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装置(2025-10-29)
【摘要】 10月29日,托卡马克BEST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宣布,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核聚变发电的装置。BEST位于安徽合肥,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和氘氚聚变燃料等新技术。2025年5月,BEST总装工作启动;10月1日,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标志着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表示,BEST将在2027年实现聚...
【关键词】人造太阳,核聚变,发电装置
福建漳州核电3号机组除氧器吊装就位(2025-10-29)
【摘要】 10月29日,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讯,10月25日16时46分,漳州核电3号机组常规岛首件大件设备除氧器吊装就位,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除氧器为卧式圆筒型设备,重量大、尺寸长,布置在标高+20m的除氧层,主要用于去除给水系统中的溶解氧和其他不凝结气体。与1、2号机组采用2段式运输吊装方式不同,3号机组除氧器采用整体运输并一次性吊装就位,为后续常规岛给水回热系统安装创造了条件。漳州核电项目团队将继续以精细...
【关键词】漳州核电,除氧器,华龙一号
“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2025-10-28)
【摘要】 10月28日,央视新闻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金属基带的国产工业化制备。该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其纯净度指标达到甚至优于进口材料水平。该基带厚度仅0.046毫米,宽度12毫米,长度超2000米,表面粗糙度小于20纳米,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优异,可承受极端条件。这一成果解决了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核心材料上长期依赖进口的...
【关键词】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国产化突破
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可用圆满实现(2025-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小型堆常规岛凝汽器抽真空系统于10月25日19时46分成功实现可用。该系统是继一回路水压试验(冷试)、二回路水压试验后的又一里程碑节点,标志着常规岛核心辅助系统已达到设计运行要求。凝汽器抽真空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建立并维持凝汽器真空环境,排出不凝结气体,确保汽轮机排气顺畅。该系统的成功投用为核岛与常规岛系统对接及后续联动调试奠定了基础,推动“玲龙一号”...
【关键词】玲龙一号,小型堆,核电站
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可用圆满实现(2025-10-27)
【摘要】 10月27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10月25日19时46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常规岛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成功实现可用。这是继一回路水压试验(冷试)、二回路水压试验后的又一里程碑节点,标志着“玲龙一号”常规岛核心辅助系统达到设计运行要求。抽真空系统功能包括快速建立凝汽器真空、保持背压及排出不凝结气体,确保汽轮机高效运行。项目团队通过党建联建、技术攻坚等方式,克服模块化设计...
【关键词】玲龙一号,抽真空系统,工程节点
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两台蒸汽发生器全部就位(2025-10-27)
【摘要】 10月27日,核美湛江讯,10月25日,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核岛第二台蒸汽发生器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1号机组核岛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等核心设备全部就位,为核岛反应堆主回路贯通及厂房封顶奠定基础。项目建设团队优化了临时支撑安装调试、就位操作平台搭设等关键环节,确保高质量完成吊装任务。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最核心的设备之一,负责将堆芯热量传递至二回路,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驱动发电。廉江核电1号机组采用三代...
【关键词】核电建设,核心设备,工程进展
中共中央发布会提出前瞻布局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2025-10-24)
【摘要】 10月24日,央视新闻讯,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表示,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市场。同时,《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
【关键词】核聚变能,未来产业,高技术产业
中国核电总装机超1.25亿千瓦,保持世界第一(2025-10-24)
【摘要】 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讯,10月23日,2025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核电产业发展分论坛召开。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曾亚川在论坛致辞中介绍,中国核电总装机规模已突破1.25亿千瓦,保持世界第一。2024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创近十年新高,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规模将突破9亿千瓦。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达59台,总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53台,装机容量6293万千瓦。中国核电安全运营表现突出,连续9年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此...
【关键词】核电装机,全球领先,华龙一号
福建漳州核电厂2号机组首次装料活动顺利完成(2025-10-23)
【摘要】 10月23日,国家核安全局讯,福建漳州核电厂2号机组首次装料活动于10月14日1时2分顺利完成,177组燃料组件全部装载到位。该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全程监督装料过程,确保堆芯核查工作符合最高安全标准。核查工作历时2小时2分钟,至凌晨3时4分完成,所有燃料组件型号、编码与方向均与方案一致。此次装料是核电机组从建设转向运行的关键里程碑,为后续机组调试和并网发电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华龙一号,核燃料,安全监督
全球首堆“玲龙一号”二回路水压试验圆满完成(2025-10-23)
【摘要】 10月23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小型堆示范工程二回路水压试验于10月22日9时30分一次性成功。试验在设计压力1.3倍的高强度条件下完成,实现零渗漏、零异常,验证了热力系统的安装质量与安全性能。试验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海南项目部牵头,联合多方团队共同完成,通过分阶段升压测试,克服了升压速率执行等技术挑战。二回路作为核电站能量传递中枢,其试验成功为后续汽轮机冲转、机组调试等关键节点...
【关键词】小型堆,水压试验,核电技术
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取得重要进展(2025-10-22)
【摘要】 10月22日,中铁二局城通公司讯,广东太平岭核电站2号机组配套的2号排水隧洞近日顺利完成充水并正式移交,为机组后续装料工作奠定基础。该隧洞全长约3308米,地质条件复杂,包括840米硬岩段、64.35米上软下硬段及2404.64米砂层与圆砾层段。施工中面临软弱围岩坍塌、高渗透砂层盾构机停机点加固等高风险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明挖逆作法、三模盾构法等先进工艺,攻克了超硬岩掘进、水下带压换刀等多项技术难题,并创下复合地层...
【关键词】核电工程,排水隧洞,施工技术
河南中科清能3kW氦制冷机合肥启机成功,推动核聚变研究(2025-10-22)
【摘要】 10月22日,中科清能科技讯,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3kW@4.5K氦制冷机于10月15日在合肥一次启机成功,截至20日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实际制冷量达到设计指标3kW。该设备是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提供稳定的低温运行环境。CRAFT项目旨在探索聚变示范级关键技术,该制冷机可为大型超导磁体提供严苛的低温条件,具备多用户端工况模式、快速变工况...
【关键词】氦制冷机,核聚变,低温技术
国家电投海阳核电2号机组主泵变频器全部完成国产化替代(2025-10-21)
【摘要】 10月21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讯,国家电投海阳核电2号机组于10月20日8时28分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历时20天的检修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检修的主线任务是对2号机组主泵变频器进行国产化替代,这是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AP1000的关键设备。山东核电历时3年完成国产化“三步走”战略:2023年实现“四用一备”改造,2024年完成首台国产化替代验证,2025年检修期间完成剩余3台主泵变频器国产化替代。此次改造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经...
【关键词】主泵变频器,国产化,海阳核电
中核二四圆满完成海阳核电3号机组主体结构土建施工(2025-10-21)
【摘要】 10月21日,中核二四讯,中核二四于10月20日完成海阳核电3号核岛穹顶CB20内外环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标志着3号机组主体结构土建施工全面完成。该项目历时100天,采用“平行递进”施工模式,通过双侧同步作业和多作业面协同施工,克服高空作业密集、钢筋布置复杂等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党建引领,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突击队”,确保技术攻关、安全管理等环节高效推进,最终实现施工全过程“零事件、零缺陷、零投诉”。
...
【关键词】海阳核电,土建施工,3号机组
徐大堡核电站VVER四台机组安全级DCS机柜全部发货完成(2025-10-20)
【摘要】 10月20日,中广核数科讯,徐大堡核电站4号机组安全级DCS机柜最后一批设备于10月15日完成发货,标志着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的VVER堆型安全级DCS机柜全部高质量交付。中广核数科下属广利核公司通过该项目全面掌握了俄罗斯VVER三代堆型核电站主仪控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供货能力。项目团队由江苏核电、广利核公司、辽宁核电等单位组成,协同推进设计审查、国产仪表优化、联合测试等关键环节,实现了管理、...
【关键词】核电站,DCS机柜,国产化
中国环流三号亮相聚变能大会备受关注(2025-10-20)
【摘要】 10月20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讯,中国环流三号(HL-3)在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上亮相,受到全球关注。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在2024年实现1.5兆安高约束模式运行,2025年上半年突破离子和电子温度“双亿度”目标,聚变三乘积达10的20次方量级。目前,西物院已与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签署40余项科技协议,中国环流三号被列为ITER在中...
【关键词】聚变能,国际合作,科技创新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冷试成功(2025-10-17)
【摘要】 10月17日,中核集团讯,10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工程管理上的综合实力。该试验验证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在高压下的性能,为后续热试、装料及商运奠定基础。“玲龙一号”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88万吨。海南核电团队成立专项指挥部,整合全链条资源...
【关键词】小型堆,冷态试验,清洁能源,,
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泵水力部件顺利引入(2025-10-17)
【摘要】 10月17日,中国核电网讯,10月13日,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泵水力部件顺利完成引入工作,标志着核岛主设备安装迈出重要一步。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核电站安全运行。引入工作历时7小时,由华南监督站、工程公司、陆丰核电等多方团队协同完成。团队采用核岛环吊进行吊装,通过高精度作业流程确保水力部件平稳就位,径向间隙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高度误差控制在204.4-206.4毫米范围内...
【关键词】主泵安装,精度控制,协同作业
辽宁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SC结构6-8层模块吊装就位(2025-10-15)
【摘要】 10月15日,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讯,10月13日15时58分,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屏蔽墙厂房SC结构6-8层模块吊装就位,标志着核岛施工取得重要进展。SC模块为屏蔽厂房钢板混凝土外墙,与内侧钢制安全壳形成“套娃式”双重屏障,共16层。本次吊装的6-8层为首个整圈模块,重800余吨。辽宁核电联合参建单位创新采用“三层整环无环形吊具”整体吊装方案,结合“井字形工装补强+可调拉杆同步调平”技术手段,确保结构强度并控制变形。吊...
【关键词】核岛施工,模块吊装,技术创新
中国电气装备成功研制核聚变300MVA脉冲供电系统(2025-10-15)
【摘要】 10月15日,中国电气装备讯,近日,中国电气装备所属科学技术研究院、许继电力电子与中核集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联合研制的中国首套用于“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环向场线圈的300MVA脉冲供电系统首批设备顺利完成测试验收。该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高压级联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取代传统飞轮储能方式,在供电能力、运行效率、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提升。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CMS、PCS等核心部件,并提出分级保护策略...
【关键词】核聚变,脉冲供电,技术突破
宁德核电研发的核岛换热器传热管更换技术通过鉴定(2025-10-14)
【摘要】 10月14日,宁德核电讯,近日,宁德核电核岛放射性换热器传热管更换研究成果鉴定专家评审会在武汉召开。该技术由宁德核电机械部主导研发,历时三年,攻克了焊接堵头取出、传热管拔管、新管安装等关键技术,形成成套工艺及装备。项目首次在国内实现垂直管式换热器缺陷传热管的换管维修,解决了放射环境下定位基准差、空间紧凑等难题,为提升换热器效率及延长寿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专家组一致认为技术资料完整、创新突出,具备...
【关键词】核电维修,传热管更换,放射性环境
全球首个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2025-10-14)
【摘要】 10月14日,央视新闻讯,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在成都开幕。会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技术协作中心正式授牌,标志着全球首个聚焦聚变能研究与培训的IAEA协作中心落地中国。该中心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联合IAEA成员国专家、学术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以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产业牵引为核心任务,推动聚变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程。协作中心将协助IAEA开展技...
【关键词】聚变能源,国际合作,成都
我国核电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一批先进核能技术加快推进(2025-10-13)
【摘要】 10月13日,央视网讯,随着“华龙一号”的批量投产,我国核电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持续推进,其中“华龙一号”作为全球三代核电在运、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机型,标志着我国在热堆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第四代核能技术快堆研制加快,可将天然铀利用率提高60倍以上。此外,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已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为工程化应用奠定基...
【关键词】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可控核聚变
中国自主研发核用富集硼酸首次实现新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规模化供货(2025-10-13)
【摘要】 10月13日,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讯,2025年10月10日,由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牵头自主研发的核用富集硼酸正式交付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标志着国产富集硼酸首次实现新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规模化供货。富集硼酸通过同位素分离技术将硼-10丰度提升至96%以上,作为中子吸收剂精准控制核反应堆,是核安全的关键材料。研发团队攻克了传统生产方法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采用新型络合剂分离技术,使分离效率提升20%以上,杂质含...
【关键词】富集硼酸,华龙一号,国产化
“人造太阳”照进现实,核聚变商业化稳步推进(2025-10-11)
【摘要】 10月11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期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多项突破:10月8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进展;10月1日,合肥科学岛BEST项目完成400吨杜瓦底座精准安装;9月底,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公布“中国环流四号”研发计划。10月9日,核聚变相关板块股价大幅上涨,万得核聚变概念指数涨幅达7.82%。国内核聚变商业化布局已形成中核集团、中科院、商业公司及高校系四大阵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聚...
【关键词】核聚变,商业化,能源转型
“华龙一号”漳州核电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模块三吊装就位(2025-10-11)
【摘要】 10月11日,中核二四讯,10月9日,中核二四历时4小时完成“华龙一号”漳州核电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模块三吊装,标志着3号机组内部结构不锈钢模块全部吊装完成,为后续穹顶吊装奠定基础。此次吊装面临核岛空间受限、多工序交叉作业等挑战,精度要求达毫米级。项目团队通过党建引领、精细管理、优化工艺和科技赋能四大措施保障施工,创新型钢覆面牛腿支撑技术实现钢混模块一体化,最终实现安全质量“双零”目标。
【关键词】华龙一号,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
鼓型滤网主轴远程自动防腐机器人在宁德核电完成首次正式应用(2025-10-10)
【摘要】 10月10日,宁德核电讯,近日,宁德核电技术部研发的鼓型滤网主轴远程自动防腐机器人在N208大修中完成首次正式应用。该机器人通过远程操控实现无尘自动打磨除锈和喷涂防腐,解决了传统人工防腐作业中脚手架搭设风险高、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机器人采用磁吸式爬行设计,配备多维力反馈打磨系统和高效喷涂模组,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此次应用是国内核电行业首次针对鼓网主轴开发的远程自动防腐技术,为核电机组安全运行提...
【关键词】自动防腐,核电安全,技术创新
漳州核电4号机组常规岛首块零米板成功浇筑(2025-10-10)
【摘要】 10月10日,中核五公司讯,漳州核电4号机组常规岛首块零米板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常规岛主体结构施工由地下部分转入地上阶段。此次浇筑验证了“先回填、后施工零米板”的创新施工逻辑可行性,为后续主厂房上部结构施工与设备安装奠定基础。零米板作为大型设备安装与运行的基准平台,其成功浇筑突破了传统施工模式,通过工序优化实现高效衔接,提升脚手架搭设效率,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树立创新典范。项目团队还同步...
【关键词】零米板浇筑,施工创新,华龙一号
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常规岛定子吊装就位(2025-10-09)
【摘要】 10月9日,中国核电网讯,9月30日10时28分,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常规岛发电机定子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汽轮发电机全面转入安装阶段。发电机定子净重约400吨,是常规岛中最重的单体设备,也是汽轮发电机本体的首个关键部件,承担着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功能。此次吊装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核电建设,定子吊装,国家电投
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冷试圆满成功(2025-10-09)
【摘要】 10月9日,中国核电网讯,2025年10月5日20时25分,中广核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完成。试验验证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密封性,标志着机组正式由安装阶段转入调试阶段,为后续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冷试的成功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展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成熟性和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关键词】核电建设,冷态试验,中广核
国产全超导磁体成功产生35.1特斯拉(T)的稳态强磁场,创世界纪录(2025-09-30)
【摘要】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研制的全超导磁体,于9月28日成功产生35.1特斯拉(T)的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该磁体采用高温超导内插磁体技术,与低温超导磁体同轴嵌套构建,高温超导材料由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团队通过多物理场协同优化与高应力调控工艺,解决了低温高场下的应力集中、屏蔽电流效应等难题。在实验中,磁体励磁至35.1T...
【关键词】超导磁体,强磁场,国产技术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4号机组下部堆内构件首次入堆顺利完成(2025-09-30)
【摘要】 9月30日,华能昌江核电讯,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4号机组下部堆内构件于9月26日顺利完成首次入堆工作,标志着堆内构件安装调整工作全面开启,为后续冷态功能试验等节点奠定基础。下部堆内构件净重超百吨,是反应堆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设备,承担着承载燃料组件、冷却剂流道引导、中子屏蔽及控制棒束导向等功能。为确保作业顺利,华能昌江核电公司牵头优化吊装方案,结合3号机组经验,保障了吊装过程的安全可控与质量可靠。
...
【关键词】核电建设,堆内构件,安全运行
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吊装成功(2025-09-29)
【摘要】 9月29日,中核浙能讯,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钢结构安全壳钢衬里模块一于9月28日成功吊装,标志着该项目首个大型模块吊装任务圆满完成。模块一重达130余吨,直径超40米,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居四大模块之首。此次吊装首次批量应用核级贯穿件套筒管板埋弧自动焊技术,焊接效率较传统手工焊接提高4倍,焊缝射线一次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优化受力设计,结合“新质华龙”技术理念,成功攻克“薄壁重器”吊装难题...
【关键词】核电建设,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
中核二二成功实现行业首次CV钢制安全壳底封头自动气保焊工艺应用(2025-09-29)
【摘要】 9月29日,中核二二讯,9月27日,中核二二在陆丰核电项目2号机组CV钢制安全壳底封头纵缝焊接中,首次成功应用自动气保焊技术,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在该领域的空白。CV钢制安全壳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其底封头结构复杂,传统手工焊接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此次创新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焊接装备集成化、强磁吸附柔性轨道和组合焊枪摆动模式,实现了大型曲面结构的高质量自动化焊接。该技术不仅提升了焊接效率和质量一致性,还...
【关键词】自动气保焊,核电建造,智能化
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精准就位(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讯,9月27日,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A精准就位,标志着该机组核岛主设备安装取得重大突破。蒸汽发生器重约630吨,高25米,直径6米,承担热量传递、蒸汽生成和安全屏障三大核心功能。本次吊装采用1600吨门式起重机,过程安全平稳。上海核工院组织专项团队,通过推演、风险识别及经验反馈优化,确保设备顺利就位。这一节点为后续主管道焊接、反应堆厂房封顶等关键工序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核岛主设备,精准吊装
中国核电“和福一号”实现首批抗癌核药锶-89商用堆量产(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中核集团讯,中核集团旗下秦山核电基地商用重水堆成功实现首批辐照生产的锶-89出堆,标志着我国抗癌核药自主生产能力取得重大突破。锶-89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关键同位素,此前国内市场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中核集团历时三年攻克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和福一号”生产技术,为锶-89、镥-177、钇-90等医用同位素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秦山核电基地此前已实现钴-60、碳-14等同位素的国产化供应,此次突破进一步...
【关键词】锶-89,医用同位素,商用堆量产
海南小堆“玲龙一号”安全壳整体性试验圆满完成(2025-09-26)
【摘要】 9月26日,中国核电网讯,2025年9月23日22时12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安全壳整体性试验圆满完成。试验历时231小时,涵盖各压力平台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式小堆安全壳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该项目采用钢制安全壳作为第三道屏蔽,并首次应用安全壳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及高压力下的火灾与泄漏监测技术。自2022年起,中核工程海南项目部通过技术交流与数字化调试准备,为试验...
【关键词】玲龙一号,安全壳试验,模块式小堆
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蒸发器二次侧水压试验顺利完成(2025-09-26)
【摘要】 9月26日,中广核苍南核电讯,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于9月22日19时35分顺利完成核岛安装工程关键里程碑——蒸发器二次侧水压试验。试验在11.57MPa最高压力平台稳压30分钟,验证了二次侧回路及相关承压边界的安装质量。试验过程严格遵循技术方案与质量计划,结果完整有效,符合设计规范与验收标准,为后续二回路系统施工及热态功能试验(热试)奠定基础。三澳核岛安装团队通过程序化管理、资源协调及技术创新(如负接口管理、焊接...
【关键词】核电工程,水压试验,里程碑
浙江省核能供暖领域首次探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2025-09-25)
【摘要】 9月25日,中国核电网讯,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牵头完成浙江省核能供暖领域首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签订协议,后者购买104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海盐县作为全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出台《碳普惠交易建设工作方案》,成立6个专项小组,开发3个碳普惠方法学(包括核能集中供热方法学),推动减排量转化为碳资产。此次交易突破传统模式,探索“以碳补偿”路径,...
【关键词】核能供暖,碳普惠,减排交易
哈尔滨电碳厂完成核电主泵推力轴承国产石墨全尺寸台架试验(2025-09-25)
【摘要】 9月25日,哈尔滨电碳厂讯,哈尔滨电碳厂有限责任公司于9月22日宣布,其自主研制的核电主泵推力轴承国产石墨材料GH1-4CF3成功完成全尺寸台架试验。经72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材料性能稳定,关键参数达标,低速工况数据采集完整,标志着我国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该材料是国家“1025”专项二期重点项目成果,国产化后将提升CAP机型屏蔽泵水润滑轴承的自主化水平,为核电关键材料国产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电材料,国产替代,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