却塔淋水填料、收水器、喷头等3条国内最先进的塔芯构件中试线,形成了千吨级海水冷却塔塔芯构件中试加工能力;定型的3种...
【关键词】海水利用,海水循环冷却,核电,自主可控
“旅顺—长岛”省际客运旅游航线正式通航(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28日,辽港集团“旅顺—长岛”省际客运旅游航线正式通航,成为大连旅顺、山东长岛两地又一座互通新桥梁。该航线属季节性旅游陆岛运输航线,每日朝发夕返,8时从长岛港始发,航程约4小时;当日14时自旅顺港返回长岛港。负责航线运输的“寻仙17”轮是一艘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主题旅游客船,载重2918吨,航速16节,抗风等级8级;船上设有318个卧铺,可容纳430位旅客;配有观光甲板、儿童娱乐区、餐厅、...
【关键词】陆岛运输,客运旅游航线,滨海旅游
黄埔文冲建造国内首艘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下水(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9日,中国船舶黄埔文冲建造的国内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顺利出坞下水。“白鹤滩”号船东为中国三峡集团旗下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简称三峡物资),由第七〇八研究所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全船长126米,宽50米,型深10米,满载排水量37000吨,集运输、自升、自航、起重、动力定位等多功能于一体,是目前国内起吊能力最强(2000吨)、作业水深最大(70...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我国科学家提出“海洋牧草”春季生长高峰预测机制(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新华网讯,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团队发现,海洋锋面、湍动能与大气强迫共同影响浮游植物春季生长高峰的暴发时间与规模,并由此提出预测机制。团队通过分析黄海2003年至2020年的卫星遥感数据和3次海洋锋面观测数据,建立起浮游植物春季生长高峰与海洋锋面、湍动能之间的时空变化关系。
【关键词】海洋科学,海洋锋面,湍动能,浮游植物
IFC中国首笔蓝色贷款落地青岛银行(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中国证券网讯,6月23日,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与青岛银行达成合作意向。IFC为青岛银行安排了1.5亿美元蓝色银团贷款,1.5亿美元包括来自IFC自有账户的4000万美元和来自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DEG)和法国开发署经合投资公司(Proparco)的1.1亿美元平行贷款。此笔蓝色银团贷款资金将专门用于服务海洋友好项目和重要的清洁水资源保护项目。自2020年以来,IFC已向私营公司提供了超过...
【关键词】蓝色金融,青岛银行,海洋友好项目
招商工业海门基地CMHI-261项目试航圆满完成(2022-06-28)
【摘要】 6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7日,CMHI-261项目靠泊招商工业海门基地1#码头,历经9天8夜的持续奋战,圆满完成了试航任务。试航过程中主机运行状态良好,船舶操作性能优越,各项指标经验证均符合设计标准,得到船东、船检的一致好评。CMHI-261项目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是为三峡集团所属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承建的3000吨全回转起重船,该项目自5月25日完成下水以来,在生产管理部的统筹组织和各生产部门全力配合下,项目组全体...
【关键词】海工装备,起重船,风电施工
乳山打造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22-06-28)
【摘要】 6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在山东乳山市举办的“乳山交流对接会暨胶东经济圈产业招商推介会”上,乳山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海工线缆生产基地项目、上玻院风电配套项目、中外运物流产业园项目等11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乡村振兴、仓储物流、纺织服装、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本次推介会以“推动跨国合作协同发展,打造胶东产业聚集高地”为主题,聚集了近百名中国500强企业、央企、省属国...
【关键词】胶东经济圈,山东威海,海上风电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成功在津投产(2022-06-27)
【摘要】 6月27日,央广网讯,6月26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工厂”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停靠的优质码头资源。未来,该基地...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工装备,智能制造
4艘科考船同时停靠南山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科考母港迈出一大步(2022-06-27)
【摘要】 6月27日,南海网讯,6月22日,“探索一号”科考船、“北调996”科考船、“电科一号”科考船、“向阳红18”科考船同一时段停靠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标志着南山港已具备成熟的科考服务保障能力。南山港目前已建成的泊位有一期工程及滚装码头2个泊位。一期工程已建成1万吨级泊位1个,长264.3米,最多可同时靠泊2条百米级或3条50米级科考船。滚装码头已建成一个3千吨级滚装船泊位,长150米,最多可同时靠泊1条百米级或2条50米级科...
【关键词】海南三亚,公共科考码头,深海科考
山东成立首支社会力量海上专用救援船队(2022-06-24)
【摘要】 6月24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山东省首支社会力量组成的海上专用救援船队在山东省烟台市成立,该船队由烟台芝罘海事处指导组建,弥补了搜救中的薄弱环节,有效提升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能。在依托由专业救助力量和社会志愿救助力量组成的“远近兼顾”救助模式基础上,当地海事部门积极拓展完善沿岸救援力量,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上救援,近岸搜救
去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位列全国第五(2022-06-24)
【摘要】 6月24日,河北日报讯,2021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651.6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5位。河北省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44.9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6.9:34.9:58.2。主要海洋产业方面,2021年,河北省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增加值分别为846.9亿元、324.1亿元、191亿元、42.5亿元,同比分...
【关键词】河北省,海洋经济,总值大幅增长
中集来福士交付第二艘全球最大双燃料冰级滚装船(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2日,由中集来福士为瑞典客户Wallenius SOL建造的RORO系列滚装船第二艘在2号码头完成交付。该船船长241.7米,宽35.2米,车道5800米,航速20节,装备有两个685立方米C型LNG储罐,配置高效的LNG双燃料推进系统,可显著降低航行时的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更加环保且更具灵活性。该船在燃油模式和燃气模式试航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标甚至超出预期指标。该船可在冰层厚度超过1米的恶劣海...
【关键词】双燃料,环保,灵活,欧洲海域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竣工验收(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22日,历经21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北部湾港钦州港域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7#、8#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建设内容为将当前已建有的2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7#、8#泊位码头水工结构按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和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改造为1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后,其年设计通过能力102万TEU。该自动化码头采用全球首创U型工艺布局,具备高效、经济、节能的典型特...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向海经济
中日海上“黄金大通道”在山东港口开通(2022-06-22)
【摘要】 6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8日,伴随着阵阵船笛长鸣声,“东辰青岛号”从山东港口青岛港起航,驶向日本大阪南港,标志着中国·青岛·大港—日本·大阪·南港 中日海上“黄金大通道”正式开通,并同步举行了中日海上“黄金大通道”战略企业签约。中日快线拥有“海运价格、空运速度”优势,全程航时仅需36个小时,比普货班轮节省近一半时间,可实现预通关“到达即放行”,能够满足水果、蔬菜、种苗花卉、生鲜活鱼等高品质货物运输...
【关键词】中日经贸合作,海运,跨境贸易
4500方智能耙吸挖泥船“航浚4017”交付(2022-06-22)
【摘要】 6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公司为中交上海航道局中港疏浚有限公司建造的4500方智能耙吸挖泥船首制船“航浚4017”轮在黄埔文冲船海事业部码头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负责详细设计,总长103米、型宽21.8米、型深7.2米、最大舱容4500立方米,采用单耙、电驱泥泵、单列泥门等先进技术,突破运用智能疏浚技术和DP动力定位技术。其配备的“一键疏浚”系统是由中交疏浚国家工...
【关键词】黄埔文冲,疏浚装备,国产化
北部湾智慧海洋党建联盟成立(2022-06-21)
【摘要】 6月2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北部湾智慧海洋党建联盟(简称党建联盟)启动仪式在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举行。党建联盟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等15家相关单位基层党组织组成,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业务融合增动能”为目标,通过问题驱动、党内交流、服务事业相结合的形式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智慧海洋是推动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驱动力,是海洋四所的重要技术攻关方向。近年...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智慧海洋,向海经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增设海洋科学联合资助(2022-06-21)
【摘要】 6月21日,福建日报讯,近日,为发挥省基金主渠道引导作用,聚集资源促进基础研究,福建省将开展新一期2023~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并将增设开展面上项目海洋科学联合资助。新一期省自然科学基金将保留面上、青创项目联合资助,取消重点项目联合资助,杰青项目仍保持不设联合资助。联合资助单位出资经费统筹竞争立项比例原则上仍为省级单位30%、市级单位20%,其余经费用于竞争立项后本单位符合条件项目追加立项。如...
【关键词】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
海洋四所与广西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06-20)
【摘要】 6月20日,海洋四所讯,6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与广西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表示,要加快推进合作协议落实,共同开展务实合作。双方将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重大项目申报和面向东盟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具体务实合作,共同深度服务“海洋强国”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双方人才资源、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广西,向海经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安装工作(2022-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5日,随着“海龙瑞彩”自升式风机吊装船将8号风机叶轮组件与机舱在超百米高空精准对接,苍南1#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为确保苍南1#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安全、顺利地完成本次海上吊装工作,温州海事部门协调各参建方就风机吊装方案进行多番研讨和论证,对主要吊装船“海龙瑞彩”作业海域进行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协调多艘警戒船在周边水域开展警戒工作。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服...
【关键词】海上风电,平价项目,风机安装
渤海亿吨级大型油田三座平台建造完工(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6日,渤海亿吨级大型油田——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开发项目三座平台陆地建造全部完工,开创了国内海上油气田区域设施标准化新技术应用的先河。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该油田由4-1、5-1、5-2、6-1、10-1北等一系列区块开发项目组成,包括11个导管架、11个组块平台共2...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洋资源开发,标准化
广西首条跨海“能源动脉”全线贯通(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北海日报讯,近日,广西首条跨海“能源动脉”——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北海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神华-福成线全线贯通。该电网送出工程包含神华-福成站段线路(共78基,33.5公里)和神华-美林站段线路(共408基,167.67公里)。神华送出工程涉海线路采取搭建钢平台、施工栈桥等透水构筑物代替常规围堰施工的方式,在施工完成后即可拆除钢平台,最大程度上减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投产后,可有效改进广西地区目前紧张...
【关键词】广西,海洋工程,送出工程
山东省“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启动(2022-06-16)
【摘要】 6月16日,大众日报讯,6月14日,山东省“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启动会议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召开。该项目为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中集蓝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拥有山东省海洋牧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等多个省部级平台,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是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的领头企业,其自主创建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多座大型网箱及平台...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水养殖,科技创新
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完成设备建造(2022-06-16)
【摘要】 6月16日,央视新闻讯,6月15日,中国海油启动的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经过近10个月的研发和建设,在山东青岛基地正式完成项目全部设备的建造。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是恩平15-1油田群的配套环保项目,服役后可以在海底储层中封存排放的二氧化碳累计超146万吨。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以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全面投产后原油日产量超过4700吨,是我国“十四五”能源重点保障工程项目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
【关键词】中国海油,二氧化碳封存,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