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与优美科签订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摘要】 5月10日,外媒讯,近日,巴斯夫与优美科签署了一项非排他的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其广泛涉及了正极活性材料(CAM)及正极材料前驱体(PCAM)产品,包括镍钴锰(NCM)、镍钴铝(NCA)、镍钴锰铝(NCMA)和高容量富锰材料(HE-NCM)等。正极活性材料(CAM)对于现代电动交通和其他应用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安全和成本至关重要。正极活性材料及正极材料前驱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材料的研发对于最大限度地提升电池性能非常...
【关键词】巴斯夫,优美科,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昆士兰大学开发新型石墨烯-铝电池()
【摘要】 4月30日,外媒讯,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电池。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更具有可持续性,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移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电池需要使用昂贵的稀有金属,并且使用时间短,可持续性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将石墨烯电极和铝离子电池结合起来。实验表明,这种电池的...
【关键词】昆士兰大学,石墨烯-铝电池,寿命
《Nature Electronics》:纤维素纳米晶做介电层,回收率超过95%的全碳晶体管()
【摘要】 4月30日,外媒讯,电子垃圾(e-waste)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垃圾种类之一,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瞬态电子是一种设计为在使用结束后能够可控分解的电子设备,被认为是一种减少电子垃圾对生态和健康的影响的有效方法。然而,瞬态电子学的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相容性上,对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导电材料上,而忽略了其他电子材料。美国杜克大学Aaron D. Franklin团队设计制备了一种全碳的薄膜晶体管器件,器件在...
【关键词】纤维素纳米晶,全碳晶体管,杜克大学
巴斯夫推出基于可再生原料的增塑剂产品组合()
【摘要】 4月23日,新浪财经讯,巴斯夫已开始向PVC行业提供部分基于循环原料的增塑剂组合。对于这种新的增塑剂组合,在价值链的开始阶段,使用可再生或化学循环原料代替化石资源。替代原料根据质量平衡法分配到销售产品中。巴斯夫的生物质平衡(BMB)增塑剂基于可再生原料,名称为Hexamoll? DINCH BMB、Palatinol? N BMB、Palatinol? 10-P BMB和Plastomoll? DOA BMB,使用所需数量的生物石脑油或沼气代替化石资源。这些材料来自有机废物...
【关键词】巴斯夫,可再生原料,增塑剂
韩国锦湖三井投资4000亿韩元扩建MDI产能()
【摘要】 4月23日,新浪财经讯,锦湖三井化学公司近日表示,公司将投资约4000亿韩元(3.581亿美元),以扩大其在韩国西南部地区的化学品制造工厂产能。韩国合成橡胶制造商锦湖石化和日本三井化学的合资公司表示,其股东批准了扩大其位于韩国首尔西南455公里的二苯基二异氰酸甲酯(MDI)丽水工厂产能的投资计划。MDI是聚氨酯的核心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冰箱、建筑材料、汽车内外饰材料和液化天然气船等。锦湖三井化学表示,当2024年扩...
【关键词】韩国锦湖三井,MDI,产能
美空军机翼项目融合大批先进复材生产工艺,碳纤维梁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4月7日,美国初创3D打印企业Continuous Composites宣布完成与美国空军实验室为期两年的机翼结构设计合约,并通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出机翼样件。该项目融合了一大批先进的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梁结构和模具采用3D打印技术,肋结构采用长纤注塑工艺,蒙皮采用自动铺丝技术。其中,Continuous Composites公司负责生产的是两根8英尺(约2.44米)长、4磅(约1.8千克)重的碳纤维锥形梁。利用其专利3D打印技...
【关键词】美空军,机翼,碳纤维
Phinergy开发铝空气电池,续航为锂电池四倍()
【摘要】 4月16日,新浪财经讯,以色列清洁能源初创公司Phinergy和印度能源巨头印度石油公司(IOC)共同拥有的IOP公司,致力于将铝空气电池投入商用。他们将与印度两家领先汽车制造商Ashok Leland和Maruti Suzuk合作,以测试Phinergy开发的铝空气电池,评估其商业用途。目前,已开发出由25个铝空气电芯构成的电池原型,将在Maruti Suzuki的电动汽车,及Ashok Leland的电动卡车中进行测试。铝空气电池的技术原理很简单,从空气中吸入氧,与...
【关键词】Phinergy,铝空气电池,锂电池
QuantumScape的专有固态电池技术获大众汽车认可()
【摘要】 4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开创固态电池技术的公司QuantumScape获得了大众汽车(VW)的背书,根据QuantumScape发布的声明,该公司已经 "达到了技术上的里程碑,这是大众汽车集团美国投资公司追加1亿美元投资的成交条件。QuantumScape指出,QuantumScape (QS)通过提供与电池领域众多替代品的最新比较,展示了其固态电池的 "游戏规则改变潜力"。这个里程碑是大众汽车在德国的实验室里成功测试QuantumScape的最新一代...
【关键词】QuantumScape,固态电池,大众汽车
格罗方德:芯片短缺持续到2022年,公司拟投14亿美元扩产()
【摘要】 4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执行长Thomas Caulfield表示,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超过 100%,整体产能满载,而格罗方德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增加产能。然而,目前半导体产业供应不应求的情况仍未趋缓,可能将持续到2022年或是更晚。Caulfield指出,芯片的短缺正对全球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像是延误了汽车生产,或是消费性电子制造商的营运等,而芯片的短缺也凸显了晶圆代工厂的...
【关键词】格罗方德,芯片短缺,扩产
产能翻倍!巴斯夫马来西亚丙烯酸分散体新生产线投产()
【摘要】 4月2日,外媒讯,近日,巴斯夫位于马来西亚巴西古丹(Pasir Gudang)的全新丙烯酸分散体生产线正式投产,实现产能翻倍。这座技术先进的装置将为亚太区涂料、建筑、黏合剂及包装行业供应丙烯酸分散体。新增产能将着重服务东盟及澳新市场。新建的生产线完善了现有装置,采用最新分散体技术生产 Acronal EDGE, Acronal PLUS,Joncryl 和新一代 Acronal ECO 等系列产品。巴斯夫全力打造环境友好的生产体系,该生产线运用了冷凝液...
【关键词】产能,巴斯夫,丙烯酸分散体
索尔维新型波纹管技术实现更大程度的汽车轻量化()
【摘要】 4月2日,外媒讯,索尔维和曼派(Maincor Rohrsysteme GmbH&Co. KG)率先开发出能够制造更具灵活性、且拥有不同壁厚和直径的挤出波纹管技术。这一先进技术将有助于应对内燃机(ICE)和电动汽车技术(包括电池,电动马达和动力电子设备)结合产生的全新汽车热管理设计挑战。这项技术成功采用了索尔维Ryton? PPS的单层挤出牌号XE3500BL,这是一种高性能树脂,能够全面优化PPS波纹管的制造,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销售。领先的汽车...
【关键词】索尔维,波纹管技术,汽车轻量化
为供货给大众汽车,美国固态电池公司QuantumScape计划融资8亿美元()
【摘要】 3月25日,外媒讯,3月22日,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宣布计划增发1300万股A类股票,按照周一的收盘价计算,增发股票价值超过8.2亿美元。据了解,本次融资主要是为了将其试生产线的规模翻倍,并为其合作伙伴大众汽车生产更多的电芯,按照之前的计划在2023年开始生产固态电池样本。这家公司是斯坦福大学前研究人员于2010年在美国硅谷圣何塞成立的新公司,主要从事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目前所用的锂离子电池...
【关键词】固态电池,QuantumScape,融资
欧盟ALMA项目启动,打造减重45%的纯电动乘用汽车结构()
【摘要】 3月18日,外媒讯,2月23日,欧盟资助项目ALMA(电动汽车轻质材料及先进工艺的生态化设计)举行线上启动会,包括德国Fraunhofer ITMW研究所在内的九名项目成员参会。该项目为期三年,目标是研发一款成本可控、重量较现行基准下降45%的纯电动乘用汽车车体结构,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利用高强钢、SMC等多种材料打造一款模块化的汽车平台。根据欧盟计划,2030年之前,区域道路内零排放汽车的数量将提升至3千万辆以上。汽车的电动化和...
【关键词】欧盟,ALMA,轻量化材料
韩国开发无钴正极材料,经过500次循环保持83%的容量()
【摘要】 3月18日,外媒讯,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容量正极材料,可以在不使用昂贵和有毒的钴的情况下,使锂离子电池保持数百次稳定的充放电循环,这将有助于实现电动汽车长距离行驶。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团队,通过开发简单的富锂层状材料合成工艺来控制局部结构,从而实现这一目标。这种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既能稳定地维持500多次充放电循环,又不需要使用昂贵有毒的钴金属,将成为有前景的下一代高容...
【关键词】韩国浦项科技大学,无钴正极材料,锂电池
宇部实业计划扩产聚酰亚胺薄膜()
【摘要】 3月18日,新浪财经讯,日本宇部实业目前正在考虑扩大其聚酰亚胺(PI)薄膜的产量。聚酰亚胺薄膜被用作电视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的柔性基板。这种材料的优点包括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和低吸收性。宇部实业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大量被用作贴片(COF)半导体封装基板,可以安装在电视机、智能手机等的LCD面板上。宇部实业拥有大约70%的市场份额。其聚酰亚胺薄膜还用于其他应用。据预测,2021财年全球COF市场将增长8%左右。此外...
【关键词】宇部实业,扩产,聚酰亚胺薄膜
白宫行政命令建立弹性碳纤维供应链,加强美国国家安全()
【摘要】 3月10日,新浪财经讯,2月24日,拜登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帮助在美国建立更具弹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和基本商品供应链。根据这项宣布,该命令将在联邦机构间立即展开为期100天的审查,以解决四个关键产品供应链中的漏洞。这些产品包括活性药物成分(api)、半导体和先进的包装、大容量电池和重要的矿物质,包括碳纤维。审查将确定政府近期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与国会合作),其主要目标是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以保护美国免于未来...
【关键词】碳纤维,美国,国家安全
SK携手POSCO拟研发电动汽车电池包生产用复合材料()
【摘要】 3月10日,新浪财经讯,3月10日,SK中国发布消息称,SK综合化学(SK innovation石油化学事业子公司)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决定合力开发对于未来汽车出行至关重要的轻量化新材料。3月8日,在首尔POSCO中心,POSCO社长金学东、SK综合化学社长罗庚秀等经营高层签订了开发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的业务协议。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变化,两家公司在开发创新型汽车材料的必要性上达成了共识。两家...
【关键词】SK,浦项钢铁,电池包复合材料
拜罗伊特大学开发新型玻璃隔板,可提高电池安全性()
【摘要】 3月5日,新浪财经讯,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yreuth)将与特斯拉德国公司(Tesla Germany)和瓦尔塔迈科电池公司(Varta Microbattery)等知名合作伙伴联手开发由玻璃制成的新型电池隔板。该联合项目名为GlasSeLIB(锂离子电池玻璃隔板),旨在进一步提升高科技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电池的安全性取决于隔板,因为隔板可以将电极隔开,防止短路。根据项目计划,新开发的隔板是一种“丝状玻璃...
【关键词】拜罗伊特大学,新型玻璃隔板,特斯拉
三星SDI宣布55亿扩产匈牙利电池工厂()
【摘要】 3月4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外媒报道称,三星SDI宣布将向其位于匈牙利的动力电池工厂投资94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扩充电池产能,增加对宝马、大众等在内的欧洲客户的电池供应。三星SDI计划在2030年前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8亿)将匈牙利工厂的电芯月产能提升至1800万颗。目前该工厂正处于扩建的第二阶段。扩建完成后,匈牙利电池工厂的产能将达到20GWh,接近三星SDI去年的电池总产量。此外,三星SDI还计划在匈...
【关键词】三星SDI,匈牙利,NCA电池
巴斯夫2020年全年的销售额下降了1.67亿欧元()
【摘要】 2月26日,新浪财经讯,巴斯夫(BASF)2020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长8%,为159.05亿欧元,这主要由销量和价格上涨所致。2020年全年的销售额下降了1.67亿欧元,至591.49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预计为11.13亿欧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32%,材料、化学品和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大幅超出分析师的平均预测。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两大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略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测。<...
【关键词】巴斯夫,销售额,润滑油
浦项化学16亿元扩充正极产能()
【摘要】 2月26日,新浪财经讯,韩国浦项制铁(Posco)子公司浦项化学宣布将投资275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扩大其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将其现有产能扩充3倍。浦项化学计划到2023年将其光阳工厂的正极材料年产能扩充至10万吨,这足以满足110万个60 kWh电池包的正极原料需求。此前有报道称,浦项化学光阳工厂的大部分正极材料产能将供应给LG化学与通用在美国成立的动力电池合资公司Ultium Cells LLC。双方预计在未来3-4年内达成约46...
【关键词】浦项化学,扩充产能,正极
陶氏化学:一季度聚乙烯及聚氨酯增长势头强劲()
【摘要】 2月8日,新浪财经讯,美国陶氏化学预计聚乙烯(PE)和聚氨酯(PU)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推动第一季度和2021年盈利进一步增长。此前第四季度表现强劲,超过华尔街普遍预期。陶氏化学首席执行官Jim Fitterling在该公司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进入第一季度,需求仍保持良好态势,库存水平仍较低,开工率良好。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第四季度我们的开工率在90%左右。因此,我们将看到聚乙烯业务的利润率很高。”
【点评...
【关键词】陶氏化学,聚乙烯,聚氨酯
俄中学者建立高通量材料搜索新算法发现新型超硬碳材料()
【摘要】 2月8日,新浪财经讯,俄罗斯萨马拉国立科技大学的VladislavBlatov教授与中国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曾庆丰副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通量晶体构型空间拓扑搜索算法,能够从任意的材料初始结构出发,完成对具有海量原子排列组合的晶体构型空间有效扫描筛选,从而发现新型材料结构。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由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
【关键词】萨马拉国立科技大学,高通量材料,超硬碳材料
斯泰潘收购英威达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业务()
【摘要】 2月5日,新浪财经讯,1月29日,斯泰潘公司(Stepan)宣布,已收购英威达(Invista)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业务及相关资产。该交易包括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和荷兰弗利辛根,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客户关系、库存和营运资金。被收购的业务全球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此次收购是以现金形式收购,预计将增加斯泰潘的息税摊销前利润。近几年芳香族聚酯多元醇需求仍然保持持续上涨。2020年全球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市场...
【关键词】斯泰潘,收购,聚酯多元醇
韩国SKI在匈牙利建设第三座工厂()
【摘要】 2月2日,新材料在线讯,1月29日韩国SKI宣布,将投资1.3万亿韩元(约11.6亿美元),在匈牙利建设其第三座电池工厂。据悉,第三座电池工厂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动力电池规划产能30GWh。SKI在匈牙利的第一座电池工厂已投产,设计产能为7.5GWh;第二座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中,规划产能9GWh。随着第三座工厂建成投产,其位于匈牙利的动力电池工厂产能将达到46.5GWh。根据SKI的规划,其匈牙利第三座工厂计划于2024年左右建成投...
【关键词】韩国SKI,匈牙利,动力电池
英力士收购BP芳烃乙酰业务()
【摘要】 1月28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英力士宣布,该公司完成以50亿美元对BP全球芳烃和乙酰业务的收购。英力士是全球领先的石化公司之一,此次收购扩大了英力士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地理位置。收购完成后,这些业务将被称为英力士乙酰和英力士芳烃。此次收购包括全球15个工厂(美洲5个,欧洲2个和亚洲8个)以及10家合资企业。英力士芳烃业务现拥有6家生产基地,并包括提供聚酯纤维、薄膜和PET包装产品在内的全球聚酯业务。英力士乙酰业务现...
【关键词】英力士,收购,芳烃乙酰业务
Arcelor Mittal投资1300万欧元提高汽车用电工钢产能()
【摘要】 1月28日,新材料在线讯,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将在法国的圣切里德浦切尔(Saint Chély d’Apcher)工厂投资1300万欧元,该工厂专门生产用于汽车领域的iCARe电工钢。这意味着该工厂能够通过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能力来生产尖端的非晶粒取向(NO)iCARe电工钢种,以满足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自2013年以来,随着新的连续退火生产线的建设,安赛乐米塔尔圣切里德浦切尔工厂已进行了一系列转型升级,因用于汽车牵...
【关键词】Arcelor,Mittal,汽车用电工钢,产能
LG新能源将启动上市程序,募资20万亿韩元扩大产能和研发投入()
【摘要】 1月21日,新材料在线讯,LG新能源将启动上市程序,企业价值高达100万亿韩元。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LG化学( LG Chem Ltd)拆分的电池业务子公司LG新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 )计划于今年年底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正式在韩国交易所上市。1月10日,据投资银行(IB)业界透露,LG新能源将很快向相关券商征集有关其IPO的建议书。业内消息人士称,该公司计划在1月底之前收到建议书,并将择优选取一家主承销商。LG新能源由...
【关键词】LG新能源,上市程序,产能
松下宣布将开发无钴电动汽车电池()
【摘要】 1月21日,新材料在线讯,松下公司周二在CES 2021消费电子展上表示,将致力于开发不使用钴的锂离子电池。据悉,钴是稀有金属,价格昂贵,因此这也成为电动汽车电池成本降低的障碍。松下打算在几年内将目前低于 5% 的钴使用比率降至 0%。松下北美业务负责人 Michael Moskowitz透露了这一消息。此前,松下电池供应客户特斯拉也已宣布计划将钴的使用比率降为 0%。Michael Moskowitz 同时透露,松下将与特斯拉前首席技术官Straubel...
【关键词】松下,无钴电动汽车电池,特斯拉
科学家首次报导了室温下在单一纳米结构中实现了光子雪崩效应()
【摘要】 1月15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 James Schuck、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Bruce E. Cohen、Emory M. Chan、波兰科学院Artur Bednarkiewicz和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Yung Doug Suh等人合作,首次报导了室温下在单一纳米结构中(小的,Tm3+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晶)实现了光子雪崩效应。并对它们在生物透明度最高的近红外光谱窗口的超分辨率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演示。掺杂镧系元素的材料能够发出超窄频率范围的光,且可以...
【关键词】纳米结构,光子雪崩效应,哥伦比亚大学
韩国SK集团投资1.6万亿韩元收购美国Plug Power9.9%的股份()
【摘要】 1月15日,新材料在线讯,韩国SK集团旗下SK控股公司和SK E&S于1月7日表示,公司投资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收购美国氢能行业巨头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9.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SK控股和SK E&S各出资8000亿韩元,共同收购普拉格能源股份。SK方面表示,普拉格能源拥有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以及电解槽、液态氢工厂、氢能源充电桩建设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目前独占美国氢能叉车市场,销售额增幅每年高达5...
【关键词】韩国SK集团,收购,美国Plug,Power
韩国计划推动“可降解塑料”技术及产业发展()
【摘要】 1月7日,新材料在线消息,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塑料盒、塑料袋导致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有专家指出,沾上食品等异物的塑料产品大部分只能被用作燃料回收使用,循环利用比例不到10%,亟需引进“可降解塑料”技术。全球各国均在关注生物塑料制品的“可降解塑料”技术研发,包括可在泥土、海水中降解的“可降解塑料”以及使用玉米、甘蔗等自然材料生产的“生物基塑料”。德国化学公司“巴斯夫”生产出一种只需3—4个月即可在土...
【关键词】韩国,生物塑料,LG化学
金达尔薄膜收购道默化学在意大利的尼龙业务()
【摘要】 1月4日消息,为软包装行业提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薄膜的国际供应商金达尔薄膜已签署协议,从私营集团道默化学手中收购总部位于意大利的尼龙薄膜专家道默薄膜解决方案公司(DOMO Films Solutions Spa)的100%股份。道默薄膜解决方案公司欧洲主要的尼龙薄膜生产商之一,主要生产用于食品、制药、医疗和其他工业领域软包装的尼龙薄膜(包括双向拉伸BOPA和流延挤出CPA)。此次收购将提升金达尔薄膜在制药、医疗和其他高端软包装领域...
【关键词】金达尔薄膜,收购,道默化学
大动作不断!印尼与LG签署近百亿美元电动汽车电池投资备忘录()
【摘要】 12月29日,新材料在线讯,作为全球镍矿供应大国,印尼近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动作不断。该国周三表示,已与韩国LG集团就一项98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投资协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印度尼西亚投资协调委员会(Investment Coordinating Board of Indonesia)主席巴赫利尔(Bahlil Lahadalia)周三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协议已于12月18日签署,包括对整个电动汽车供应链的投资。但他未披露更多细节。LG集团旗下LG能源解决方...
【关键词】镍,印尼,LG
替代球铝?日本油墨化学公司DIC跨界推出板状氧化铝导热填料()
【摘要】 12月29日,新材料在线讯,日前,全球油墨和有机颜料巨头日本DIC株式会社发布了一款用于电子设备散热的氧化铝填料,即将于2021年1月正式推向日本、中国、韩国以及台湾地区、欧美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和电子零部件制造商。这也视作其从传统有机业务领域向电子无机材料领域跨界的标志性事件。在汽车和电子领域,随着无人驾驶、电动汽车、连接、共享和新一代通信标准5G的普及,零件的发展趋势兼备小型化和高性能。与此同时,如何解决设...
【关键词】板状氧化铝,氧化铝填料,日本DIC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设计高活性无PGM钴基催化剂 可用于燃料电池()
【摘要】 12月24日,南极熊3D打印讯,由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材料科学家领导的多机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耐用的高活性催化剂,不需依赖昂贵的铂族金属(PGM),即可对必要的化学反应起到催化作用。这种新催化剂中含有掺杂氮和碳的钴。与由铁制成的类似结构的催化剂(经过充分研究发现的另一种有前景铂替代品)相比,研究团队发现,钴催化剂可以达到类似效果,但耐久性是其四倍。研究人员表示:“在1.0bar H2/O2燃料电池中,Co-N-...
【关键词】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钴基催化剂,燃料电池
Nature重磅:X线照相体积光固化3D打印技术,无需支撑()
【摘要】 12月24日,南极熊3D打印讯,顶级期刊《nature》上重磅发布了一篇论文Xolography for linear volumetric 3D printing,可以理解为X线照相体积3D打印技术。文章作者来自德国勃兰登堡应用技术大学Martin Regehly和洪堡大学Stefan Hecht,该技术允许以高达25微米的特征分辨率和55立方毫米/秒的固化速度3D打印物体。xolography是一种双光技术,它使用可以光转换的光引发剂,通过相交不同波长的光束进行线性激发,从而在特定的单体体...
【关键词】Nature,X线照相体积光固化,3D打印
英国新材料可将太阳能储存数月甚至数年()
【摘要】 12月18日,新材料在线讯,据最新一期《材料化学》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种可将太阳能存储数月乃至数年的特殊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材料的功能有点像用于暖手器供热的相变材料。但是,MOF的好处是它可以直接从太阳中捕获免费能源。在MOF中,碳基分子通过连接金属离子形成结构。至关重要的是,MOF是多孔的,因此它们可与其他小分子形成复合材料。通过添加吸收光的化合...
【关键词】兰开斯特大学,太阳能,金属有机框架
巴斯夫与埃赫曼携手对镍钴冶炼综合体的开发进行评估,供应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
【摘要】 12月18日,新材料在线讯,近日,巴斯夫与埃赫曼签署协议,共同评估开发一座现代化镍钴湿法冶炼综合体的可行性。该合作项目计划建立一座高压酸浸(HPAL)工厂和一座基本金属精炼厂(BMR)。其中,高压酸浸工厂将座落于印度尼西亚的维达湾(Weda Bay),而基本金属精炼厂的选址将视可行性研究而定。高压酸浸工厂将处理维达湾当地矿床开采的矿石,生产镍钴中间体。埃赫曼自2007年购得维达湾矿藏后,已开展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确认...
【关键词】巴斯夫,埃赫曼,镍钴
Ian manners院士再发《Nature》子刊:自组装纳米纤维,成就史上最高效率光催化产氢高分子体系!()
【摘要】 12月7日,新材料在线报道,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对各种人造光合作用系统进行了探索,但人造体系中对各组分的构型、空间位置的调控都难以达到生命体系的精度和整合度。因此,如何巧妙的调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具有光合作用的人造体系仍然是一项重要挑战。近日,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Ian Manners课题组受生物体系构建过程的启发,以解决能源问题为出发点,报道了一种由自组装...
【关键词】Ian,manners院士,聚合物体系,光催化产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