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全线通车(2023-06-26)
【摘要】 6月26日,青岛日报讯,6月25日,经过13个月的紧锣密鼓建设,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实现全线通车,成为东岸城区连接跨海大桥与青银高速的一条重要通道。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于2022年5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西起海尔路立交预留段,东至青银高速,全长约1.6公里。道路采用主线高架及地面辅路的设计方案,设计双向6车道,向东以立交形式与青银高速衔接,并接入辽阳路快速路网。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工程建筑,跨海大桥
【摘要】 6月26日,青岛日报讯,6月25日,经过13个月的紧锣密鼓建设,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实现全线通车,成为东岸城区连接跨海大桥与青银高速的一条重要通道。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于2022年5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西起海尔路立交预留段,东至青银高速,全长约1.6公里。道路采用主线高架及地面辅路的设计方案,设计双向6车道,向东以立交形式与青银高速衔接,并接入辽阳路快速路网。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工程建筑,跨海大桥
【摘要】 6月26日,人民网讯,近日,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的中海福陆建造场地,随着重达483吨的底层甲板片缓慢起吊、精准就位,流花11-1平台上部组块总装建造正式启动。流花11-1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多功能海上油气钻采平台,由上部组块及一座深水导管架组成。上部组块长67米、宽37米、高39米,总重量超过1万吨,投影面积达2479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其生活楼可容纳100人。流花11-1平台上部组块和导管架预...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油气,钻采平台
【摘要】 6月25日,新华网讯,6月17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最核心部件主机机舱运达福清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启海运吊装。6月24日,在福建平潭外海海域,16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开始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投运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该风电机组主机机舱由上千个零部件组成,总重量达到了413吨,相当于260多辆家用轿车的重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保证发电量的前提下,将发电机的重量降低到了20吨左右,实现了大容...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风电,大兆瓦,风电机组
【摘要】 6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22日,在海南岛东南的陵水海域,随着终止封头入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20英寸海底长输管道铺设完工,这是中国最长的深水油气管道,标志着中国深水长输海底管道建设能力和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海底管道是保障海洋油气平稳输送的“生命线”,中国海油在深水环境下首次应用“114公里深水大口径无缝钢管+1.5公里深水双金属复合管”组合方案,搭建起连接“深海一号”...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洋油气,海底管道
【摘要】 6月21日,农业农村部网站讯,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全国深远海养殖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各项工作任务,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引领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突出示范引领,积极开展深远海养殖类型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要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
【关键词】海洋渔业,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
【摘要】 6月21日,央广网讯,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有关情况。2022年,山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达到16302.9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2.1个百分点。山东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对全国海洋经济和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5%和25.2%。...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经济,2022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摘要】 6月20日,大众日报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制定的我国首个海草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国家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GB/T 41339.4-2023)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共9章,规...
【关键词】国家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海草床
【摘要】 6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17日,经过31天的海上作业,由国家电网大连供电公司承建的东北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底电缆在辽宁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敷设完成。长海县地处辽东半岛东侧,是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海底电缆是陆地向岛上输送电力的唯一通道。1980年,35千伏城子坦至大长山的海底电缆成功敷设,彻底结束了长海县地区无长电的历史。但由于其投运时间较长,绝缘水平已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加之当地电力负荷快速增长...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岛电力,海底电缆,电缆敷设
【摘要】 6月19日,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讯,6月14日,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烟台市海洋与海岸带专项规划》(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经充分讨论,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规划》成果资料翔实、技术路线合理、规划目标明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专家认为,作为全国首个市级海洋与海岸带专项规划,《规划》聚焦陆海统筹现实问题,统筹了海洋、海岸带空间及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落实了海岸建筑退缩线相关要求。专家...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洋空间,海岸带,生态保护
【摘要】 6月19日,中国水运报讯,6月16日,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埕北油田调整/曹妃甸21-3油田开发项目(简称“项目”)CEPC平台导管架成功下水就位并完成安装工作,比计划提前8天,标志着该平台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对推动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绿色开发、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CEPC平台是埕北油田调整/曹妃甸21-3油田开发项目的核心装备,该项目通过新建平台、海管、海缆、修井机,新钻一批生产井等,推动埕北油田“老树...
【关键词】海洋油气,绿色开发,岸电入海
【摘要】 6月16日,央广网讯,6月5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天津市高规格开放平台再添新引擎。新批复设立的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地处天津港“一港六区”核心位置,将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运作最为灵活、通关最为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随着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天津市目前共有天津港...
【关键词】天津市,综合保税区,海洋经济,海工装备
【摘要】 6月16日,央视网讯,6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广东珠海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此套装置包括半潜平台、液压系统、发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锚泊系统,利用半潜平台“吸收”波浪,再通过自主研发的电能变换系统,从而实现从波浪能到液压能再到电能的三级能量转换。整个装置平面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重量达到6000吨,每天最多可发电2.4万度,...
【关键词】海洋电力业,兆瓦级,波浪能
【摘要】 6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国内入泥最深、系泊载荷最大的吸力锚──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深水吸力锚在天津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制造场地交付装船。吸力锚是深水油气田浮体设施系泊系统的核心装备,被喻为FPSO安身立命于海洋的“定海神针”。它由筒体、顶盖、铸件吊耳、锚头链等组成,通过安装于锚顶部的吸力泵,使锚内外出现压力差,将自己牢牢吸附在深海海泥中。流花项目圆筒型FPSO...
【关键词】海洋油气开发,系泊系统制造,吸力锚
【摘要】 6月15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0日,广州打捞局承建的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国内首台12MW风机安装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标段任务全面进入吊装阶段,打响了国内大风机安装的第一枪。广州打捞局承建了本项目中18台12MW导管架基础及配套钢管桩沉桩施工和18台MySE12-242 机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目前导管架基础沉桩已全部结束,开始风机安装施工,计划标段施工任务8月完工。该风场水深44~46米,离岸距离约75公里,是目前国内在建...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机安装,产业融合
【摘要】 6月1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和美海岛”名单,全国33个海岛入选。本次入选的海岛包括辽宁省大长山岛和小长山岛(岛群)、大王家岛、獐子岛,山东省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江苏省连岛,上海市崇明岛,浙江省南麂岛、花鸟山岛、洞头岛、玉环岛、枸杞岛、花岙岛、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岛群)、秀山岛,福建省湄洲岛、鼓浪屿、海坛岛、大嵛山、惠屿、南日岛,广东省东澳岛、海陵...
【关键词】人岛和谐,海岛,生态保护
【摘要】 6月1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测绘中心海洋空间基准与地理信息团队牵头编制的《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范》(GB/T 42640-2023)(简称“《规范》”)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获得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规范》规定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水下地形测量的总则、系统配置与安装校准、测量要求、数据处理、资料检验与提交等要求,适用于船载...
【关键词】国家标准,海洋测绘,海洋调查
【摘要】 6月12日,青岛日报讯,6月11日,由青岛自主研发的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简称“BG136”)正式启动临床试验。BG136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于2022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批临床试验。目前,该药物已完成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完善和临床试验用药的生产,正式启动临床试验。
【关键词】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山东青岛,临床试验
【摘要】 6月12日,中国水运报讯,6月9日,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右线正式实现贯通,这是妈湾跨海通道总施工建设中重大的节点,标志着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建设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终于宝安大铲湾片区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8.05公里。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包含两条跨海盾构隧道,左线(一标)盾构隧道由“鹏程号”盾构机进行掘进,全长2060米,现...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海底隧道,跨海通道
【摘要】 6月9日,中国江苏网讯,近日,经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组评审,由连云港质检中心筹建的江苏全省首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海洋食品质检中心”)顺利通过验收。海洋食品质检中心建设总计投入2305万元,新购置检测设备144(台)套,目前完成了1480平方米专用实验室的改造整合,实验场地和设备设施满足所承检项目的要求。现有海洋食品相关检验参数共计327项,覆盖《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中的海生动植物及...
【关键词】江苏省,海洋食品,科技创新
【摘要】 6月9日,澎湃新闻讯,6月8日,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发布《2022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简称“《公报》”)。《公报》显示,目前,上海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渔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以及海洋水产品加工业。2022年,上海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79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占全市生产总...
【关键词】上海市,2022年,海洋经济运行
【摘要】 6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6日,广东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在湛江市雷州覃斗镇流沙港正式下水投产。从设计到完成建造,“海威2号”历时10个月。“海威2号”长86米、宽32米、高16.5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是一种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搭载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形成智能化养殖管理,可节省人工成本60%。其宽阔的平台空间还能搭载太阳能电力系统,日均发电量约200度,实现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环...
【关键词】广东省,海洋装备,渔业养殖
【摘要】 6月7日,青岛日报讯,近日,青岛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发布。202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完成5014.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6%,占全省、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8%和5.3%。海洋产业运行方面,2022年,青岛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1%和7%,继续转型升级,向高端迈进;海洋工程建筑业同比增长4.2%,海洋基础设施大项目加快建设;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同比增长14.7%,海水淡化...
【关键词】山东青岛,2022年,海洋经济运行
【摘要】 6月7日,南方日报讯,6月6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据初步核算,2022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同比增长5.4%,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84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拉动地区经济增长0.74个百分点。2022年,广东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31.9:65.1,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同...
【关键词】广东省,2022年,海洋经济运行
【摘要】 6月6日,广西日报讯,5月29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海域使用权在防城港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功挂牌出让,实现广西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权“零”的突破。据了解,A场址工程总投资近100亿元,主要建设83台8.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1座陆上集控中心、送出海缆和集电海缆等,规划装机容量70万千瓦,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916小时,年上网电量20.57亿度,每年可节约标...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上风电,海域使用权
【摘要】 6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5日,南通振华重装为中交海峰风电打造的2500T风电安装平台“海峰1001”号在4号基地顺利出坞,驶向南通大基地码头。该平台长133.8米,型宽50米,型深11米,总重约28000吨,定员120人,自持力为45天,续航3000海里,航速不小于9节,艉部右舷设2500吨绕桩式全回转起重机。项目建成后适用于砂性土、粘性土或类似地质作业,主要用于15兆瓦及以上机组设备安装,可同时运载2套15兆瓦风机机组设备,最大作业...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摘要】 6月5日,新华网讯,6月2日,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本次海上中试使用的全球首套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团队联合研制。该平台集成原位制氢、智慧能源转换管理、安全检测控制、装卸升降等系统于一体,在经历了8级大风、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
【关键词】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破解世界性难题
【摘要】 6月5日,福建日报讯,6月3日,在福州举行的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连江县向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张由海洋与渔业部门备案确认的蓝色碳票。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福州本土的海带产业化龙头企业,率先在福州(连江)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完成了第一笔海洋碳汇确权登记。此张蓝色碳票的项目涉及连江县安凯乡奇达村的171.7966公顷蓝色海域,主要类型为外海养殖渔业海洋碳汇,折算碳减排量27456吨,估值超过55万元,...
【关键词】蓝色碳票,外海养殖,海洋碳汇交易
【摘要】 6月2日,新华日报讯,近日,在南通如东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如东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正式揭牌,这是江苏首个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修复示范基地。该基地是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执法检查中发现四家企业造成了生态环境损害的违法行为,但不具备条件进行原位直接修复,在符合有关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替代修复,引导四家企业将生态赔偿修复资金用于栖息地湿地生态环境修复...
【关键词】江苏南通,海洋生态,替代修复
【摘要】 6月2日,湛江日报讯,5月30日,湛江湾实验室产业化项目落地推进会在湛江市坡头区召开。坡头将以“百千万工程”测评系统为抓手,推动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落成和首批10个意向海洋高新项目入驻。湛江湾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之一,于2018年11月14日获批建设,是粤西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当前,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工程科研园区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幕墙安装工程完成约98%,...
【关键词】广东湛江,海洋高新技术,海洋产业集聚
【摘要】 6月1日,中新社讯,5月31日,渤海油田首个高压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第二阶段)BOP平台提前10天实现投用。渤中19-6BOP平台为4腿天然气增压平台,设计重量约5100吨,高度相当于6层楼,投影面积约5个篮球场大小。平台搭载两台燃气驱动注气压缩机,出口压力可达50MPa,是目前中国压力最高的海上高压燃驱注气压缩机。项目建设阶段,面对核心设备工艺开发挑战大、耐高压设备材料选择难度高、施工质量要求高...
【关键词】海洋油气,油气开发,循环注气
【摘要】 6月1日,新华社讯,日前,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约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这是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每年封存量达30万吨,总计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钻采平台,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80米,同时...
【关键词】中国海油,二氧化碳封存,从无到有,重要突破
【摘要】 5月31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28日至29日,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海门基地新造船CMHI-277-01项目及“招商乘风”号,在海巡艇和拖轮的保驾护航下接续在南通开启试航作业。CMHI-277-01项目及“招商乘风”号入CCS和BV双船级社,是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海门基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首制1600吨风电安装平台。全平台由电力驱动,具有DP-2动力定位能力,满足130人的30天工作和生活需求。建成后主要用于海上风电机组设备和...
【关键词】海上风电,海洋装备,风电安装
【摘要】 5月30日,中国证券报讯,5月26日,在阳江市农业农村局、阳江银保监分局和平安产险总、分公司的指导下,全国首家平安智慧海洋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在广东阳江成立,下设的“牡蛎研究室”“种业研究室”“深海网箱研究室”“海洋牧场研究室”四大研究室同步揭牌成立。未来,研究中心将不断研发全方位系统性海洋保险产品,汇编“阳江蚝”产业发展白皮书,打造海洋经济示范样板,建立海洋金融保险全链条生态圈。
【...
【关键词】广东阳江,海洋经济,海洋保险
【摘要】 5月30日,龙de船人讯,5月27日,中国船级社(CCS)上海规范研究所向青岛国信集团颁发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原则性认可证书。该船型是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青岛海洋科技中心的支持下,基于全产业链技术特点以及经济效益,针对以大黄鱼为代表的主养对象的生活习性、舱养养殖工艺和养殖作业要求,研创的“繁、养、加”一体化的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平台,设计满足即将于2023年7月1日生效的交通部海事局《海上移动式平台法定...
【关键词】青岛国信,海洋装备,海洋渔业,养殖工船
【摘要】 5月29日,大众日报讯,5月27日,全球首批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2-1号”“国信2-2号”在青岛建造签约。“国信2-1号”“国信2-2号”是在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建造、运营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的新型工船,对工船总体设计、功能区划、新能源利用等进行了160余项优化升级改进。项目单船投资约6.32亿元,船长244.9米,排水量14.2万吨,全船共设置21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以“船载...
【关键词】海洋装备,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深远海
【摘要】 5月26日,澎湃新闻讯,5月24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渔政科相关工作人员对约19万尾鱼苗规格、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确保操作程序、放流品种、苗种数量及质量等过关。验收完成后,约19万尾青斑、红鳍笛鲷、川纹笛等鱼苗开始放流,以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助力海洋牧场建设。目前是南海伏季休渔期,在休渔期进行增殖放流,鱼苗存活率大大提高。将休渔管理与增殖放流、保护与修复有机结合,对进一步保护和...
【关键词】海南三亚,增殖放流,海洋渔业,海洋生态
【摘要】 5月25日,南方日报讯,近日,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回注井在恩平15-1平台顺利完工,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钻完井技术体系。该回注井是部署在恩平15-1油田的一口浅层大位移井,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超3000米,水垂比超过3.59。在钻井领域,水垂比越大意味着地下井眼向水平方向前进的幅度越大,打井难度越高,再加上地层容易破裂、二氧化碳回注井对防腐要求极高,作业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恩平...
【关键词】海洋油气开采,二氧化碳,封存
【摘要】 5月25日,中国水运报讯,近日,福建东方海运有限公司(简称“福建东方海运”)运营的“东方海上快线”开启“福州江阴—厦门”天天班。该航线是福建东方海运积极贯彻落实福建港口集团“三争三提”行动部署,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原“福州江阴—厦门”支线运输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为“固定船舶、固定航线、固定班期”运营新模式,航线运力配置提升至3.3万吨,舱位数达1800TEU,每周可完成7个往返航次,实现“福州江阴—厦门”天天班...
【关键词】海洋交通运输,福建省,海上快线
【摘要】 5月24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23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属全能力邮轮运营公司——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简称“中船嘉年华”)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商议中船嘉年华旗下“地中海”号邮轮进驻天津邮轮母港,共同推进邮轮复航和北方市场战略布局。据了解,“地中海”号邮轮全长292米,总吨位8.6万吨,拥有1057间豪华客房和套房,可容...
【关键词】天津,邮轮母港,中船嘉年华,邮轮复航
【摘要】 5月24日,威海新闻网讯,5月22日,山东省暨威海市“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南海新区举行。活动中,威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平台启动,这是山东省首个海洋生物多样性平台。威海市生物多样性平台可利用土壤、气象、水质、二氧化碳和生物传感器对重要生境、重要物种、生态保护区开展的详细监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碳汇科学研究、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支持政策制定和决策、促进国际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