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文冲建造国内首艘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下水(2022-06-30)
【摘要】 6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9日,中国船舶黄埔文冲建造的国内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顺利出坞下水。“白鹤滩”号船东为中国三峡集团旗下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简称三峡物资),由第七〇八研究所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全船长126米,宽50米,型深10米,满载排水量37000吨,集运输、自升、自航、起重、动力定位等多功能于一体,是目前国内起吊能力最强(2000吨)、作业水深最大(70...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上风电,风电安装
我国科学家提出“海洋牧草”春季生长高峰预测机制(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新华网讯,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团队发现,海洋锋面、湍动能与大气强迫共同影响浮游植物春季生长高峰的暴发时间与规模,并由此提出预测机制。团队通过分析黄海2003年至2020年的卫星遥感数据和3次海洋锋面观测数据,建立起浮游植物春季生长高峰与海洋锋面、湍动能之间的时空变化关系。
【关键词】海洋科学,海洋锋面,湍动能,浮游植物
IFC中国首笔蓝色贷款落地青岛银行(2022-06-29)
【摘要】 6月29日,中国证券网讯,6月23日,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与青岛银行达成合作意向。IFC为青岛银行安排了1.5亿美元蓝色银团贷款,1.5亿美元包括来自IFC自有账户的4000万美元和来自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DEG)和法国开发署经合投资公司(Proparco)的1.1亿美元平行贷款。此笔蓝色银团贷款资金将专门用于服务海洋友好项目和重要的清洁水资源保护项目。自2020年以来,IFC已向私营公司提供了超过...
【关键词】蓝色金融,青岛银行,海洋友好项目
招商工业海门基地CMHI-261项目试航圆满完成(2022-06-28)
【摘要】 6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7日,CMHI-261项目靠泊招商工业海门基地1#码头,历经9天8夜的持续奋战,圆满完成了试航任务。试航过程中主机运行状态良好,船舶操作性能优越,各项指标经验证均符合设计标准,得到船东、船检的一致好评。CMHI-261项目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是为三峡集团所属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承建的3000吨全回转起重船,该项目自5月25日完成下水以来,在生产管理部的统筹组织和各生产部门全力配合下,项目组全体...
【关键词】海工装备,起重船,风电施工
乳山打造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22-06-28)
【摘要】 6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在山东乳山市举办的“乳山交流对接会暨胶东经济圈产业招商推介会”上,乳山大兆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海工线缆生产基地项目、上玻院风电配套项目、中外运物流产业园项目等11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乡村振兴、仓储物流、纺织服装、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本次推介会以“推动跨国合作协同发展,打造胶东产业聚集高地”为主题,聚集了近百名中国500强企业、央企、省属国...
【关键词】胶东经济圈,山东威海,海上风电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成功在津投产(2022-06-27)
【摘要】 6月27日,央广网讯,6月26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工厂”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停靠的优质码头资源。未来,该基地...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工装备,智能制造
4艘科考船同时停靠南山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科考母港迈出一大步(2022-06-27)
【摘要】 6月27日,南海网讯,6月22日,“探索一号”科考船、“北调996”科考船、“电科一号”科考船、“向阳红18”科考船同一时段停靠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标志着南山港已具备成熟的科考服务保障能力。南山港目前已建成的泊位有一期工程及滚装码头2个泊位。一期工程已建成1万吨级泊位1个,长264.3米,最多可同时靠泊2条百米级或3条50米级科考船。滚装码头已建成一个3千吨级滚装船泊位,长150米,最多可同时靠泊1条百米级或2条50米级科...
【关键词】海南三亚,公共科考码头,深海科考
山东成立首支社会力量海上专用救援船队(2022-06-24)
【摘要】 6月24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山东省首支社会力量组成的海上专用救援船队在山东省烟台市成立,该船队由烟台芝罘海事处指导组建,弥补了搜救中的薄弱环节,有效提升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能。在依托由专业救助力量和社会志愿救助力量组成的“远近兼顾”救助模式基础上,当地海事部门积极拓展完善沿岸救援力量,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上救援,近岸搜救
去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位列全国第五(2022-06-24)
【摘要】 6月24日,河北日报讯,2021年,河北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651.6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5位。河北省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44.9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6.9:34.9:58.2。主要海洋产业方面,2021年,河北省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增加值分别为846.9亿元、324.1亿元、191亿元、42.5亿元,同比分...
【关键词】河北省,海洋经济,总值大幅增长
中集来福士交付第二艘全球最大双燃料冰级滚装船(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2日,由中集来福士为瑞典客户Wallenius SOL建造的RORO系列滚装船第二艘在2号码头完成交付。该船船长241.7米,宽35.2米,车道5800米,航速20节,装备有两个685立方米C型LNG储罐,配置高效的LNG双燃料推进系统,可显著降低航行时的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更加环保且更具灵活性。该船在燃油模式和燃气模式试航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标甚至超出预期指标。该船可在冰层厚度超过1米的恶劣海...
【关键词】双燃料,环保,灵活,欧洲海域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竣工验收(2022-06-23)
【摘要】 6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22日,历经21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北部湾港钦州港域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7#、8#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建设内容为将当前已建有的2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7#、8#泊位码头水工结构按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和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改造为1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后,其年设计通过能力102万TEU。该自动化码头采用全球首创U型工艺布局,具备高效、经济、节能的典型特...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向海经济
中日海上“黄金大通道”在山东港口开通(2022-06-22)
【摘要】 6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8日,伴随着阵阵船笛长鸣声,“东辰青岛号”从山东港口青岛港起航,驶向日本大阪南港,标志着中国·青岛·大港—日本·大阪·南港 中日海上“黄金大通道”正式开通,并同步举行了中日海上“黄金大通道”战略企业签约。中日快线拥有“海运价格、空运速度”优势,全程航时仅需36个小时,比普货班轮节省近一半时间,可实现预通关“到达即放行”,能够满足水果、蔬菜、种苗花卉、生鲜活鱼等高品质货物运输...
【关键词】中日经贸合作,海运,跨境贸易
4500方智能耙吸挖泥船“航浚4017”交付(2022-06-22)
【摘要】 6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公司为中交上海航道局中港疏浚有限公司建造的4500方智能耙吸挖泥船首制船“航浚4017”轮在黄埔文冲船海事业部码头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负责详细设计,总长103米、型宽21.8米、型深7.2米、最大舱容4500立方米,采用单耙、电驱泥泵、单列泥门等先进技术,突破运用智能疏浚技术和DP动力定位技术。其配备的“一键疏浚”系统是由中交疏浚国家工...
【关键词】黄埔文冲,疏浚装备,国产化
北部湾智慧海洋党建联盟成立(2022-06-21)
【摘要】 6月2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北部湾智慧海洋党建联盟(简称党建联盟)启动仪式在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举行。党建联盟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等15家相关单位基层党组织组成,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业务融合增动能”为目标,通过问题驱动、党内交流、服务事业相结合的形式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智慧海洋是推动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驱动力,是海洋四所的重要技术攻关方向。近年...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智慧海洋,向海经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增设海洋科学联合资助(2022-06-21)
【摘要】 6月21日,福建日报讯,近日,为发挥省基金主渠道引导作用,聚集资源促进基础研究,福建省将开展新一期2023~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并将增设开展面上项目海洋科学联合资助。新一期省自然科学基金将保留面上、青创项目联合资助,取消重点项目联合资助,杰青项目仍保持不设联合资助。联合资助单位出资经费统筹竞争立项比例原则上仍为省级单位30%、市级单位20%,其余经费用于竞争立项后本单位符合条件项目追加立项。如...
【关键词】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
海洋四所与广西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06-20)
【摘要】 6月20日,海洋四所讯,6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与广西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表示,要加快推进合作协议落实,共同开展务实合作。双方将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重大项目申报和面向东盟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具体务实合作,共同深度服务“海洋强国”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双方人才资源、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广西,向海经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安装工作(2022-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5日,随着“海龙瑞彩”自升式风机吊装船将8号风机叶轮组件与机舱在超百米高空精准对接,苍南1#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为确保苍南1#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安全、顺利地完成本次海上吊装工作,温州海事部门协调各参建方就风机吊装方案进行多番研讨和论证,对主要吊装船“海龙瑞彩”作业海域进行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协调多艘警戒船在周边水域开展警戒工作。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服...
【关键词】海上风电,平价项目,风机安装
渤海亿吨级大型油田三座平台建造完工(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6日,渤海亿吨级大型油田——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开发项目三座平台陆地建造全部完工,开创了国内海上油气田区域设施标准化新技术应用的先河。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该油田由4-1、5-1、5-2、6-1、10-1北等一系列区块开发项目组成,包括11个导管架、11个组块平台共2...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洋资源开发,标准化
广西首条跨海“能源动脉”全线贯通(2022-06-17)
【摘要】 6月17日,北海日报讯,近日,广西首条跨海“能源动脉”——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北海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神华-福成线全线贯通。该电网送出工程包含神华-福成站段线路(共78基,33.5公里)和神华-美林站段线路(共408基,167.67公里)。神华送出工程涉海线路采取搭建钢平台、施工栈桥等透水构筑物代替常规围堰施工的方式,在施工完成后即可拆除钢平台,最大程度上减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投产后,可有效改进广西地区目前紧张...
【关键词】广西,海洋工程,送出工程
山东省“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启动(2022-06-16)
【摘要】 6月16日,大众日报讯,6月14日,山东省“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启动会议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召开。该项目为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中集蓝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拥有山东省海洋牧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等多个省部级平台,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是我国深远海养殖领域的领头企业,其自主创建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多座大型网箱及平台...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水养殖,科技创新
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完成设备建造(2022-06-16)
【摘要】 6月16日,央视新闻讯,6月15日,中国海油启动的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经过近10个月的研发和建设,在山东青岛基地正式完成项目全部设备的建造。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是恩平15-1油田群的配套环保项目,服役后可以在海底储层中封存排放的二氧化碳累计超146万吨。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以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全面投产后原油日产量超过4700吨,是我国“十四五”能源重点保障工程项目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
【关键词】中国海油,二氧化碳封存,双碳目标
浙江省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完成地质勘察(详勘)(2022-06-15)
【摘要】 6月15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详勘)工程顺利完工,本次勘探作业共计完成共38个静探孔和16个钻探取土孔。该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北部海域,是继国电象山海上风电场(一期)之后宁波第二个海上风电项目。工程计划布置单机容量8.0兆瓦的风电机组38台,计划总投资33亿,为浙江省目前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此次详勘目的为获取预布设38台风机机位海底详细的地层机构、地质摩擦力...
【关键词】浙江宁波,海上风电场,海上清洁能源
中国首批大西洋鲑喜获丰收(2022-06-15)
【摘要】 6月15日,新华网讯,6月7日,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获得丰收。此次收获的大西洋鲑于2021年12月投放,共计10万尾鱼苗。此次大西洋鲑养殖实施主体为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省属企业山东海洋集团联合民营企业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地方平台青岛海洋投资集团合资成立的试验区项目推进平台。养殖过程中,全世界最大的全潜式智能网箱——“深蓝1号”不断实现改造升级,先后新...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渔业,深远海
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揭牌(2022-06-14)
【摘要】 6月14日,中国经济新闻网讯,6月13日,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揭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关于经略海洋的指示精神,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海工产业转型升级,去年6月30日,中集集团与烟台国丰集团签署了《关于共同设立深海产业发展引领平台之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整合优质资产,共同推进深海产业的发展。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筹备,今年5月24日,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其注册资本...
【关键词】海工产业,转型升级,海上浮式光伏
《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2022-06-14)
【摘要】 6月14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网讯,近日,《广东省海洋观测网“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规划明确广东省在“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建立陆海空天结合的业务化海洋立体观测网。以国家站点为骨干、省级站点为脉络、其他站点为补充,初步形成从单点到大面、岸基到近海、海基到空基、海表到海底等多层次的业务化海洋立体观测网,实现省基本海洋观测站点数量比“十三五”增长50%以上。形成实时观测、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多级分发、应...
【关键词】广东省,海洋观测,海洋生态文明
上海海洋生产总值全国第四(2022-06-13)
【摘要】 6月13日,中国网讯,6月8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的《2021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上海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0366.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名,同比增长6.8%,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5%。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2572.8亿元;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4150.9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3642.6亿元。从产业结构看,滨海旅游业比重最高,占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58.3%。其次是海洋...
【关键词】2021年,上海市,海洋经济,强劲恢复
2021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99万亿元(2022-06-13)
【摘要】 6月13日,新华网讯,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2)》。据统计,2021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99万亿元,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4%,拉动地区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广东主要海洋产业方面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海上风电新增投资超700亿元,新增海上风电接入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海洋油气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化工业分别同比增长43.1%、22.9%、1...
【关键词】2021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强劲恢复
山东省级新区“烟台黄渤海新区”正式揭牌(2022-06-10)
【摘要】 6月10日,烟台日报讯,6月9日,烟台黄渤海新区正式揭牌。烟台黄渤海新区东至福莱山街道峨嵋山路,南至南王街道、刘家沟镇南边界和荣乌高速,西至北沟镇西边界,北至南王街道、新港街道和北沟镇北边界,规划陆域面积499.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48.68平方公里。根据《烟台黄渤海新区发展规划》,黄渤海新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与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体制,新区GDP达到17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洋经济,示范区
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深海铺缆机器人成功海试(2022-06-10)
【摘要】 6月10日,威海广播电视台讯,6月7日,由山东未来机器人研制的1500米深海铺缆机器人在威海成功入海测试,即将交付国外客户。这台机器人具有国内首创的大水深智能作业能力,拥有水底行走、悬浮机动、精准导航定位等技术,可在1500米深的海洋中进行人工无法完成的海底光缆、电缆、管道等铺设施工作业。全套设备上万种零部件以及核心动力系统、作业系统、通讯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等完全实现国产,标志着我国深海机器人研发制造产业...
【关键词】海工装备,深海铺缆,机器人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发起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成功获批(2022-06-09)
【摘要】 6月9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讯,6月8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牵头、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乔方利领衔、联合全球25个国家34家海洋与气候科研机构和3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的“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Ocean to climate Seamless Forecasting system, 简称OSF)正式获批。OSF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将围绕以下5个方面重点展开:加强对海洋与气候联系的科学理解,进一步厘清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海洋与气候预报,国际引领
我国首艘全国产化百吨级无人艇顺利海试(2022-06-09)
【摘要】 6月9日,新民晚报讯,6月7日,由浙江北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建设并承担海试任务的我国首艘全国产化百吨级无人艇顺利完成首次海上自主航行试验。该无人艇采用三体船型,排水量约200吨,最大航速20余节,可在5级海况正常工作,6级海况安全航行,个别技术指标,如探测距离、隐身性、综合电力系统、环境综合感知能力等方面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自2015年底起开始研制工作,以实现百吨级无人艇高海情巡航、低噪音、智能化...
【关键词】海工装备,无人艇,技术领先
“探索二号”科考船顺利完成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2022年度海试任务(2022-06-08)
【摘要】 6月8日,央视网讯,6月6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基站等装备返航,顺利完成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2022年度海试任务。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主要任务是开展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所研制的系列装备的过程海试,包括深海基站、深海原位实验室、深海滑翔机、虚拟锚系通信浮标等。海试验证了各型装备的主要功能,并开展了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系统的集成测试。
...
【关键词】海洋科考,科考装备,原位科学实验
中国海洋钻井技术领域首部ISO国际标准发布(2022-06-08)
【摘要】 6月8日,科技日报讯,6月6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起草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3421 《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海洋隔水导管下入深度与安装设计》正式出版发布。该标准是中海油研究总院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研发团队在海洋钻井隔水导管、深水浅层钻井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科研成果走向标准化、国际化的成功实践。隔水导管是海洋钻井的“咽喉要道”,是所...
【关键词】中国海油,牵头起草,国际标准,海洋钻井技术
舟山首个“海上氢岛”渐现雏形(2022-06-07)
【摘要】 6月7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日,舟山首个“海上氢岛”——舟山市六横岛上,举行首个加氢站——中国石化加氢站开业仪式,以及浙江中创量云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与国氢(舟山六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20艘新材料氢能休闲船舶的签约仪式和3辆氢能源环卫车的交付仪式。该加氢站位于六横氢能产业园,总投资1300万元,日加氢能力可达500公斤,配备2台加氢机,最大可以满足一百辆次氢能车的加注需求。加氢站的建成投运不仅填补了舟山市...
【关键词】浙江舟山,氢能示范应用,海上氢岛
《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三年行动方案》印发(2022-06-07)
【摘要】 6月7日,烟台日报讯,近日,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发布《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三年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到2024年,烟台将投产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设施50个,鱼类、海珍品产量突破5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争创全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示范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总数达到50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20处、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第一,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牧场,深远海
厦门通信中心与漳州海事局签订海岸电台资产移交协议(2022-06-06)
【摘要】 6月6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厦门通信中心与漳州海事局签订涉改资产交接协议。该协议是厦门通信中心辖区首家涉改资产划分交接协议,主要是对福建南部水上安全通信业务位于漳州辖区的设施设备进行移交。此次资产移交协议的签订是双方落实部海事局关于航海保障管理体制改革资产划分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厦门通信中心将积极推进与厦门海事局涉改资产交接...
【关键词】涉改资产交接,海事监管,航海保障
全国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022-06-06)
【摘要】 6月6日,央视财经讯,5月30日,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浙江温岭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温岭潮光互补智能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光伏与月球引力产生的潮汐能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型电站,总装机容量100兆瓦。通过控制潮汐发电的时段和功率,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既有效提升能源综合高效利用,还可确保新能源电力上网安全稳定。温岭潮光互补智能电站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关键词】潮汐发电,光伏发电,海洋开发利用
海南首单蓝色碳汇生态产品成功交易(2022-06-02)
【摘要】 6月2日,中国新闻网讯,5月31日,海南首个蓝碳生态产品交易完成签约。本次交易的蓝碳生态产品是位于海口市三江农场的红树林修复项目,由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实施。预计该项目可在未来40年产生9万余吨碳汇量。此次纳入交易的是近5年产生的3000余吨碳汇量,由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购买。交易收益将用于项目区红树林的管护和项目周边社区和学校的公益项目。
【关键词】蓝色碳汇,海南海口,红树林
我国首个、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2022-06-02)
【摘要】 6月2日,青岛日报讯,近日,国家深海基地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伟夙愿,维护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权益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占地390亩,海域62.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设有科考船专用码头、深海装备维修保障车间、试验检测水池、深海超高压环境模拟实验室、向阳红81船、综合科研业务办公楼等基础设...
【关键词】深海技术,海洋安全,海洋权益
江龙船艇承建浙江省两艘300吨级渔政执法船下水(2022-06-01)
【摘要】 6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江龙船艇承建的两艘50米/300吨级渔政执法船成功下水,两船分别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和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水利和渔业局。该船型为钢铝复合结构,总长49.97米,型宽7.8米,型深4.2米,采用双机双桨驱动,设计航速17.5节,抗风等级为9级,续航力不小于2000海里。该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波性和操纵性,配备了通讯导航、光电取证、网络监控等先进的海上信息化执法设备,进一步提升执法...
【关键词】海洋渔业,综合执法,性能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