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地质信息服务系统正式上线“地质云”,超千万条海洋地质数据开放共享(2023-10-09)
【摘要】 10月9日,青岛日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球海洋地质信息服务系统在“地质云”业务网正式上线服务,面向用户提供超千万条全球尺度海洋地质数据。全球海洋地质信息服务系统以全球海洋地质信息库为依托,在线提供了海洋基础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固体矿产、海洋水文、海洋灾害、大洋钻探和海洋调查工作程度等12大主题的59项数据服务,覆...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地质数据
海南“土地超市”上线146宗渔业用海(2023-10-08)
【摘要】 10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海南省首批146宗“净海”在“土地超市”系统的海域使用权货架上架。146宗“净海”均为渔业用海,分布在东方、澄迈、乐东、三亚、万宁、儋州、文昌、陵水等市县,总面积11317.78公顷;海南“土地超市”系统另累计上线5宗海洋牧场,包括海口市西海岸海洋牧场、三亚市东西瑁洲海洋牧场和三亚湾深水区海洋牧场、东方市感恩海洋牧场、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海头海洋牧场,总面积6312公顷。
【点...
【关键词】海南省,海域使用权,渔业用海
广东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风电机组安装完成(2023-10-08)
【摘要】 10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10月2日,广东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一、二项目”)92台风电机组全部安装完成,项目进入了全容量并网投产的冲刺阶段。青洲一、二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附近海域,由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能建广东院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建设,是广东省首批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之一。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共布置92台单机容量为11兆瓦的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风电,清洁能源
《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发布(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0个,工程规模2357048吨/日,比2021年底增加了500615吨/日。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50个,工程规模214542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2个,工程规模198466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8个,工程规模13154吨/日。《报告》显...
【关键词】海水利用,海水淡化,供水保障
中国自研海洋地震勘探装备“海经”首次实现超深水作业(2023-10-07)
【摘要】 10月7日,中国新闻网讯,10月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中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发布了中国首张超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标志着中国深海油气勘探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本次作业过程中,“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按照设计要求,将“海经”系统中10条超过8千米长的电缆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个面积相当于1021个标准足球场...
【关键词】海洋装备,深海油气,地震勘探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协同创新平台成立(2023-09-28)
【摘要】 9月28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讯,9月22日至23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威海召开“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协同创新平台成立暨海洋试验场建设与发展学术交流会”,该活动是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东北亚海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召开的平行分会。协同创新平台是以海洋测试、试验技术与方法创新为核心任务,助力我国海洋技术进步与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管理相关规定,本着资源集约、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
【关键词】山东威海,海洋技术,海洋装备
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风电运维养殖综合平台开工建设(2023-09-28)
【摘要】 9月28日,人民网讯,9月25日,国内首个近海深水区风电运维养殖综合平台“华电泓胜一号”在广东省阳江市开工建设,为今后近海深水区风电运维养殖综合平台的施工建设、资源调配起到示范性作用。该平台是一种新型抗风浪由清洁能源驱动的智能化深远海养殖、风电运维综合装备,采用海工平台半潜式结构设计,四角锚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台能力。该平台搭载小型风机、光伏发电、储能模块实现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供电系统,可长期稳定地...
【关键词】海洋渔业,风电运维,产业融合
福建省智慧海洋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2023-09-27)
【摘要】 9月27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25日,福建省智慧海洋联合实验室揭牌及签约仪式在位于福州软件园的海洋经济科创高地举办。福建省智慧海洋联合实验室按照“一体、两核、多点”的架构组建,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电信为两核,贯彻“需求牵引、融合汇聚、集约创新、开放共享”的合作共赢理念,广泛吸引智慧海洋数字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校加入。据介绍,福建省智慧海洋联合实验室将引入福建理工大学、集美大学等高等院校,福信富通...
【关键词】福建省,智慧海洋,智慧化
三亚邮轮旅游市场复苏,“名胜世界壹号”邮轮自香港抵三亚(2023-09-27)
【摘要】 9月27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25日,自香港启程的“名胜世界壹号”邮轮抵达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标志着香港往返三亚邮轮航线恢复,此前因新冠疫情停摆的三亚邮轮旅游市场渐趋复苏。名胜世界邮轮是成立于新加坡的亚洲豪华邮轮品牌,“名胜世界壹号”邮轮于2023年3月进驻香港母港,9月24日搭载境外知名涉旅企业代表及符合59国来琼免签政策的国际游客共1800余人从香港出发,开启3天2晚的邮轮之旅。香港往返三亚邮轮航线为冬季航线...
【关键词】海洋旅游,邮轮旅游,海南三亚
我国首艘海上油田压裂船即将投建(2023-09-26)
【摘要】 9月26日,人民网讯,9月2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旗下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量身打造的全球最大、中国首艘海上油田压裂工程船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基本设计审查,标志着我国在海上油田压裂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船总长99.9米、型宽22米、型深9.9米,高度集成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总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由芜湖造船厂有限公...
【关键词】海上油田,压裂工程船,高度集成,性能领先
我国最大跨度跨海桥梁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2023-09-26)
【摘要】 9月26日,人民网讯,9月25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中国铁建港航局联合体承建的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双屿门特大桥主跨跨度达1768米,是我国最大跨度跨海桥梁,也是世界最大跨度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千米级主跨的基础建设尤为重要,承台作为桥梁主塔施工的关键性结构,更是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次浇筑的承台设计混凝土方量1592立方米,所处地层岩石强...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跨海桥梁,千米级主跨
我国海上亿吨级油田垦利6-1完成全部钻井作业(2023-09-25)
【摘要】 9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2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的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完成全部钻井作业,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提速超20%,完成十三项新技术应用,打破8项中国海油钻井纪录,大大缩短了产能建设周期,目前油田已达到日产原油近万方的规模。垦利6-1油田钻井开发项目由4-1区块、10-1北区块和5-1、5-2、6-1区块三个区块组成,钻井作业平台累计达到9个,完成钻井177口井,是中国海...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增储上产
我国海事系统首艘大型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上海列编(2023-09-25)
【摘要】 9月25日,新华社讯,9月21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大型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上海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标志着我国海事系统目前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综合能力最强的大型专业测量船正式投入使用,开启了海事测绘力量迈向深远海的崭新篇章。
“海巡08”轮按无限航区设计,船长123.6米,船宽21.2米,深9.3米,吃水5.8米,最大航速16节,可在9级海况下安全航行,5级海况下漂泊测量,4级海况下走航式测量作业,...
【关键词】海道测量,无限航区,深远海
山东港口打造中韩海上客轮“新标杆”(2023-09-22)
【摘要】 9月22日,青岛日报讯,9月20日,山东港口航运集团在威海举行CKDD客运项目推介会,面向市场推出频次最高、覆盖最广的韩国平泽直达客运班轮产品,打造中韩海上客轮“新标杆”,为RCEP经贸交流增添新动能。2023年8月10日,韩国出现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三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有关国家和地区名单中,中韩旅游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抢抓客运业务发展新机遇,预计未来将凭借“中韩日日达”CKDD这一业务品牌...
【关键词】海洋交通运输,中韩快航,山东
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靠泊平潭金井港区(2023-09-22)
【摘要】 9月22日,东南网讯,9月20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平台“国能共享号”在4艘拖轮协助及“海巡08805”全程护航下,顺利安全靠泊平潭县金井码头,平台计划在平潭完成一台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以及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后拖带至南日岛海洋牧场区。“国能共享号”是全球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与养殖一体化平台,平台水深约35米,基础型式为漂浮式,采用三立柱半潜式平台,平台立柱边长约70米、总高24米、设计吃水14米,总重量达4900吨...
【关键词】海洋装备,集约用海,产业融合
2023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开幕(2023-09-21)
【摘要】 9月21日,青岛日报讯,9月20日,2023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简称“青岛海科展”)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展会由青岛市政府主办,崂山实验室、青岛蓝谷管理局承办,以“聚焦海洋科技,共创蓝色未来”为主题,将持续到9月22日。本届青岛海科展展会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吸引来自国内外的数百家海洋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参展。本届青岛海科展共分为海洋探测、海洋信息、海洋监测、海工装备、智慧渔业、海洋生物、智慧船舶、...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科技,海洋经济
海洋一号C圆满完成五年寿命期任务(2023-09-20)
【摘要】 9月20日,国资委网站讯,近日,海洋一号C卫星圆满完成五年寿命期任务。海洋一号C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于201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卫星具备对全球大洋水色水温环境业务化监测“1天2次”的覆盖能力,其生成的逐日、周平均、月平均、季度平均和年平均的全球海洋水色水温数据产品,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尺度海洋环境变化提供了连续稳定可靠的定量化基础...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监测,寿命期任务完成
两艘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装备在江苏南通交付(2023-09-20)
【摘要】 9月20日,澎湃新闻讯,9月19日,由中交海峰风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海峰1001”2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及“海峰1002”18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项目交付。“海峰1001”和“海峰1002”船长133.8米,船宽50米,型深11米,甲板可变载荷6500吨。两平台可进行无限航区航行,住舱定员满足130人。升降系统均采用桁架式桩腿和齿轮齿条式变频控制技术,可保证抬升受载均匀,实...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正式开建(2023-09-19)
【摘要】 9月19日,新浪财经讯,9月14日,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在中山宏鸿船厂举行开工仪式。该平台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联合中山大学自主研发设计,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平台长105米,宽40米,吃水深15米,由6个1万立方水体可升降养殖网箱组成,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使用。该平台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现阶段养殖平台存在的渔业功能弱、网衣及挂...
【关键词】海洋装备,深海养殖,数字智能化
广西首宗“蓝碳”交易挂牌成交(2023-09-19)
【摘要】 9月19日,新华网讯,9月15日,广西首宗“蓝碳”(海洋碳汇)交易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挂牌成交,标志着广西落实国家蓝碳先行先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此次交易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挂牌,具体标的为广西钦州市2020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中孔雀湾区域新增红树林项目产生的蓝碳量,项目投资建设方为中交城市投资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有限公司。经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核算,该项目中11.72...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碳汇,海洋牧场
2023年全国海洋伏季休渔期全面结束(2023-09-18)
【摘要】 9月18日,央视新闻讯,9月16日中午12时,北纬35度至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结束四个半月伏季休渔期,渔民出海开捕,2023年全国海洋伏季休渔全面结束。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我国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已覆盖我国管辖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大海域,休渔时间三到四个半月。2023年是海洋伏季休渔实施的第29年,北纬35度至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和东海海域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9月16...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伏季休渔,资源养护
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亮相(2023-09-18)
【摘要】 9月18日,解放日报讯,9月16日,振华重工为上海电气建造的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在启东下水,这是我国也是亚洲制造的首批风电运维母船。此次亮相的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分别为100人和60人规格。100人风电运维母船船长93.4米,型宽19米,设计航速12.3节;60人风电运维母船船长72.76米,型宽17.5米,设计航速12节。两船自持力30天以上,满足无限航区要求。两艘运维母船将应用于离岸40公里以外的大型风场,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中国主流...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风电运维
首座入级CCS的海上导管架式固定平台“同济·海一号”完成陆地建造(2023-09-15)
【摘要】 9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12日,首座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海上导管架式固定平台“同济·海一号”东海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在青岛完成陆地建造,装船起航运往预定海域,准备海上就位安装。“同济·海一号”东海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是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标志性构筑物,整体高165米,塔顶高出海面103米,平台由测风塔、中部组块、导管架组成。平台上将搭载至少66种、195台套观测设备,是目前全球海洋综...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观测平台,海洋信息服务
中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岸电导管架海上安装顺利完成(2023-09-15)
【摘要】 9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日前,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岸电导管架完成吊装,标志着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海上施工全面展开。本次安装的绥中36-1岸电导管架,建成投用后将承担绥中36-1油田群及绥中36-1二次调整所有平台的电力供应,是整个绥中区块实现稳产、增产的关键设施。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是中国海油岸电入海工程的第三期,位于渤海海域辽宁绥中-锦州沿岸,将在辽...
【关键词】海洋油气,绿色低碳开发,油田岸电
国际海洋碳汇产业组织在烟台成立(2023-09-14)
【摘要】 9月14日,央视网讯,近日,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山东省海洋碳汇产业联盟国际海洋碳汇产业组织在烟台成立,会上来自中国、葡萄牙、俄罗斯、瑞士、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首批缔约方代表签署组织章程。下一步,缔约各方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和依托各缔约方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全力支撑和保障海洋碳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海洋力量。
【关键词】海洋碳汇,绿色低碳,山东烟台
河北首个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在秦皇岛投用(2023-09-14)
【摘要】 9月14日,长城网讯,9月11日,随着可装配式监测站的组装完毕,河北省滦河口—昌黎黄金海岸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一期)建设完成,这是河北省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首个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建设分为三期,一期投入建设资金520万元,以区域内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监测对象,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综合平台、盐沼湿地视频在线监测系统、海床基文昌鱼生境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标准样地人工监测体系等。二期、三期项目将针对砂质...
【关键词】海洋生态监测,河北秦皇岛,向海图强
渤海油田实现96座海上平台北斗定位系统全覆盖(2023-09-13)
【摘要】 9月13日,经济日报讯,9月1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截至2022年底,渤海油田已完成96座海上平台的北斗定位系统覆盖工作,共计76套北斗接收机和79套北斗AIS系统,北斗定位应用覆盖率达到100%,有力保障油田生产作业安全。与此同时,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在融合北斗和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积极开展物资定位跟踪应用试点工作,此应用成功后将替代传统人工清点和上报模式,实现自动化物资跟踪与统计。
【关键词】渤海油田,产业融合,数字化转型,北斗技术
《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3》通过评审(2023-09-13)
【摘要】 9月13日,青岛日报讯,近日,《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3》(简称“《报告》”)在青岛通过评审。《报告》测算了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五大经济区、11个沿海地区和41个涉海城市的海洋创新能力。结果显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南高北低,南部海洋经济圈区最高,东部海洋经济圈第二,北部海洋经济圈第三;五大经济区排名依次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区;11个沿海省(自...
【关键词】区域,海洋创新,南高北低
上海: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高地(2023-09-12)
【摘要】 9月12日,财联社讯,9月1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指出,要一体化推进“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持续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单打冠军”,努力在健全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条上赢得主动。要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上海在人才、科研、配套等方面的优势,集聚各方力量开展共性技术攻关。要...
【关键词】上海市,船舶,海洋工程装备
国内首套20kW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海试成功(2023-09-12)
【摘要】 9月12日,人民网讯,近日,由广州海洋局牵头研发的20kW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搭载“海洋地质二号”船在南海成功完成海试,返回广州南沙。海洋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而形成的热能,国际海洋能组织的调查报告表明,温差能是各类海洋能中储量最大的能源类型,开发前景巨大。我国海洋温差能储量丰富,但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主要处于理论研究及陆地试验阶段。广州海洋局联合多家单位攻克了小温差宽负荷透...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电力,温差能
“实验6”科考船广州起航,赴东印度洋海域开展科学考察(2023-09-11)
【摘要】 9月11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10日,“实验6”科考船从广州新洲码头基地起航,赴东印度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2023年东印度洋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研究员王卫强担任首席科学家。此次航次搭载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京...
【关键词】海洋科考,海洋观测,东印度洋
我国首个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完成建造(2023-09-11)
【摘要】 9月11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首个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简称“观测平台”)在山东青岛建造完成,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上岗”。该平台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主结构包含导管架、组块、观测塔,设计总重4530吨,塔体最高处距海平面约103米,是我国最高的海洋观测设施。该平台建造工程历时五个月,与以往导管架卧式建造方式不同,本次导管架创新采用上下分段、立式建造模式,可节省注...
【关键词】海洋观测,基础设施,海洋大数据
广船国际首次建造1600吨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顺利过驳(2023-09-08)
【摘要】 9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夏天碧海(广州)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建造的16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在造船平台生产线顺利过驳,转入码头建造阶段。该平台为四桩腿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船长123.2米,船宽48米,型深9.5米,桩腿长度130米,最大作业水深70米,主要由船体、4套桩腿、桩靴和升降系统等组成,艉部右舷桩腿处设一台1600吨绕桩式全回转主吊机和一台300吨绕桩式全回转辅吊机,是国内主吊高...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南海奋进”再出发(2023-09-08)
【摘要】 9月8日,中国青年网讯,9月6日,“南海奋进”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完成了为期300余日的坞修作业,从深圳友联船厂出发,驶向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此次拖航预计28小时,“南海奋进”将在南海东部油田安家落户,紧接着开展浮筒回接、FPSO第一次旋转试验、基线检测、滑环堆栈回装等一系列工作。“南海奋进”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于2002年在南海西部油田投用,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台风不解脱内转塔式单点系泊FPSO,总吨...
【关键词】海洋装备,FPSO,海洋油气开发
中韩轮渡国际客运业务恢复运行(2023-09-07)
【摘要】 9月7日,中国远洋海运报讯,9月6日晚上7点,“新香雪兰”轮一声汽笛划破长空,载着489名旅客,缓缓驶离烟台港开往韩国仁川。该航线约272海里,单次航程约15小时,每周一、三、五执行三个往返航班。此次是“新香雪兰”轮接船运营后首次载客开航,客运首发旅客近500人,包括来自各地的13个旅行团和部分商务旅客。“新香雪兰”轮是2021年1月全新打造的智能化客滚船,拥有312TEU箱位和700客位,客运设施舒适完善,设置客房、餐厅、...
【关键词】海洋交通运输,国际客运,中韩
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将在深拍卖(2023-09-07)
【摘要】 9月7日,央广网讯,9月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公告》,意味着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将在深圳拍卖。根据拍卖公告,受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拍卖方式公开交易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经第三方机构核证,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约126公顷红树林地保护活动在第一监测期内(2010年1...
【关键词】广东深圳,红树林,碳汇交易
计划总投资32亿元,鳌山湾海洋文旅项目“串起”十余个沿海村庄(2023-09-06)
【摘要】 9月6日,青岛新闻网讯,近日,青岛市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上海)推介恳谈会在上海举行。会上,青岛蓝谷鳌山湾海洋文旅项目签约。鳌山湾海洋文旅项目位于鳌山湾南岸,北起神汤沟村北侧,南至向阳庄村南侧,计划总投资32亿元,建设区域涵盖7.5公里海岸线,串联起盘龙庄、冯家河、向阳庄、马连沟、于家沟、七沟等十余个沿海村庄。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一期工程旅游岸线道路部分已进入地质勘查阶段,鳌山湾...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文旅,沿海村庄
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暨半岛科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青岛启动建设(2023-09-06)
【摘要】 9月6日,半岛新闻讯,9月5日,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暨半岛科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仪式在青岛高新区举行。会上,青岛市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上线、青岛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揭牌;青岛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上技所申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阿斯顿工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四方签约共建“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产业赋能”的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暨半岛科创技术转移...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科技,技术要素
中国最大浅吃水FPSO累计造淡水超20万吨(2023-09-05)
【摘要】 9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自2019年6月海水造淡装置投用以来,中国最大浅吃水FPSO(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石油117”采用余热累计制造淡水超20万吨。依靠热量回收制造淡水的生产方式不仅为“海洋石油117”提供了可靠的淡水资源,满足了设施生产和人员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还带来了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据统计,通过热量回收制造淡水,每年可以节省约420吨的标准煤能源消耗,同时减少约280...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水造淡,绿色低碳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创单日发电量纪录(2023-09-04)
【摘要】 9月4日,科技日报讯,9月2日,从三峡集团获悉,位于福建海上风电场的全球首台16兆瓦风电机组实现24小时满功率运行,单日发电量达38.41万千瓦时,相当于近17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量,创单日发电量纪录。该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于6月28日完成全部吊装任务,7月19日实现并网发电。在风机安装、运行过程中,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成功应对了“卡努”“杜苏芮”等多个台风考验,各项振动数据及指标平稳,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研...
【关键词】福建,海上风电,海上风机,大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