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克服阻力通过《自然恢复法》,旨在恢复欧盟退化的土地和生物多样性()
【摘要】 6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经过数月的拖延,欧盟成员国的环境部长6月17日在卢森堡举行的会议上投票通过了《自然恢复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这是本月早些时候欧洲议会选举后,欧盟通过的第一部绿色法案。该法案旨在恢复欧盟退化的土地和生物多样性,要求成员国到2030年恢复至少20%退化的生态系统。欧洲新闻台(Euronews)刊文指出,《自然恢复法》是欧盟生物多样性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帮助欧洲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
【关键词】修复,措施,自然
臭氧污染或导致全球昆虫数量下降()
【摘要】 6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随着臭氧污染水平的提高,昆虫潜在伴侣释放的信息素会被分解,因此它们可能很难找到同一物种的配偶。这为全球昆虫数量下降提供了新解释。动物采用各种策略来建立近缘物种之间的交配界限,其中性信息素在识别同种配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通信”作用。然而,这些信息素中的关键链接易被臭氧等大气中的氧化物氧化。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以4种具有代表性的...
【关键词】生态,系统,平衡
发达国家迟两年兑现千亿美元气候承诺,遭多方批评()
【摘要】 6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表示,发达国家2022年才首次兑现提供约1000亿美元帮助较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比原定时间晚了两年。不论是承诺兑现的时间,还是兑现的方式,都招来不满。2009年,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OECD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发达国家在2022年提供了1159亿美元的气候融资,首次实现了这一目标,但这比原定...
【关键词】提供,资金,贷款
欧盟碳足迹核算细则征求意见截止在即,动力电池出口或再迎“碳壁垒”()
【摘要】 6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继欧盟《新电池法》后,配套细则也在加速出台。前不久,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新电池法》的配套细则——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草案及附件(以下简称《草案》)。《草案》仅保留2023年6月发布旧碳足迹草案中“全国平均电力消费组合”和“直连电力”两种计算模型,而将“供应商电力产品”和“剩余电力消费组合”的计算模型直接剔除。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相关企业无法通过签订绿电购买协...
【关键词】碳足迹,材料,回收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通过,要求40%清洁技术需求由本土制造()
【摘要】 6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经过一年多的讨论,5月27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NZIA),欧盟希望加强其清洁能源制造业。该份名为《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的提案意图通过推动本土制造来加强欧盟在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热泵、碳捕获与封存等技术领域的竞争力。2023年3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旨在确保欧盟在全球绿色工业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词】净零,排放,技术
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导致严重湍流增加()
【摘要】 5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卡塔尔航空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客机相继遭遇气流颠簸。英国雷丁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间,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正在致使湍流现象增加。在过去40年里,严重湍流增加了55%,中等湍流增加了37%,轻微湍流或轻度湍流增加了约17%。随着气候变化,乘飞机变得更加颠簸。该研究还发现,北大西洋和美国大陆上空的湍流增加幅度最大,欧洲、中东和南大西洋上空的湍流也大幅增加。而且,湍...
【关键词】增加,幅度,最大
澳学者: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必须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威胁()
【摘要】 5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文章,一名澳大利亚前消费者监督人士表示,该国必须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威胁,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在澳大利亚联邦预算中,政府将通过一项227亿澳元(1亿澳元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澳大利亚未来制造”计划来提高制造业能力。此举已被拿来与美国《通胀削减法》进行比较。但是经济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罗德·西姆斯表示,美国的做法是内向型的,是保护主义的,而澳大利...
【关键词】成本,最低,资源
海水长时间异常高温,全球珊瑚礁正在发生第四次白化()
【摘要】 5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珊瑚礁白化现象正变得愈加频繁和严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近期发表联合声明说,目前全球正经历有记录以来第四次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也是10年来的第二次。历史上曾记录到3次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分别为1998年、2010年以及2014年至2017年。自2023年初以来,已有超过53个国家和地区记录了珊瑚礁白化现象,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亚的大...
【关键词】变暖,程度,速度
西班牙、巴西、新加坡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摘要】 5月2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年来,西班牙、巴西、新加坡等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西班牙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超过8.5万种动植物物种分布于此,占欧洲物种总数的50%以上。2022年12月,西班牙批准实施《到2030年国家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为西班牙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制定了关键规划。该战略计划的重点是通过完善国家自然遗产和生物多...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地图
极端天气频发,多国经济受冲击()
【摘要】 5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据德新社报道,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在5月8日发布的公报中说,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4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已连续11个月刷新该机构记录的同期最高值。以韩国为例,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气象厅5月7日说,4月韩国平均气温达到14.9摄氏度,为自1973年开始相关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4月日间最高气温平均为21.1摄氏度,也创下同期最高。专家警告,在全球范围内,受厄尔尼诺现...
【关键词】粮食,农业,组织
《巴黎协定》以来银行业向化石能源注资近7万亿美元,美日银行投资最多()
【摘要】 5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5月13日,包括雨林行动网络(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和银行监察组织(BankTrack)在内的8家国际环保机构协同全球580多家机构,连续第15年发布了《银行巨头与气候乱局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追踪了全球最大的60家商业银行巨头在2016年《巴黎协定》实施以来为化石能源行业提供贷款和承销的情况,并将其作为衡量上述银行气候表现的重要指标。《报告》发现,截至2023年底,即《巴黎协定...
【关键词】能源,低碳,转型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塑料有毒物质可经由皮肤进入人体()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报道,新研究显示,用于防火塑料的有毒化学物质可通过与微塑料的接触经由皮肤被吸收到人体中。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实验证据,证明微塑料中作为添加剂的化学物质可以渗入人体汗液,然后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许多用作阻燃剂和塑化剂的化学物质已经被禁止使用,因为有证据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对健康存在不利影响,其中包括肝脏或神经系统损害、癌症以及生殖健康风险。然而,这些化学物...
【关键词】阻燃剂,塑化剂,化学
联合国就塑料污染治理开始新一轮谈判()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的新一轮谈判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谈判代表齐聚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继续围绕制定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国际条约展开讨论。据《自然》报道,这是就该条约制定而召开的第四届会议。前三届会议分别在乌拉圭、法国和肯尼亚举行。计划中的第五届也是最后一届会议将于今年11月25日在韩国釜山举行。根据2022年3月在肯尼亚内罗毕通过的《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上述条...
【关键词】塑料,回收,限制
世界气象组织:极端天气导致欧洲去年经济损失超百亿欧元()
【摘要】 4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4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与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联合发布《欧洲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继续影响整个欧洲,2023年欧洲经历了大面积洪水和严重热浪,2023年欧洲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经济损失预计超过134亿欧元。据统计数据,2023年是欧洲有记录以来最热或第二热的一年,欧洲海域的平均海面温度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年中有11个月的气温高于平均水...
【关键词】冰川,融化,严重
非洲多国探索发展氢能产业()
【摘要】 4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能源转型的一个重要选择。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到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氢能产业链产值有望超过2.5万亿美元。近年来,多个非洲国家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摩洛哥2021年制定绿氢路线图,目标是到2030年使绿氢产量占到全球需求的4%。今年3月,摩洛哥发起“摩洛哥提议”计划,将投入100万公顷...
【关键词】创造,大量,就业
为减少“永久性化学物质”危害,美国公布首个自来水标准()
【摘要】 4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据美联社报道,为减少自来水中有毒的“永久性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4月10日公布了全美首个自来水标准,严格限制自来水中“永久性化学物质”的含量上限。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是一种合成化合物,由于它不易在环境或人体中分解,也被称作“永久性化学物质”。其广泛存在于不粘锅、食品包装等生活用品中,还能进入供水系统,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报道称,新标准将...
【关键词】多种,混合物,限制
提升运营效率、加快绿色转型,全球航空运输业低碳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摘要】 4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智慧货运中心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计划提升碳排放计算的通用办法,努力为航空货运业提供一致和透明的碳排放计算支持。近年来,全球多国积极参与可持续燃料研发和推广,扶持绿色配套产业,航空公司、机场、空中航行服务提供商、制造商等行业主要参与者也在提升运营效率、加快绿色转型方面持续发力,全球航空运输业低碳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10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第...
【关键词】清洁,航空,能源
世界资源研究所:去年全球约370万公顷热带雨林遭破坏()
【摘要】 4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4月4日,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大约370万公顷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相当于每分钟损失近1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森林。报告说,2023年热带雨林遭破坏的部分原因是野火,但主要原因是人为毁林。2023年雨林损失面积比2022年减少约40万公顷,但与2019年、2021年大致持平。如此大面积的雨林损失,相当于间接产生了2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根据报告,2023年巴西和哥伦比亚的热带雨林损...
【关键词】损失量,显著,下降
光大环境越南顺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竣工()
【摘要】 4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4月6日,光大集团旗下光大环境在越南承天顺化省投资建设运营的垃圾发电项目(以下简称“顺化项目”)竣工。作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战略合作伙伴,光大环境持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出环境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芹苴垃圾发电项目是光大环境在越南第一个现代化、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国家有关部委、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绿色“一带一路”标杆项目宣传。顺化项目是光大环境在越...
【关键词】能源,转型,贡献
“全球能源监测组织”最新报告称,新油气田活动激增或将拖累全球气候行动()
【摘要】 4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全球能源监测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前,全球化石燃料生产商计划将成倍增加新批准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而美国在开采活动中处于领先,这些活动有可能阻碍各方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这份名为《2024深层钻探: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追踪》的报告显示,2023年至少有20个油气田达成了最终投资决定,获准开采总量为80亿桶油当量。到2030年之前,化石燃料行业计划再从64个新油气田开采31...
【关键词】继续,新建,石油
2023年全球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纪录,多国呼吁加快行动()
【摘要】 4月2日,中国环境报讯,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引用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监测的78个国家,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从1.49亿人增加到3.33亿人。“地区冲突、经济衰退等因素导致农业成本上升、粮食价格飙升,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全程度...
【关键词】全球,气候,目标
最新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出炉,印证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摘要】 3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世界气象组织(WMO)日前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报告说,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报告称,2023年的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1.45 ± 0.12℃。2023年是174...
【关键词】生态,系统,损害
日本东丽拟年内在中国推出使用期限翻倍的水处理膜()
【摘要】 3月29日,中国环境报讯,东丽株式会社(总公司:东京都中央区,代表取缔役社长:大矢光雄。以下简称“东丽”),此次成功开发出针对工厂废水的再利用及污水处理等严苛的使用条件下、不仅能保持现有的高度污垢去除性,并能长期稳定地生产优质水的高耐久性反渗透(RO)膜※1。现在,东丽正在进行批量生产的准备,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以在市场迅速扩大的中国开始销售为目标,并将其活用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产品开发...
【关键词】更换,频率,碳足迹
英国《卫报》:拜登在气候计划上出尔反尔()
【摘要】 3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据英国《卫报》报道,被誉为美国首位“气候总统”的拜登正在逐步放缓其有关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行动和计划。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2023年5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针对发电厂碳排放的限制措施,要求大幅度限制三类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现有燃煤发电厂、现有天然气发电厂和新建天然气发电厂。报道称,发电厂是美国第二大温室气体的排放来源,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美国温室气体总...
【关键词】减少,碳排放,目标
欧盟提出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阶段性目标()
【摘要】 3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报告评估了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能途径,提出到2040年将欧盟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90%的阶段性目标建议。针对这一新目标,今年6月欧盟议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上任后,将会提交相关立法提案。欧盟的做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也展示出其更强的雄心。欧盟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此次阶段性目标建议的提出...
【关键词】相关,立法,提案
欧盟机构:2024年全球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2月()
【摘要】 3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3月7日发布公报说,刚刚过去的2月份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2月,也是连续第九个月创下同期最高气温纪录。公报数据显示,2月份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13.54摄氏度,比上一个最热2月(2016年)高出0.12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2月平均气温高出1.77摄氏度。监测数据还显示,过去12个月,全球平均气温创有记录以来新高,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1.56摄氏度。...
【关键词】总体,异常,偏高
新研究:氧气少于预期,“木卫二”宜居性或降低()
【摘要】 3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据2024年3月4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地表每秒仅产生约26磅(12公斤)氧气。照此速度,这个冰层覆盖的星球每24小时可以产生1000吨氧气,足以维持一百万人一天的呼吸。然而,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之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之前模型估计木卫二每秒可以产生2205磅(1000公斤)氧气。不过,这并不能推翻木卫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詹...
【关键词】需要,更多,探索
化工巨头巴斯夫盯上电池回收生意,连续出手布局欧洲市场()
【摘要】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巴斯夫官微消息,近日,意大利商用车制造商依维柯集团宣布与巴斯夫合作,为依维柯集团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提供回收解决方案。巴斯夫将通过机械处理方式把收集的电池加工成黑色粉末,并从中提取和回收镍、钴、锂等制造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据透露,巴斯夫日前在德国施瓦茨海德建立在欧洲的首个电池材料生产和电池回收中心,将负责组织和管理依维柯电动货车、公交车和卡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整个回收过程。电...
【关键词】电池,回收,价值链
欧盟推出的“绿色欧洲”计划正遭遇重重阻力()
【摘要】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中,欧盟一直自认为走在世界前列,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绿色欧洲”计划。不过,这一努力当前正遭遇重重阻力。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政治挑战以及即将到来的欧洲议会选举,都考验着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能力。欧盟委员会2月初发布“2040年气候目标”,承诺相比1990年减少9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此举将确保欧洲进一步履行《欧洲绿色协议》中的承诺,按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关键词】欧盟,碳中和,目标
2023年欧盟风电首次超过天然气,可再生电力占比超四成()
【摘要】 2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能源智库Ember报告显示,2023年,欧盟可再生电力占比达到44%。风能和太阳能是欧盟可再生电力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去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90TWh,占总发电量比重约27%,装机容量增加了73GW。其中,风力发电量475TWh,占总发电量18%,占比首次超过发电量为452TWh的天然气,创历史新高。据报告,2023年,欧盟化石燃料发电量暴跌19%,占欧盟电力不到三分之一。其中煤炭发电量333TWh,同比下降26%,...
【关键词】化石,燃料,发电量
日本计划利用废木材生产乙醇()
【摘要】 2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乙醇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原料之一。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日本的一些公司正研究利用木材废料生产乙醇并计划自2027年开始量产。可持续航空燃料有利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与传统由石油制成的航空燃料相比,可持续航空燃料可使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七至九成。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计划,到2030年,在日本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航空燃料中,可持续航空燃料所占比例将达到10%。目前与美欧相比,...
【关键词】航空,燃料,碳中和
福岛核污水泄漏渗入土壤,日本政府批东电违反规定()
【摘要】 2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2月19日,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泄漏事故,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批东京电力公司违反规定。福岛第一核电站2月7日发生了核污水泄漏事故,核污水泄漏时长约40分钟,约1.5吨核污水流到外部并渗入土壤,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总量高达66亿贝克勒尔。东电2月15日公布了调查结果,称泄漏系工作人员未关闭手动阀门所致。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有4000人左右在进行核电站报废工作,人...
【关键词】违反,作业,规则
特斯拉将支付150万美元解决“危险废物诉讼案”()
【摘要】 2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旧金山地区检察官Brooke Jenkins近日宣布,特斯拉将支付150万美元了结本周早些时候加州25个县提起的诉讼。此前提起的诉讼指控特斯拉在全州多达101个地点不当处理、运输和处置危险材料,包括机油、铅酸电池、防冻液和柴油等。特斯拉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被要求支付13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并支付20万美元用于偿付自2018年以来的调查费用。此外,特斯拉必须在5年内遵守禁令,并妥善处理危险材料。这...
【关键词】危险,废物,管理
美国承认:在冷战期间的行动造成三起放射性污染事件()
【摘要】 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国会下属美国政府问责局网站发布报告称,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的行动造成了格陵兰岛、西班牙和马绍尔群岛的放射性污染据报告,1960年代,美国军方在格陵兰岛建造了一座小型核反应堆,以研究在那里安装核导弹的可行性。但该反应堆被发现具有高放射性,它留下的放射性冷却水被埋在格陵兰冰盖之下,在2100年前都将保持污染状态。1966年,两架美国空军飞机在西班牙小镇帕洛...
【关键词】保持,污染,状态
欧盟拟对重型车辆实施严格碳排放限制()
【摘要】 2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欧盟各国代表和欧洲议会日前就实施更严格的重型车辆碳排放标准达成初步协议。根据协议,欧盟各国的重型车辆要在2030年至2034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5%,2039年年底前减少65%,2040年以后减少90%。据估计,欧盟各国道路上行驶的重型车辆占道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的1/4。新协议将有助于减少这些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快向绿色交通运输方式转变,使欧盟朝着“2050年年底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进一步。报...
【关键词】绿色,交通,运输
日本最大单机容量火力发电厂发生爆炸()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日经新闻报道,1月31日下午,日本当地时间3点10分左右,日本爱知县武丰火力发电厂发生爆炸,现场黑烟滚滚。据爱知县当地警方和消防部门通报,事故由传输燃料的运输机产生明火引起,在5号机组的锅炉内发生爆炸,截至目前无人员伤亡。这家火力发电厂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中部电力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由JERA公司运营。发生爆炸的5号机组占地63万平方米,以煤炭和木质生物质等作为发电燃料,最大输出电力为...
【关键词】传输,燃料,运输机
ESG基金大幅缩水,投资者纷纷逃离()
【摘要】 2月1日,中国环境报讯,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第一次出现季度资金净流出的情况。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基金整体增长了0.2%,但可持续基金收缩了1.7%,投资者对美国可持续基金的兴趣连续第五个季度低于传统基金,美国可持续基金的关闭速度甚至快于开设新基金的速度。欧盟占全球可持续基金的份额最大,拥有全球可持续基金资产的85%,也是迄今为止最发达和多样化的ESG市场,但去年依旧无法幸免于资金外流。截止到2023年9...
【关键词】开设,基金,速度
美国、巴西频遭极端天气,2024年全球或再创高温纪录()
【摘要】 1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1月14日,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普降暴雨,淹没了数十条街道,共有11人在暴雨中丧生。暴雨引发的洪水使里约热内卢北部一家医院遭遇短暂停电,十几条公交线路停运,至少四个地铁站被暂时关闭。由于暴雨过后树木有倒塌的风险,公园和一些培训机构也都暂停开放。本轮强降雨天气始于12日,造成了圣保罗州多地发生山体滑坡、街道被淹、社区断电。此外,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的孔戈尼亚斯机场一度有25架次航...
【关键词】极端,频率,强度
巴基斯坦“迫切需要”中国治霾经验()
【摘要】 1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据巴基斯坦《新闻报》网站1月16日报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环境部门官员15日与来自中国的环保专家举行了会议。报道称,双方讨论的重点是应对旁遮普省的雾霾挑战,中国专家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了切实建议。旁遮普省环境部门官员拉希德·卡迈勒-拉赫曼表达了该省政府借鉴中国专家雾霾治理经验的迫切愿望。当地仅有一小部分雾霾是农业造成的。卫星图像显示,印度旁遮普邦的稻米种植面积比巴方要大得多,在收获...
【关键词】相关,科研,单位
印尼一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云高达两公里()
【摘要】 1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1月10日,印度尼西亚的勒沃托比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云达到山顶以上2000米高的地方,当局将这座火山的警戒状态提升至最高级别。在此次喷发之前,这座位于印尼弗洛勒斯岛东部的火山已连续数周出现活动加剧的情况,促使当地政府向附近居民下达了疏散令。印尼火山和地质减灾中心9日晚些时候将勒沃托比火山的警戒级别提高到四级,而该机构上周已将该火山的状态提升至印尼四级警戒级别中的第二高,并...
【关键词】警戒,状态,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