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套自主研发海底注水树投用(2024-02-07)
【摘要】 2月7日,科技日报讯,昨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在湛江海域投用。此次投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提高老油田采收率上迈出新的一步,对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水树是油田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连接地层深处的油层和平台水下注水管道装置,通过最大压力约17兆帕的过滤海水驱油,可以有效提升老油田产量。此次投用的海底注水树长3.5米、宽3.2米、高3米,整体重量近2...
【关键词】首套,海底注水树,自主研发
我国首款50千瓦级双环嵌套式霍尔推力器点火运行(2024-02-06)
【摘要】 2月6日,科技日报讯,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该院801所研制的50千瓦级双环嵌套式霍尔推力器,近日成功实现点火和稳定运行。大功率霍尔电推进具有推力大、比冲高、系统简单可靠等综合优势,是目前最接近太空应用的国际主流大功率电推进技术路线。嵌套式霍尔电推进作为大功率霍尔电推进技术路线之一,具有工况调节范围宽、推力密度高等特点,在相同功率下,推力器尺寸较常规单环霍尔推力器尺寸显著减小,更利于在航天器上...
【关键词】首款,双环嵌套式,霍尔推力器
“闽江1号”货船正式交付,福建内河将进入千吨级货运时代(2024-02-06)
【摘要】 2月6日,中国科技网讯,2月4日上午,由福建南平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闽江1号”千吨级集散两用货船,在历时四个月建造后顺利抵达南平港交付,这是闽江航运史上运力最大的集散两用船只,标志着福建内河将进入千吨级货运时代。“闽江1号”设计装箱量为54个标准箱,满载货运量达1000吨,将由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组建的国资物流公司运营使用,更好服务闽江航运事业发展。
【关键词】闽江1号,集散两用船只,千吨级
《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发布,规范脑机接口研究与技术应用有了重要参考(2024-02-05)
【摘要】 2月5日,科技日报讯,2月2日晚,科技部官网发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意在指导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防范脑机接口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这份由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研究编制的文件,供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指引》包括目的、术语、基本原则、一般要求、研究类型和科普宣传六个部分。其中,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保障健康、提升福祉,尊重被试、适度应用,...
【关键词】脑机接口,合规研究,防范风险
海上一箭九星,捷龙三号火箭首次搭载外国卫星(2024-02-05)
【摘要】 2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消息,北京时间2月3日11时6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DRO-L卫星、智星二号A星、东方慧眼高分01星、威海壹号01~02星、星时代-18~20星以及NEXSAT-1卫星共9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次承揽外国卫星搭载发射,标志着火箭迈出国际化发射第一步。
【关键词】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国际化发射
哈工大牵头研制“威海壹号”卫星发射成功(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哈尔滨工业大学3日发布消息,由该校威海校区牵头研制的通遥一体化卫星系统“威海壹号”01/02星搭乘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哈工大成功发射的第23颗卫星。作为中国国内首个面向海洋目标探测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此次发射的“威海壹号”01/02星每颗重量约95公斤,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为520公里。
【关键词】哈工大,威海壹号,发射成功
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首颗业务星“烟台二号”成功发射(2024-02-04)
【摘要】 2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2月3日,从位于烟台海阳市的东方航天港获悉,由该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将9颗卫星发射升空,其中一颗为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的首发业务星。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的首发业务星被命名为“烟台二号”,由陆海空间(烟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烟台二号”卫星运行在52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配置高分辨率推扫相机,并独特设计了先进的影像在轨生成功能,能对用户关心区域的影像进行...
【关键词】东方慧眼,烟台二号,成功发射
中国四肢截瘫患者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控喝水”(2024-02-02)
【摘要】 2月2日,新华社讯,脑机接口让“意念”控制“动作”成为可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日前对外宣布,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四肢截瘫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据介绍,该项目在无线微创方面实现两大突破,一方面在保证颅内信号质量的同时,不直接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它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信号传输,植入颅骨的体...
【关键词】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脑控喝水
双机“见”三江,AC332、AC352两型直升机“会师”成功(2024-02-02)
【摘要】 2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1月24日,“吉祥鸟”AC332、AC352两型直升机在建三江湿地机场“会师”成功,并按项目计划分别开展试飞工作。AC352(Z15)型直升机是一型中型多用途直升机,该机型符合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应用大量成熟先进技术,性能优势突出,于2022年7月26日成功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AC332直升机是航空工业全新研制的一款4吨级先进双发多用途直升机,于2023年在天津完成全状态首次飞行,并与首发用户签...
【关键词】直升机,试飞,性能突出
人形机器人元年或将开启(2024-02-01)
【摘要】 2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今日早盘TMT板块走强,截至11:10,机器人ETF(562500)涨2.04%。93只持仓股中,超70只个股均上涨。其中,科大讯飞领涨超9%,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有方科技、科德数控、大华股份等个股跟涨。政策上,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技术上,科大讯飞发...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政策利好,技术进步
航天器“重复用”,往返太空更便捷(2024-02-01)
【摘要】 2月1日,人民网讯,日前,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及空间科学实验,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技术特征,能满足未来廉价、自由进出空间的发展需求。除了向空间站等系统补充人员和物资之外,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还可以搭载乘客,以...
【关键词】航天器,可重复使用,降本增效
江南造船提前交付九丰能源93000方VLGC(2024-01-31)
【摘要】 1月31日,新浪财经讯,1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广东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JOVO)建造的93000方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GAS NOUVEAU BAUHINIA”号(H2638)命名交付。该船是江南造船交付的第11艘93000方VLGC,实现了提前一个月交付。据介绍,93000立方米VLGC是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第四代 VLGC精品船型(Panda 93P),该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服务航速16.5节,采用第四代专利线型(VS-Bow MK-IV),在满载...
【关键词】江南造船,广东九丰,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
“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填补我国深远海综合搜救能力的空白(2024-01-31)
【摘要】 1月31日,人民网讯,1月30日,中国海上专业救捞力量的新旗舰——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满载排水量19000吨的“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这艘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集空中、水面、水下救助能力于一身的深远海大功率多功能综合救助船,将以崭新形象奔赴2024“春运”海上交通安全保障前线。该船总长136.9米,型宽26.7米,型深11米,设计吃水6.5米,系柱拖力350吨,续航力16000海里,自持力达90天。“南海救103”轮兼有水面遇险人...
【关键词】综合救助船,救援,国际领先
我国完成涡轴发动机整机结冰适航试验(2024-01-30)
【摘要】 1月3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月27日,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AES100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整机结冰适航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涡轴发动机适航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创新研制、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民用涡轴发动机,可满足5~6吨级双发直升机和3~4吨单发直升机、先进无人机对动力的需求,适用于观光、巡逻、警用、救援等多种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整机结冰试验是利用特种设备模拟恶劣的...
【关键词】发动机,自主创新,先进水平
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在沈阳完成首飞(2024-01-30)
【摘要】 1月30日,中国科技网讯,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该项目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主持研制。根据试飞员反馈,飞机动力充足、振动较小、操纵性能良好,为下一步持续性试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本次首飞飞机主要核心部件初步实现国产化,发动机功率经台架测试达到120kW。此前该机型的验证机于去年3月在沈阳某机场...
【关键词】首飞,氢内燃机,自主研制
长治市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在长治高新区揭牌成立(2024-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高新网讯,1月26日,长治市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长治高新区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举行。长治市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联合全市30多家政校企单位,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将高校的智力资源、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践需求和市场力量相结合,汇聚行业顶端智慧和力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
【关键词】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全面赋能
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跃升(2024-01-29)
【摘要】 1月29日,人民网讯,高端化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装备制造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助力工业产业不断优化结构、迈向高端,全年增加值比2022年增长6.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也要看到,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风险较为突出。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加快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制造业数字化...
【关键词】优化结构,卡脖子,稳步推进
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国际化,交通部肯定中车集团试点成果(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第一财经网讯,25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集团”)轨道交通装备国际标准研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验收意见认为,通过试点任务实施,中车集团健全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电气设备相关标准体系,实现了部分标准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培养了一批复合型标准化领域人才,输送高端人才至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有力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对推动我国轨道交...
【关键词】试点任务,标准化,借鉴意义
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发布(2024-01-26)
【摘要】 1月26日,人民网讯,近日,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正式发布。据了解,作为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常驻赛道之一,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自2020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吸引了来自数百所中小学校的超一万名选手参赛。近年来,随着赛道系列活动的推进和普及,青少年群体参赛的热情日渐高涨,赛道的参赛人数屡创新高,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扩大。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
【关键词】创新大赛,数字中国,青少年
让中国飞机用上强劲的“中国心”(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人民网讯,1月24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玉龙”涡轴航空发动机(以下简称“玉龙”)自主创新研发、使用、发展四十年。从1984年,“玉龙”航空涡轴发动机正式启动预研,迄今“玉龙”自主创新研发使用已整整40年。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玉龙”总设计师尹泽勇详细讲述了四十年自主创新发展的艰辛历程,全面总结加快自主研制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启示。“玉龙”是我国第一...
【关键词】自主创新,研制成功,打破封锁
北京市发布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01-25)
【摘要】 1月25日,央视新闻讯,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明确提出到2028年,北京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建成2个特色产业...
【关键词】北京,航天,产业集群
中德校协企深化科研合作,赋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2024-01-24)
【摘要】 1月24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为推动全固态电池及半导体装备科技转化、人才培养,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可持续物理技术中心成立,旨在为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德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德深化科研合作具重要意义。据悉,该中心由浙江省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产业学院、德国促进可持续物理技术协会、德鼎(宁波)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和苏州德顿石墨烯新材料研究院四方共同成立。成...
【关键词】共同成立,贡献力量,技术中心
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2024-01-24)
【摘要】 1月24日,中国科技网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中试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
【关键词】积极进展,制造业,健全
一箭五星发射成功,“力箭一号”三战三捷(2024-01-23)
【摘要】 1月23日,科技日报讯,1月23日12时03分,由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泰景一号03星、泰景二号02星、泰景二号04星(默孚龙号)、泰景三号02星、泰景四号03星由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研究、空间探测、环保普查等领域。其中,泰景四号03星是我国首颗商业Ku...
【关键词】圆满成功,发射任务,奠定基础
国内最深超大直径盾构工作井建成(2024-01-23)
【摘要】 1月23日,中国科技网讯,23日上午10点,随着最后一模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盾构工作井建设完成,为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盾构机始发穿海奠定基础。据了解,盾构工作井是盾构隧道工程中的重要设施之一,既是后续盾构机零部件进场组装的吊装通道,又是盾构机掘进施工期的物料运输通道。本次建成的宁波侧盾构工作井长22.6米,宽21.1米,深58.13米,由地下9层结构组成,相当于20层楼高...
【关键词】海底隧道,盾构机,奠定基础
国产新一代教练机领雁AG100在浙江德清下线交付(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月19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初级教练机领雁AG100(下称AG100)首批飞机在浙江德清下线交付。这标志着AG100正式进入市场,开启产业化发展新征程。AG100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在初级飞行员培训领域优势明显。该机采用三座布局,创新引入“第三座培训能力”,大幅提高训练效率。机上标配整机降落伞,增配驾驶舱安全气囊,进一步提高了人机安全性。同时配备针对飞行培训优化的航...
【关键词】下线交付,优势明显,训练任务
武汉地铁12号线石中区间盾构机成功下穿既有线(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科技日报讯,1月20日,武汉首条地铁环线12号线石桥站——中一路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石中区间)盾构机顺利下穿6号线石桥站,标志着盾构机成功突破一级风险源,开启“地下之旅”。盾构始发站——12号线石桥站位于姑嫂树路与后湖大道交叉口东侧,总长186米,标准宽度为22.7米,端头井段宽度为27米,深度约32米,相当于11层楼高,为武汉地铁在建的最深车站,建成后与已运营的6号线石桥站换乘。盾构机始发就要下穿既有线...
【关键词】盾构机,顺利,突破
“电科机器人1号”将投入应用验证(2024-01-19)
【摘要】 1月19日,大众网讯,近日,中国电科第21研究所(以下简称“21所”)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电科机器人1号”有望于今年一季度投入智慧物流生产场景进行应用验证,以实现行走更稳及更高识别精度与操作灵敏度,为下一步投入产业应用奠定基础。“电科机器人1号”身高超过1.62米,体重约60公斤,全身拥有39个自由度,既能搬运物品,也能实现拧瓶盖、拿水杯等灵巧作业,于2023年底正式亮相。
【关键词】机器人,验证,奠定基础
国家第三批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公示,青岛三家企业上榜(2024-01-19)
【摘要】 1月19日,搜狐网讯,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拟下达的第三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公示名单,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荐的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工业母机领域的金属精密成形装备标准化试点、青岛凯捷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成套装备标准化试点和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装备的光伏装备标准化试点3个项目榜上有名。
【关键词】标准化,青岛市,公示名单
C919将助中国提升“航空外交”影响力(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参考消息网讯,中国首款国产喷气式干线客机——由中国商飞公司制造的C919被视为中国对美国波音737和欧洲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回应,旨在满足中国国内市场和潜在的亚洲市场需求。与此同时,这款客机也被视为中国推动外交政策的最新手段。在这方面,C919很像道格拉斯DC-3客机。由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生产的DC-3曾彻底改变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航空外交。目前,订购C919的主要是中国国内的航空公司,其主要用途是...
【关键词】市场需求,外交政策,途径
国内首个无人巡逻车在北京经开区启动道路测试(2024-01-18)
【摘要】 1月18日,科技日报讯,1月16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巡逻 助力平安”无人巡逻车启动活动在大族广场举行。在现场,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石器)获得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发放的无人巡逻车道路测试通知书。根据部署,经开区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市公安局大兴分局调研推进,依托经开区巡防大队组建“经开区无人移动巡逻宣防车分队”,配...
【关键词】北京,自动驾驶,测试
天目一号星座完成阶段组网(2024-01-17)
【摘要】 1月17日,科技日报讯,16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航天系统公司获悉,天目一号星座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子星座已基本建设完成,可为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行业用户提供精细化卫星气象探测数据服务。天目一号气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工航天系统公司所属航天天目公司抓总研制,运行于52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目前全部23颗业务卫星运行稳定。1月5日发射的最新4颗卫星已投入业务运行使用,与其他在轨卫星组成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子星座。目前天...
【关键词】探测数据,研制,业务系统
“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阿蒙森海潜标回收和布放(2024-01-17)
【摘要】 1月17日,新华网讯,北京时间1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阿蒙森海海域潜标回收和布放作业。“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陈超介绍说,本次阿蒙森海海域待回收和待布放的潜标共计10套,除1套潜标周围海冰密集,有一座长约12海里的冰山,不满足回收条件,需等待下一队次回收外,其余潜标均成功完成回收与布放,且无一仪器设备受损或丢失。此次考察队在阿蒙森海布放了我国在极地的首个生态潜标,该套潜标的主要生态传...
【关键词】自主研发,海域潜标,无人机
中国商用飞机或将“赢得天空”(2024-01-16)
【摘要】 1月16日,民航资源网讯,近日,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MAX9客机发生了应急舱门脱落事故。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波音CEO卡尔霍恩正在努力化解风暴。报道指出,尽管卡尔霍恩可能在短期内稳定局势,但波音最近的事故也许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赢得天空”的机会。中国商飞研制C919已有数十年,去年5月,C919正式投入商业航班运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中国航空市场的重要里程碑”。从0开始制造商用...
【关键词】C919,意向,稳步提升
天舟七号近日将择机发射(2024-01-16)
【摘要】 1月16日,人民日报讯,1月15日上午,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将于近日择机实施发射。目前,各系统已经做好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天舟七号任务是2024年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发射任务。连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顶住新年度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压力,承压奋战、连续奋战、坚守奋战,当前已经组织完成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技术区测试、加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垂直总装测试、船箭联...
【关键词】发射,准备工作,载人航天
连续14年领跑全球,中国造船业已集齐“三颗明珠”(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科技日报讯,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造船业最新数据,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承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2023年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所有指标第一次实现2位数增长。
【关键词】世界第一,全面增长,中国
力箭二号火箭计划2025年首飞,将发射低成本货运飞船(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航)宣布,该公司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将于2025年执行首次飞行任务,发射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自主研制的低成本货运飞船产品,进行在轨全流程考核验证。首飞任务还可搭载低轨互联网星座卫星。据悉,力箭二号是中科宇航自主研发的一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CBC构型,通用芯级直径3.35米,总长53米,起飞质量628吨,起飞...
【关键词】低成本,自主研发,运载火箭
AC313A开启高寒试飞(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人民日报讯,1月9日,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A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机场腾空而起,在完成了部分悬停性能、旋翼转速等试飞科目后平稳落地,首架次试飞任务圆满完成,拉开了2024年航空工业直升机厂所高寒试飞任务的序幕。此次高寒试飞是AC313A首次高寒试飞,属于科研调整试飞、取证试飞并行阶段。试飞科目主要内容包括空速及旋翼转速、环控系统试验、直升机悬停性能、平飞性能及爬升性能、发动机起动试验等多项...
【关键词】试飞任务,多项内容,圆满完成
有效载荷3吨,国内首架大型无人运输机样机株洲下线(2024-01-12)
【摘要】 1月12日,民用航空网讯,1月5日,国内首架大型无人运输机样机于株洲已总装下线,正处于地面静态试验测试阶段。这款大型无人运输机有效载荷3吨,满足大载重、短距起降、复杂气象、无人化作业等需求,将填补我国高性能轻型运输飞机型号空白,为湖南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核心装备,助推湖南打造中国最大轻型运输飞机产业化基地。预计2026年开始产业化,2030年生产100架以上,年产值30亿元。该产品是湖南省重大创新产品,202...
【关键词】低空经济,核心装备,产业化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全球最大B型LNG燃料舱交付(2024-01-11)
【摘要】 1月11日,环球时报讯,1月10日,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建造的单舱世界最大13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顺利完工交付,填补了该型燃料舱全流程自主研制的国内空白。LNG B型燃料舱是用于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关键设备,每艘船配套一个独立B型舱。该舱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传统LNG船用燃料舱相比,B型舱具有容量利用率高、建造更灵活。
【关键词】关键设备,自主研制,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