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强劲增长,中国市场继续领跑()
【摘要】 5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国际能源署5月14日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电动汽车市场仍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新车总销量超过四分之一。报告提及,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同比增长约25%,首次占全球汽车市场2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增势明显。报告还显示,中国市场继续领跑,2024年电动车销量超过110...
【关键词】汽车,市场,强劲
外媒:清洁能源助力中国一季度碳减排()
【摘要】 5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一家智库5月15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电力需求迅速增长,但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激增使中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碳排放量下降,这也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去年发表的研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几乎相当于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两倍。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首席...
【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
特朗普政府拟终止太空污染研究()
【摘要】 5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政府以“消除对觉醒意识形态的支持”为由,准备终止对卫星和火箭污染的研究,其中包括一些由亿万富豪马斯克的太空公司造成的污染,引发了有关利益冲突的新问题。被取消的两个项目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的一部分,旨在测量太空垃圾的积累程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认为,NOAA的研究可能会催生新的法规,挑战马斯克的太空商业项目。据《卫报》5月7日报道,2023年底,NOAA资助的一...
【关键词】温室,气体,污染物
欧盟气候机构:今年4月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4月()
【摘要】 5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8日发布报告说,2025年4月成为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热的4月,仅次于2024年4月。据报告介绍,该机构记录的4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4.96摄氏度,仅比2024年同期低0.07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51摄氏度。数据还显示,2025年4月是过去22个月中第21个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的月份。从全球来看,2025年4月是...
【关键词】地表,气温,数据
世界各地的CCUS项目正在达到新的里程碑()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近年来,该行业出现了新的势头,部分原因是围绕大型CCUS中心和网络组织的新商业模式。CCUS项目数据库的最新更新包含了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发展情况,显示了整个项目管道的适度变化。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行的CO2捕集和封存能力略高于5000万吨,略高于一年前。根据目前的项目,到2030年,捕集能力将达到每年约4.3亿吨CO2。与此同时,到2030年,封存能力可能达到6.7亿吨CO2左右,与之...
【关键词】风险,资本,投资
波兰按计划推进首座核电站建设()
【摘要】 5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波兰核电站公司4月28日与美国公司西屋-贝克特尔联合体签署一项协议,为建设波兰首座核电站下一步工作搭建框架。波兰总理图斯克和美国能源部长赖特出席了签字仪式。当天两家公司签署了工程开发协议,旨在替代4月初到期的工程服务合同,协议内容涵盖获取核电站建设所需的行政命令、许可证和执照在内的详细工作,以及在选址地进行下一阶段深入地质勘查的工作等。图斯克当天对媒体说,除了建设大型核电站项...
【关键词】地质,勘查,工作
马来西亚沙巴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
【摘要】 4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4月25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下称一带一路中心)与马来西亚安威管理和供应公司、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推动马来西亚沙巴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由马来西亚方负责投资,并向中方采购总包服务、设备和技术,将带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运输车辆制造技术、垃圾焚烧发电前沿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绿色技术走向海外,助...
【关键词】合作,网络,搭建
全球珊瑚正经历最严重最大范围白化现象()
【摘要】 4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国际珊瑚礁倡议”组织4月23日说,全球84%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这是1998年以来第四次全球大规模珊瑚白化,也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据悉,本次危机始于2023年,持续至今。此前的纪录发生在2014至2017年间的第三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期间,当时全球68.2%的珊瑚礁区域遭受了导致珊瑚白化的热应激压力。更早前,第一次和第二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分别发生于1998年和2010年。科学家警告,这一灾难性事件将...
【关键词】推向,未知,领域
新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
【摘要】 4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如今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每年经历极端高温的天数是80年前的3倍以上。海洋热浪是指海洋表面水温在一段时间内远高于正常水平的现象。英国雷丁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研究了气候变暖及海洋热浪相关数据后发现,在20世纪40年代,全球海面平均每年约有15天经历极端高温,如今这一数字已跃升至近50天;近...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
美政府有意取消受保护物种栖息地,引起破坏生态担忧()
【摘要】 4月22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以及国家海洋渔业局16日表示,有意取消保护濒危和受威胁物种的栖息地。依据上述两部门说法,对受保护物种栖息地的改变不应被视为对该物种构成“伤害”,因为这不属于蓄意“捕获”某物种的行为。美国现行《濒危物种法》规定,对物种构成“伤害”的行为包括改变或摧毁其栖息地,而“捕获”被定义为“骚扰、损害、追捕、狩猎、射击、弄伤、杀戮、诱捕、捕捉、采集或试图参与任何...
【关键词】保护,濒危,物种
中美研究展示强化学习可显著降低气候适应决策的成本效益()
【摘要】 4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18日,同济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和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等机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基于强化学习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针对沿海洪水风险管理的应用》(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 Application for Coastal Flood Risk Management)的文章指出,相比于传统计算模型,强化学习...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
国际能源署: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将翻倍()
【摘要】 4月15日,中国环境报讯,国际能源署4月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报告认为,为满足数据中心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全球各地将利用多种能源,而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凭借经济性...
【关键词】技术,创新,减排
国际最新研究:南大洋变暖影响热带降雨,或加剧脆弱地区极端天气()
【摘要】 4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相比北极变暖,南大洋变暖对某些地区的影响可能更大,尤其会影响到热带降雨模式。这些效应可能会加剧脆弱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该论文介绍,极地地区正在经历比全球其他地区更快的变暖,这一现象被称为极地放大效应,可能会影响全球气候。虽然北极变暖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而环绕南极地区的南大洋变暖速度较慢,人们对其的了解...
【关键词】翻转,环流,变弱
芬兰宣布今春将全面关停燃煤电厂()
【摘要】 4月9日,中国环境报讯,芬兰政府4月1日宣布,随着该国两家能源公司逐步关停所有燃煤电厂,今年春季芬兰将全面停止在能源生产中使用煤炭。芬兰政府发布公报说,此举是芬兰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比法定期限提前了4年。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生产今后将被低碳、清洁、可再生的方案替代,芬兰将迎来更加稳定、可持续和气候友好的能源系统。芬兰政府表示,今后该国能源公司将依靠电锅炉、热泵、能源储存、生物能源、废热回收等方式生产...
【关键词】低廉,能源,价格
欧盟委员会提议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
【摘要】 4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欧盟委员会4月1日提出一项法规修订方案,提议在新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面,给予欧洲汽车制造商更灵活的排放合规选项。欧委会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修订方案提议的灵活性措施将允许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内,不按年度审核而是以这3年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来衡量是否达到减排目标。此举将使车企在个别年份排放超标时,仍可通过其他年份的超额减排来平衡。按现行规定,未能通过年...
【关键词】立法,机构,修订
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报告,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加速()
【摘要】 4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能源评估》最新报告,针对2024年全球能源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新能源技术应用态势,以及能源领域碳排放情况等核心议题。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2%,增速超过2013年至2023年间1.3%的年平均增长水平。在能源需求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增量仍占80%。发达经济体的能源需求在经历连续数年萎缩后呈现...
【关键词】能源,品种,技术
美媒:非法阻挠输油管建设,“绿色和平”组织败诉被判赔偿6.6亿美元()
【摘要】 3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报道称,因不满“绿色和平”以不法手段阻挠美国“达科他输油管”项目的建设,美国能源巨头Energy Transfer公司早在2019年就对该组织提起诉讼。经过长达3周的审判,美国北达科他州地方法院本月19日对原告方诉求予以支持,判处“绿色和平”诽谤、滋扰、非法侵入与民事共谋等罪名全部成立。目前,该组织面临约6.6亿美元(约合47.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赔偿,由该组织的荷兰总...
【关键词】自由,触犯,法律
联合国报告:冰川迅速消融威胁20亿人食物和水供应()
【摘要】 3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年3月21日,是首个“世界冰川日”。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冰川“前所未有”的融化速度使全球20亿人的食物和水供应受到威胁,并将给依赖这些水源的社区带来难以预测的后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3月21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2/3的灌溉农业区因冰川消融和山区降雪及降水减少而受到某种影响。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山区,发展中国...
【关键词】持续,退缩,消融
全球约15%大城市正遭遇旱涝交替频发的“气候鞭笞”()
【摘要】 3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据《卫报》11日报道,国际非政府组织水援助组织(WaterAid)与全球多所大学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水和气候:城市人口面临的风险不断上升》指出,全球约15%的大型城市正越来越频繁面临水文气候“鞭笞效应”,即极度潮湿与极端干旱气候交替频发的现象。这一“鞭笞效应”可能造成双重灾害——城市可能同时面临严重干旱引发的供水危机与突发性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对排水系统、饮用水安全及交通网络构成...
【关键词】加剧,水资源,管理
研究显示:地球“脏镜子”现象加速气候变化()
【摘要】 3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据欧洲新闻社3月11日报道,新研究表明,海洋上空的多云区反射回太空的阳光比以前少,这加剧了温室效应,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这项发表在英国《环境研究通讯》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这种变暗效应发生在地球上的多个地区,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的多云区,以及南极洲边缘地区。而在南极地区,近来海冰的大量融化也可以解释为何海洋吸收了更多的阳光。该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英国雷丁大学...
【关键词】减少,空气,污染
法媒:美国驻外使领馆停止发布空气质量数据()
【摘要】 3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综合美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停止“全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美国驻外使领馆将停止发布空气质量数据。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院4日宣布因“预算限制”不再能够继续发布空气污染数据。美国国务院表示,历史数据将留存在环境保护署的一个网站上,但实时数据已于4日停止更新,并将在相关项目重新获得经费前一直处于宕机状态。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大幅削减了海外以及环境支出。...
【关键词】开展,环境,监测
越南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工建设()
【摘要】 3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5日,越南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胡志明市开工建设。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由VietStar股份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金额达3.5万亿越南盾(10亿元)。该项目位于古芝县西北废弃物处理综合体,每天处理2000吨固体废弃物。Vietstar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计划早在5年前已获胡志明市批准,同时获批的还有由心生义公司(Tam Sinh Ngh?a)在古芝建设的另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据了解,心生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关键词】资源,处理,技术
恩德斯豪斯与西克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中国区业务整合全面完成()
【摘要】 3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全球过程自动化领域迎来重大合作进展。德国传感器巨头西克公司(SICK)与测量仪表领军企业恩德斯豪斯(Endress+Hauser)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气体分析及流量测量领域的技术整合与业务交接已全面完成。此次合作旨在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为全球流程工业客户提供更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双方战略合作在全球42个国家正式生效,约800名西克销售与服务人员转入恩德斯豪...
【关键词】中心,深度,协作
印度大型河流连通项目遭抗议()
【摘要】 3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斥资4400亿印度卢比(100印度卢比约合8.3元人民币)的印度肯-贝特瓦河流连通项目日前引发大规模抗议,数千人担心该项目会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据印度《自有新闻报》、《印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肯-贝特瓦河流连通项目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通过隧道、运河和大坝系统,把位于中央邦肯河的多余水量引入北方邦贝特瓦河,以缓解北方邦部分地区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提升其农业发展质...
【关键词】环境,问题,争议
推动全球气变治理的IPCC全会启幕,美国官方代表缺席()
【摘要】 2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为期一周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2月24日在杭州启幕,来自100余个成员国的千余名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正式启动第七次全球气候评估(AR7)规划工作。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科学基石,IPCC自1990年起发布的六次评估报告始终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和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气候政策的核心决策依据。正在筹备的第七次评估报告预计2028年完成,其结论将直接影响2...
【关键词】核心,议题,碳中和
研究表明:全球升温突破1.5℃上限()
【摘要】 2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据英国科学新闻网站2月16日报道,根据201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人类正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然而在2024年,地球气温升幅超过了这一上限。这还不足以宣布我们已经跨过了《巴黎协定》所设立的门槛,因为该目标基于数十年平均气温升幅评估,而不是看气温升幅是否在短时间内突破了1.5℃大关。但刚刚发表的两篇论文使用了不同的衡...
【关键词】研究表明:全球升温突破1.5℃上限
全球低碳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摘要】 2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履约《巴黎协定》的压力下,大多数国家加快了低碳发展的步伐。然而,新冠疫情的冲击叠加国际地缘冲突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整体复苏乏力,这使得全球低碳发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一是,去碳化进程受能源危机拖累。2021年10月以来,世界各地持续性的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全球的去碳化进程,使全球摆脱煤电的道路更加艰难...
【关键词】收碳,关税,贸易
马斯克的xAI超级计算机再惹环保争议:15台燃气轮机被指排放超标()
【摘要】 2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再度引发环保争议。据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当地媒体报道,xAI计划在未来继续使用燃气轮机为其位于孟菲斯的“Colossus”超级计算机供电。今年1月,xAI附属公司CTC Property向田纳西州谢尔比县申请了15台燃气轮机的运营许可证,许可证将允许这些燃机从2025年6月至2030年6月持续运行。但这批燃气轮机引发了环境方面的担忧。xAI的设施位于前伊莱克斯工厂...
【关键词】燃气,轮机,环境
中蒙签署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跨境铁路协议()
【摘要】 2月19日,人民铁道网讯,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月14日下午会见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中蒙双方签署了“蒙古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间关于建设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跨境铁路协议”。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表示,该项目的讨论始于2004年,自2008年以来已进行了60多轮谈判。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蒙跨境铁路迎来实质性进展,将打破蒙古国煤炭等矿产出口瓶颈,煤炭年出口量将从8370万吨升至1.2亿吨,铁路运输占比有望翻倍。蒙古...
【关键词】便捷,通道,建设
欧盟敦促成员国加强保护水资源()
【摘要】 2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欧盟委员会2月4日发表声明,呼吁欧盟成员国加强保护水资源。欧盟委员会表示,根据最新的欧盟水资源状况报告,欧盟仅有39.5%的地表水体达到良好的生态状况,26.8%的地表水体达到良好的化学状况,“这主要是由于汞和其他有毒污染物的广泛污染造成的”。另外,水资源短缺和干旱也成为欧盟大部分地区日益担忧的问题。对此,欧盟委员会建议成员国加强管理水资源,包括遵守废水处理等相关法律,严格限制污染...
【关键词】加强,管理,水资源
洛杉矶大火背后:气候变化加剧保险危机()
【摘要】 2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2025年伊始发生的洛杉矶特大山火在燃烧逾半月后逐渐熄灭,它不仅凸显了气候变化会给生命带来直接威胁,给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加利福尼亚州民众踏上漫长的重建之路,一场日益严峻的房屋保险危机也正在浮出水面。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数据,从全球平均水平看,由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保险能承担30%到40%的比例。北美作为保险渗透率较高的市场,赔付能够达到经济损失的50%-60%。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各...
【关键词】气候,保险,泡沫
“灾害级大雪”来袭,日本政府呼吁民众减少外出()
【摘要】 2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日本气象部门3日预报,日本多地4日起将遭遇今冬以来最强寒潮,部分地区恐出现“灾害级”强降雪。日本政府呼吁民众减少非必要外出,并将在首相官邸设立信息联络室以应对相关状况。日本气象厅3日预报,受强冷空气及冬季气压分布影响,日本北部、西部等地4日开始将出现大幅降温和强降雪。其中,东北和北陆地区降雪量预计较大,截至5日晚的24小时降雪可能达到100厘米。按日本媒体说法,这次寒潮为“十年一遇...
【关键词】道路,长时间,拥堵
英国将投26.5亿英镑建造或维护防洪设施()
【摘要】 2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英国政府2月5日消息称,将在两年内投资26.5亿英镑建造或维护防洪设施,以使数以万计的家庭和企业将得到更好保护,免受洪灾侵袭。英国政府表示,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持续上升,对家庭、企业和社区造成极大影响,每年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采取果断行动投资适应气候变化从未如此重要。英国政府称,这项投资不仅能保护家庭免受洪水灾害的侵袭,还能通过保护企业、支持就业和在气候变化导致洪水风险增...
【关键词】维持,经济,稳定
英力士关闭英国最后一家乙醇工厂,称英国化工面临“消亡”()
【摘要】 1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据跨国化工巨头英力士(INEOS)1月13日消息,由于高昂的能源价格和高碳税,公司关闭了英国仅存的最后一家合成乙醇工厂,或影响500多个岗位。英力士表示,英国曾经是化学领域的主要力量,雇用了大量高技能的劳动力。但过去5年,英国能源价格翻了一番,目前该国的能源价格是美国的五倍。英国无法与如此巨大的劣势竞争。仅过去5年就有10家大型化工厂关闭,英国已有“一代人”的时间没有新建一家化工厂。虽...
【关键词】化学,领域,力量
《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发布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
【摘要】 1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联合全球31个研究单位,在《大气科学进展》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及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次达到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海洋逐年不断刷新变暖纪录已成为新常态。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海洋正在加速变暖。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数据一致表...
【关键词】人类,可持续,发展
美国加州南部野火已造成约18万人撤离()
【摘要】 1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地区多处野火1月9日继续肆虐,目前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约18万居民被撤离,数千座建筑损毁。根据加州林业和消防局9日上午最新通报,洛杉矶地区目前有5处危险性野火蔓延,总过火面积超过11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两处野火分别位于洛杉矶县西部沿海社区帕西菲克帕利塞兹和洛杉矶县东部阿尔塔迪纳地区。据悉,这两处野火的过火面积目前分别超过70平方公里和40平方公里,火势仍未得...
【关键词】火灾,管理,援助
欧盟警告:美国若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将“严重打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
【摘要】 1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有意让美国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消息不断传出。路透社当地时间7日报道称,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行动的委员沃普克·胡克斯特拉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警告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将对国际气候外交造成严重打击。”胡克斯特拉还提到,为回应美国此举,其他国家需“加倍努力进行气候外交”。“要确保每个人最终都参与进来,别无选择,因为气候变化(对每个...
【关键词】气候,治理,格局
日本2024年气温创该国有记录以来新高()
【摘要】 1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日本气象厅1月6日说,日本2024年平均气温比基准值(1991年至2020年的30年平均值)高1.48摄氏度,超过2023年创下的年平均气温最高纪录,成为该国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象厅数据显示,2024年6月至8月,日本全国平均气温比基准值高出1.76摄氏度,与2023年夏天并列成为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9月至11月的日本秋季平均气温也创下本国历史最高纪录。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全国最高气温是7...
【关键词】持续,高温,趋势
美国多州进入紧急状态背后:全球变暖加剧极地涡旋一路南下()
【摘要】 1月8日,中国环境报讯,受新一轮冬季风暴影响,美国多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自美国当地时间1月4日一场大型冬季风暴开始袭击美国中部地区,当地部分地区可能遭遇近十年来的最强降雪,超6000万居民正处在冬季警报中。新华社报道称,密苏里州、阿肯色州、肯塔基州、弗吉尼亚州等多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从中部堪萨斯州到东部沿海的马里兰州、特拉华州等地,多州发布冬季风暴警报,提醒民众谨慎出行、做好防范。受暴风雪影响,数千...
【关键词】暴雪,强风,极低温
全球甲烷浓度增长速度加快()
【摘要】 12月31日,中国环境报讯,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日前发表的一项关于甲烷温室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年一直保持稳定的甲烷浓度,自2007年开始以每年近十亿分之六的速度上升,到2020年,增长速度翻了一番,该结论由在一个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实验室分析来自全球22个地点的甲烷样本得出。这引起国际科学界对甲烷问题的担忧。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尤其在短期内对全球的温室效应影响显著。研究发现,湿地是...
【关键词】来源,甲烷,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