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由省级海洋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的用海规范性文件正式出台(2023-02-06)
【摘要】 2月6日,经济日报讯,近日,全国首个由省级海洋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的用海规范性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对未来3年内广西海域积极稳妥推进立体分层设权工作作出具体规定,将推动广西海域使用管理从“平面”走向“立体”,做活“向海图强”文章,促进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区加快建设。
...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用海规范,立体分层设权
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项目开建(2023-02-06)
【摘要】 2月6日,央视网讯,2月4日,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风电场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南侧海域,距离海岸线32.8公里,场址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项目计划于2023年8月底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全部投产后年上网电量超过16亿度。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已形成了完整...
【关键词】福建漳州,海上风电,大容量,批量化
中国将在南极建设海外卫星地面站(2023-02-03)
【摘要】 2月3日,中国航天报讯,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建设所属航天设计中标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海外卫星地面站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金额4395万元。该项目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南极中山站承建,未来项目建设将落实“新基建”国家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环境”的理念,从满足安全性、独立性、适用与可行性、耐久与耐候性、经济与高效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出发,依托装配式设计减少现场作业、降低运输成...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卫星,南极
中国海上首个蒸汽驱先导试验累计产油突破20万吨(2023-02-03)
【摘要】 2月3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南堡35-2油田南区B36M井组已平稳注热30个月,累计产油突破20万吨。自2008年启动热采试验以来,科研人员历经十年多元热流体开发实践,将稠油采收率提高10%,但随着多轮次热吞吐后,地层能量不足、单井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逐渐显露。因此,项目组立即开展后续接替开发方式研究,通过对标国内外数十个稠油油田开发历程,结合本区吞吐后地质油藏特征及地层压力水平,明确了转蒸汽驱开发的道路。2020年6月...
【关键词】海洋油气,渤海油田,稠油油田,热力采油,蒸汽驱
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意向签约天津“中国生态渔业谷项目”(2023-02-02)
【摘要】 2月2日,澎湃新闻讯,2月1日,天津举行全市重点推介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其中,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保障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意向签约“中国生态渔业谷项目”。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渔港,总投资约27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园区基础设施、文旅教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海洋经济和渔业...
【关键词】天津市,海洋经济,渔业发展
中国第一深度半潜船“铁建鑫鹏”号安全拖带出江(2023-02-02)
【摘要】 2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28日,在江苏泰州海事部门3艘海巡艇和4艘大马力拖轮的精心维护下,有着“中国第一深度”之称的国内风电项目最大单体深度建设浮体平台“铁建鑫鹏”轮从靖江南洋船厂缓缓离开驶入航道下行,前往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船厂西区码头。该船长90米,型宽50米,型深7.2米,拖带吃水4.74米,最大沉深36米,肋骨间距2米,水面以上最大高度45米。此次拖带由1艘大马力拖轮吊拖、2艘全回转拖轮绑拖和1艘全回...
【关键词】海洋装备,一带一路,风电安装
河北首个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启动建设(2023-02-01)
【摘要】 2月1日,人民日报讯,近日,河北省首座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在秦皇岛市启动建设。据了解,该海洋生态监测综合站项目总体规划建设期为3年(2023-2025年),由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具体实施,项目选址为具有海洋生态系统代表性的滦河口-北戴河区域,以该区域海洋生态系统为研究单元,开展气象、水文、水质、底质、生物群落、特征性指标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动态监测和研究。...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监测,预警能力
春节假期海南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2023-02-01)
【摘要】 2月1日,阳光海南网讯,2023年春节假日七天(1月21日-1月27日),海南全省旅游接待游客639.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同比增长23.5%。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48.86万人次,同比增长56.0%,其中,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8.42万人次,同比增长61.1%;椰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79.12万人次,同比增长45.9%。全省经营性旅游住宿单位客房平均入住率72.9%。其中,三亚客房入住率84.9%、陵水入住率83.0%、保亭入住率...
【关键词】海南省,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海洋旅游业
2022年我国“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完成175个潜次(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新华网讯,近日,“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用户科学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在沪召开。据介绍,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海上科考作业。其中,“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海上作业天数180天,连续第四年完成100次下潜,平均下潜深度1292.52米,作业类型包括科学考察、工程应用、搜索打捞和应急响应等。“奋斗者”号累计在海上作业天数202天,共完成75个潜次...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科考,载人潜水器
国内首例孤网运行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央广网讯,1月28日,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暨普兰店区2023年第一批项目开工仪式在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举行。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普兰店区滩涂光伏资源优势及大连市技术研发、储能设备、制氢设备、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消纳等可实现完整产业链本地化的优势,打造国内首例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淡化、电解制氢为一体,尝试风光耦合及大规模不受上网指标限制的孤网运行模式的氢能源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
【关键词】辽宁大连,滩涂光伏,海水淡化,电解制氢
“中山大学极地”号到渤海试航破冰(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人民网讯,1月25日,由中山大学打造的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执行冰区试航任务,以试验船舶低温航行和破冰能力。“中山大学极地”号于1月17日从南海之滨出发,穿越南海、东海、黄海,经历冬季的狂风巨浪,抵达渤海辽东湾。受突如其来的寒潮影响,1月24日,我国渤海辽东湾海冰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外缘线达56海里,最大冰厚超过35公分,创近年新高。本次渤海破冰试航之后,...
【关键词】海洋装备,极地科考,破冰船
青岛2022年完成涉海技术交易942项,海洋技术成交额突破40亿元(2023-01-30)
【摘要】 1月30日,齐鲁晚报网讯,2022年,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紧紧围绕“海创计划”“硕果计划”“沃土计划”三大计划的关键指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在蓝谷核心区,升级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通过设置科技实时数据显示屏,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对接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已推广展示技术专家16782名、仪器设备2091台、科技成果数量46982项、企业技术需求5627项。二是精准开展产学研对接,服务海洋科技型企业...
【关键词】山东青岛,涉海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
三亚春节假期邮轮、游艇、旅游客船生意红火(2023-01-29)
【摘要】 1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26日,三亚海事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以来截至1月25日,三亚辖区海上运送旅客人数共计133.1万余人次,同比增加39.4%。其中旅游客船运送旅客122.06万人次,同比增加41.91%;邮轮旅客6763人次,同比增长20.34%;游艇9.35万人次,同比增加9.88%。今年春节前,前往三亚海事局政务中心办理登记和备案的游艇激增,元旦至今已有142宗船舶登记业务。为助力企业抢抓春节旅游黄金期,保障海上旅游市场复苏...
【关键词】海南三亚,海洋旅游,旅游市场复苏
海南出台12条措施助推海洋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2023-01-29)
【摘要】 1月29日,海南日报讯,1月19日,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财政厅、省旅文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海洋旅游业用海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括三大部分12条用海要素保障措施,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和管控、规范旅游用海论证审批和加强旅游用海生态保护和监管等三个方面明确了潜水、游艇码头、海水浴场、海上旅游经营活动等旅游业态的用海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
【关键词】海南省,海洋旅游业,资源要素保障,用海活动规范,海洋生态保护
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评审标准颁布(2023-01-19)
【摘要】 1月19日,新华网讯,1月14日,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评审标准颁布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公布了第一批15家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分别为海南万宁(神州半岛第一湾、日月湾、石梅湾)、重庆开州汉丰湖、安徽黄山太平湖、海南陵水土福湾、江苏宜兴东氿景区、山东临沂沂河风景区、广西柳州柳江静兰中心、浙江金华湖海塘景区、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杭州大运河——北支江、成都天府新区兴隆...
【关键词】文体旅融合,水上运动,海洋旅游
江苏省首单“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落地盐城大丰(2023-01-19)
【摘要】 1月19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江苏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南京银行大丰支行向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授信2亿元,贷款期限8年。紫菜养殖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实施的滩涂紫菜种植项目,项目海域面积5.33万亩,其中紫菜种植面积2.13万亩,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抵押物不足,融资陷入瓶颈。人民银行大丰支行在江苏省先行先...
【关键词】江苏盐城,蓝色金融,海洋碳汇,海水养殖
海洋光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在生态城揭牌成立(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网信滨海讯,近日,天津大学与生态城企业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海通信”)签署了海洋光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并正式揭牌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将围绕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努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打造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升级版。华海通信是全球领先的致力于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及海缆客户提供海底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同时...
【关键词】华海通信,海洋信息,海底通信
2022年舟山口岸远洋自捕鱼进关卸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70万吨(2023-01-18)
【摘要】 1月18日,舟山远洋渔业协会讯,2022年,舟山市远洋自捕鱼进关卸货量首次历史性突破70万吨,达到70.17万吨,同比增加5%,其中主要品种鱿鱼卸货量40.83万吨,金枪鱼卸货量22.84万吨,位居全国首位。据行业内初步统计,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作为远洋自捕鱼进关卸货主阵地,卸货量达到59万吨(其中鱿鱼38.88万吨,金枪鱼14.83万吨),同比增加10%,综保区码头2.83万吨(鱿鱼0.95万吨,金枪鱼1.31万吨),朱家尖台贸码头7.3...
【关键词】浙江舟山,海洋渔业,远洋渔业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编制完成“海草床碳汇项目方法学”(2023-01-17)
【摘要】 1月17日,烟台日报讯,近日,为充分发挥山东蓝碳资源优势,促进蓝碳资源到资产转化,在山东省海洋局、省生态环境厅等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依托省海洋资环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编制完成“海草床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法学案例,利用山东省前期基础研究和典型区域蓝碳试点调查成果,明确了海草床碳汇项目核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基线碳汇量、项目碳汇量及...
【关键词】海洋碳汇,山东烟台,海草床
厦门获批将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3-01-17)
【摘要】 1月17日,闽南网讯,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厦门市设立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名为“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批复显示,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定规划总面积1027.74公顷,范围东至港湾公园,南至海域,西至翔安大道,北至翔安肖厝南路。批复要求,建设厦门海洋高新区,要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强化统筹规划布局,高效配置海洋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具有示范引领的创新高地;要完善人才...
【关键词】福建厦门,海洋创新,成果转化
亚洲最大海上立交582座墩身全部完工(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经过近24月的奋战,由中铁十五局施工的亚洲最大海上互通——杭甬高速复线滨海互通(含高架)582座墩身全部完工,标志着滨海互通下部结构施工完成,为项目全线贯通迈出关键一步。在栈桥和主线施工过程中,多处跨越包括原油管道、LNG燃气管道、500KV海缆、取水盾构隧道、舟山大陆引水管道等17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管线,安全管控要求极高。宁波海事部门指导施工单位使用先进物探设备加蛙人摸排的方...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海上枢纽互通,杭甬复线,甬舟高速公路
世界最高海中大桥首榀钢箱梁成功吊装(2023-01-16)
【摘要】 1月16日,中国水运网讯,1月12日,由广东省交通集团建设,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世界最高海中大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榀箱梁成功吊装,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上部结构安装新阶段,大桥建设取得新进展。伶仃洋大桥共有213榀钢箱梁,钢结构用钢量约9.77万吨,相当于14座埃菲尔铁塔的总重量,中交二航局负责其中107榀钢箱梁的吊装工作。此次吊装的首榀钢箱梁为跨中(Z66)梁段,长11.2米,宽49.7米,重约226吨,桥面到海面距离为91米...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深中通道,跨海集群工程
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交付(2023-01-13)
【摘要】 1月13日,中国新闻网讯,1月11日,由中国船舶旗下广船国际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该平台由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文冲修造负责建造,入级中国船级社。平台总长86米、宽30米、高21米,作业吃水10米,采用钢质半潜结构与软体网组成约3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年产优质海鱼可达60万公斤。平台...
【关键词】海洋装备,深远海,海洋牧场,海洋旅游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2.58万亿吨(2023-01-13)
【摘要】 1月13日,新华网讯,1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2.58万亿吨,可以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利用20余年海洋地质调查实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以及公开发表的商业性油气勘探开发等资料,创新提出符合我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与适宜性评价方法,首次系统开展评价,基本掌握了海域二氧...
【关键词】双碳,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2022年南通海上风电发电量近160亿千瓦时(2023-01-12)
【摘要】 1月12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南通海事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南通海上风电项目发电量达159.84亿千瓦时,日均发电量达4379万千瓦时,大约能够满足1.92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南通沿海风力资源丰富,风能分布集中稳定,年可利用小时数高,占据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天时地利”。近年来,南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已建成23座海上风电...
【关键词】江苏南通,海上风电,清洁能源,双碳
2022年福建强化渔业投入推动“海上粮仓”建设(2023-01-12)
【摘要】 1月12日,央广网讯,近日,福建省财政厅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福建省财政厅全年累计下达补助资金28.7亿元,支持渔业及相关领域发展。补助资金主要围绕水产种业、养殖转型、远洋渔业、水产加工、产业融合等方面,支持推动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现代渔业装备设备和渔业基础公共设施完善,海上养殖升级改造以及远洋渔业发展,落实渔业资源养护补贴和近海渔民减船转产补助,促进水产品产能提升和渔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水产品稳...
【关键词】福建省,财政补助,海洋渔业,海上粮仓
深海关键技术和设备检测试验公共平台启用(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讯,近日,由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负责运行的深海关键技术和设备检测试验公共平台正式启用,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将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各涉海单位提供检测试验服务。该公共平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百泰科技产业园内,占地面积869.2平方米,建筑面积2323.2平方米。平台拥有仪器设备约173台套,下设水池测试、力学环境检验、通讯电子测试和锂电池性能测试4个检测实验室,可为深海照...
【关键词】海南省,深海设备,检测试验
海洋技术中心与巴基斯坦高校合作(2023-01-11)
【摘要】 1月1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与巴基斯坦拉斯贝拉农业、水资源和海洋科学大学签署了海洋空间规划合作谅解备忘录。海洋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双方今后以海洋空间规划合作为抓手,广泛开展海洋空间规划互访交流,联合举办培训班,开发海洋空间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海洋空间规划观测站,推动建设中巴海洋空间规划联合研究中心,携手将海洋空间规划合作打造成为中巴两国海洋领域合作典范,推动构建更加...
【关键词】巴基斯坦,海洋空间规划,蓝色伙伴关系,一带一路
天津首个海洋修复类重点项目完成首段验收和投放工作(2023-01-10)
【摘要】 1月10日,央广网讯,近日,天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牡蛎礁修复工程已完成首段验收和投放工作。该项目是国务院环保督察重点项目,也是天津市首个海洋修复类重点项目。牡蛎礁修复是通过礁体的消浪功能减少风暴浪能量,降低风暴浪波高。同时,牡蛎礁海域的构建,能进一步扩充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并能优化水质,恢复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此次牡蛎礁修复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大神堂海域,通过采用人工牡蛎礁体及框...
【关键词】海洋生态,牡蛎礁修复,海洋减灾
《海洋生态分类》行业标准通过专家审查(2023-01-10)
【摘要】 1月10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行业标准《海洋生态分类》(送审稿)线上审查会,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审查。该标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北海局、海洋减灾中心参与编制。会议邀请了自然资源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海洋生态,资源开发,资源保护
《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2)》发布(2023-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基于海洋观测网及相关数据,编制完成《中国气候变化海洋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公布了全球、中国近海关键海洋要素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显示,全球海洋持续变暖和酸化,海平面加速上升,北极海冰范围显著减小。近40年来,中国沿海海温和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值高潮位和最大增水均呈增加趋势,海洋热浪趋频趋强。2021年,高海平面抬升...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气候,持续变暖,持续酸化
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2023-01-09)
【摘要】 1月9日,中国华能讯,截至1月8日,由华能山东公司开发建设的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可直接替代标准煤30.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万吨,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再添绿色动能。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南部海域,总投资55.45亿元,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安装58台5.2兆瓦风机,配套建设30兆瓦/60兆瓦时储能装置,是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于2021年12月10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上风电,双碳
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023-01-06)
【摘要】 1月6日,广州日报讯,2022年12月28日,国家电投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简称“神泉二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全球批量应用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内首批平价上网海上风电项目之一。神泉二项目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南面海域,总装机容量502兆瓦,安装16台8兆瓦、34台11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海上升压站,并首次接入敷设66千伏海缆,可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稳定使用30年以上。
【点...
【关键词】广东揭阳,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最大,并网发电
山东产权集团旗下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进场交易”新模式在全省推广(2023-01-06)
【摘要】 1月6日,鲁网讯,2022年12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57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海洋局作为负责单位、由山东产权集团旗下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实施的海域使用权“进场交易”新模式入选省级改革试点经验,并要求在全省复制推广。在省海洋局的指导下,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海域资源“进场交易”模式,先后出台了海域使用权出让...
【关键词】海域资源,进场交易,复制推广
国内最大消防船“青消三号”成功交付(2023-01-05)
【摘要】 1月5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1200吨消防船“青消三号”在青岛港成功交付,作为国内吨位最大的消防船,该船将作为青岛消防的第三艘专业消防船,正式开展工作。“青消三号”船长61.6米,型宽13.2米,设计航速15节。该船配备1门加强消防炮、4门主消防水炮和4门副消防炮,消防水量10800方/小时;配备了一艘小型消防艇,可承担抵近侦察和小范围火灾扑救;装备了尾部和舷侧对岸供水专用接头,可...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上灭火,作用距离远,水上应急救援
泉州市召开海洋经济产业项目招商座谈会(2023-01-05)
【摘要】 1月5日,中国网讯,2022年12月29日,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于2022年中国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大会暨第2届中国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在福州召开海洋经济产业项目招商座谈会,会议邀请了省内外50多家海洋产业领域头部企业、参展商和采购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上举行了泉州市海洋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晋江海洋经济产业链投资项目、石狮海洋产业园项目、石狮预制菜全生态明星网红孵化基地、泉港深海装备养殖项目、南安北部新城水...
【关键词】福建泉州,海洋经济,项目招商
《福建省海上搜寻救助条例》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3-01-04)
【摘要】 1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经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海上搜寻救助条例》(简称“《条例》”)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包含总则、机构和职责、搜寻救助行动、搜寻救助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共四十九条,设计完善了海上搜救工作机制,明确了各方职责,对搜救行动的全流程进行了规范,而且对搜救资源保障作出了详细规定。《条例》为目前唯一一部在新《海上交通安全法》生效...
【关键词】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搜救,地方性法规
江苏省发布2022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3-01-04)
【摘要】 1月4日,新华日报讯,2022年12月30日,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发布《2022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显示,2021年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8.9,比上年增长8.6%。海洋经济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2021年发展水平指数为136,比上年增长9.2%。海洋经济发展稳定性进一步巩固,2021年发展成效指数为105.9,比上年增长11.5%。民生改善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江苏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比上年增长3.7%,沿海城市接待国内游客1...
【关键词】2021,江苏省,海洋经济,稳定向好
我国高校唯一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2023-01-03)
【摘要】 1月3日,科技日报讯,2022年12月29日,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航行过程中,随航人员全面检查了航行状态下极地号各设备及系统的协调性、工作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测试了设备及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参数,检验了升级改造后的船舶技术状态。同时,还进行了船员仪器操作培训和各种应急预案演练,为即将进行的渤海冰区试航做好了充分准...
【关键词】海洋科考,极地破冰船,完成试航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2023-01-03)
【摘要】 1月3日,科技日报讯,1月2日,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完成浮体总装,标志着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海油观澜号”平台由3个边立柱和1个中心立柱组成,边长超80米,高约35米,重量近4000吨,未来风机将安装在中心立柱上、平台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千米的海上油田海域。该海域风急浪高,历史上最大台风中心...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