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国家队”亮相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2015-07-10)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在7月8日开幕的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上,我国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领域的六家军工集团公司亮相,展示了重要创新成果和具有良好国际市场前景的多种产品。展会上,中国航天专题展区集中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航空工业集团主要展示了“新舟”60、运-12、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自动袋装饮品包装机等。“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关键词】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在7月8日开幕的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上,我国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领域的六家军工集团公司亮相,展示了重要创新成果和具有良好国际市场前景的多种产品。展会上,中国航天专题展区集中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航空工业集团主要展示了“新舟”60、运-12、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自动袋装饮品包装机等。“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关键词】
【摘要】 7月9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个助推氧箱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完成生产,运往该厂天津厂区进行总装。这也是长七火箭首个下架的贮箱。长七火箭首个助推氧箱全长12米,所有主焊缝均采用自动焊接技术,已顺利通过X光检测、液压试验、氦质谱检漏等。
【关键词】
【摘要】 7月9日,中国证券报讯,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CIROS)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国产技术不断突破,未来5~8年内国产机器人将完成对进口机器人的替代。相比去年,今年的CIROS上,国际巨头的身影明显减少,而国内厂家的出场戏份则明显增多。今年世界机器人“四大巨头”仅有安川电机一家到场,其余三家公司ABB、库卡、发那科均未出席。而国内机器人知名厂家则基本都在了这次展会上,包括机器...
【关键词】
【摘要】 7月8日,网易财经讯,大族激光周二晚间公告,公司近期投资设立了深圳市大族锐视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大族锐波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大族锐视、大族锐波注册资本均为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均各持股50%。公司表示,通过上述投资,公司可以利用其现有的在光电封装、自动化系统集成、直线电机、视觉识别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相关人才积累...
【关键词】
【摘要】 7月1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日,首件使用双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焊接的“猎鹰”高教机后边条盒段顺利下架,这意味着由中航工业洪都自主研发的双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正式投入生产应用。双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实现了监控分系统、机器人分系统、焊接分系统、自动化工装夹具分系统、安全防护分系统的高度集成。通过“猎鹰”高教机后边条盒段首件自动化焊接实物对比发现,与传统手工焊接方式相比,机器人自动焊接...
【关键词】
【摘要】 7月7日,科技日报讯,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4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SiC)衬底产品面世。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认为,该成果国内领先,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研发者、山东天岳公司负责人表示,4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拥有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战略半导体材料,它将是新一代雷达、卫星通讯、通讯基站的核心,并将在机载雷达系统、地面雷达系统、舰载雷达系统以及弹载...
【关键词】
【摘要】 7月7日,中国航空报讯,2015年7月2日15时26分,ARJ21飞机105架机经过1小时18分钟的飞行,顺利完成第二架次阵风锁噪声测试研发试飞。阵风锁噪声测试研发试飞是通过在驾驶舱内安装噪声传感器,结合飞行高度、速度的变化,测量出对应时间段舱内的固定噪声测点的声压,并对测量出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的设计优化提供更充分翔实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摘要】 7月6日,中国航空报讯,2015年7月2日,空中客车公司与天津保税区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空客总部所在地法国图卢兹签署关于在天津建立空客A330飞机完成及交付中心的框架协议。这是继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和空客天津交付中心之后,空客在天津的又一重要合作项目,是空客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大进展。该完成及交付中心所负责的工作包括飞机接收、客舱安装、飞机喷漆、发动机试车和飞行测试...
【关键词】
【摘要】 7月6日,中国水运报讯,由振华重工申报的“3000米深海钻井船及其核心配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日前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海洋科技领域项目立项。振华重工此次承担的研发任务,目标船型是第六代深海钻井船,该船型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钻井船型,可在中国南海、墨西哥湾等水域工作,最大作业水深达到3000米以上,最大钻井深度达到10000米以上,最大甲板可变载荷不小于20000吨。同时,振华...
【关键词】
【摘要】 7月3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期,试飞中心成功自主开发了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完成调试开发,并与试飞中心实时监控大系统进行了联试联调,在对某型发动机进行滑油温度、滑油压力以及振动值监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续,试飞中心将扩大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实现发动机全部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据悉,发动机状态监测系统的成功应用,既为发动机型号试飞安全提供了保障,又可以充分发挥飞行试验...
【关键词】
【摘要】 7月3日,新华网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3日宣布,中海油又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日前在南海荔湾3-2气田约1300米水深开钻。“兴旺号”此次作业的荔湾3-2-2井水深约1300米,设计钻井深度约3600米。该井第一阶段作业在2013年完成,“兴旺号”到达井位后将直接进行油气层钻井作业及油气测试作业。“兴旺号”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是中海油第七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平...
【关键词】
【摘要】 7月2日,人民日报讯,6月30日至7月1日,中泰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泰国呵叻府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与泰国交通部部长巴津共同主持。中泰双方就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融资框架方案和人员培训方案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和成果。王晓涛在会谈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保证铁路项目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双方倒排时间,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双方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
【关键词】
【摘要】 7月2日,新华网讯,中国中车旗下的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日前成功交付首批出口肯尼亚的机车车辆。该批机车共13台,以东风4D型机车为原型设计,同时兼顾当地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机车将服务于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施工建设。由中交集团总承包,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百年来建设的首条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采用中国...
【关键词】
【摘要】 7月1日,经济日报讯,6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试验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自2012年开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集合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优势力量,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调创新,开展了...
【关键词】
【摘要】 6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30日由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近期,中国将谋划推出4个新的重大工程包。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的实施,将按照适度超前、促进交通一体化、推进投融资改革的原则。按照“十二五”每年投产300公里到400公里,每年投资2000多亿到3000亿元,今年2015年全年将完成3000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关键词】
【摘要】 6月30日,科技日报讯,利用太阳能提供动力的“阳光动力2”号飞机29日早些时候从日本名古屋机场起飞,继续完成环球飞行任务。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瑞士籍飞行员安德瑞·波斯贝格于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将飞机驾离日本,此前原计划从南京直接飞到夏威夷,但因为糟糕的天气滞留在这里长达5天。项目新闻发言人艾尔·诺依曼说:“我们正在等待明确的消息,以确认飞机继续行程而不再返航。”她补充道,天气到目...
【关键词】
【摘要】 6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针对“收购庞巴迪”传闻再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29日通过上海交易所发布公告回应称,截至目前,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没有收购庞巴迪铁路业务的计划。公告称,经核查,关于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南车(香港)有限公司拟认购中国置业投资可能发行的新股的情况,6月19日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车香港公司可能认购交易的公告》已作说明。公告还强调,截至目前,中国中车...
【关键词】
【摘要】 6月28日,新华网讯,28日,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个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也是首个由企业牵头建设的海工装备研究院,它将直接瞄准市场需求和核心技术、关键领域进行研发创新,补齐“中国制造”的短板。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由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第719所、谢克斯特(天津)海洋船舶工...
【关键词】
【摘要】 6月29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中车旗下戚墅堰所研制的首台钢轨探伤小车在上海国际轨道交通展上亮相,赢得一致好评。此次亮相上海国际轨道交通展的UT-M18自行式钢轨探伤车是一款零排放、无污染的绿色环保装备,专门为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探伤研制,拥有全天候、全地形作业能力。小车的走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5公里,一次能连续完成50km的钢轨探伤,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2~3人即可在30分钟内完成拆卸和...
【关键词】
【摘要】 6月26日,上海证券报讯,据媒体报道,中国商飞公司C919将于明年试飞,预计中国民航局将在2018年左右对C919飞机颁发合格证。C919试飞时间比原计划有所推迟,主要是为了进行过饱和测试,提升飞机的安全性。随着C919的逐步量产,高温合金、刹车系统等航空配套材料,迎来市场扩容机遇。机构预计,按照每架飞机5000万美元,累计订单近500架计算,潜在市场规模上千亿元。从C919飞机成本构成来看,机轮刹车系...
【关键词】
【摘要】 6月2日,科技日报讯,25日上午,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挪威福瑞斯泰公司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福瑞斯泰阿尔法号”在山东烟台基地完成合拢。该平台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配置液压驱动双钻塔系统,钻井大钩载荷1134吨,甲板可变载荷1万吨,配备最高等级动力定位系统(DP3)和闭环动力定位系统,配有2个7闸板的防喷器,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
【关键词】
【摘要】 6月25日,中国证券网讯,风帆股份今日公布了所筹划资产重组的脉络框架。据其披露,经相关方初步商议,中船重工集团、中国重工拟分别以其各自持有的动力相关资产(股权)参与风帆股份的本次重组。目前,中介机构已经进场开展工作,但由于本次资产重组部分资产涉及军工业务,情况较为复杂,故重组方案的确定尚需要一定时间。同时,相关方案尚需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基于此,风帆股份还将继续停牌。...
【关键词】
【摘要】 6月24日,新华网讯,国内首台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整车试验台日前在武汉调试成功,预计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该动态试验台被形象地称为火车头“跑步机”,是由基础坑装置、电气设备区、降噪通风装置及中央操作室组成的一套整车试验系统,可在库内模拟完成机车线路试运的各项试验项点,使机车“足不出户”便能查找其动态故障。这套系统采用了国内领先的电功率封闭技术,机车和试验台在接触网的原边形成互...
【关键词】
【摘要】 6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讯,历时11年,累计1000万次试验,积累150G数据,耗资1亿元,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高铁制胜市场的一大战略利器。2015年5月16日,长沙地铁1号线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成功交付。这是国内首次将永磁同步电机装载在整列地铁车辆投入装车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株洲所总经理丁...
【关键词】
【摘要】 6月24日,中国证券网讯,“中关村智能硬件梦工场”正式启用。3天就能完成智能样品机的快速制造,梦工场核心服务填补了北京市在工业高端样品机制造领域的空白,它是北京首家重装孵化器,也是全国第一家具备智能硬件工业制造全产业链的协同服务平台。“梦工场”负责人程静介绍,通过“梦工场”的全套敏捷智能硬件服务平台,智能硬件设备从创意、定位、选型、设计、PCB制作、焊接、调试、机壳,到包装、...
【关键词】
【摘要】 6月23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网站,中国机械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辽宁数控机床产量累计达到26454台,全国排名第一,中国数控机床“老大”的地位得以稳固。2015年,辽宁数控机床产品的市场表现格外抢眼。大连机床用于航天复杂结构件加工的高档数控机床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的验收,打破了航天复杂零部件加工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集团生产的钻攻中心、雕铣机等产品在三星、华为等一批通信企业应...
【关键词】
【摘要】 6月23日,解放日报讯,目前C919大型客机已进入工程制造的攻坚阶段,首架试飞飞机正在中国商飞上海浦东总装制造中心进行总装。中国商飞介绍,首架C919大型客机的总装工程主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机体对接,目前这部分工程已经全部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安装的机载系统堪称大飞机的“神经”和“大脑”,研制、安装机载系统的难度和挑战要超过机体对接。机载系统包括电缆、导管、系统设备、发动机、座椅、座...
【关键词】
【摘要】 6月18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一院联合评审,由初样研制转入试样研制阶段。这标志着长征七号火箭的产品技术状态已经确定,下一阶段的研制重点将转移到火箭的生产、总装和测试上。据悉,长征七号火箭将于2016年首飞。长征7号火箭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用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和助推器组合成适应不同航天器的发射工具,...
【关键词】
【摘要】 6月19日,上海证券报讯,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近日表示,要结合“国防科技工业2025”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推动我国装备升级。此次国防科工局表态,首次确认了军工领域正在编制“国防科技工业2025”。许达哲表示,国防工业作为国家先进制造的骨干力量,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要推动实施强基工程,集智攻关、重点突破,尽快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产...
【关键词】
【摘要】 6月18日,证券时报网讯,18日,沪昆高铁贵州段(贵州贵阳至湖南新晃)正式开通运营。新线使用中国中车旗下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国内最快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作为运营用车,开通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刷新了西南高铁速度。作为中国高铁列车研制领军企业,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目前已交付高速动车组达697列,占国内上线运营动车组近一半,列车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9.6亿公里。
【关键词】
【摘要】 6月18日,中国证券网讯,阿里巴巴集团今天在日本宣布联合富士康向日本软银集团旗下机器人控股子公司分别战略注资145亿日元。根据签署协议,阿里巴巴、富士康将分别持有其20%股份,软银则持有SBRH 60%股份。阿里巴巴与软银、富士康将联手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开发和拓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我们正在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时代。未来,...
【关键词】
【摘要】 6月17日,中国航空报讯,日前,中国商飞公司与荷兰福克公司签署ARJ21首架公务机改装协议,选定由福克公司负责ARJ21第一架公务机的改型改装相关工作。这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继2014年开拓ARJ21公务机市场之后,在新支线飞机系列化发展方面再次迈出了坚实一步。根据协议,中国商飞公司提供ARJ21首架公务机的绿皮飞机,负责公务机改装总装和单机取证工作。福克公司负责ARJ21首架公务机改装设计、相关产品制...
【关键词】
【摘要】 6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6月15日,铁总总经理盛光祖会见印度尼西亚国企部部长莉尼一行,双方就中国和印尼铁路项目合作达成共识。会谈结束后,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印尼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方联合体签署了会议纪要。此次铁总和印尼国企部签署的会议纪要是对今年4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印尼总统佐科并签署两国高铁合作文件的一次实质性敲定。随后,双方将继续进行协商和会谈,将一些技...
【关键词】
【摘要】 6月16日,人民日报讯,在第五十一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当日,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50架C919大型客机购机意向协议,平安租赁成为C919大型客机第十九家客户。此外,中国普仁集团投资的德国普仁航空有限公司也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7架ARJ21—700飞机及7架C919大型客机购机意向协议。C919大型客机订单数量达到507架。据介绍,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
【关键词】
【摘要】 6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13日从“亚太位置服务与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称“联盟”)了解到,联盟在第三届南博会上与来自老挝、缅甸、印尼、孟加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多个国家的高校、企业签署推广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作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国,将自行研制的“北斗星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一带一路”的步伐迈向了南亚、东南亚国家。
【关键词】
【摘要】 6月9日,中国经济网讯,6月8日,中国中车旗下大连机车公司收到了由印度铁道部发来的加尔各答南北线14列112节地铁车辆合同文本。此批列车车型为宽轨,4动4拖8辆编组,最大载客量多达2500人,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按约定,首列车将于2017年初交付。加尔各答是印度第三大城市。据悉,这是南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后,首次对外宣布斩获海外订单。
【关键词】
【摘要】 6月15日,科技日报讯,近日,由中国中车旗下公司戚墅堰所自主研制的CRH380B高寒动车组齿轮箱通过了30万公里运营考核,这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自主研发再获重大突破。CRH380B高寒动车组由中国中车旗下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主要运行在哈大高速客专上。此前高寒动车组齿轮箱技术一直被德国公司垄断。戚墅堰所对高寒动车组齿轮箱专门进行了设计优化和仿真分析,采用耐低温性能...
【关键词】
【摘要】 6月12日,科技日报讯,欧洲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公司将推出一个新计划,到2025年实现太空火箭发射器的可重复使用,以把火箭最昂贵的部分——引擎从太空带回,再利用10或20次。他们的想法是,将占发射器总价值80%的推进装置舱和引擎放在隔热板里,以保护它们返回地球,然后重复使用。空客公司表示,这将完全区别于竞争对手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 X)的理念。空客估计,将火箭发射器带回地球需要两吨燃...
【关键词】
【摘要】 6月12日,中国航天报讯,日前,我国首台第三代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研制成功。新一代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光学成像敏感器是用于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的近距离成像测量敏感器,为两个飞行器提供相对导航的测量信息。通过采用新技术,第三代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已炼成“火眼金睛”,即使在强光环境下也能“看清”目标,极大地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此外,第三代...
【关键词】
【摘要】 6月11日,新华网讯,中国依靠自主研发,继美、俄、欧、日后,已经掌握电推进技术这项当前最先进的空间推进技术,并希望进军国际电推进通信卫星市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副总设计师王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发射第一颗全电推进通信卫星,为国土及周边区域提供宽带通信数据传输服务。在此之前,中国预计将在2016年底发射一颗混合推进通信卫星,其中化学推进用于转移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