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

【船  舶】国内首部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安全专项规范发布 (2025-10-27)

【摘要】  10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国内首部《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T/SPASI 001—2025),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填补了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指引的空白,针对 LNG、锂电池、甲醇、太阳能等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存储、安装、测试等环节的特殊安全风险(如易燃易爆、低温伤害、有毒物质泄漏)提出明确要求。具体措施包括:锂电池存储与安装需在专...

【关键词】新能源船舶,安全规范,绿色转型

【船  舶】中国船舶开启“正当防卫”,反制美国高额 “港口费” (2025-10-13)

【摘要】  10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美国将10 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服务费”,费率从每净吨50美元至140美元不等。中国航运企业如中远海运、君正船务等面临巨大成本压力,部分企业选择调整航线或退出美国市场。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决定自10月14日起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作为反制措施。同时,中国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明确对歧视性政策采取必要反制。全球航运企业如马士基、地...

【关键词】港口费,反制措施,航运格局

【船  舶】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智能船用设备、智能船舶和海上智能搜救装备研发,推广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系统及在海事和航道巡查中的应用,组织开展内河货运船舶自主航行创新工程。意见聚焦行业共性需求与前沿方向,部署了应用技术攻关、智能产品创新、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等3项重点任务,并围绕智慧航运等领域提出7项重点任务,旨在全面提升...

【关键词】智能船舶,人工智能,政策支持

点击此处阅读更多近期政策

国内新闻

【船  舶】山东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启动 (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8日,山东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在济宁邹城正式启动,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将新建船体联合车间、分段装焊车间等核心设施。项目采用现代总装造船模式,建成后可实现年制造2000~5000吨级船舶200艘、高端新能源游艇游轮40艘,预计年销售收入32亿元,新增就业700个。该项目是济宁市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举措,旨在打造全国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标杆。新能船业作为实...

【关键词】新能源船舶,智能制造,绿色航运

【船  舶】万隆船业承建国内首艘8000吨不锈钢货舱甲醇加注油化船下水 (2025-10-31)

【摘要】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8日,由扬州万隆船业承建的国内首艘8000吨不锈钢货舱甲醇加注油化船在扬州顺利下水。该船总长114.91米,载重量8190吨,货舱舱容9913立方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无限航区。采用不锈钢货舱设计,可安全装载甲醇、石化燃油、生物燃油及化学品,实现“一船多用”。动力系统兼容传统柴油、B100生物柴油,并预留甲醇燃料功能,推进系统通过预旋定子、桨毂消涡鳍和节能舵球等技术,效率提升7.4%。...

【关键词】甲醇燃料,不锈钢货舱,绿色船舶

【船  舶】芜湖造船厂为国航远洋建造首艘甲醇双燃料散货船下水 (2025-10-30)

【摘要】  10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8日,芜湖造船厂为国航远洋建造的首艘890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散货船在威海基地顺利下水。该船采用生物柴油与绿色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可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同时兼顾经济性。船舶全长229米,载重吨88700吨,配备甲醇双燃料主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满足TIERⅢ排放标准。该船是威海基地承建的最大吨位船舶,创新采用“下水小车+模块小车”协同作业模式,确保下...

【关键词】甲醇双燃料,散货船,芜湖造船厂

点击此处阅读更多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