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试点推出首批“移动AED”出租车(2024-07-26)
【摘要】 7月26日,科技日报讯,记者26日从成都公交集团了解到,成都公交集团近日在指定出租车的后备箱内配置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及急救包箱,标志着成都首批“移动AED”出租车试点正式启动。 “移动AED”出租车外观贴有醒目的“AED”标识,便于市民快速识别。为了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成都公交集团还加强了对司机的应急救援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自动体外除颤器作为一种便携且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被...
【关键词】AED,急救包箱,成都
3艘160亿!邮轮巨头订造“史上最大”船(2024-07-26)
【摘要】 7月26日,科技日报讯,邮轮市场正以迅猛的势头复苏,全球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签下今年第三份新船订单,订造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豪华邮轮。7月23日,嘉年华集团宣布与意大利造船集团Fincantieri签署协议,为旗下品牌嘉年华邮轮订造3艘23万总吨LNG双燃料豪华邮轮。新船将由Fincantieri负责设计、工程和建造,预计将分别于2029年、2031年和2033年夏季交付运营。Fincantieri称,新船将是Fincantieri和意大利造船业有史以来建造的...
【关键词】邮轮,市场,势头
波音恢复对华交付737 MAX,看好中国市场(2024-07-25)
【摘要】 7月25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美国CNBC网站23日报道称,波音公司已重启旗下737 MAX机型对华交付。波音公司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波音方面还表示,预计到2043年全球航空公司将需要近44000架新的民用飞机。波音认为,欧亚地区将成为飞机交付量最大的市场,预计将占总量22%,而中国作为单一国家将占总量20%,北美地区也将占到总量20%。报道称,在连续发生两起737 MAX型客机坠机事故后,该机型一度遭遇全球禁飞;2...
【关键词】安全,危机,财务困境
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申请获民航局受理(2024-07-25)
【摘要】 7月25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7月22日,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中国民航局于近日正式受理其旗下专门从事UAM运营服务的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在合肥的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分别递交的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Air Operator Certificate,AOC或OC)申请。据悉,此项目为全球首个获得受理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OC审定项目,也预示着全球首个针对载人eVTOL的运营标...
【关键词】亿航,智能,公司
徐工智能化纯电动装载机批量交付某港口(2024-07-24)
【摘要】 7月24日,科技日报讯,包括徐工XC968-EV型远程遥控纯电动装载机在内的近10台6~7t徐工大吨位纯电动装载机批量交付某港口。其中,XC968-EV主要负责大型货船清仓工作。这也是该港口首次在装卸单元启用纯电动远程遥控装备。徐工XC968-EV型远程遥控纯电动装载机利用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远程遥控作业。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无死角监控设备工作状态,真实还原操作环境,操作指令实时传达,提升作业效率。
【关键词】港口集团,徐工,纯电
巴航工业上调未来20年全球运输量增长预期(2024-07-24)
【摘要】 7月24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据路透社7月23日报道,巴航工业表示,预计未来20年全球客运量的增长速度将快于此前的预测,但支线飞机交付的空间较小。航空旅行在疫情后蓬勃发展,但航空公司在范堡罗航展上称,虽然需求已趋于正常,但旅客对高票价望而却步,而航空公司还面临着交付延误和供应链限制。巴航工业是全球第三大飞机制造商,主要生产150座以下的飞机,其产品仅次于空客和波音最畅销的A320和737系列,与空客A220竞争。
【关键词】客运量,速度,预测
全球首例自然水体交换大型深海养殖工船铺龙骨(2024-07-23)
【摘要】 7月23日,科技日报讯,7月22日上午,全球首例自航式自然水体交换155米大型深海养殖工船“九洲一号”(HTJ23231)铺龙骨仪式在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崖门制造基地举行。“九洲一号”养殖工船总长150米,型宽44米,型深23.5米,设计吃水18米,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是养殖工船与养殖网箱深度融合设计的新型养殖装备,不仅可以低速航行(约5节)游弋转场或避台,还可通过漂浮式定位功能寻找适渔海域,内外水体通过渔网直接联通,大大...
【关键词】九洲一号,深海,养殖
载人登月火箭三级发动机完成长程高空模拟试验(2024-07-23)
【摘要】 7月23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记者7月2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未来将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其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近日完成了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验证了该发动机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的可行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实验在我国新建成的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完成。这是我国首个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由载人航天工程支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设计建设,是目前国际上试验时间最长的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
【关键词】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
海南航空接收其首架空客A320neo飞机(2024-07-22)
【摘要】 7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海南航空在法国图卢兹接收其首架空客A320neo飞机,成为运营这款高效先进单通道飞机的最新用户。该架飞机租赁自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该架A320neo飞机使用CFM国际公司Leap-1A发动机。两级客舱布局下,该架飞机共设置了4个公务舱座位和168个经济舱座位。海南航空于1993年1月成立,起步于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港海南省,致力于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航空服务,打造安全舒适的旅行...
【关键词】法国,图卢兹,空客
波音预测未来20年全球将需要近4.4万架新民用飞机(2024-07-22)
【摘要】 7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随着航空旅行完全恢复并甚至超过疫情前的需求,波音预测未来20年飞机交付量将增长3%,到2043年全球航空公司将需要近44000架新的民用飞机。在范堡罗航展开幕前夕,波音发布了2024年民用航空市场展望(CMO),该展望还预测新兴市场和全球单通道市场需求将继续成为民航业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在一个日益互相连通的世界中,航空旅行需求增长继续超过经济增长。在疫情使全球民航机队大部分停飞的四年之后...
【关键词】CMO,展望,新兴市场
中国团队研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2024-07-19)
【摘要】 7月19日,科技日报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新型静电电机,成功研制出仅重4.21克的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实现纯自然光供能下的持续飞行。相关成果7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太阳能驱动大型无人机飞行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如何借太阳能驱动微型无人机一直是业界难题。“关键是动力系统。”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漆明净说,首要考虑让动力系统减少热量损耗,使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电能高效转化为...
【关键词】北航,自主开发,静电
最高一亿元!上海发文支持民用大飞机高端产业链发展(2024-07-19)
【摘要】 7月19日,科技日报讯,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联合制定了《上海市关于支持民用大飞机高端产业链发展促进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多项补贴政策:到2026年,国产民用大飞机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上海新增引育大飞机高端产业链重点企业60家以上,大飞机产业链本地配套供应商及合作单位达到150家左右,实现新增投资700亿元以上,大飞机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左右。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大飞机配套,支持配套企业...
【关键词】高端,产业链,世界级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调车机车亮相(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科技日报讯,17日,记者从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调车机车,已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创新大会上亮相。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内燃调车机车高能耗、高排放的缺点日益凸显。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下,该公司研制出的这款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调车机车具有低噪声、零排放的特点,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调车、救援作业等场景。
【关键词】中车,永济,电机公司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高温高湿试验(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7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了高温高湿飞行试验。此次试验在江西南昌进行,分为“暴晒飞机”及“测试系统”两个阶段。试验当天,AG600飞机首先在平均温度超过35℃、平均湿度超过44%的环境下暴晒超5小时,随后飞机按计划起飞,爬升到预定高度后持续完成一系列常规机动操作,飞行时长超2.5小时。高温高湿试飞是AG600型号合格审定试飞项目中一个重要的...
【关键词】试验,江西,南昌
中航西飞AG600批产首架(1101架)中机身、机翼大部件顺利交付(2024-07-17)
【摘要】 7月17日,科技日报讯,中航西飞AG600飞机批产首架(1101架)中机身、机翼大部件在西安阎良顺利完成制造符合性审查及交付。小批制造符合性检查是PC取证过渡阶段依据型号合格证生产监管程序制定的具体要求,是AG600飞机开展批产制造交付的重要依据。中航西飞严格执行适航标准及主制造商管理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部件制造交付,这是西飞落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部署的具体体现,实现了AG600型号年度责任书的又一里程碑任务目...
【关键词】制造,符合性,审查
苏州探索出台全国首部低空“交规”(2024-07-17)
【摘要】 7月17日,科技日报讯,据苏州日报,为更好服务低空飞行活动,维护飞行安全,促进低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苏州率先探索、研究制定了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7月13日,在苏州市低空经济沙龙上,《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正式发布。据了解,《规则》由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专业科研机构研究制定,遵循苏州市“规则先行、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技术保障、安全第一”的低空经济发展方针,共8章37条,将于2024年9月...
【关键词】低空经济,空中,交通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900万辆解放牌卡车出车(2024-07-16)
【摘要】 7月16日,科技日报讯,7月16日,一辆解放J7创领版高端重卡在吉林省长春市缓缓驶下生产线。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第900万辆解放牌卡车正式出车,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一汽总产量达到6000万辆。当日举办的中国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暨第900万辆解放牌卡车出车活动上,一汽解放历时3年打造的“J7创领技术平台”也同步发布。该平台面向高效干线物流运输场景,为即将上市的解放J7创领版重卡量身打造,突破了16项...
【关键词】吉林,一汽,总产量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预计年底投产(2024-07-16)
【摘要】 7月16日,科技日报讯,7月15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主体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力争今年底投产发电。这个位于甘肃瓜州的光热储能电站,设置两个相邻吸热塔,共用一台汽轮发电机,塔下安装了近3万块的定日镜,采光面积达80万平方米,电站利用这些跟踪太阳转动的镜子,把太阳光聚集到吸热塔中加热熔盐,从而带动汽轮机发电。项目采用了双塔双镜场的设计,位于两个镜场中间区域的定日镜可以服务...
【关键词】三峡集团,电站主体,调试阶段
亚太6E通信卫星正式投入运营(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获悉,7月15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在香港圆满通过了卫星在轨技术验收评审和地面系统最终技术验收评审,标志着该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正式投入运营。据悉,这是全球首颗从低地球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全自主实现轨道转移的通信卫星。其成功投入运营,对于实现卫星平台高承载、低成本,提升我国通信卫星平台国际竞争力,以及实现卫星全自主轨道提升和...
【关键词】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科技日报讯,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需求日益高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及销售额持续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连续第二年突破50万台,同比增长5%。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60亿美元。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工智能、传感等新一...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制造业
30列高山悬崖跨座式单轨游览车在江西交付(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科技日报讯,7月11日,由中国中车旗下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30列高山悬崖跨座式单轨游览车及轨道系统,在江西大觉山景区完成交付。大觉山“悬崖动车”项目全线路均“嵌”于半山腰上,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线路在悬崖峭壁旁,可让游客置身海拔850米到1150米高空,兼具“酷、险、奇”等特点。据介绍,项目采用6车编组,载员能力为56人。
【关键词】中车,株洲,特种装备
民航局: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较2023年年底增长48%(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科技日报讯,2024年7月10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介绍,目前以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型无人机产业为基础的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目前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无人机企业总数超过了1.4万家,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超过了22.5万人。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的无人机将近60.8万架,较2023年年底增长了48%。无人机累计...
【关键词】低空经济,快速,成长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科技日报讯,10日,在海拔5200米的藏东南高原,1800吨汽车吊将重达117吨的风机叶轮组件缓缓吊至110米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这标志着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风电场——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八宿100兆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在新能源项目中,一般将海拔5000米的地方称为超高海拔地区。大唐八宿风电项目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卡瓦白庆乡,是昌都境内开发建设的首个风电项目。大唐八宿风电项目场址平均...
【关键词】高原,首个,风电项目
广州发布“低空经济20条”加速打造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科技日报讯,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止。《若干措施》从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主体、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加大低空科技创新力度、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强相关要素保障五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此次《若干措施》的发布是为了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也是基于5月底发布的《广州市...
【关键词】措施,配套,项目
纳睿雷达:首次发布自主研发的新型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纳睿雷达公告,7月4日公司首次正式公开发布自主研发的新型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该产品是一款综合运用双极化全相参、智能雷达数据处理、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低小慢目标”+“低空微气象”的全天候、主动式、多目标、精细化探测的多功能一体化雷达。纳睿雷达成立于2014年5月,是国内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全极化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为数不多...
【关键词】双极化,全相参,智能雷达
世界最大等级FB2中压转子锻件研制成功(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7月9日,由国机重装研制的国产化首件世界最大等级FB2中压转子成功发运,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FB2中压转子锻件全流程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FB2材料全系列转子锻件进口替代,为保障国家能源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硬核支撑。
【关键词】国机,重装,国产化
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国际话语权稳步提升(2024-07-09)
【摘要】 7月9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近年来,我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创新领域标准研制。截至目前,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其中国家标准272项、行业标准1706项;强制性标准269项、推荐性标准1709项,基本覆盖了医疗器械各专业技术领域。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中医器械等标准化组织先后成立,医疗器械标准...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
6项纪录打破国际垄断,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2024-07-09)
【摘要】 7月9日,科技日报讯,着底4102.8米,6项纪录打破国际垄断,国内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记者7月9日在“开拓二号”深海采矿车海试重大成果发布活动上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在成功完成深海试验航次后,搭乘“向阳红03”号科考船顺利返回厦门,海试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海试,“开拓二号”5次探采,创下了我国深海采矿...
【关键词】海底,多金属,结壳
中法天文卫星完成载荷开机测试并探测到首个伽马暴(2024-07-08)
【摘要】 7月8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发射升空仅2周的中法天文卫星传来喜讯,经过在轨测试,卫星平台工作正常,搭载的4台有效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伽马射线监测器(GRM)开机不久,就成功探测到首个伽马暴,目前已向国际通用协同网络(GCN)发布3个伽马暴坐标。中法天文卫星是中法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
【关键词】测试,卫星,平台
上海:力争到2027年支持10家以上低空经济研发制造领军企业落地(2024-07-08)
【摘要】 7月8日,科技日报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副处长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已由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将会发布。在该行动方案中,上海提出,以低空航空器标志性产品商业应用为牵引,以低空基础设施和试航检测标准为支撑,以低空协同管理和安全监管为保障,联动长三角区域低空经济产业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低空经济的产业创新高...
【关键词】研发,制造,领军企业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2024-07-05)
【摘要】 7月5日,科技日报讯,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3日消息,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进入试点的城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浙江省杭州—桐乡—德清联合...
【关键词】智能化,路侧单元,汽车
长六改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2024-07-05)
【摘要】 7月5日,科技日报讯,北京时间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开展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天绘五号02组卫星和长征六号改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长征六号改火箭是新一代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5吨。
【关键词】新一代,固液,中型
我国首个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发布(2024-07-04)
【摘要】 7月4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期,我国联合多国共同制定的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ISO 23799:2024)正式发布。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智能航运领域国际标准全面对标国内外海事公约、规范和标准,规范了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要素、流程,以及船载系统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等有关要求,并创新性提出基于矩阵原理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中国、美国、丹麦、比利时、日本...
【关键词】联合,多国,国际
国内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2024-07-04)
【摘要】 7月4日,科技日报讯,7月4日,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代号G15)在四川德阳举行总装下线仪式。该机组不仅可用于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海上平台发电,还可以和光伏、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耦合,构建可应用于医院、学校、小区、工业园区等不同场景的“源、网、荷、储”综合能源运用场景。该机组功率为16.5兆瓦、热效率35%,透平进口温度约为1170摄氏度,相较于同功率的火力发电机组,一年可减...
【关键词】东方电气,自主研制,四川
国内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专业技术机构落地成都东部新区(2024-07-03)
【摘要】 7月3日,科技日报讯,7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民航二所”)可持续航空燃料中心(以下简称“SAF中心”)正式在成都成立。这是国内成立的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专业技术机构,标志着我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与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据统计,我国民航业97%以上的碳排放来自航空燃料的使用。SAF以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为原料,不仅同时符合航空安全适航标准和可持续性评价标准,还兼容现有航空器和民航基础设...
【关键词】民航,二所,SAF
国内首条正穿冰川公路隧道掘进机始发(2024-07-03)
【摘要】 7月3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获悉,世界埋深最大的大断面公路隧道、国内首条正穿冰川的公路隧道——西天山特长隧道主线出口端“温宿号”掘进机于7月3日顺利始发,标志着西天山特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期。“温宿号”是穿越天山直径最大的掘进机,也是目前穿越天山同类级别技术最先进的掘进机,整机长235米,重约1800吨,直径8.83米,由中交集团自主研发。
【关键词】大断面,公路隧道,冰川
ARJ21飞机开通首条高高原航线(2024-07-02)
【摘要】 7月2日,科技日报讯,7月2日9时30分,一架身披成都航空航徽“太阳神鸟”涂装的ARJ21飞机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ARJ21飞机首条高高原航线——喀什=塔什库尔干航线成功开航。塔县隶属新疆喀什地区,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具有“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两路连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境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关键词】喀什,徕宁,国际机场
我国自研水陆两栖飞机AG600批产首架机机头大部件交付(2024-07-02)
【摘要】 7月2日,科技日报讯,7月1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批产首架机的机头大部件完成交付,标志着这型飞机小批量总装生产工作正式开启。此次交付的机头大部件于今年3月总装开铆,历时3个多月顺利完成总装下架,并通过民航中南局的制造符合性检查。此次机头大部件的交付,标志着AG600飞机小批量总装生产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按照计划,首架机预计在年底完成整机的总装下线。
【关键词】水上救援,森林灭火,需求
风云三号F星正式业务运行(2024-07-01)
【摘要】 7月1日,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将接棒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F星是风云三号系列的第七颗卫星,也是风云系列第三颗太阳同步上午轨道卫星。它于2023年8月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同年10月23日启动在轨测试。今年6月28日,F星通过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和业务试运行,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关键词】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
中国科研团队研制高精度偏振相机,“穿云透雾”视无止境(2024-07-01)
【摘要】 7月1日,科技日报讯,记者28日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团队研制的高精度偏振相机克服了偏振成像领域众多技术难点,实现了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穿云透雾”的特点在众多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偏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计算成像技术,能够获取光的强度、光谱和偏振信息。与传统相机相比,偏振相机多获取了一维偏振信息,大大拓展了人类对于目标的探测识别能力。
【关键词】小型化,集成化,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