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2024-01-31)
【摘要】 1月31日,新华网讯,1月28日,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海南儋州洋浦举行。该项目总投资146亿元,拟安装12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2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一期60万千瓦将于2025年6月投产。大唐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是“十四五”期间第一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海南省第一批国家批复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内第一个陆上开关站和海上升压站实现零碳排放的海上风电项目...
【关键词】海上风电,海南省,绿色低碳
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2024-01-31)
【摘要】 1月31日,央视新闻讯,1月28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实现并网发电。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我国在建单体装机容量最大、国内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项目于2023年3月全面启动,6月海上工程全面开工,8月首台风机完成吊装,11月完成海上升压站吊装,2024年1月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建设的220千伏海上风电送出线路工程送电投产,为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提供有力的能源通道支撑...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上风电,平价项目
国内排水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绿色低碳多功能铺排船正式交付使用(2024-01-30)
【摘要】 1月30日,中国水运报讯,1月24日,国内排水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绿色低碳多功能铺排船正式交付使用,该船由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包建造,未来将投入上海横沙浅滩固沙保滩稳定河势(横沙大道外延)工程先行段施工。该船全长116.6米、型宽25米、型深6.3米、设计吃水3.5米、排水量9320吨,主要用于沿海浅滩、深水港等不同环境条件的围堤、导堤类水上整治建筑物工程的“软体排铺设”与...
【关键词】海工装备,铺排工程船舶,绿色低碳
我国最大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投入使用(2024-01-30)
【摘要】 1月30日,央视新闻讯,日前,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深远海大功率多功能综合救助船“南海救103”轮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深远海综合搜救能力的空白。“南海救103”轮总长136.9米,满载排水量达19000吨,续航力16000海里,兼有水面遇险人员搜寻救助、深远海遇险船舶拖曳救助、海空立体搜寻救助支持、对外消防灭火、应急抢险救助、信息传输与应急指挥、溢油污染监测等七大功能,能在恶劣海况和复杂气...
【关键词】救助船,深远海,综合搜救
国内首部《人工休闲潜水乐园建设规范》编制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2024-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24日,由福建省休闲潜水运动协会组织举办的福建省特色海洋休闲运动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之《人工休闲潜水乐园建设规范》编制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本次座谈会就人工休闲潜水乐园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海洋文旅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及人工休闲潜水乐园的建设规范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产业的发展模式新、时尚感强、产业带动性显著,与海岛休闲度假产业、研学教育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器材研发制...
【关键词】海洋文旅经济,海洋休闲运动,休闲潜水乐园
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投产(2024-01-29)
【摘要】 1月29日,科技日报讯,1月2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埕北油田CEPC(中心平台)在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成功投产。作为渤海油田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项目,该模式在亚洲范围内属于首次应用,为今后我国海上油田节能降碳探索了新路径。埕北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自1985年投产至今,埕北油田已累计贡献原油超过1300万吨,是渤海油田稠油采出程度最高的油田。埕北油田开发初期共...
【关键词】渤海油田,油气处理,岸电设备,节能降碳,产量增长
山东海上风电安全发展共同体在济南成立(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24日,山东海上风电安全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在山东海事局、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的倡议和指导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等22家单位共同成立山东海上风电安全管理平台,将统筹山东省海上安全及应急资源,共同提升通航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山东海上风电产业安全健康发展。2024年,山东海上风电安全发展共同体将着力建立安...
【关键词】山东省,海上风电,安全发展
中集来福士首个FPSO修改造项目交付(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Mero 3 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命名暨交付仪式”在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举行。该项目原船是一艘马来西亚籍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改装后的FPSO主船体总长341.2米,宽67.2米,深29.7米,这是国内首例集主船体改造、全部模块建造及集成、FPSO系统调试等工作于同一船厂完成的FPSO修改造项目。该项目由中集来福士承接,交付给船东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MISC),之后将为巴西...
【关键词】海工装备,FPSO,修改造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导管架安全拖带出港(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24日,在深圳南山海事局两艘海巡船的护航下,由深圳建造的陵水25-1气田开发工程项目之崖城13-1PAP导管架缓缓拖离赤湾胜宝旺码头,驶向“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海域。此次出港的崖城13-1PAP导管架,为八腿十二裙桩固定式导管架,高度超100米,总重达6605吨,相当于4400余辆小汽车的重量。该导管架将用于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平台安装,支撑平台持续处理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工装备,导管架
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田原油累产超4亿桶(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中国化工报讯,1月2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原油累产超4.55亿桶,可满足1.8亿人一年的基本需求,为推动渤海油田增储上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油田持续向计划管理要效益,坚持“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压茬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形成了以年、月、周为核心的三级计划管理体系,促进油水井作业顺利、集中完成。油藏、生产、工艺、钻完井等各专业群策群力,通...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增储上产
宁德市首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工(2024-01-24)
【摘要】 1月24日,闽东日报讯,1月19日,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福鼎市开工。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宁德市首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5.54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红树林滨海湿地修复、潮沟疏通、入海污染物控制、岸线整治等,并同步实施碳汇、渔业资源、水动力、生态前景、红树林减灾、红树林种质基地、牡蛎礁减灾等科研课题,项目工期为2年。
【关键词】福建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在上海顺利出坞(2024-01-24)
【摘要】 1月24日,中国新闻网讯,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我国“气化长江”标志性工程——全球首款、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顺利出坞,意味着该船将全面进入码头系泊试验、海上试航新阶段,计划于2024年8月完工交付。该船总长130米,型宽23.6米,型深15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该船采用独特的浅吃水设计,既满足远洋无限航区设计要...
【关键词】沪东中华,江海直达,LNG,加注运输
我国首套深海湿插拔连接器通过海试(2024-01-23)
【摘要】 1月23日,央视新闻讯,近日,我国首套光电复合型水下湿插拔连接器成功通过海试,标志着我国已掌握该器件的核心技术,有望大幅降低深海工程的建造成本。研究团队历时三年多,先后突破了深海柱塞动密封及同步驱动、水下多通道低损耗光耦对准等关键技术,为连接器的成功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次海试在南海1600米深的海底进行,在机械臂的操作下,连接器成功完成了2次对接,经过验证,光纤、电缆接驳正常,海试目标圆满完成。通过...
【关键词】深海工程,湿插拔,连接器
亚洲最大海上交通枢纽通车(2024-01-23)
【摘要】 1月23日,人民网讯,1月19日,杭甬(杭州至宁波)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这也意味着亚洲最大海上交通枢纽——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滨海互通枢纽同步开通。该枢纽是连接杭甬高速复线与甬舟高速的海上互通立交桥,建设中攻克了两大海下施工世界技术难题:一是海底管线铺设。该枢纽滨海高架桥海底共铺设17条管线,中铁十五局项目部采取蛙人摸排管线精准定位的办法,创下国内海下管线施工之最。二是海下桩基施工。...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海上立交桥
浙江挂牌成立海洋经济发展厅(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20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揭牌仪式在杭州举行。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作为浙江省政府组成部门,规格为正厅级。其负责统筹协调涉海涉港工作,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组织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浙江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科技创新,统筹推进海洋港口发展、建设、管理,统筹协调宁波舟...
【关键词】浙江省,机构改革,海洋经济
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2024-01-19)
【摘要】 1月19日,新华财经讯,近日,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获悉,随着广东惠州港口二、阳江青洲一、阳江青洲二等海上风电项目2023年底顺利投产,广东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年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与同等容量燃煤电厂相比,可等效节省标煤约8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314万吨。以普通家庭每年用电量约3000度来计算,可供100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基本满足一座大型城市一年用电需求。
...
【关键词】广东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能源结构转型
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出鱼(2024-01-19)
【摘要】 1月19日,人民网讯,1月18日,从中国海油获悉,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广东深圳正式出鱼。该项目位于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验期投放的红鱼、笛鲷类鱼种在40天试养观察期内,各项生长生理指标稳定,预计年产量可达10万斤。液化天然气气化外输过程会产生大量冷能,直接排放到海水中会造成能源浪费,2023年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冷能处理量超8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与海水换热后,海水水温会降低约5摄氏度,根据...
【关键词】产业融合,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
广东首个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签约(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南方日报讯,1月15日,广东省首个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战略合作暨粤东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此次签约通过资金及专利技术入股等形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引进挪威巴林海洋渔业公司(简称“巴林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在汕尾市、东莞市开展海洋渔业项目合作,共同创建中欧海洋渔业产业创新园,开展三文鱼陆基工厂化养殖、三文鱼鱼子酱加工、可升降重力式深水养殖网箱建造、金枪鱼养殖等海洋渔业项目合作。
...
【关键词】广东省,海洋渔业,中欧合作,挪威,三文鱼
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召开(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自然资源部官网讯,1月15日至16日,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23年,我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供给提质增效,优化养殖用海管理政策,进一步简化落地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要求,开展集中连片开发区域整体海域使用论证,全年新增用海用岛272.2万亩。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和美海岛”创建示范,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发展海洋经济,初步估算,全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约9.8万亿元,同比增...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经济,要素保障
中国首个球罐型“海上天然气气站”改造项目交付(2024-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16日,中国第一例MOSS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改装浮式储存气化装置(FSRU)项目——格里亚LNGC改装普罗米修斯FSRU项目,在上海崇明长兴岛的中远海运重工2号码头交付,这是中国企业与欧盟国家合作的“一带一路”能源项目。本次交付的FSRU长296米,宽46米,可存储13.7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其再气化能力为4x105MMSCFD(百万标准立方英尺),将服务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塞浦路斯瓦西利...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油气,塞浦路斯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机组即将并网发电(2024-01-17)
【摘要】 1月17日,中国证券网讯,近日,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广投北部湾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风机已具备送电条件,计划春节前夕正式并网发电。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总投资约245亿元,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上网电量超50亿千瓦时,将带动广西形成以风机、塔筒、叶片装备制造为核心,发电机、齿轮箱等配套产业及海水制氢、储能等延伸产业融合发...
【关键词】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首批机组,即将并网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顺利合龙(2024-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15日,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架设到位,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顺利合龙。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为1600米钢箱连续梁桥,左右幅分离,中间设置横向连接箱,钢箱梁大节段共32节,最大节段长123米、宽18.75米、高4米、重1340吨。中引桥钢箱梁厂内整节段制造完成,再由运梁船运输至施工区域,采用中铁大桥局黄茅海跨海通道T4标自有设备“大桥海鸥号”3600吨浮吊进行整孔分幅架设。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跨海通道,中引桥合龙,粤港澳大湾区
“梦想”号国际邮轮三亚首航正式启动(2024-01-16)
【摘要】 1月16日,央广网讯,1月14日,搭载着599位旅客的“梦想”号国际邮轮缓缓驶离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开启4天3晚的越南之旅。此次首航的“梦想”号邮轮总吨位77499吨,共有甲板15层,客房1008间,载客约2222人,从1月14日起至3月初共计划通航15航次,分别有三亚至顺化、下龙湾(河内)、芽庄、岘港的四天三晚航线,三亚—香港—下龙湾、三亚—香港—顺化的五天四晚航线以及三亚—香港—芽庄—三亚的六天五晚航线等,间隔3至5天从...
【关键词】海洋旅游,邮轮旅游,国际邮轮
福建省智慧海洋产业联盟在厦成立(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厦门日报讯,近日,福建省智慧海洋创新发展论坛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集美大学举行。未来,福建省智慧海洋产业联盟将结合福建省实际,研究制定水产种业、海洋工程装备、智慧海洋感知、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明确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关键共性技术和攻关路径,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共享机制,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形成有重大影响的应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
【关键词】福建省,智慧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海洋石油成我国能源上产关键增量(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中国能源报讯,1月1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2023年,渤海油田累产油气当量超368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超3400万吨,天然气产量超35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渤海油田全年共完成新井投产450余口,创历史新高,新井贡献原油产能超370万吨,产量达到设计产值的120%,有力夯实了油气稳产增产的基础。渤海油田拥有50余个在生产油气田、近200座生产设施,截至目前,累产油气当...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产量创新高,能源安全
威海市商业银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挂钩贷款(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鲁网讯,近日,威海市商业银行为荣成爱伦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伦湾科技公司”)发放了一笔1000万元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挂钩贷款”。 爱伦湾科技公司是寻山集团的子公司,其主营生产的生态浮漂主要用于寻山集团进行海带养殖。随着寻山集团“浮漂革命”的大力推进,爱伦湾科技公司订单大幅增加,购置生产生态浮漂的原材料需要大量资金。威海市商业银行了解到该企业情况后,围绕其母公司海带养殖固碳情...
【关键词】蓝色金融,海带固碳量,贷款
海水养殖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助力“双碳”目标推进(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山东省首笔市级财政补贴型海水养殖海洋碳汇指数保险签单落地太平财险山东分公司,共计为山东省烟台市300万亩海水养殖海域提供保险保障3000余万元。海水养殖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属于创新类保险产品,区别于传统的保险产品模式,因其自身碳汇损失存在不确定性,加之海水养殖总体情况较为复杂,海洋碳汇保险定损存在一定难度。太平财险烟台中心支公司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保险产品定损,率先取用卫...
【关键词】蓝色金融,海水养殖,保险
东山投建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2024-01-11)
【摘要】 1月11日,福建日报讯,1月10日,在东山县西面海上,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正在打桩施工中。项目动工一个多月来,已在海上打水泥桩2000多根。该项目由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三峡东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多元,装机容量为180兆瓦(交流侧),新建一座110千伏陆上升压站并配建18兆瓦/36毫瓦时的储能设施,通过1条110千伏送出线路接入220千伏变电站。
【关键词】福建漳州,清洁能源,海上光伏
2023年南通新造船舶和海工产品下水115艘(2024-01-11)
【摘要】 1月11日,中国江苏网讯,近日,南通海事局发布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长江南通段新造船舶和海工产品下水115艘,较2022年同期增长27.8%,连续两年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货船造船完工量超340万载重吨,新造船舶和海工产品总值超过300亿元。下水新造船舶中包括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第四代风电安装船、LNG加注船等高新技术船舶,船型涵盖集装箱船、FPSO、散货船、油船、风电安装船、工程船等12...
【关键词】江苏南通,船舶,海工
“江阴—荷兰”首条外贸集装箱直航航线开通(2024-01-10)
【摘要】 1月10日,新华网讯,1月8日,“天乐”号国际航行船舶满载着350个特种集装箱缓缓驶离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朝着目的地荷兰鹿特丹港驶去,标志着“江阴—荷兰”首条外贸集装箱直航航线顺利开通。该航线是继2023年7月“江阴—挪威”航线之后,江阴开通的第二条外贸集装箱直航航线,新航线将主要为江阴及周边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特种集装箱等货物的直航服务。
【关键词】海洋交通运输,远洋运输,江苏无锡
“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出坞,预计3月份投用(2024-01-10)
【摘要】 1月10日,青岛日报讯,1月9日,“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在青岛顺利出坞,即将进入拖航安装阶段。“深蓝2号”网箱由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网箱总高度71.5米,直径70米,全潜状态设计养殖水体达9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功能性能最先进的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该养殖网箱通过搭载自动投喂系统、水文水质气象测量系统、水下成像系统、水下补...
【关键词】海工装备,深远海,养殖网箱
“天津资本”+“天津制造”首艘出口租赁船舶交付(2024-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8日,民生金租在东疆综保区落地的首单天津制造的出口租赁业务船舶——“MSC ANITA”轮,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交付。该船总长约366米,型宽51米,型深30.2米,设计吃水14.5米,结构吃水17.0米,可运载16520个标准集装箱,从设计、营运到拆船等全生命周期均满足节能环保要求,装载能力、航速、油耗等各项性能和经济指标均为国际领先水平。该船交付后将租予国际知名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使用,...
【关键词】船舶,租赁,出口
广西最大跨海大桥龙门特大桥顺利合龙(2024-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8日,国道G228广西滨海公路(北海—东兴)控制性工程,龙门特大桥顺利合龙。龙门特大桥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年)》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钦州龙门岛附近横跨茅尾海龙门海峡,是广西规划建设的首座单跨超千米特大桥和最大跨海大桥。项目路线全长7.637公里,其中桥梁总长6597米,大桥工程于2020年8月31日开工建设,大桥主塔高174米,主跨1098米,采用单跨吊全漂浮体系钢箱梁悬索桥设计,可...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跨海大桥,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在极地布放首个生态潜标(2024-01-08)
【摘要】 1月8日,新华网讯,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计划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各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此次布放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该套潜标布放水深约3000米,计划放置1年,将收集...
【关键词】海洋生态保护,极地,生态潜标,南极磷虾
青龙门大桥进入海上主墩承台施工阶段(2024-01-08)
【摘要】 1月8日,新华网讯,1月7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中国铁建大桥局联合承建的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青龙门大桥首个主墩承台钢吊箱顺利下放,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海上主墩承台施工阶段。此次施工的青龙门大桥主墩承台为整体八边形设计,采用单壁钢吊箱施工方案。钢吊箱长67米,宽37米,高10米,平面面积2523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平面尺寸最大的单壁钢吊箱。钢吊箱由2万吨级运输船历经10个小时运至海上施工现场...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跨海连岛工程,关键控制性工程
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完成电缆敷设(2024-01-05)
【摘要】 1月5日,浙江日报讯,1月4日,一条10千伏、全长1000米的陆上电缆,从舟山北部海域海床以下7米深的预置通道穿出,这标志着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完成电缆敷设。目前,全国范围内岛际能源供应主要依靠海底电缆进行输送。中国沿海海域航道密集,船只来往繁忙,船只抛锚时容易损伤海缆。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创新探索陆上电缆穿越海底的能源输送模式,利用定向钻深埋技术在海床7米以下打通一条“海底隧道”。 据介绍,未来,“陆缆穿海...
【关键词】海洋工程,陆缆穿海,岛际能源
中国海油陆丰油田群二期开发项目投产(2024-01-05)
【摘要】 1月5日,央视网讯,1月3日,中国海油宣布,陆丰油田群二期开发项目投产。该项目同时开发陆丰8-1、陆丰9-2和陆丰14-8三个油田,新建1座原油钻采平台陆丰8-1,成为我国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又一“国之重器”。陆丰8-1平台距离深圳东南约180公里,作业水深136米,平台集生产、钻井、生活等功能于一体,总高度达228米,总重量超过2.4万吨,甲板接近7个篮球场大小。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披露信息显示,未来1年将陆续投产开发井14口,其...
【关键词】海洋油气,南海海域,油气开发
“国证青岛海洋指数”签约上线(2024-01-04)
【摘要】 1月4日,新华社讯,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在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举行“国证青岛海洋指数”签约发布仪式。“国证青岛海洋指数”由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简称“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编制,以国证A指样本为样本空间,选取企业注册地为青岛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从中选取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科技、海洋食品、海洋投资等相...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经济,海洋主题指数
南海海洋样品库海口项目开工建设(2024-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南海海洋样品库(海口)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南海海洋样品库位于海口海洋中心和三沙海洋中心保障基地西侧,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共建设7层,该项目于2023年6月获批,由自然资源部海口海洋中心具体实施。按照设计,该样品库具有样品保存、整理分类、分析研究、利用共享和科普展览等功能,配套完善的样品管理制度体系和信息数据管理平台,集海洋自然资源科研、存档、科普于一体,满足未来30年南海...
【关键词】样品管理,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开发利用
全球首艘新型智能研究及实训两用船在大连下水(2024-01-03)
【摘要】 1月3日,央广网讯,近日,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及实训两用船在大连下水。该船长69.83米,宽10.9米,服务航速17.5节,排水1430吨,由2个1500kW的双全电力吊舱推进,3台1520kW的柴电机组供电,配有艏侧推和减摇鳍,配员50人,可实现四级海况正常科研教学,六级海况安全返航。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功能的科研及实训船,实现智能化全覆盖,驾、机、电深度融合,是海上移动的智能船舶试验验证平台,智能...
【关键词】智能船舶,技术突破,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