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分类》行业标准通过专家审查(2023-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行业标准《海洋生态分类》(送审稿)线上审查会,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审查。该标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北海局、海洋减灾中心参与编制。会议邀请了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海洋生态,资源开发,资源保护
《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2)》发布(2023-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基于海洋观测网及相关数据,编制完成《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公布了全球、中国近海关键海洋要素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显示,全球海洋持续变暖和酸化,海平面加速上升,北极海冰范围显著减小。近40年来,中国沿海海温和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值高潮位和最大增水均呈增加趋势,海洋热浪趋频趋强。2021年,高海平面抬升...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气候,持续变暖,持续酸化
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2023-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华能讯,截至1月8日,由华能山东公司开发建设的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可直接替代标准煤30.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万吨,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再添绿色动能。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南部海域,总投资55.45亿元,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安装58台5.2兆瓦风机,配套建设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装置,是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于2021年12月1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上风电,双碳
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023-01-06)
【摘要】 1月6日,广州日报讯,2022年12月28日,国家电投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简称“神泉二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全球批量应用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内首批平价上网海上风电项目之一。神泉二项目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南面海域,总装机容量502兆瓦,安装16台8兆瓦、34台11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海上升压站,并首次接入敷设66千伏海缆,可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稳定使用30年以上。
【点...
【关键词】广东揭阳,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最大,并网发电
山东产权集团旗下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进场交易”新模式在全省推广(2023-01-06)
【摘要】 1月6日,鲁网讯,2022年12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57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海洋局作为负责单位、由山东产权集团旗下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实施的海域使用权“进场交易”新模式入选省级改革试点经验,并要求在全省复制推广。在省海洋局的指导下,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海域资源“进场交易”模式,先后出台了海域使用权出让...
【关键词】海域资源,进场交易,复制推广
国内最大消防船“青消三号”成功交付(2023-01-05)
【摘要】 1月5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1200吨消防船“青消三号”在青岛港成功交付,作为国内吨位最大的消防船,该船将作为青岛消防的第三艘专业消防船,正式开展工作。“青消三号”船长61.6米,型宽13.2米,设计航速15节。该船配备1门加强消防炮、4门主消防水炮和4门副消防炮,消防水量10800方/小时;配备了一艘小型消防艇,可承担抵近侦察和小范围火灾扑救;装备了尾部和舷侧对岸供水专用接头,可...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上灭火,作用距离远,水上应急救援
泉州市召开海洋经济产业项目招商座谈会(2023-01-05)
【摘要】 1月5日,中国网讯,2022年12月29日,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于2022年中国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大会暨第2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在福州召开海洋经济产业项目招商座谈会,会议邀请了省内外50多家海洋产业领域头部企业、参展商和采购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上举行了泉州市海洋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晋江海洋经济产业链投资项目、石狮海洋产业园项目、石狮预制菜全生态明星网红孵化基地、泉港深海装备养殖项目、南安北部新城水...
【关键词】福建泉州,海洋经济,项目招商
江苏省发布2022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3-01-04)
【摘要】 1月4日,新华日报讯,2022年12月30日,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发布《2022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示,2021年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8.9,比上年增长8.6%。海洋经济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2021年发展水平指数为136,比上年增长9.2%。海洋经济发展稳定性进一步巩固,2021年发展成效指数为105.9,比上年增长11.5%。民生改善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江苏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比上年增长3.7%,沿海城市接待国内游客1...
【关键词】2021,江苏省,海洋经济,稳定向好
我国高校唯一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2023-01-03)
【摘要】 1月3日,科技日报讯,2022年12月29日,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航行过程中,随航人员全面检查了航行状态下极地号各设备及系统的协调性、工作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测试了设备及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参数,检验了升级改造后的船舶技术状态。同时,还进行了船员仪器操作培训和各种应急预案演练,为即将进行的渤海冰区试航做好了充分准...
【关键词】海洋科考,极地破冰船,完成试航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2023-01-03)
【摘要】 1月3日,科技日报讯,1月2日,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完成浮体总装,标志着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海油观澜号”平台由3个边立柱和1个中心立柱组成,边长超80米,高约35米,重量近4000吨,未来风机将安装在中心立柱上、平台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千米的海上油田海域。该海域风急浪高,历史上最大台风中心...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浮式
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全面开建(2022-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日前,在位于海南三亚东南200公里外的深海海域,随着“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将钻头打向地层5000米深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深海一号”是中国首个自主勘探开发的超深水大气田,一期于2021年6月25日成功投产,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中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目前已累计...
【关键词】海洋油气,天然气储量,深水高温高压
东北地区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在辽宁大连开工(2022-12-30)
【摘要】 12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29日,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东北地区开工的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是由三峡能源与招商局太平湾合资成立的大连太平湾新能源投资发展公司建设打造,是首个重大央企合作示范项目。该项目总装机25万千瓦,计划总投资27.62亿元人民币。此次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开工,标志着东北地区海上风电产业正式开启从政策驱动逐步向市场化需求的过渡。
【关键词】辽宁大连,海上风电,平价上网
海洋环境保护法拟修订,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22-12-29)
【摘要】 12月29日,科技日报讯,12月27日,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将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共十章97条,修订后共九章116条。修订草案完善立法宗旨,增加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容,明确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源头防控、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进一步...
【关键词】海洋生态保护,财政支付,人海和谐共生
蓝皮书预计2023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大概率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22-12-29)
【摘要】 12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28日,山东财经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2022年,虽然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和走向依然充满未知,受美国通胀输出影响的全球经济压力依然有增无减,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疫情冲击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海洋强国”战略、“陆海统筹”规划的深入实施和不断推进,将为中国海洋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动...
【关键词】海洋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增长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高峰日产油突破700吨(2022-12-28)
【摘要】 12月28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27日,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旅大5-2北油田高峰日产油突破700吨,标志着中国海上特超稠油规模化开发取得新突破。面对海上特超稠油油藏开发经验少、开采难度大、经济门槛高的难点,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科研人员坚持科技创新,从精细方案设计、高效注采管柱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攻关,相继攻克海上特超稠油注采一体化等诸多世界级难题,形成了射流泵注采一体化、高温安全控制等一系列特色开发...
【关键词】海洋油气,特超稠油,规模化开发,新突破
前三季度广西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2%(2022-12-28)
【摘要】 12月28日,人民日报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广西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约7.2%。其中,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市GDP为7129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区GDP增速。自2020年以来,广西组织44个部门和14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开拓创新,密切配合,实施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34项重点工作,建设总投资1.21万亿元的156项重大项目,向海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构建,向海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
【关键词】南部海洋经济圈,广西壮族自治区,向海经济
全球最大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开工(2022-12-27)
【摘要】 12月27日,证券时报讯,12月26日,由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投资、中国电建中南院承建的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级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简称“万宁项目”)在海南省万宁市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由中国电建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推进实施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迈入实施阶段。万宁项目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海域,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42亿度。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装机规模为20万千瓦,2025...
【关键词】海上风电,深远海,漂浮式,能源转型
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6-1主体区开发项目投产(2022-12-27)
【摘要】 12月27日,工人日报讯,1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渤海亿吨级油田项目垦利6-1油田5-1、5-2、6-1区块开发项目(简称“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顺利投产。垦利6-1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最大的在建原油增产项目。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建设有1座中心平台和6座无...
【关键词】中国海油,海洋油气,增储上产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组织实施的中国大洋75航次顺利返航(2022-12-26)
【摘要】 12月26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讯,12月24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中国大洋75航次(北京先驱第2航次)圆满完成海上调查任务,该航次历时4个月。本航次开展了西太矿区重点区块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和评价工作,采集了环境综合站位多类型基线数据,同时开展了“洞察号”AUV全功能试验和“曼塔号”浮游行进式结核采样技术的可行性验证。“洞察号”AUV开展多个试验潜次,完成了5000米级水深的系统全功能试验...
【关键词】海上调查,西太矿区,海洋勘探
我国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启用(2022-12-26)
【摘要】 12月26日,中国经济新闻网讯,12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缓缓抵靠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标志着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正式启用,我国深海探测基地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科考码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共同建设,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和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广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监理,2020年10月开...
【关键词】广东广州,深海探测,专用码头
航通公司顺利交付多用途海洋工作船“国海民裕”号(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21日,由航通公司建造的多用途海洋工作船“国海民裕”号离开码头,正式交付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运营。“国海民裕”号船全长65米,型宽15.8米,型深6.5米,设计吃水5.2米,航行速度为13节,甲板面积450平方米,载重量1700吨,配备两台德国马克主机,拖带能力达到80吨。该船入级CCS(中国船级社),航行于中国近海。该船主要服务于港口与海洋平台之间的人员与货物运输,具备运输淡水、燃油...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工作船,去库存
浙江最大海上风电场启动施工建设(2022-12-23)
【摘要】 12月23日,人民网讯,12月20日,浙江省重点项目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施工建设,第一阶段先行实施6台风电机组基础试沉桩施工。据了解,二期项目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南海域,总投资金额60亿元,设计安装56台9兆瓦海上风力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4兆瓦,规模刷新浙江省最大海上风电场记录。海上施工作业主要依赖船舶,时值冬季,海上恶劣天气多发,对工期会产生较大影响。为助力企业抢抓冬季施工“窗...
【关键词】浙江宁波,海上风电,清洁能源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携手华为打造海浪智能预报解决方案(2022-12-22)
【摘要】 12月22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海洋环境智能预报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全球海浪波高智能的快速预报。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海洋与气候数值模式发展及应用团队将深度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应用到海浪模拟与预报中,突破了传统经验统计方法涌浪刻画不准确的问题,基于全球风场和海浪数值模式数据,设计了适用于全球海浪波高模拟和预报的卷积神经网络OSWave-C...
【关键词】深度学习,海浪波高预测,突破
首个海底数据中心技术标准正式发布实施(2022-12-22)
【摘要】 12月22日,海兰信讯,近日,由海兰信参股公司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主编,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维谛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等二十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运营商、高校、标准化研究机构共同参编的《水下数据中心设计规范》,通过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审核,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实...
【关键词】海兰信,团体标准,海底数据中心
海南举行渔业产业招商推介会,吸引省外企业投资(2022-12-21)
【摘要】 12月21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15日,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作为其活动之一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渔业产业招商推介会同日举行。本次推介会共吸引30余家企业参加,海南海口、三亚、乐东、陵水、文昌、万宁等市县代表围绕产业规划、政策机遇和招商项目进行宣传推介,企业代表就申请休闲渔船指标和码头、投资建设海洋牧场等问题与海南...
【关键词】海南省,海洋渔业,招商推介
金翔龙院士团队签约共建“中鹿岛研究院”(2022-12-20)
【摘要】 12月20日,玉环新闻网讯,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领衔的科技服务团队和玉环市中鹿岛海洋牧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共建“中鹿岛研究院”,打造浙江“国鱼产业特色岛”。接下来金翔龙院士团队将在中鹿岛开展大黄鱼养殖规划、绿色养殖、良种选育、苗种繁育、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护修复等方面研究与服务,提升大黄鱼养殖的品质。开展中鹿岛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服务,形成时序衔接、要素齐全的数据库...
【关键词】浙江台州,海洋渔业,大黄鱼养殖
中国首家“AI+海洋科创中心”在上海挂牌启动(2022-12-20)
【摘要】 12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16日,中国首家集人工智能与船海产业跨界融合的“AI+海洋科创中心”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挂牌启动,开启打造“五个一工程”的绿色智能船海产业创新生态新征程。“AI+海洋科创中心”是上船院联合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模式,发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的综合优势,聚焦智能船舶、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深远海开发等垂直领域,集聚人工智能与船海领域融...
【关键词】上海市,人工智能,船海产业
“海洋地质二号”入列(2022-12-19)
【摘要】 12月1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12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多功能新型科考船抵靠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科考码头,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正式启用。“海洋地质二号”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实施改造工程,中船708所负责改造设计,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承担监理工作,2022年5月完成综合航行试验。“海洋地质二号”总长85...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科考,海工作业
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2022-12-19)
【摘要】 12月1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12月18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大洋钻探船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实现主船体贯通,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领域重大装备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大洋钻探船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设计排水量达4.2万吨,由中船集团第七○八研究所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海域超过10000米的钻探能力,是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钻探船...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科考,深海探测
浙江首个海上激光智能示位示廓助航系统投入使用(2022-12-16)
【摘要】 12月16日,中国水运网讯,12月15日,装载1500吨甲苯的“永盛化18”轮在海上激光示位示廓助航系统的指引下,避开容易搁浅的浅水区,安全靠妥宁波舟山港马岙港区中海油舟山石化码头。该智能示位示廓标线以舟山马岙灯桩为中心,自方位139度延伸至219度,形成一段弧度范围为80度、半径为70米的圆弧形水面投射激光。该激光灯具有防水、防雾等特性,选用人眼识别效果较好的绿色,能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其原理是精准控制激...
【关键词】浙江省,海上示位,船舶助航
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交付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2022-12-16)
【摘要】 12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15日,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的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VOLTAIRE”号(N966)完工交付,该项目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今年交付的第4个重点建造项目,实现交付年的完美收官。该船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欧洲顶尖疏浚公司比利时JAN DE NUL集团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起重能力最大、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船长181米、船宽60米、型深14.6米、桩腿高度131.94米,主吊起重能力3200吨,项目设计4条桩...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立洋5000T全回转起重机项目顺利开工(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国际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立洋海工5000T全回转起重机项目在南通振华重装顺利进行开工点火仪式。立洋海工5000T全回转起重机额定最大起重量5000T@40m,主钩双钩采用3500T+3500T,甲板以上最大起升高度120M,副钩为2000T山字钩,甲板以上最大起升高度140M。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2月取证交付,力争为立洋海工打造深远海施工的拳头产品,为国家深远海风电发展出力。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拳头产品
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风机全部吊装完成(2022-12-15)
【摘要】 12月15日,中国电力网讯,近日,中国电建中南院总承包的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第38台风机叶片与轮毂精准对接完成,标志着该项目风机吊装全部完成。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场址位于莱州市北面海域,场址规划面积约46.8平方公里,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12公里,水深在6.2~8.2米之间。海上风电场设计安装38台叶轮直径220米,轮毂中心高度123米,单机容量为8兆瓦的H220-8000型风力发电...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
香港将军澳跨湾大桥正式通车(2022-12-14)
【摘要】 12月14日,新华网讯,12月11日,香港将军澳跨湾大桥正式通车,成为香港第一座由内地企业独家承建的大型桥梁。将军澳跨湾大桥是将军澳跨湾连接路的主体工程,为香港新界东南侧将军澳海湾的重要跨海通道,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历时逾四年建成。该桥采用“内地制造、香港安装”的建设模式,在江苏南通等地预制,经过海上长途运输运抵香港并完成安装。大桥主体为横跨将军澳海湾的高架桥,长约1公里。主桥为重约1万吨的外飘式...
【关键词】香港,海洋工程建筑,跨海通道
青岛造船厂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项目建造合同正式签约(2022-12-13)
【摘要】 12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6日,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与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就“深蓝2-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EPCIC项目举行建造合同签约仪式。该智能网箱是我国基于现代绿色理念研制的深海远海养殖重器,网箱拟安放于中国南黄海海域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内,主要用于鲑鳟鱼类的养殖,设计养殖水体不低于7.5万立方米,养殖密度为20千克每立方米。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入级中国船级社。安全设计指标需满足船...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渔业,深远海养殖,智能网箱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钢壳制造完工(2022-12-13)
【摘要】 12月13日,央视新闻讯,12月10日,世界首创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钢壳以及最后一节沉管(E23)钢壳,已经完成制造,标志着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钢壳制造工作全部完成。目前,最终接头与E23钢壳已出运至珠海桂山岛沉管预制智慧工厂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及舾装等施工,计划在2023年中进行浮运沉放。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段长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为世界最宽、最长钢壳混凝土沉管隧...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工程建筑,海底隧道
中国首个海上储气库开始采气调峰(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7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简称“冀东油田”)南堡2号人工岛,随着气库井口阀门缓缓打开,南堡1-29储气库开始采气,标志着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正式进入首轮采气期。冀东油田地处京津冀天然气富集区,具有很好的建库条件。2021年,冀东油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储气库建设。南堡1-29储气库设计有效库容18.14亿立方米,先导试验好于预期。截至目前,南堡1-29储气库累计注气1....
【关键词】海洋油气,京津冀,储气库,首轮采气
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获批建设(2022-12-09)
【摘要】 12月9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山东海洋集团获批牵头组建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并在青岛注册共同体核心运营机构“山东海洋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是山东省政府批准建设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由山东海洋集团牵头,联合中科院海洋所、山东海洋科研研究院等多家“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单位组成,旨在提高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打造集...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投用(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群投产,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投用。恩平15-1油田群位于珠江口盆地,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90米。恩平15-1平台,总高度约160米,总重量超过3万吨,安装设备及系统近600台套,为常规海上平台的2倍,是目前亚洲最大、设备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油气,绿色开发
中国在南海成功构建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2022-12-08)
【摘要】 12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12月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经过近三年的试验验证,该所研究团队在中国南海北部冷泉(海底天然气渗漏)区域构建了首个深海原位拉曼光谱实验室,并实现了对冷泉喷口流体、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动力学过程、冷泉生物群落的长期原位观测与现场实验。该系统具备在线调试、离线自容模式,可根据深海目标物及探测环境的实际情况决定光谱探测参数、制作模板文件,且可实现自动开关机,并按照...
【关键词】南海海域,海洋观测,长期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