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房企开年销售全面退烧,26家房企销售额同比下调13.6%(2019-02-13)
【摘要】 2月13日,证券日报讯,从春节期间楼市情况看,一、二线城市网签数据基本暂停,“北上广深”均为个位数。三、四线城市成为长假期间楼市的成交主力军,但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与2018年春节期间相比,成交量出现一定降温,返乡置业更趋理性。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26家房企合计销售3340亿元,较2018年同期下调13.6%。另据克而瑞数据显示,1月,超三成百强房企权益销售金额同比下滑。其中,13家房企权...
【关键词】百强房企 销售降温 返乡置业
左手买债右手买股,外资为何逆势加仓内地房企?(2019-02-12)
【摘要】 2月12日,上海证券报讯,进入2019年,内地房企突然“咸鱼翻身”,不仅海外融资之路豁然开朗,股票也开始获得外资机构逆势加仓。港交所披露的资料显示,海外知名机构卷土重来,重新入市增持内地房企股票。2月1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rivate Limited)时隔逾5个月后,再度出手增持了216.13万股万科H股,涉资6667万港元,持股比例从5%增至6.01%。海外机构对内地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热情,多少让市场有些诧异,因为无论是春节...
【关键词】外资机构 逆势加仓 内地房企
房企长租公寓规模座次大洗牌,万科、龙湖、旭辉分列前(2019-02-11)
【摘要】 2月11日,迈点网讯,1月31日,易居克而瑞《2018中国长租公寓排行榜》正式发布,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房企背景公寓榜单。虽入局时间不久,但因为庞大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房企系”公寓品牌后发制人。截至2018年底,已拓房源TOP3的企业分别是万科、龙湖、旭辉,拓展房源量分别为23万间、10万间以及5万间。同时,榜单也对房企已开业长租公寓房源量做了展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龙湖、万科、旭辉,开业房源量为5.4万间、5万间和1.5万间...
【关键词】长租公寓 房企系 规模化
华侨城的“买买买”后遗症(2019-01-30)
【摘要】 1月30日,北京商报讯,近年来“买买买”的华侨城集团,却接连陷入违规旋涡。1月28日晚间,华侨城旗下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运作重大资产重组的评估机构由于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已经被立案调查,相关并购也已中止。除了外聘评估机构违规影响收购进程外,华侨城多名内部高管也因违规内幕交易等问题遭罚。对此,华侨城集团表示,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等工作杜绝违规事件再次发生。对于快速跑马圈地的华侨城来说,...
【关键词】华侨城 并购 违规 公司治理
房企1个月抛1635亿元融资案,借新还旧应对债务高峰(2019-01-30)
【摘要】 1月30日,证券日报讯,不足1个月时间,数十家房企抛出了70多个融资方案,总计金额超过1635亿元,这种融资密度和规模在业内并不常见。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单月融资规模是近一年以来的新高。不少房企将2019年判定为“调整年”,可能是楼市回暖前难熬的一年。因为市场调整期之外,房地产企业此前发布的公司债将集中在这一年进入还债期,目前能借到钱的房企,几乎都是优先拿新债去还旧债,剩下的则会充当一般运营...
【关键词】房企融资 借新还旧 负债率
还款期近,房企密集发债“补血”(2019-01-28)
【摘要】 1月28日,经济参考报讯,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为加大楼市调控力度,关闭定增、公司债收紧、海外发债受限,房地产企业融资收紧已成主旋律。但2018年下半年以来,前期任性负债集中迎来还款期,违约、借新还旧频现,房企发债“热情”再度高涨,甚至一周内就有超过二十家房企发债,更有房企一个月内发债三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以来,截至1月24日,相关房地产企业公布的融资计划近60起,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50...
【关键词】房企 发债 借新还旧
50家房企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获批超千亿元(2019-01-28)
【摘要】 1月28日,证券日报讯,回顾2018年,房企从长租试水到加速扩张,不仅融资规模急速增长,方式种类也愈发多样。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50家房企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107.21亿元,同比增长168%,综合优先级票面利率仅为6.05%。从发行的房企来看,发行资产证券化的企业大多为TOP20强。从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方式来看,2018年房企的长租公寓类REITs产品占较大比重,融资规模达54亿元;CMBS产品规模也占比较大,规模达27亿元,...
【关键词】长租公寓 资产证券化 REITs
蛋壳收购爱上租,长租公寓大洗牌(2019-01-25)
【摘要】 1月24日,钱江晚报讯,长租公寓在最近两三年来被资本市场热捧,然而去年下半年连续爆发的“甲醛门”、“租金贷”、“鼎家”等事件,暴露出了长租公寓行业的许多问题,之后长租公寓市场进入了降温期。1月17日,蛋壳公寓宣布以2亿美金(包含现金和债务)全资战略收购总部位于杭州、并在长三角地区颇有影响力的长租公寓品牌爱上租。对于发生在市场降温期的这次并购,有人认为是行业头部企业的强强联合,也有人认为是一轮大洗牌的...
【关键词】长租公寓,收购,洗牌
房企前20强中9家负债率过高,近期融资高发“借新债还旧债”(2019-01-22)
【摘要】 1月22日,经济日报讯,在继2018年11月房企融资千亿、12月融资1600亿后,进入2019年以来,房企融资继续保持大规模扩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已有40多笔融资,合计融资额度高达千亿,保利、招商局、华夏幸福、世贸股份、金科、电建、阳光城等房企均公布了大额融资。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逐步迎来偿债高峰期。业内人士指出,近期房企融资力度加大多用于“借新债还旧债”。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去年底发文支持企业进一步...
【关键词】负债到期 融资 借新还旧
融创与泛海达成交易,获得京沪优质稀缺土地资源(2019-01-21)
【摘要】 1月21日,新浪网讯,1月21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融创房地产与武汉中央商务区签订收购协议,以125.53亿元人民币收购其持有的上海泛海建设公司100%股权。公告指出,被收购公司拥有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与上海董家渡项目的100%权益。其中,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核心位置,上海董家渡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核心位置。上述交易完成后,融创房地产将获得目标公司100%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
【关键词】收购 土地资源
凯德集团频繁腾挪资产,“换仓”应对商业地产洗牌(2019-01-21)
【摘要】 1月21日,中国经营报讯,随着政府对住宅市场的严密调控,住宅地产发展逐渐疲软,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投资潜力将投向商业地产项目。1月14日,新加坡商业地产巨头凯德集团宣布,已与淡马锡达成交易,以110亿新元(约合549.8亿元人民币)收购其附属公司星桥腾飞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的所有股份。交易完成后,凯德将与星桥腾飞整合成为亚洲最大的多元化房地产集团。一向被认为作风保守的凯德集团,在近两年频繁腾挪资产,除了大手...
【关键词】收购 商业地产
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预计2019年房地产市场以稳为主(2019-01-18)
【摘要】 1月18日,上海证券报讯,2018年,绿地控股房地产主业销售业绩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通过狠抓开新盘、去库存、销大单、促回款等,全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表现不错,但并未完成公司年初制定的4000亿元销售目标。在1月17日的媒体见面会上,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给公司2018年的整体表现打85分。展望2019年,张玉良认为,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将以稳为主,整体值得期待,总量会有些下降,但市...
【关键词】绿地控股 销售金额 区域差异
中国金茂逆市上扬四年跻身“千亿军团”的样本分析(2019-01-15)
【摘要】 1月15日,经济参考报讯,2018年,迈入“千亿军团”的房企数量达到30家,数量相当于2015年的3倍。年内,金茂完成销售额1280亿元,比2017年增长超过80%,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128%,首度跻身“千亿军团”。金茂的起步晚于很多老牌房企,虽然突破千亿规模有市场助推因素,但持续的快速增长并非易事。中国金茂在城市运营领域是佼佼者也是先行者,2015年宣布从传统意义上地产开发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变之时,中国金茂在原有“销售+持有”...
【关键词】
谨慎的中海:销售破3000亿港元,联合拿地比例增多(2019-01-15)
【摘要】 1月15日,时代周报讯,2018年,中海地产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3012.4亿港元,同比增长29.81%,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103.88%;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为1593.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7%。但在土地投资上,中海地产并未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2018年,中海地产实际应付土地出让金为人民币913.52亿元,远低于年初新增土地投资135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70亿元)的目标。除了拿地仍趋于谨慎,自2017年起,中海地产开始逐步加大合作拿地的...
【关键词】
总规模超过800亿元,2019开年房企密集发债(2019-01-15)
【摘要】 1月15日,经济参考报讯,随着2018年末融资政策有所放宽,2019开年以来各大房企融资动作开始密集进行。2019年1月份以来,房企融资数据继续大规模上涨。短短十几天内,除了世茂股份、融创中国、新城控股等企业以外,还有金科股份、力高集团、电建地产等不同梯队阵营的房企陆续公布融资计划,合计超过30起,总规模超过800亿元。惠誉评级认为,开发商正通过削减土地补充和减少供应来应对疲软的市场,当务之急是维持现金流和去杠杆...
【关键词】
楼市“换挡”,房企“换道”(2019-01-11)
【摘要】 1月11日,北京晚报讯,58同城、安居客《新周期:楼市迎来换挡期——2018年楼市总结》报告指出,2019年楼市将进入“换挡期”,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其一,总体调控节奏不变、区域性变化呈现;其二,总体房价水平稳定、各类城市分化;其三,信贷政策总体不变,首套优惠更多体现。不过,换挡并不代表楼市会出现大波动,相反会保证全国楼市整体更为“平稳化”发展。在市场环境变化下,房企整体的生存压力较大,一些房企开始思考转...
【关键词】
2018年龙头房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19-01-09)
【摘要】 1月9日,经济参考报讯,2018年,在“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总基调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年,龙头房企销售额保持稳步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56家房企跻身百亿军团,销售额共计11.4万亿元,市场份额超过75%,同时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拿地金额超千亿。综合全年来看,房地产行业稳中趋缓,企业投资节奏放缓,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集中...
【关键词】
还债高峰期来临,房企迎资金大考(2019-01-08)
【摘要】 1月8日,经济参考报讯,2018年下半年,房企频频发布融资计划,开卖股权,多渠道进行“补血”。背后原因则是过去几年大规模举债快速扩张。“有借就有还”,在连续几年巨量融资后,房企迎来了负债集中还款期。恒大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逐步迎来偿债高峰期。截至2018年6月底,除民间融资和类金融机构贷款,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19.2万亿元,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6.1万亿元、5.9万亿元和...
【关键词】
万科风波年:销售额破6000亿,在质量与规模间求平衡(2019-01-08)
【摘要】 1月8日,时代周报讯,1月4日,万科发布公告表示,12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30.1亿元,实现合同销售面积438.7万平方米。至此,2018年全年万科共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069.5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合同销售面积40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3%。作为地产行业领头羊,虽然缓慢、温和,但万科完成了2018年的销售回款目标。而在业绩如愿完成背后,万科的2018年烦心事不断。9月底流出的“活下去”的会议图片,被视作是对地产行业的唱...
【关键词】
碧桂园高层大换防,未来转型方向渐现(2019-01-07)
【摘要】 1月7日,上海证券报讯,随着2018年12月碧桂园副主席杨惠妍升任联席主席,碧桂园内部的一场高管换防在新年伊始正式启动。1月4日,碧桂园再次进行人事调整大换防,主要涉及六位副总裁:张志远改任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执行总裁,朱剑敏兼任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叶剑清兼任碧桂园农业控股公司执行总裁,程光煜兼任投资策划中心总经理,杨翠珑兼任集团总设计师,黄宇奘兼任集团成本管理中心总经理。此番人事调整将多位集团副总裁调...
【关键词】
债务危机,谁是下一个银亿(2019-01-04)
【摘要】 1月4日,北京商报讯,2018年全年,房企几乎都在紧缩的融资环境中挣扎。随着公司债偿付高峰临近,房企债务违约案也接连曝出。2018年12月底,银亿股份宣布,因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发行的“15银亿01”债券未能如期偿付应付回售款本金,出现实质性违约。此后,银亿停发高管工资奖金、接连处理公司旗下多个公司项目资产、停止对外投资以求断臂求生。但银亿面临的还不仅是3亿元债券违约的困扰。目前,中诚信证已将银亿股份主体...
【关键词】
2018年标杆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超七成达标,近三成打脸(2019-01-04)
【摘要】 1月4日,中房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百强房企中至少有57家房企对外直接或间接公布了当年的销售目标,这些企业的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105.52%。其中,销售目标完成率超过100%的企业达到40家,还有17家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年度计划。从2018全年的销售业绩来看,虽然有17家企业未完成年度业绩目标,有些甚至与销售目标相差甚远,但相比2017年增长仍十分明显,几乎全都(16家)实现了正增长,有的甚至实现了翻番。对于年...
【关键词】
房企融资难或引发并购重组浪潮(2019-01-03)
【摘要】 1月3日,证券日报讯,刚刚过去的2018年,房企在追求规模化的同时也做出了部分调整,一部分房企选择“去地产化”将主营业务向非地产领域转变;一部分房企选择“多元化”,在房地产行业的上下游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还有一部分房企加快在房地产领域的深入布局,通过并购做大做强。如绿地集团宣布核心产业战略升级,通过“三大变革”推动房地产主业在未来三年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组成立大基建、商贸、酒店旅游三大产业集团,推动相关...
【关键词】
全年调控超300次,25家房企“更名”加速多元化转型(2019-01-02)
【摘要】 1月2日,长江商报讯,2018年楼市调控政策堪称史上最严,全国各地调控政策超过300条。这一年,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发布,引发了行业周期调整。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和回报率遇到了“瓶颈”,大大小小的房企不约而同地开始寻求转型,而更名成为企业转型的标志。粗略统计发现,2018年以来,已经有近25家房地产企业更改企业名称,不乏万科、万达、保利等龙头企业。不管大小房企都在忙着更名去地产化...
【关键词】
碧桂园:长期看好房地产市场,2019年将采取稳健谨慎策略(2018-12-28)
【摘要】 12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讯,2018年,楼市迎来史上最严调控,地产格局分化加剧,“慢下来”“活下去”等成为房企的关键词。随着调控持续深入,部分龙头房企逐渐感觉到压力,“地产一哥”碧桂园在年中宣布提质控速,减少拿地与部分效益不佳项目开工。谈及2019年的发展策略,碧桂园集团表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且不同地域的差别很大,碧桂园整体长线看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未来,2019年将采取整体稳健谨慎的原则,分城施策...
【关键词】
万科:稳住基本盘,在“白银时代”笑到最后(2018-12-28)
【摘要】 12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讯,万科董事长郁亮对房地产行业的基本判断有四点:全国范围内住房全面短缺的时代基本结束;国家租售并举的长期基调已经定下;老百姓在居住需求满足上不平衡、不充分;城镇化进程阶段已变,之前是大家从农村往城市跑,而今天是都市圈化。郁亮透露,万科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稳住基本盘”,例如,地产开发业务就是万科的基本盘。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未来万科将深入参与包括四大类业务:新型城市核心...
【关键词】
“中弘股份”将于今日交易结束后退市(2018-12-27)
【摘要】 12月27日,北京青年报讯,曾经在十年间股价涨了27倍多的中弘股份,最终还是以“面值退市”第一股的名头留在了历史中。据深交所11月8日公告,2018年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股份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触发终止上市条款。交易所决定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并自11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12月26日,中弘退以下跌8.7%收盘,股价报0.21元,以再创...
【关键词】
土地供应放量,万科保利等头部房企静悄悄补仓(2018-12-26)
【摘要】 12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讯,当下正值整个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但地方政府年末推地的习惯似乎仍旧未曾改变。比如北京市在不久前的一天内推出13宗地块,总出让面积为79.40万平方米,总起价295.19亿元,最终12宗地块成功出让,揽金316.46亿元,这也成为北京历史上出让住宅土地最多、金额最高的一天。无独有偶,其他如广州、南京等城市也都相应地展开了岁末卖地大战,供应面积较前三季度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商品...
【关键词】
房企金融梦变奏曲(2018-12-25)
【摘要】 12月25日,国际金融报讯,近日,一则“万达向绿城出让保险业务”的新闻引发市场对房企在金融业布局的关注。此番出售百年人寿后,万达金融将不再拥有保险业务的金融牌照,仅剩投资、资管、网络小贷、私募基金等业务板块。事实上,房地产企业涉足金融领域,是近年来房地产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中较为重要的布局之一。过去近十年间,泛海、恒大、绿地、华润置地、万科、万达、泰禾、龙湖、宝能等房企均出现金融化趋势,参股或控股银...
【关键词】
招商局置地松绑地域限制,加速向轻资产业务转型(2018-12-25)
【摘要】 12月25日,时代周报讯,12月17日,招商局置地与母公司招商蛇口联合发布了《经修订及重列不竞争契据》(以下简称“契据”)。根据修订后的契据,招商局置地将逐步开发不受地理限制的轻资产房地产业务,同时也有权参与中国(包括招商蛇口城市)的非控股投资安排。在地产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以及存量房时代来临的趋势下,遭遇业绩发展瓶颈的招商局置地逐渐向轻资产业务转型。从2016年开始,招商局置地便通过打造品牌公寓来开启轻资产...
【关键词】
华侨城接连转让文旅项目股权补血(2018-12-21)
【摘要】 12月21日,北京商报讯,频繁抛售资产的华侨城再度转让投资。12月20日,据重庆联交所消息,华侨城旗下云南文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挂牌出售普洱茶小镇投资有限公司9%股权,挂牌价格为2035.89万元。实际上,此前华侨城就不断抛售旗下多个项目资产。10月19日,华侨城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就公开挂牌出售旗下子公司上海华合50%的股权及相关债权。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抛售地产项目的同时,华侨城也在进行大手笔投资,且普遍为文旅项目。10...
【关键词】
实控人以股偿债,银亿股份引入战投宁波国资(2018-12-20)
【摘要】 12月20日,证券时报讯,控股股东遭遇被动减持、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银亿股份近期并不平静。最新的进展是,控股股东银亿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熊基凯正筹划为银亿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银亿股份12月18日早间公告,银亿控股及熊基凯与宁波开投17日签署《转让协议》,前者将向宁波开投合计转让银亿股份5.13%的股权。交易完成后,银亿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开投持有银亿股份的比例将分别为73.76%、5.13%。据了解,上述转让的目的...
【关键词】
杨国强加速布局机器人业务,碧桂园欲转型高科技企业(2018-12-20)
【摘要】 12月20日,证券日报讯,房地产主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碧桂园近期也在加速转型进军机器人领域。12月16日,清华大学与碧桂园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共建的机器人联合研究院在广东顺德正式揭牌。未来博智林机器人将通过研发生产及合作共创的方式搭建核心技术、网络平台等业务体系,产品涉及建筑、装修、机器人餐厅、智慧家居、现代农业、医疗、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应用领域。在碧桂园12月份管理会议上,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的讲话中...
【关键词】
40家房企融资6050亿元,远洋发REITs筹资32亿元(2018-12-19)
【摘要】 12月19日,证券日报讯,临近年底,房企还债和买地储粮需求倍增,对资金的渴求达到高点。11月份以来,上市房企密集发债融资,不少开发商成功筹得资金。同策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40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额达6050亿元,但融资成本不断上行。12月13日,远洋集团成功发行REITs产品——“中联前海开源-远洋集团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总规模达32.03亿元,这意味着远洋集团打开了商业地产REITs融资通道,资产证券化...
【关键词】
房企物业借力资本扩张的机与危(2018-12-19)
【摘要】 12月19日,北京商报讯,房企旗下物业拆分上市的脚步仍未停歇。12月17日,旭辉集团旗下物业板块公司永升生活服务在港上市,成为年内第五家房企旗下登陆港交所的物业公司。前四家分别为雅居乐集团旗下雅生活、碧桂园旗下碧桂园服务、新城控股旗下新城悦、中国奥园旗下奥园健康。国海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国内消费升级、存量物业面积持续增长,物业管理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2030年行业潜在市场规模超过1.3万亿元。房地产进入存...
【关键词】
万科的2018:收敛多元化,靠稳住地产主业“活下去”(2018-12-18)
【摘要】 12月18日,时代周报讯,万科被外界视作地产业的风向标,不仅仅是因为其庞大的规模,也因为在多次的行业变化中,万科率先做出预判与动作。在今年9月底,万科内部讲话内容流出,文中提出,未来万科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具体的业务操作是“收敛”和“聚焦”。万科的这一举动引发市场争议,也给市场带来了焦虑。在行业内外看来,“活下去”三个词表明了万科对市场的悲观态度,也对一些房企的后期策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12...
【关键词】
正荣千亿之变:管理架构和人事大调整,负债率居高不下(2018-12-18)
【摘要】 12月17日,经济观察报讯,迈过千亿门槛之后,闽系房企正荣地产在管理架构和人事方面均经历了巨大的内部调整。今年前11个月,正荣完成了1133.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提前完成年度千亿销售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正荣近期对全国的区域业务进行了整合与重组:将上海和苏州的区域业务进行整合,成立苏沪区域公司;济南区域公司与天津区域公司进行整合,升级成立新的“环渤海区域公司”;广州区域公司与长沙区域公司进行整合。此外,正...
【关键词】
发改委支持优质房企债融资,仅支持保障房等有限领域(2018-12-14)
【摘要】 12月14日,中国房地产报讯,12月13日,地产股迎来了一波涨幅,全线飘红。背后缘于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明确优质企业支持范围,释放了利好信息。其中,《优质企业经营财务指标参考标准》将不同行业分为4大类,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属于第4类,原则上需要满足3个指标,即以最近一年或者近三年平均值为标准,资产总额须超过1500亿元,营业收入须超过300亿元,且资产...
【关键词】
严监管下房企融资杠杆不降反升(2018-12-13)
【摘要】 12月13日,证券时报讯,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特别是对于房地产的融资监管也是历史最严,目的就是要把过高的房企融资杠杆降下来。虽然严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果,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房地产融资仍存在着杠杆率快速上升,并且一些金融机构存在违规为房企加杠杆的风险。年初至今,银保监会对金融机构共开出20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超过3.4亿元,其中,涉及房地产的罚单有7张,罚没金额合计超过2.6亿元。中国社科院最...
【关键词】
部分上市公司折价甩卖房产(2018-12-13)
【摘要】 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讯,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卖房的公告。截至今年12月初,出售房产的上市公司达33家,涉及的公告次数达52次,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45次。与往年不同,今年上市公司卖房大军呈现多个特点:一是上市公司卖房的数量大增,其中不乏一线城市房产;二是像券商这种上市公司加入卖房大军;三是部分上市公司主动甩卖房企股权或剥离房地产业务;四是部分上市公司出现“卖房难”现象,主动打折出售房产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