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擦亮现代海洋产业名片,集中签约、动工、竣工项目38个(2023-02-15)
【摘要】 2月15日,人民日报讯,2月12日,珠海市现代海洋产业系列项目举行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活动。通过形成通航一批航线,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海洋产业项目,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本次活动中集中签约的项目共15个、总投资额149.76亿元,主要涉及海洋渔业、海工装备、海岛旅游等产业;动工项目18个、总投资额69.78亿元,涉及渔光互补、海岛酒店、海岛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等;竣工投产项目5个、...
【关键词】广东珠海,海洋产业,加快发展
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将在宁波象山开拍(2023-02-14)
【摘要】 2月14日,人民网讯,2月13日,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象山县分网)发布《蓝碳拍卖公告》,将对蓝碳(西沪港渔业)一年的碳汇量约2340.1吨进行拍卖。据悉,这是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此次拍卖面向全国企事业单位,蓝碳拍卖会将于2月28日在黄避岙乡举行。根据拍卖公告显示,起拍价为人民币30元/吨,拍卖保证金为人民币30000元。
【关键词】浙江宁波,海洋碳汇,蓝碳交易
海洋国际标准双“中心”揭牌成立(2023-02-14)
【摘要】 2月14日,科技日报讯,2月11日,海洋国际标准化创新论坛在青岛以线上方式举办。会上,“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暨“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批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共同建设。中心整合香港多所大学和内地重要涉海机构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在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领域创新研发海洋国际标准,建设中国海...
【关键词】海洋全球治理,国际标准,海洋科技
广东“海洋大市”阳江244个项目签约开工竣工(2023-02-13)
【摘要】 2月13日,中国新闻网讯,2月7日,广东省阳江市举行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活动。2023年第一季度,阳江市共244个总投资1246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其中,开工项目涉及海上风电和海洋装备领域,项目包括广东蓝水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基地、东方电气(广东)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风电主机制造、中材科技广东海上大型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建设、东方电缆高端海缆系统南方产业基地项...
【关键词】广东阳江,海上风电,海洋装备
中国(汕尾)海洋经济产业大会举行,20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600亿元(2023-02-13)
【摘要】 2月13日,大洋网讯,2月11日至12日,中国(汕尾)海洋经济产业大会在汕尾举行。大会共有20个投资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投资总额为604.35亿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15个、超20亿元的项目10个、超50亿元的项目7个。此次签约的20个项目高度契合“融湾发展·兴海强市”的大会主题,涵盖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大数据、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包括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公司投资50亿元的华侨管理区华电汇宁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
【关键词】广东汕尾,兴海强市,海洋经济
中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投产一年成果显著(2023-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中国海上首个智能油田项目——秦皇岛32-6智能油田(一期)项目在投用一年后,在安全管理、油藏分析、降本增油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该油田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让每一项工作可以实现交叉工作提醒、区域隐患告知、实时作业监控、AI违章行为识别等功能,大大提升现场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安全约束意识。同时,油藏管理智能化让数据价值充分体现,各类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成果进行关联,建立便于专业协同研究的...
【关键词】海洋油气,智能油田,安全管理,油藏分析,降本增油
粤西首个县级海上搜救中心成立(2023-02-10)
【摘要】 2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2月9日,粤西首个县级海上搜救中心——湛江市徐闻县海上搜救中心在琼州海峡北岸的徐闻海事处揭牌成立。徐闻县海上搜救中心由海事、海警、农业农村、应急管理、交通、气象、公安、海关等20个部门单位组成,具体负责海上交通事故(险情)、船舶溢油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和应急力量的组织等工作。依托智慧海事监管平台、全景AR、VTS、CCTV、AIS等信息化手段,实行365天24小时值守,以满足辖区海上应急...
【关键词】广东粤西,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上搜救
三峡金山海上风电项目签约,总投资31亿元(2023-02-09)
【摘要】 2月9日,中国水运网讯,2月6日,2023年上海金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工作大会召开,23个计划总投资额124亿元的产业项目正式签约,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金山。其中,金山区与长江三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三峡金山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31亿元,为金山区贯彻落实上海市“南北转型”战略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助推金山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关键词】上海金山,战略新兴,清洁能源,海上风电
2022年福建省海洋经济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023-02-09)
【摘要】 2月9日,新华网讯,2月7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3%。全省水产品总量862.4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48.9万吨,居全国第一;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国第一;水产品出口额85亿美元,连续十年居全国首位。大黄鱼、南美白对虾、牡蛎、鲍鱼、鳗鲡、紫菜等六大优势品种全产业链产值均超100亿元。全省远洋渔业产量63万吨,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列。渔民人均纯收入...
【关键词】福建省,海洋经济,2022年,全国前列
远望7号船正式开启2023年度全新航程(2023-02-08)
【摘要】 2月8日,央广网讯,2月7日,远望7号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大洋执行海上测控任务,正式开启2023年度全新航程。此次出航,远望7号船综合计划部着眼“设备不带故障隐患出海”这一目标,扎实开展任务准备,提前熟悉电子海图、更新气象数据、制定主备用航线。据了解,在远望7号船离港后不久,远望3号、5号船也将相继出航,执行本年度高密度海上测控任务。
【关键词】海上测控,海洋装备,2023年度
“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首次开展施工作业(2023-02-08)
【摘要】 2月8日,国资小新讯,2月2日、2月5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先后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据悉,“乌东德”号本次出海作业承担的是风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沉桩施工任务,其作业的区域中心离岸距离约50公里,场址水深范围35米至38米。“白鹤滩”号本次出海施工作业区域中心离岸距离约31公里,场址水深25米至28米。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施工船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开始静态验收(2023-02-07)
【摘要】 2月7日,中国青年网讯,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创造条件。福厦高铁是“八纵八横”铁路网中东南沿海高速铁路重要通道,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350公里。福厦高铁静态验收完成后,预计4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023年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等的第一次全面“体检”,铁路部...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东南沿海,跨海高铁,静态验收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依托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海洋漂流浮标(2023-02-07)
【摘要】 2月7日,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讯,2月2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洋表层漂流浮标这一海洋技术重大突破被刊登在联合国“海洋十年”官方网站。新一代GNSS表层漂流浮标利用GNSS卫星信号,可以精准获取浮标的空间位置、时间、波高、周期、波向、表层流速、表层流向、表层海洋温度、表层海洋盐度、大气水汽含量等10个参数。通过开展十余次现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观测,低成本,高精度
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项目开建(2023-02-06)
【摘要】 2月6日,央视网讯,2月4日,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风电场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南侧海域,距离海岸线32.8公里,场址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项目计划于2023年8月底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全部投产后年上网电量超过16亿度。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已形成了完整...
【关键词】福建漳州,海上风电,大容量,批量化
中国将在南极建设海外卫星地面站(2023-02-03)
【摘要】 2月3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建设所属航天设计中标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海外卫星地面站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金额4395万元。该项目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南极中山站承建,未来项目建设将落实“新基建”国家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环境”的理念,从满足安全性、独立性、适用与可行性、耐久与耐候性、经济与高效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出发,依托装配式设计减少现场作业、降低运输成...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卫星,南极
中国海上首个蒸汽驱先导试验累计产油突破20万吨(2023-02-03)
【摘要】 2月3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南堡35-2油田南区B36M井组已平稳注热30个月,累计产油突破20万吨。自2008年启动热采试验以来,科研人员历经十年多元热流体开发实践,将稠油采收率提高10%,但随着多轮次热吞吐后,地层能量不足、单井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逐渐显露。因此,项目组立即开展后续接替开发方式研究,通过对标国内外数十个稠油油田开发历程,结合本区吞吐后地质油藏特征及地层压力水平,明确了转蒸汽驱开发的道路。2020年6月...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稠油油田,热力采油,蒸汽驱
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意向签约天津“中国生态渔业谷项目”(2023-02-02)
【摘要】 2月2日,澎湃新闻讯,2月1日,天津举行全市重点推介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其中,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保障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向签约“中国生态渔业谷项目”。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渔港,总投资约27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园区基础设施、文旅教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海洋经济和渔业...
【关键词】天津市,海洋经济,渔业发展
中国第一深度半潜船“铁建鑫鹏”号安全拖带出江(2023-02-02)
【摘要】 2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28日,在江苏泰州海事部门3艘海巡艇和4艘大马力拖轮的精心维护下,有着“中国第一深度”之称的国内风电项目最大单体深度建设浮体平台“铁建鑫鹏”轮从靖江南洋船厂缓缓离开驶入航道下行,前往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船厂西区码头。该船长90米,型宽50米,型深7.2米,拖带吃水4.74米,最大沉深36米,肋骨间距2米,水面以上最大高度45米。此次拖带由1艘大马力拖轮吊拖、2艘全回转拖轮绑拖和1艘全回...
【关键词】海洋装备,一带一路,风电安装
河北首个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启动建设(2023-02-01)
【摘要】 2月1日,人民日报讯,近日,河北省首座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在秦皇岛市启动建设。据了解,该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项目总体规划建设期为3年(2023-2025年),由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具体实施,项目选址为具有海洋生态系统代表性的滦河口-北戴河区域,以该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为研究单元,开展气象、水文、水质、底质、生物群落、特征性指标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动态监测和研究。...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监测,预警能力
春节假期海南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2023-02-01)
【摘要】 2月1日,阳光海南网讯,2023年春节假日七天(1月21日-1月27日),海南全省旅游接待游客639.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同比增长23.5%。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48.86万人次,同比增长56.0%,其中,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8.42万人次,同比增长61.1%;椰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79.12万人次,同比增长45.9%。全省经营性旅游住宿单位客房平均入住率72.9%。其中,三亚客房入住率84.9%、陵水入住率83.0%、保亭入住率...
【关键词】海南省,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海洋旅游业
2022年我国“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完成175个潜次(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新华网讯,近日,“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在沪召开。据介绍,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海上科考作业。其中,“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海上作业天数180天,连续第四年完成100次下潜,平均下潜深度1292.52米,作业类型包括科学考察、工程应用、搜索打捞和应急响应等。“奋斗者”号累计在海上作业天数202天,共完成75个潜次...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科考,载人潜水器
国内首例孤网运行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央广网讯,1月28日,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暨普兰店区2023年第一批项目开工仪式在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举行。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普兰店区滩涂光伏资源优势及大连市技术研发、储能设备、制氢设备、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消纳等可实现完整产业链本地化的优势,打造国内首例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淡化、电解制氢为一体,尝试风光耦合及大规模不受上网指标限制的孤网运行模式的氢能源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
【关键词】辽宁大连,滩涂光伏,海水淡化,电解制氢
“中山大学极地”号到渤海试航破冰(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人民网讯,1月25日,由中山大学打造的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执行冰区试航任务,以试验船舶低温航行和破冰能力。“中山大学极地”号于1月17日从南海之滨出发,穿越南海、东海、黄海,经历冬季的狂风巨浪,抵达渤海辽东湾。受突如其来的寒潮影响,1月24日,我国渤海辽东湾海冰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外缘线达56海里,最大冰厚超过35公分,创近年新高。本次渤海破冰试航之后,...
【关键词】海洋装备,极地科考,破冰船
青岛2022年完成涉海技术交易942项,海洋技术成交额突破40亿元(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齐鲁晚报网讯,2022年,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紧紧围绕“海创计划”“硕果计划”“沃土计划”三大计划的关键指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在蓝谷核心区,升级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通过设置科技实时数据显示屏,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对接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已推广展示技术专家16782名、仪器设备2091台、科技成果数量46982项、企业技术需求5627项。二是精准开展产学研对接,服务海洋科技型企业...
【关键词】山东青岛,涉海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
三亚春节假期邮轮、游艇、旅游客船生意红火(2023-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26日,三亚海事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以来截至1月25日,三亚辖区海上运送旅客人数共计133.1万余人次,同比增加39.4%。其中旅游客船运送旅客122.06万人次,同比增加41.91%;邮轮旅客6763人次,同比增长20.34%;游艇9.35万人次,同比增加9.88%。今年春节前,前往三亚海事局政务中心办理登记和备案的游艇激增,元旦至今已有142宗船舶登记业务。为助力企业抢抓春节旅游黄金期,保障海上旅游市场复苏...
【关键词】海南三亚,海洋旅游,旅游市场复苏
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评审标准颁布(2023-01-19)
【摘要】 1月19日,新华网讯,1月14日,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评审标准颁布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第一批15家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分别为海南万宁(神州半岛第一湾、日月湾、石梅湾)、重庆开州汉丰湖、安徽黄山太平湖、海南陵水土福湾、江苏宜兴东氿景区、山东临沂沂河风景区、广西柳州柳江静兰中心、浙江金华湖海塘景区、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杭州大运河——北支江、成都天府新区兴隆...
【关键词】文体旅融合,水上运动,海洋旅游
江苏省首单“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落地盐城大丰(2023-01-19)
【摘要】 1月19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江苏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南京银行大丰支行向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授信2亿元,贷款期限8年。紫菜养殖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实施的滩涂紫菜种植项目,项目海域面积5.33万亩,其中紫菜种植面积2.13万亩,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抵押物不足,融资陷入瓶颈。人民银行大丰支行在江苏省先行先...
【关键词】江苏盐城,蓝色金融,海洋碳汇,海水养殖
海洋光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在生态城揭牌成立(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网信滨海讯,近日,天津大学与生态城企业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海通信”)签署了海洋光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并正式揭牌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将围绕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打造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升级版。华海通信是全球领先的致力于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及海缆客户提供海底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同时...
【关键词】华海通信,海洋信息,海底通信
2022年舟山口岸远洋自捕鱼进关卸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70万吨(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舟山远洋渔业协会讯,2022年,舟山市远洋自捕鱼进关卸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70万吨,达到70.17万吨,同比增加5%,其中主要品种鱿鱼卸货量40.83万吨,金枪鱼卸货量22.84万吨,位居全国首位。据行业内初步统计,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作为远洋自捕鱼进关卸货主阵地,卸货量达到59万吨(其中鱿鱼38.88万吨,金枪鱼14.83万吨),同比增加10%,综保区码头2.83万吨(鱿鱼0.95万吨,金枪鱼1.31万吨),朱家尖台贸码头7.3...
【关键词】浙江舟山,海洋渔业,远洋渔业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编制完成“海草床碳汇项目方法学”(2023-01-17)
【摘要】 1月17日,烟台日报讯,近日,为充分发挥山东蓝碳资源优势,促进蓝碳资源到资产转化,在山东省海洋局、省生态环境厅等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依托省海洋资环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编制完成“海草床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法学案例,利用山东省前期基础研究和典型区域蓝碳试点调查成果,明确了海草床碳汇项目核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基线碳汇量、项目碳汇量及...
【关键词】海洋碳汇,山东烟台,海草床
厦门获批将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3-01-17)
【摘要】 1月17日,闽南网讯,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厦门市设立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名为“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批复显示,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定规划总面积1027.74公顷,范围东至港湾公园,南至海域,西至翔安大道,北至翔安肖厝南路。批复要求,建设厦门海洋高新区,要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强化统筹规划布局,高效配置海洋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具有示范引领的创新高地;要完善人才...
【关键词】福建厦门,海洋创新,成果转化
亚洲最大海上立交582座墩身全部完工(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经过近24月的奋战,由中铁十五局施工的亚洲最大海上互通——杭甬高速复线滨海互通(含高架)582座墩身全部完工,标志着滨海互通下部结构施工完成,为项目全线贯通迈出关键一步。在栈桥和主线施工过程中,多处跨越包括原油管道、LNG燃气管道、500KV海缆、取水盾构隧道、舟山大陆引水管道等17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管线,安全管控要求极高。宁波海事部门指导施工单位使用先进物探设备加蛙人摸排的方...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海上枢纽互通,杭甬复线,甬舟高速公路
世界最高海中大桥首榀钢箱梁成功吊装(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12日,由广东省交通集团建设,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世界最高海中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榀箱梁成功吊装,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上部结构安装新阶段,大桥建设取得新进展。伶仃洋大桥共有213榀钢箱梁,钢结构用钢量约9.77万吨,相当于14座埃菲尔铁塔的总重量,中交二航局负责其中107榀钢箱梁的吊装工作。此次吊装的首榀钢箱梁为跨中(Z66)梁段,长11.2米,宽49.7米,重约226吨,桥面到海面距离为91米...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深中通道,跨海集群工程
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交付(2023-01-13)
【摘要】 1月13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11日,由中国船舶旗下广船国际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该平台由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文冲修造负责建造,入级中国船级社。平台总长86米、宽30米、高21米,作业吃水10米,采用钢质半潜结构与软体网组成约3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年产优质海鱼可达60万公斤。平台...
【关键词】海洋装备,深远海,海洋牧场,海洋旅游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2.58万亿吨(2023-01-13)
【摘要】 1月13日,新华网讯,1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2.58万亿吨,可以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利用20余年海洋地质调查实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商业性油气勘探开发等资料,创新提出符合我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与适宜性评价方法,首次系统开展评价,基本掌握了海域二氧...
【关键词】双碳,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2022年南通海上风电发电量近160亿千瓦时(2023-01-12)
【摘要】 1月12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南通海事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南通海上风电项目发电量达159.84亿千瓦时,日均发电量达4379万千瓦时,大约能够满足1.92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南通沿海风力资源丰富,风能分布集中稳定,年可利用小时数高,占据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天时地利”。近年来,南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已建成23座海上风电...
【关键词】江苏南通,海上风电,清洁能源,双碳
2022年福建强化渔业投入推动“海上粮仓”建设(2023-01-12)
【摘要】 1月12日,央广网讯,近日,福建省财政厅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省财政厅全年累计下达补助资金28.7亿元,支持渔业及相关领域发展。补助资金主要围绕水产种业、养殖转型、远洋渔业、水产加工、产业融合等方面,支持推动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现代渔业装备设备和渔业基础公共设施完善,海上养殖升级改造以及远洋渔业发展,落实渔业资源养护补贴和近海渔民减船转产补助,促进水产品产能提升和渔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水产品稳...
【关键词】福建省,财政补助,海洋渔业,海上粮仓
深海关键技术和设备检测试验公共平台启用(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讯,近日,由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负责运行的深海关键技术和设备检测试验公共平台正式启用,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将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各涉海单位提供检测试验服务。该公共平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百泰科技产业园内,占地面积869.2平方米,建筑面积2323.2平方米。平台拥有仪器设备约173台套,下设水池测试、力学环境检验、通讯电子测试和锂电池性能测试4个检测实验室,可为深海照...
【关键词】海南省,深海设备,检测试验
海洋技术中心与巴基斯坦高校合作(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巴基斯坦拉斯贝拉农业、水资源和海洋科学大学签署了海洋空间规划合作谅解备忘录。海洋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双方今后以海洋空间规划合作为抓手,广泛开展海洋空间规划互访交流,联合举办培训班,开发海洋空间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海洋空间规划观测站,推动建设中巴海洋空间规划联合研究中心,携手将海洋空间规划合作打造成为中巴两国海洋领域合作典范,推动构建更加...
【关键词】巴基斯坦,海洋空间规划,蓝色伙伴关系,一带一路
天津首个海洋修复类重点项目完成首段验收和投放工作(2023-01-10)
【摘要】 1月10日,央广网讯,近日,天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牡蛎礁修复工程已完成首段验收和投放工作。该项目是国务院环保督察重点项目,也是天津市首个海洋修复类重点项目。牡蛎礁修复是通过礁体的消浪功能减少风暴浪能量,降低风暴浪波高。同时,牡蛎礁海域的构建,能进一步扩充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并能优化水质,恢复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此次牡蛎礁修复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大神堂海域,通过采用人工牡蛎礁体及框...
【关键词】海洋生态,牡蛎礁修复,海洋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