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启动建设(2023-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网讯,7月5日,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简称“区块链国创海洋经济中心”)正式启动建设。按照建设方案,区块链国创海洋经济中心将开发性能领先的区块链底层软硬一体核心技术,用于支持解决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难点,部署建设大规模海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支撑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现代海洋产业、海岛综合保护开发、陆海统筹发展高质量示范区,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中心将围绕...
【关键词】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区块链
上海出发的国际邮轮航线开始复苏(2023-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2日,首艘中国籍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在靠泊长崎、别府、大阪、清水、德岛、高知等9个目的港后,返回上海圆满结束载客试航之旅。本次“招商伊敦号”执行的是“15日和风雅韵日本环线”,这是自交通运输部《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公布以来,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出的首条国际邮轮航线。“招商伊敦号”此次的目的地既保留了福冈、大阪等热门城市,又开发了别府、德岛、高知等小众目的地,停...
【关键词】海洋旅游,邮轮旅游,国际航线
世界建设规模最大海底道路隧道首台盾构始发(2023-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30日,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举行盾构始发仪式,服务隧道“国信号”盾构机率先开启穿海之旅。该工程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海底道路隧道,工程主线全长约17.5公里。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地质复杂,穿越多处破碎带和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将长距离在硬岩掘进,最大水压达到0.96兆帕,盾构机将在海中接收及洞内拆解。本次始发的“国信号”服务隧道盾构机开挖直径8.1...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底隧道,山东青岛
山东省首笔海洋碳汇交易在2023国际蓝碳论坛完成签约(2023-07-04)
【摘要】 7月4日,青岛新闻网讯,6月29日,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国际蓝碳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论坛现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执委会与青岛东基海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海洋碳汇交易协议,用于抵消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次海洋碳汇交易由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策划并组织实施,自然碳汇研究院(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承担论坛碳排放测算、海洋碳汇项目及减排量开发,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
【关键词】山东青岛,蓝色金融,海洋碳汇交易
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唐山举办(2023-07-04)
【摘要】 7月4日,河北日报讯,6月28日,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幕,来自国内外海上风电产业相关企业和行业专家着眼技术前沿,聚焦行业热点,共同研判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多维度探讨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此次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办,为期3天。会议期间,以主旨发言、高端对话、主题论坛...
【关键词】海上风电,技术前沿,发展前景
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移动化工厂”在江苏启东出坞(2023-07-03)
【摘要】 7月3日,央广网讯,7月1日,由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的M026 MERO 4 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坞内工程全部完工,顺利出坞。该FPSO船体主船体长335.31米,型长328.2米,型宽60米,型深33.515米,设计日生产18万桶石油,可处理1200万标准立方米天然气,注水能力为每天25万桶,最大储存能力为140万桶原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最大储油量的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油气,FPSO
中国首台超深水打桩锤海试成功(2023-07-03)
【摘要】 7月3日,央广网讯,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2500米级超深水打桩锤在南海成功完成海试和示范应用,填补了国内超深水打桩核心装备技术空白。打桩锤是海洋油气、风电等各类平台在海底打“地基”的关键装备。本次海试的超深水打桩锤自重约165吨,打桩直径可达2.5米。打桩时依靠内部构造“锤芯”撞击,将产生的冲击力散播给桩体,在相当于250个大气压的巨大海水压力下,最快3小时就可以锤击数千次,将一根100米长的“钢桩”打入...
【关键词】海洋装备,超深水,打桩
我国首个深海气候观测浮标实现智能化升级(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新京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研制的“白龙”浮标赋智升级版——“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白龙”浮标是我国第一个面向深海大洋开展业务化观测的浮标系列,已经成功布放于印度洋和南海等海上丝绸之路周边海域的多个站位,是继美国的TAO/Atlas浮标和日本的TRITON浮标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深海气候观测浮标系列。此次布放的“白龙”智能化浮标有三方面的提升,一是能够建立...
【关键词】海洋装备,深海,海洋观测
滨州举办现代海洋产业“银企”对接活动,现场签约金额达7.35亿元(2023-06-30)
【摘要】 6月30日,大众网讯,6月29日,现代海洋产业“银企”对接活动在山东省滨州市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共滨州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滨州市融资担保集团、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承办,旨在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搭建海洋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此次活动上,山东友发水产有限公司等6家海洋企业围绕企业发展、重点项目进行了融资路演,工商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进行了信贷产...
【关键词】山东滨州,政银企合作,涉海融资
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2023-06-29)
【摘要】 6月29日,人民网讯,6月28日,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6月27日~29日,论坛聚焦“海洋十年”七大愿景之一——“健康且有复原力的海洋”,设置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论坛、深海保护与利用论坛、2023国际蓝碳论坛等9个分论坛。论坛期间开展了多项活动,国际合作方面,相关参与方共发起“海洋十年”、东亚海洋治理、蓝碳三个青岛倡议,成立国际海洋城市智库联盟;公共产品...
【关键词】海洋合作,东亚,可持续发展
我国安装完成全球首台16兆瓦风电机组(2023-06-29)
【摘要】 6月29日,央视新闻讯,6月28日,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即将进入商业运行。此次吊装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风机主轴承、叶片和传动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具有国产化率高、数字化程度高的特点。该机组采用四桩导管架风机基础,轮毂中心高度152米,机舱、发电机组合体重达385吨,叶片长123米,单只叶片重54吨,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根据安装海域多年测风数据计算,单台机组...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风电,风电机组,大兆瓦
我国牵头编制的2部国际标准获IHO审议通过(2023-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由我国牵头编制的2部国际标准《官方海道测量机构CATZOC赋值指南(S-68)》和《全球海域多边形划分数据产品规范(S-130)》,经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海道测量服务与标准委员会(HSSC)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将在年内正式发布。国际标准《官方海道测量机构CATZOC赋值指南(S-68)》由IHO数据质量工作组开发,工作组主席为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邬凌智。标准规定了水深数据质量的...
【关键词】国际标准,航运安全,海域范围
我国最大的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宁德1号”顺利出运投产(2023-06-28)
【摘要】 6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27日,我国最大的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宁德1号”在“海巡0809”和两艘拖轮的协助下,经过下白石公铁大桥水域、漳湾主航道,驶出宁德东冲口,将于6月28日凌晨抵达霞浦四礵列岛指定水域。“宁德1号”是全国首座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半潜式全框架深海养殖平台。平台总长120米,宽56米,箱体高度12.5米,养殖总容积为65000立方米,年产值规模至少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平台具有可升降、抗台风、避赤潮...
【关键词】海洋装备,深远海,养殖平台,大黄鱼
全球最重的500千伏海上升压站在靖江安全装船(2023-06-27)
【摘要】 6月27日,中国江苏网讯,近日,全球重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粤电阳江青洲海上风电场项目500千伏海上升压站在江苏靖江南洋船厂顺利装船发运。此次装船的海上升压站共分为三层平台,尺寸达到66米*55米*32米,总重量约为67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海上升压站。粤电阳江青洲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附近海域,一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400兆瓦,拟布置11兆瓦风电机组;二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600兆瓦,拟布置11兆瓦风...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风电,海上升压站
海南省颁发首本海域使用权及建(构)筑物所有权不动产证书(2023-06-27)
【摘要】 6月27日,央广网讯,6月26日,海南省首本海域使用权及建(构)筑物所有权不动产证书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颁发。一直以来,海南省海上建设项目只办理海域使用权登记,海上建(构)筑物所有权一直没有纳入登记,这一局面导致企业不动产权属不明,无法显化企业资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梳理问题、专题研究,研发海域使...
【关键词】海南省,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登记,突破性进展
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全线通车(2023-06-26)
【摘要】 6月26日,青岛日报讯,6月25日,经过13个月的紧锣密鼓建设,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实现全线通车,成为东岸城区连接跨海大桥与青银高速的一条重要通道。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于2022年5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西起海尔路立交预留段,东至青银高速,全长约1.6公里。道路采用主线高架及地面辅路的设计方案,设计双向6车道,向东以立交形式与青银高速衔接,并接入辽阳路快速路网。
【关键词】山东青岛,海洋工程建筑,跨海大桥
“亚洲第一高”海上油气平台总装启动(2023-06-26)
【摘要】 6月26日,人民网讯,近日,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的中海福陆建造场地,随着重达483吨的底层甲板片缓慢起吊、精准就位,流花11-1平台上部组块总装建造正式启动。流花11-1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多功能海上油气钻采平台,由上部组块及一座深水导管架组成。上部组块长67米、宽37米、高39米,总重量超过1万吨,投影面积达2479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其生活楼可容纳100人。流花11-1平台上部组块和导管架预...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油气,钻采平台
16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平潭外海开始安装(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新华网讯,6月17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最核心部件主机机舱运达福清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启海运吊装。6月24日,在福建平潭外海海域,16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开始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投运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该风电机组主机机舱由上千个零部件组成,总重量达到了413吨,相当于260多辆家用轿车的重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保证发电量的前提下,将发电机的重量降低到了20吨左右,实现了大容...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风电,大兆瓦,风电机组
中国最长深水油气管道铺设完工(2023-06-25)
【摘要】 6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22日,在海南岛东南的陵水海域,随着终止封头入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20英寸海底长输管道铺设完工,这是中国最长的深水油气管道,标志着中国深水长输海底管道建设能力和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海底管道是保障海洋油气平稳输送的“生命线”,中国海油在深水环境下首次应用“114公里深水大口径无缝钢管+1.5公里深水双金属复合管”组合方案,搭建起连接“深海一号”...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洋油气,海底管道
农业农村部部署深远海养殖工作(2023-06-21)
【摘要】 6月21日,农业农村部网站讯,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全国深远海养殖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各项工作任务,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引领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突出示范引领,积极开展深远海养殖类型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要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
【关键词】海洋渔业,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
2022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2023-06-21)
【摘要】 6月21日,央广网讯,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有关情况。2022年,山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达到16302.9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2.1个百分点。山东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对全国海洋经济和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5%和25.2%。...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经济,2022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3-06-20)
【摘要】 6月20日,大众日报讯,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制定的我国首个海草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国家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GB/T 41339.4-2023)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共9章,规...
【关键词】国家标准,海洋生态修复,海草床
东北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底电缆在辽宁大连敷设完成(2023-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17日,经过31天的海上作业,由国家电网大连供电公司承建的东北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底电缆在辽宁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敷设完成。长海县地处辽东半岛东侧,是中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海底电缆是陆地向岛上输送电力的唯一通道。1980年,35千伏城子坦至大长山的海底电缆成功敷设,彻底结束了长海县地区无长电的历史。但由于其投运时间较长,绝缘水平已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加之当地电力负荷快速增长...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岛电力,海底电缆,电缆敷设
全国首个市级海洋与海岸带专项规划通过评审(2023-06-19)
【摘要】 6月19日,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讯,6月14日,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烟台市海洋与海岸带专项规划》(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经充分讨论,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规划》成果资料翔实、技术路线合理、规划目标明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专家认为,作为全国首个市级海洋与海岸带专项规划,《规划》聚焦陆海统筹现实问题,统筹了海洋、海岸带空间及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落实了海岸建筑退缩线相关要求。专家...
【关键词】山东烟台,海洋空间,海岸带,生态保护
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导管架成功安装完成(2023-06-19)
【摘要】 6月19日,中国水运报讯,6月16日,亚洲首座油气处理与岸电设备共建平台——埕北油田调整/曹妃甸21-3油田开发项目(简称“项目”)CEPC平台导管架成功下水就位并完成安装工作,比计划提前8天,标志着该平台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对推动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绿色开发、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CEPC平台是埕北油田调整/曹妃甸21-3油田开发项目的核心装备,该项目通过新建平台、海管、海缆、修井机,新钻一批生产井等,推动埕北油田“老树...
【关键词】海洋油气,绿色开发,岸电入海
国务院批复设立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重点打造海洋经济等产业链(2023-06-16)
【摘要】 6月16日,央广网讯,6月5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天津市高规格开放平台再添新引擎。新批复设立的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地处天津港“一港六区”核心位置,将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运作最为灵活、通关最为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随着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天津市目前共有天津港...
【关键词】天津市,综合保税区,海洋经济,海工装备
“南鲲”号投入试运行,我国波浪能发电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2023-06-16)
【摘要】 6月16日,央视网讯,6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在广东珠海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此套装置包括半潜平台、液压系统、发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锚泊系统,利用半潜平台“吸收”波浪,再通过自主研发的电能变换系统,从而实现从波浪能到液压能再到电能的三级能量转换。整个装置平面面积超过3500平方米,重量达到6000吨,每天最多可发电2.4万度,...
【关键词】海洋电力业,兆瓦级,波浪能
海油工程交付国内入泥最深载荷最大吸力锚(2023-06-15)
【摘要】 6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国内入泥最深、系泊载荷最大的吸力锚──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深水吸力锚在天津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制造场地交付装船。吸力锚是深水油气田浮体设施系泊系统的核心装备,被喻为FPSO安身立命于海洋的“定海神针”。它由筒体、顶盖、铸件吊耳、锚头链等组成,通过安装于锚顶部的吸力泵,使锚内外出现压力差,将自己牢牢吸附在深海海泥中。流花项目圆筒型FPSO...
【关键词】海洋油气开发,系泊系统制造,吸力锚
我国首台12MW海上风机安装成功(2023-06-15)
【摘要】 6月15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10日,广州打捞局承建的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国内首台12MW风机安装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标段任务全面进入吊装阶段,打响了国内大风机安装的第一枪。广州打捞局承建了本项目中18台12MW导管架基础及配套钢管桩沉桩施工和18台MySE12-242 机型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目前导管架基础沉桩已全部结束,开始风机安装施工,计划标段施工任务8月完工。该风场水深44~46米,离岸距离约75公里,是目前国内在建...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机安装,产业融合
自然资源部公布“和美海岛”名单(2023-06-14)
【摘要】 6月1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和美海岛”名单,全国33个海岛入选。本次入选的海岛包括辽宁省大长山岛和小长山岛(岛群)、大王家岛、獐子岛,山东省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岛群)、大黑山岛、砣矶岛,江苏省连岛,上海市崇明岛,浙江省南麂岛、花鸟山岛、洞头岛、玉环岛、枸杞岛、花岙岛、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岛群)、秀山岛,福建省湄洲岛、鼓浪屿、海坛岛、大嵛山、惠屿、南日岛,广东省东澳岛、海陵...
【关键词】人岛和谐,海岛,生态保护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编制的《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3-06-14)
【摘要】 6月1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测绘中心海洋空间基准与地理信息团队牵头编制的《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范》(GB/T 42640-2023)(简称“《规范》”)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获得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规范》规定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水下地形测量的总则、系统配置与安装校准、测量要求、数据处理、资料检验与提交等要求,适用于船载...
【关键词】国家标准,海洋测绘,海洋调查
2023年度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项目申报工作启动(2023-06-13)
【摘要】 6月13日,海南日报讯,近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出通知,开展2023年度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项目申报工作。奖励涵盖3类项目,即首台套试点示范项目、首台套推广应用项目和首台套量产扩能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奖励资金从省财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中安排,支持产业领域要满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所需的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范围包括海洋装备、船舶游艇装备等...
【关键词】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海洋装备,船舶游艇装备
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2023-06-13)
【摘要】 6月13日,农业农村部网站讯,6月12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优化养殖空间布局,发展深远海养殖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要求,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养殖工船原则上布设在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0米或离岸10公里以上的海域,重力式网箱布设海域水...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深远海
青岛自主研发海洋一类新药BG136启动临床试验,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治疗(2023-06-12)
【摘要】 6月12日,青岛日报讯,6月11日,由青岛自主研发的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简称“BG136”)正式启动临床试验。BG136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于2022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批临床试验。目前,该药物已完成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完善和临床试验用药的生产,正式启动临床试验。
【关键词】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山东青岛,临床试验
“中国最大直径海底盾构”妈湾跨海通道右线贯通(2023-06-12)
【摘要】 6月12日,中国水运报讯,6月9日,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右线正式实现贯通,这是妈湾跨海通道总施工建设中重大的节点,标志着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建设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终于宝安大铲湾片区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8.05公里。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包含两条跨海盾构隧道,左线(一标)盾构隧道由“鹏程号”盾构机进行掘进,全长2060米,现...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海底隧道,跨海通道
江苏省首家海洋食品质检中心通过验收(2023-06-09)
【摘要】 6月9日,中国江苏网讯,近日,经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组评审,由连云港质检中心筹建的江苏全省首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海洋食品质检中心”)顺利通过验收。海洋食品质检中心建设总计投入2305万元,新购置检测设备144(台)套,目前完成了1480平方米专用实验室的改造整合,实验场地和设备设施满足所承检项目的要求。现有海洋食品相关检验参数共计327项,覆盖《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中的海生动植物及...
【关键词】江苏省,海洋食品,科技创新
2022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9792.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1.9%(2023-06-09)
【摘要】 6月9日,澎湃新闻讯,6月8日,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发布《2022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简称“《公报》”)。《公报》显示,目前,上海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渔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以及海洋水产品加工业。2022年,上海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79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占全市生产总...
【关键词】上海市,2022年,海洋经济运行
中国自7月1日起实施2023年公海自主休渔(2023-06-08)
【摘要】 6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2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2023年公海自主休渔措施的通知发布。自7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2023年公海自主休渔。自主休渔期间,中国所有鱿鱼钓、拖网、围网、敷网、罩网等远洋渔船(不含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渔船)停止在休渔海域捕捞作业。根据通知要求,2023年实施公海自主休渔的时间和海域具体为:7月1日至9月30日,32°S—44°S、48°W—60°W之间的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0°N—22°N、55°E—70°E之间的...
【关键词】公海,自主休渔,资源养护
广东最大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下水投产(2023-06-08)
【摘要】 6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6日,广东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在湛江市雷州覃斗镇流沙港正式下水投产。从设计到完成建造,“海威2号”历时10个月。“海威2号”长86米、宽32米、高16.5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是一种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搭载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形成智能化养殖管理,可节省人工成本60%。其宽阔的平台空间还能搭载太阳能电力系统,日均发电量约200度,实现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环...
【关键词】广东省,海洋装备,渔业养殖
青岛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5014.4亿元,同比增长7.5%(2023-06-07)
【摘要】 6月7日,青岛日报讯,近日,青岛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发布。202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完成5014.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6%,占全省、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8%和5.3%。海洋产业运行方面,2022年,青岛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1%和7%,继续转型升级,向高端迈进;海洋工程建筑业同比增长4.2%,海洋基础设施大项目加快建设;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同比增长14.7%,海水淡化...
【关键词】山东青岛,2022年,海洋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