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解开哮喘和肥胖共同抑制因子机制()
【摘要】 4月2日,新华社讯,日本一个研究团队近日报告说,他们解开了哮喘和肥胖的共同抑制因子Munc13-4基因的工作机制,有可能通过激活这种基因,研发出同时针对哮喘和肥胖的新疗法。日本群马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哮喘和肥胖有一些相同的风险因素,但不清楚这些因素如何发挥作用。该校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埼玉医科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Munc13-4基因对哮喘性支气管炎、会导致肥胖的白色...
【关键词】日本,哮喘,肥胖
【摘要】 4月2日,新华社讯,日本一个研究团队近日报告说,他们解开了哮喘和肥胖的共同抑制因子Munc13-4基因的工作机制,有可能通过激活这种基因,研发出同时针对哮喘和肥胖的新疗法。日本群马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哮喘和肥胖有一些相同的风险因素,但不清楚这些因素如何发挥作用。该校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埼玉医科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Munc13-4基因对哮喘性支气管炎、会导致肥胖的白色...
【关键词】日本,哮喘,肥胖
【摘要】 3月29日,新华社讯,日本小林制药公司3月28日说,又确认两名消费者在服用了该公司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死亡。这一事件中确认的死亡人数已增至4人。根据小林制药3月28日发布的通告,该公司3月27日收到这两名死者的亲属发来的消息,他们生前都曾服用小林制药生产的红曲胆固醇颗粒。一名消费者死亡时伴有肾脏疾病症状,另一人从2021年开始服用红曲胆固醇颗粒。根据这份通告,小林制药公司总部所在的大阪市依据本国《食品卫生法》...
【关键词】日本,小林制药,保健品
【摘要】 3月27日,新华社讯,T细胞通常被称为“杀手细胞”,能够在全身捕获细菌、病毒以及癌细胞,然而在实体肿瘤环境中T细胞难以获得能量来源。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这项新近发表在美国《细胞-代谢》月刊上的论文显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发现,一种名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代谢酶导致T细胞进入肿瘤后囤积脂质而不是消耗脂质。研究人员说,他们抑制了肿...
【关键词】肿瘤,T细胞,失去能量
【摘要】 3月21日,新华社讯,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3月19日发布公报说,日本国内首次确认出现“蜱虫病”人际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损伤等。该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也可能被感染。公报介绍,一名20多岁的男性医生去年4月曾接诊一名90多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男...
【关键词】日本,蜱虫病,人际传播
【摘要】 3月18日,新华社讯,人到中年容易发胖,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能力会下降。日本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代谢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肥胖提供了新线索。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细胞-代谢》月刊上。据日本名古屋大学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此前研究已知,一旦脂肪在体内聚积,白色脂肪细胞就会分泌一种名叫瘦素的激素,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在瘦素作用下会分泌饱腹信号分子黑皮质素,而分布于下...
【关键词】中年,代谢能力,日本
【摘要】 3月14日,新华社讯,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近日刊发一篇由中国、加拿大、阿联酋、美国等国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论文,阐述了团队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开发原创新药,成功实现一款候选药物早期研发降本增效,并在1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理想结果。目前,这款候选药物正在中美两国同步开展两项随机双盲对照2a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首款作用靶点与化合物分子均由人工智能平台发现且研发成功的创新药物。
...
【关键词】人工智能,研发新药,创新药物
【摘要】 3月12日,新华社讯,近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进入人体的微塑料会在动脉内积聚,可能增加罹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微塑料通常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可通过食物甚至呼吸进入人体。这项新研究由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牵头,研究对象是257名颈动脉中存在粥样斑块的人。这些斑块会限制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加中风的风险。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2岁,研究人员对他们...
【关键词】微塑料,动脉,心脏病
【摘要】 3月8日,新华社讯,日本一项新研究显示,活性氧对记忆形成是不可或缺的,若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清除活性氧,可能损害小脑的运动记忆。此项研究的论文已发表于荷兰《氧化还原生物学》杂志。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活性氧作为机体内能量代谢的副产物不断产生,所以运动员或一些普通人会服用抗氧化剂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同时,活性氧也被认为承担着某些重要的生理机能。?与运动调节相关的小脑中存在较多产生活性氧的酶。...
【关键词】日本,活性氧,记忆
【摘要】 3月5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3月1日援引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2022年,全球超过10亿人患有肥胖症。从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患肥胖症的成年人增加了一倍多,患肥胖症的儿童和青少年(5至19岁)更是增加了约3倍。该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有1.59亿儿童和青少年以及8.79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43%的成年人体重超重。随着体重不足人群的减少,体重超重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营养失调形式。根据世卫组织...
【关键词】全球,肥胖症,青少年
【摘要】 2月29日,新华社讯,泛美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流行病警报显示,今年前5周,巴西、巴拉圭和秘鲁等11个拉美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新增登革热病例,其中巴西新增病例数最多。泛美卫生组织敦促美洲国家继续加强疫情监测,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数据显示,今年前5周,美洲地区累计报告673267例登革热病例(含疑似病例),同比增长157%,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长225%,死亡病例102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关键词】拉美国家,登革热,病例
【摘要】 2月29日,新华社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月28日建议美国65岁以上人群今春接种一剂更新版新冠疫苗,作为每年一次的加强针。美疾控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疾控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以11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认为老年人“应该”在今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去年只是建议65岁以上人群“可选择”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加强针。路透社说,委员会这次建议的措辞重于去年。美疾控中心说,相比其他年龄段,65岁...
【关键词】美国,疾控中心,新冠疫苗,加强针
【摘要】 2月20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一项旨在改善小型供水设施水质、确保安全可靠供水、防制介水传染病的饮用水指南,呼吁各国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时充分考虑这类供水的安全。该指南指出,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的饮用水来自小型供水设施,其范围包括从单个家庭的水井到为整个社区供水的管道。世卫组织说,2022年仍有22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其中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而这些地区通常使用小型供水设施。这些设施往往面临...
【关键词】世卫组织,供水设施,水质安全
【摘要】 2月20日,新华社讯,日前,瑞士和意大利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热信息从假肢传递给佩戴者的设备,从而使佩戴者能实时感知外界温度并做出反应。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研发的这个名为MiniTouch的设备,可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反馈任务中实现主动热感知,并且很容易集成到假肢中。从技术角度来看该设备已经能够应用,但在进入临床应用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
【关键词】感知,外界温度,假肢
【摘要】 2月5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日发布最新报告说,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约2000万例,死亡病例约970万例。这两项数据中肺癌占比都是最高:新增肺癌病例250万例,死亡病例180万例。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是2022年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可能与亚洲地区存在的长期吸烟情况有关。从全球范围看,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性别差异。乳腺癌是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也是女性因癌症死...
【关键词】肺癌,新增病例,癌症
【摘要】 2月5日,新华社讯,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预测,英国25岁至49岁人群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将在2024年上升三分之一。研究人员称导致这一预测结果的原因是肥胖、不良饮食和缺乏运动。由意大利米兰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统计局数据库中收集的自1970年以来的人口数据和癌症死亡证明,对欧盟各国和英国2024年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死亡率展开预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瑞士《肿瘤学年鉴》杂...
【关键词】英国,年轻人群,结直肠癌
【摘要】 1月31日,新华社讯,巴西卫生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周,巴西登革热疑似病例激增,达120874例,而去年同期为44753例。巴西卫生部在1月25日宣布,将从2月起启动大规模登革热疫苗接种工作。巴西卫生部传染病机构负责人阿尔达·克鲁斯说,4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目前同时在巴西国内传播,“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巴西传染病学专家戴维·维普表示,里约热内卢出现了15年来从未在该地区流行的血清型3型病毒,这会导致易...
【关键词】巴西,登革热,病例
【摘要】 1月30日,新华社讯,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的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关键词】脑机接口,神经连接,人体移植
【摘要】 1月25日,新华社讯,由瑞典和英国等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日前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卷》月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说,一种被称为p-tau217免疫测定法的血液检测方法有助准确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通常需要借助腰椎穿刺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检查确诊,而类似检查可能存在有创伤、成本高、预约等待时间长等问题。?p-tau217免疫测定法是一种新型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法。为探究该方法的实用...
【关键词】血液检测,痴呆症,确诊
【摘要】 1月24日,新华社讯,英国剑桥大学日前发布公告说,其研究人员和同行开发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将自动化实验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以预测一些化学物质的分子如何发生反应,帮助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预测分子如何反应对于新药的研发和制造至关重要。但如果靠反复试验,失败率较高;化学家们也尝试在简化模型中模拟电子和原子的变化,但这一过程的计算成本很高,且结果常不准确。剑桥大学和美国辉瑞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在英国《自然·化...
【关键词】机器学习,新药研发,人工智能
【摘要】 1月18日,新华社讯,日本一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血液中单分子水平酶活性分析的诊断方法,能尽早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酶活性的异常,有望帮助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东京大学、理化学研究所、日本医科大学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公报说,上述团队利用半自动合成技术研发出一种用以检测单分子酶活性的荧光探针,使在单个分子水平上分析血液中各种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成为可能。使用新方法,研究人员检测出早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弹性蛋...
【关键词】日本,单分子酶,胰腺癌
【摘要】 1月17日,新华社讯,限制卡路里摄入被认为能改善健康并延长寿命,但科学界长期以来并不清楚这背后的机制。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名为OXR1的基因在限制饮食从而减缓大脑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自美国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约200种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果蝇品种,将它们分两组饲养,一组按正常饮食饲养,另一组则限制饮食,后者获得的营养只有正常饮食所含营养的10%...
【关键词】限制饮食,减缓,大脑衰老
【摘要】 1月9日,新华社讯,日本一个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可逆性婴儿肝衰竭发病与线粒体内一种酶MTU1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活性下降有关。新发现有望帮助研发治疗这种疑难病的新药。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英国《核酸研究》杂志上。据日本东北大学、熊本大学、筑波大学日前联合发布的新闻公报,可逆性婴儿肝衰竭是一种以重度肝功能低下为主要症状的罕见小儿疾病,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发病,可致死亡。此前已有研究显示,这种疾病与线粒体内的转运...
【关键词】日本,可逆性,婴儿,肝衰竭
【摘要】 1月9日,新华社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近日发布消息称,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发现了可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的新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潜力成为新型抗生素药物。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首先测试了约3.9万种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并利用测试数据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等信息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被称为蒙特卡洛树搜索的算...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型候选,抗生素
【摘要】 1月5日,新华社讯,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通过计算机筛选发现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这种新型化合物能阻碍乙肝病毒基因组合成,与其他药物联用有望成为治愈乙肝的候选药物。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筛选出30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被称为iCDM-34的小分子新型化合物表现出抗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活性。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细胞死亡发现》杂志上。
【关键词】日本,乙肝,候选药物
【摘要】 1月4日,新华社讯,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他们通过精密设备能够在活的人体细胞中检测出共振频率。相关研究有望为疾病诊断提供新思路。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哈维尔·塔马约教授等研究人员以活的单个人体乳腺细胞为研究对象开展有关实验。在多次反复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金和硅制成50微米长、270纳米厚的微型悬臂,从培养皿中取出单个人体乳腺细胞,这个过程中细胞振动带动了悬臂振动。通过激光仪器,研究人员可以精细测量出这种...
【关键词】人体细胞,共振频率,疾病诊断
【摘要】 12月26日,新华社讯,美国女性凯尔茜·哈彻罕见地有两个子宫。更为罕见的是,她的两个子宫各孕育了一个宝宝,日前其成功诞下一对异卵双胞胎女儿。据院方描述,哈彻此次孕期表现并无异常。由于各占一个子宫,相比普通双胞胎,两个胎儿生长发育空间更大。哈彻分娩期间,院方投入了双倍人手,在监测和记录方面也加大投入,这可能是她这次分娩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美国,双子宫,妊娠
【摘要】 12月21日,新华社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12月19日报道,该国首名接受子宫移植的女性于本月15日在位于悉尼的皇家妇女医院分娩一名健康男婴。这名男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的婴儿。报道援引的数据显示,世界每500名女性中就有约1人患有子宫性不孕,即先天无子宫或因子宫发育不良、病变而无法正常怀孕,子宫移植被认为是让这些女性受孕的唯一途径。移植后的子宫能维持功能约5年,从而大大增加接受移植者孕育健...
【关键词】澳大利亚,移植子宫,婴儿
【摘要】 12月18日,新华社讯,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会导致大脑组织减少,虽然戒烟可以阻止这种损伤,但无法使已损伤的脑组织复原。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生物精神病学·全球开放科学》杂志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说,不少研究一直以来只关注吸烟对心肺的伤害,却忽视了对大脑的损害,新研究发现了吸烟行为与脑损伤的直接关联,有助于解释为何吸烟者面临与年龄相关的认知退化和阿尔茨...
【关键词】美国,吸烟,大脑萎缩
【摘要】 12月14日,新华社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美国流感病例数持续上升,估计当前流感季美国已有至少260万感染病例,其中住院病例2.6万例,死亡病例1600例。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每周流感住院病例数持续上升。截至12月2日的一周,全美流感住院病例超过5700例,儿童流感死亡病例为4例。至此,本次流感季美国共报告12例儿童死亡病例。
【关键词】美国,流感,病例数
【摘要】 12月11日,新华社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2月8日批准两种治疗镰状细胞病的基因疗法,这是美国首次批准适用于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病患者、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美药管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两种基因疗法具有“里程碑意义”。两种疗法名为Casgevy和Lyfgenia,其中Casgevy是美药管局批准的首款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疗法,标志着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进步。
【关键词】美国,镰状细胞,基因疗法
【摘要】 12月5日,新华社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侵袭性癌症提供新方案。该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癌症免疫学研究》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博士、该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米尔德雷德·加尔维斯表示,自然杀伤细胞和CD4﹢T细胞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可能成为免疫系统在免疫疗法的帮助下对抗某些类型肿...
【关键词】免疫系统,癌细胞,备用机制
【摘要】 12月5日,新华社讯,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乳腺癌药物诱导癌细胞老化的过程中有一种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探明这个机制有助于开发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上发表论文说,两种主要治疗乳腺癌的药物阿霉素和阿贝西利能够让乳腺癌细胞老化,在相关过程中有一种名为ATP6AP2的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这种蛋白质能够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度,在经相关药物治疗的癌...
【关键词】日本,乳腺癌,治疗机制
【摘要】 11月30日,科技日报讯,经过历时5年、超35万小时的基因组测序以及超2亿英镑的投资,英国生物银行30日发布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完成了这一有史以来最受瞩目的同类项目。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研究员罗里·柯林斯表示,对于从事健康研究的科学家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宝库,它能为全球的诊断、治疗和治愈带来变革。作为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英国生物银行此次公布了来自50万名参与者的全基因组测序新数据。这...
【关键词】最大,全基因组,测序数据
【摘要】 11月27日,新华社讯,美国心理学工作者协会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尽管愤怒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但它也可以成为人们实现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目标的强大动力。这项研究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得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心理和脑科学系教授希瑟·兰奇博士说,已经被人们研究了数十年的情绪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所有的情绪,都是对一个人所处环境中的事件的反应,目的是提醒这个人注意需要采取行动的重要情...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负面情绪
【摘要】 11月20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1月16日发布联合新闻公报指出,估计2022年全球麻疹病例数达到约900万,死亡人数约13.6万,比2021年分别增加18%和43%,其中大多数是儿童。世卫组织与美国疾控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2000至2022年全球消除麻疹进展》的报告。报告指出,麻疹持续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2022年,全球有37个国家暴发了大规模或破坏性麻疹疫情,远高于2021年的22个国家。为预防麻疹,儿童...
【关键词】全球,麻疹,病例
【摘要】 11月14日,新华社讯,日本媒体11月12日援引一项最新调查报道,大阪府摄津市部分居民血液中有机氟化合物含量偏高,健康受到威胁。调查人员分析,这可能与当地河流和地下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含量超标有关。近期,日本关西地区多座城市的河流和地下水检测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超标,大阪府摄津市是其中之一。当地一个由医生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市民团体今年9月以来组织居民参加血液检测。结果显示,87名受检居民中,31人血液中含...
【关键词】日本,血检,异常
【摘要】 11月13日,新华社讯,睡眠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与环境脱节的行为状态,睡觉就意味着人对周围环境的意识中断。但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深度睡眠并不会完全切断大脑与外界的联系。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受试者会根据研究人员说的话,在特定睡眠阶段作出微笑或皱眉的反应。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27名发作性睡病患者和22名没有该疾病的人,发作性睡病的特征为白天犯困以及清...
【关键词】深度睡眠,大脑,外界
【摘要】 11月9日,新华社讯,世界卫生组织11月7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国际社会需作出更多防治努力。报告说,自2000年以来,全球抗击结核病的努力挽救了7500多万人的生命。2022年全球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服务出现显著复苏,全球共有75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结核病,这是世卫组织1995年开始全球结核病监测以来的最高数字。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比2021年的1...
【关键词】全球,结核病,相关疾病
【摘要】 11月6日,新华社讯,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被低估。该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卫生健康保护,优化气候信息和服务。报告指出,在所有极端天气中,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率最高,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高出30倍。而许多受影响的国家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高温预警服务。2000年至2019年间,估计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人数约为48.9万人,其中亚洲约占45%,欧洲约占36%。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
【关键词】气象组织,报告,极端高温,健康影响
【摘要】 11月2日,新华网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婴儿死亡率较2021年上升3%,这是美国婴儿死亡率20多年来首次上升。这份由美疾控中心国家生命统计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有20538名婴儿死亡,死亡率从2021年的千分之5.44上升到2022年的千分之5.6,上升了3%。其中,出生28天内的婴儿死亡率较前一年上升3%,出生28天至364天婴儿死亡率较前一年上升4%。这是自2001年以来,美国婴儿死亡率首次呈现...
【关键词】美国,婴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