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邮轮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定居”广州(2024-07-24)
【摘要】 7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3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邮轮科技管理有限公司所属全能力邮轮运营公司——爱达邮轮有限公司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宣布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主要依托广州母港运营,全面布局华南市场。目前,正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已进入坞内总装搭载的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底命名交付。根据协议,该轮将于2027年...
【关键词】爱达邮轮,华南市场,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
15天连开3条新航线,山东港口助力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2024-07-23)
【摘要】 7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2024年7月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QQCT”)接连开通3条外贸集装箱新航线。7月5日,“仁建17”轮首航QQCT,马士基航运最新推出的亚洲-南美西直达航线AC1成功挂靠青岛港。7月9日,“高丽大连”轮首航靠泊QQCT 71泊位,韩国现代商船东南亚航线KC2正式开通。7月19日,“地中海雷妮”轮首航QQCT,标志着地中海航运CARIOCA周班航线挂靠青岛港。
【关键词】山东港口,海运,新航线
“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正式发布(2024-07-23)
【摘要】 7月23日,新京报讯,日前,自然资源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发布“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简称“海洋经济指数”,代码932056)。海洋经济指数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编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相关股票为样本空间,综合考量海洋属性、行业覆盖及财务状况等情况,筛选排名靠前的股票为样本股。目前,海洋经济指数样本股213家,涉及20个海洋及相关产业。...
【关键词】海洋经济,全市场,指数
2024年上半年海南水产品出口量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07-22)
【摘要】 7月22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19日,海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南出口水产品7.9万吨,同比增长8.7%;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24.7%,出口量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罗非鱼出口占水产品出口总量的九成以上。为做好罗非鱼等水产品出口监管通关工作,海口海关为企业提供“过检边放”“快速出证”等服务,保障水产品出口“零延时”,有效节约企业成本。同时,持续做好养殖环节和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核查工...
【关键词】海南,水产品出口,罗非鱼
广东出台海洋牧场项目用海选址及控制标准(2024-07-22)
【摘要】 7月22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用海选址及控制标准(试行)》(简称《标准》),从用海选址、合理用海规模等方面为广东省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内海洋牧场用海活动制定统一的标准。《标准》主要从养殖海域深度与离岸距离两个方面对海洋产业园选址作出限制,提出重力式深水网箱型现代化海洋牧场原则上布设在15米等深线以深或离岸(大陆海岸线)3公里以上的海域;桁架类...
【关键词】广东省,海洋牧场,项目用海
我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首批过热蒸汽吞吐调整井全面投产(2024-07-21)
【摘要】 7月21日,新华网讯,7月20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海上首个稠油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吞吐工艺实施6井次调整井蒸汽吞吐作业,日产原油达220吨。作为我国海上首个稠油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致力于热采技术攻关。针对传统工艺热量流失快、驱油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南堡35-2油田依托高水平注热技术,于2023年1月全面启动首批过热蒸汽吞吐调整井项目。项目以“快注快采”为原则,通过蒸汽吞...
【关键词】海洋油气,稠油开发,热采技术
大连港开通墨西哥集装箱远洋航线(2024-07-19)
【摘要】 7月19日,中国新闻网讯,日前,随着“东方钦奈”轮缓缓驶离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中远海运“大连港—墨西哥”集装箱快航在辽宁港口集团大连港正式开通运营。当日,在完成近500标准箱装卸作业后,新航线首航船舶“东方钦奈”轮缓缓驶离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前往下一目的港。首航船舶运载的货物种类既包括传统的粮食深加工产品、化工品、矿产品,也有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冻品等高附加值货物。回程航线将运载拉美地区的海鲜冻品、水果...
【关键词】海洋交通运输,远洋航线,拉美地区
上半年南通新造船舶海工产品试航46艘次,数量同比增长31.4%(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中国江苏网讯,2024年以来,南通各大船企抢抓新一轮船舶大周期回暖启动的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上半年,南通新造船舶海工产品试航46艘次,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1.4%,总吨近176.45万,较上年增长35.83%。在新造试航的船舶海工产品中,近半数为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特种用途的船舶海工产品,其中包括2.4万标箱集装箱船、全球首艘压缩天然气运输船、FPSO、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等24类,折射出南...
【关键词】2024年上半年,江苏南通,船舶海工
大型耙吸式挖泥船从江苏启东出江试航(2024-07-18)
【摘要】 7月18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17日,在江苏、上海两地海事部门的联合维护下,国内首艘以液化天然气和柴油作为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号轮,顺利从江苏启东出江试航。耙吸式挖泥船属于疏浚工程类船舶,主要负责航道疏浚维护,同时也是泥沙吹填的“利器”。“新海鲟”号轮总长155.7米、型宽32米、满载吃水9.9米,泥舱设计最大舱容达1.7万立方米。该轮可随时切换使用液化天然气和柴油燃料作为动力,配备了高度...
【关键词】海工装备,挖泥船,航道疏浚
江苏沿海首个离岸型海上漂浮式光伏项目通过航标效能验收(2024-07-17)
【摘要】 7月17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东台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100KW离岸型海上漂浮式光伏项目顺利通过航标效能验收。该项目在东台四期海上风电场的海上升压站东侧,布置2个漂浮式浮体模块,单个漂浮式浮体模块装机50千瓦,总装机100千瓦。浮体模块采用半潜式钢框架+浮筒复合型结构,单个浮体模块通过4条系泊锚链各自与4个混凝土重力锚块连接。漂浮式平台上设置灯桩2座、实体AIS航标1座,用于标识场区的位置界限,警示过...
【关键词】海上光伏,漂浮式,风光同场
我国大型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即将投入使用(2024-07-17)
【摘要】 7月17日,新华社讯,近日,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容量达到16.6兆瓦的大型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即将在广东阳江海域投入使用。该平台由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漂浮式基础由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整座风电平台排水总量约1.5万吨,整体拖航设计吃水5.5米,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海域,其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该平台浮式基础采用抗压能力115兆帕以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关键词】海工装备,风电平台,漂浮式
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京成立(2024-07-16)
【摘要】 7月16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1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中交集团主办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创新联合体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中交集团等10家行业领军的海洋工程中央企业为核心,联合清华大学等24家具有海洋学科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1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民营龙头企业,集中优势力量组建而成。
【关键词】海洋工程,央企,联合体
广州海珠湾隧道盾构段双线贯通(2024-07-16)
【摘要】 7月16日,中国日报网讯,7月15日,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盾构隧道段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该项目由广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海珠湾隧道工程全长4.35公里,总投资约116.8亿元,纵跨海珠区、番禺区,其中盾构段长2102米,设计为双管双向6车道,采用两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为广州第一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该项目于2020年12月正式开工,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先后于2023年3月...
【关键词】海洋工程建筑,粤港澳大湾区,隧道工程
我国渤海首口超深井获高产油气流(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新华网讯,7月1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首口超深井——渤中19-6凝析气田D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油当量超1000立方米。D1井位于我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井深达6088米,是我国渤海首口超深井。该井地层温度超过180℃,井底压力最高56兆帕,日产油气当量约1044立方米,相当于海上常规油气高产井产量的10倍。该井油藏具有“山下山、双层山”的地质特征,油气储存在只有0.01至0.1毫米...
【关键词】绿色能源,海洋油气,产量突破
国家电网自主研发“国蛟一号”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顺利交付(2024-07-15)
【摘要】 7月15日,国资委网站讯,近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投资建设的国内最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在江苏南通完工交付离港,为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启帆19号”船长108.6米、宽37.2米,设计吃水深度6.5米,排水量2.4万吨,载缆量1万吨,在全国海缆施工船中排水量最大、载缆量最大。该船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装配有最大埋设5米埋设犁、60吨门架收放系统,全国首套悬链式敷设系统、全球先进...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缆施工船,自主研发
我国智能航行技术居世界前列,为航海技术提供关键性科技支撑(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人民网讯,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2024年航海日活动周的主题是“智慧航海、畅行未来”。2024年航海日活动周主场活动主要包括中国航海日论坛系列活动、中国航海学术年会、航海科普系列活动、展览活动、群众性航海文化活动五个板块内容。主场活动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特色:一是专业性、国际性更加突出,内容覆盖领域进一步拓展。二是权威发布突出航海特色,内容更丰富。三是聚焦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组织...
【关键词】智能航行,智能船舶,智慧港口
深中通道海上观光航线开通(2024-07-12)
【摘要】 7月12日,广州日报讯,近日,随着“海上彩虹号”游轮缓缓从深圳机场码头驶向横跨伶仃洋的深中通道,深圳机场码头客运中心与深圳航运集团联合运营的第二条观光航线——深中通道海上观光航线正式首航。首航旅客通过“岸上+海上”复合视角,近距离领略了世界级超级工程和深圳西海岸独特风情。深中通道海上观光航线单程时长在100分钟左右,票价为工作日138元/人,周末168元/人,游客可以在深圳机场码头微信公众号及现场购票。运营...
【关键词】深中通道,海洋旅游,海上观光
2023年北海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0487.5亿元,同比增长4.3%(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青岛日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所属自然资源部北海发展研究院公布2023年北海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海洋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北海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0487.5亿元,同比增长4.3%。分区域来看,2023年辽宁省海洋生产总值4905.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9%,占北海区海洋生产总值的16.1%,占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6.2%,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8.4%、36.3%、55.3%。2023年河北省海洋...
【关键词】北海区,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签约额近400亿(2024-07-11)
【摘要】 7月11日,中国水运网讯,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共签约重点项目65个,投资总额近400亿元,将带来新增外贸进出口超60亿元。此次签约项目覆盖船舶运力、航运新质生产力、绿色港航、航运金融和口岸商贸等多个领域,一批重点项目签约引发广泛关注。香港知名企业玉湖集团(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在津建设玉湖冷链交易中心;五矿发展拟联合...
【关键词】天津市,国际航运,港产城融合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机建成(2024-07-10)
【摘要】 7月10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安装。不同于常见的风车造型的海上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由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Y”字型漂浮式基础,及安装在基础上的3个橄榄球形浮筒、1个“V”字型塔架、2台风机组成,总装机容量16.6兆瓦。该平台漂浮式基础长117米,宽105米,高39.5米,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整座风电平台排水总量约...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
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命名交付(2024-07-09)
【摘要】 7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8日,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在辽宁大连命名交付,该轮结合远程遥控、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于一身,可满足科研人员研究和学生的实训需求。“新红专”轮建设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总投资约1.8亿元人民币,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项目于2023年开工建设,2023年12月下水,2024年7月交付使用。“新红专”轮长69.83米,型宽10.9米,型深5米,服务航速17.5节,配置船员15...
【关键词】海洋科技,智能船舶,智能航运
2024年上半年上海边检累计查验国际邮轮超180艘次(2024-07-09)
【摘要】 7月9日,央视新闻讯,近日,从上海边检部门获悉,2024年上半年,上海边检机关在上海邮轮口岸已查验国际邮轮90余航次(入出境180余艘次),出入境人员超84万人次。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载着2900余名游客驶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标志着该轮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母港的国际航线运营正式拉开帷幕。目前,“爱达?魔都”号邮轮已顺利运营超40个航次,服务出入境旅客超35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已有...
【关键词】邮轮市场,出入境旅游,上海
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发起的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成功获批(2024-07-08)
【摘要】 7月8日,海洋知圈讯,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了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海洋十年”)框架内批准的43项新行动,其中包括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高水平科研单位共同申请的“西北太平洋台风预报及灾害应对(Typhoon forecast and response in Northwest Pacific,简称TFRiN)”项目。TFRiN项目从2024年7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6年半。期间,项目将通过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海洋科学,国际合作,台风预测预警
“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入列自然资源部北海局(2024-07-08)
【摘要】 7月8日,新华社讯,7月5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入列仪式在青岛举行。“极地”号船长89.95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设计航速15节,满载排水量达5600吨,定员60人,自持力80天,续航力为14000海里。该船满足无限航区航行需求,可在1米厚当年冰区中以2节速度破冰航行。该船搭载多种海洋调查设备,能够同步承担大气、海冰、三维水体、地球物理等海洋环境的综合观测调查研究任务;搭载无人机、无人船和水下自...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洋灾害,防灾减灾,海洋科考
全国首座集中式海上光伏项目在山东并网发电(2024-07-05)
【摘要】 7月5日,齐鲁壹点讯,7月2日,全国首座集中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招远海上光伏项目在山东烟台正式并网发电,翻开了山东光伏发展“向海图强”的新篇章。该项目位于山东省莱州湾海域,总用海面积约6.44平方公里,规划容量40万千瓦,首批并网1.2万千瓦,是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项目全部投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6.9亿千瓦时,可满足约4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7万吨,减排二氧化...
【关键词】海洋电力,海上光伏,绿色低碳
辽宁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并网(2024-07-05)
【摘要】 7月5日,中国证券网讯,7月1日,中国华能集团大连庄河20万千瓦平价海上风电项目首批风机成功并网,实现了辽宁省“平价”海上风电“零”的突破。该项目位于大连庄河市石城岛东部海域,计划安装25台8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建设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基建管理模式,相关建设技术先后取得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创新建成全国首个装载单主变轻量化集成式海上升压站,建设周期得以大幅缩短,设备造价显著降低。项目上网电价为平价,即...
【关键词】辽宁省,海上风电,平价
我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2024-07-04)
【摘要】 7月4日,人民网讯,近日,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型化发展实现新突破。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海域,距离海岸线约30公里,总装机容量达400兆瓦,是我国首个全部采用13兆瓦及以上超大单机容量风机的海上风电场,其中批量化应用了6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关键词】海上风电,大型化,超大容量
我国海洋平台导管架关键设备国产化取得新突破(2024-07-04)
【摘要】 7月4日,新华社讯,7月2日,在珠江口盆地,随着最后一根钢桩打入海底,西江30-2B钻采平台导管架海上安装工作全部完成。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实现海洋平台导管架关键设备全面国产化,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国产化进入全新阶段。西江30-2B平台导管架为8腿12裙桩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共设有5个水平层,工作水深约98米,导管架高达111米,通过12根139米长的钢桩牢牢固定在海底,总重量约11500吨。
【关键词】海工装备,导管架,国产化
“三航造”国内首艘自主研发110米旋转式打桩船“三航桩22”顺利吉水(2024-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30日,由中交三航局投资建造的110米架高旋转式打桩船“三航桩22”在江苏扬中顺利吉水。该船船长99米,船宽34米,型深7.2米,满载设计吃水4米,桩架高度110米,满足桩重150t的沉桩要求,起重机最大吊重800t@40米,有效沉桩95米+水深,最大植桩外径3米,通航高度小于47米。该船适用于近海、沿海、遮蔽海域等区域的打桩作业和拖航调遣;满足国际近海航区无人拖航调遣要求;设置精度为厘米级的卫星定位系...
【关键词】海工装备,旋转式,打桩船
亚洲旗舰邮轮MSC“荣耀号”深圳首航(2024-07-03)
【摘要】 7月3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29日,全球第三大邮轮品牌MSC地中海邮轮旗下17.2万吨MSC“荣耀号”(MSC Bellissima)首次靠泊深圳邮轮母港。当日,MSC“荣耀号”载着约4000名宾客前往大湾区首航季的首个目的地——香港,恢复华南地区国际邮轮母港运营。MSC“荣耀号”于2019年下水,是MSC地中海邮轮斥巨资打造的“传奇”级邮轮,代表了全舰队的最高品质和标准,还是2024年整个亚洲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型豪华邮轮。该船最大载客...
【关键词】国际邮轮,旅游,入境免签
武昌造船建造“中国渔政32579”轮顺利离厂(2024-07-02)
【摘要】 7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3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武昌造船为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造的“中国渔政32579”轮顺利离厂。该船型为钢铝复合结构,总长53米,型宽7.8米,型深4米,采用通长甲板、双机、双轴、双桨双舵直线推进方式。该船引入国内外多项先进技术,配置综合信息化系统,包括通信导航系统、执法取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及无人机系统等。在执行渔政巡航、监管和现场协调指挥等使命任务时,...
【关键词】海洋装备,海上执法,海上抢险
“格盛1号”养殖平台交付投产(2024-07-02)
【摘要】 7月2日,南方日报讯,6月29日,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格盛1号”交付暨投产仪式在珠海桂山蜘洲岛海域举行,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旗下珠海格盛科技设计并投资,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格盛1号”养殖平台长86米,宽34米,高16米,工作吃水10.5米,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渔业操作平台800平方米,海钓平台240米,80米靠船泊位2个,30米靠船泊位2个,全回转伸缩臂吊机2台,日产10吨海水...
【关键词】海工装备,养殖平台,海洋牧场,广东珠海,深远海养殖
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落地天津(2024-07-01)
【摘要】 7月1日,新京报讯,近日,由天津市气象局与天津大学联合建成的全国首个石油平台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落地渤海埕北A平台国家基本气象站,为有人值守的海洋生态气象观测站。该站位于渤海西部,开展渤海海洋生态系统温度、湿度、辐射、三维超声风速、水汽通量等要素的高频观测和实时传输。天津市气象局将依托该站的监测数据,深化对渤海湾海洋生态健康、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海洋碳汇变化机制及气候变化影响等核心生态问题...
【关键词】海洋观测,海洋生态气象,海洋碳汇
我国首开北极航线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2024-07-01)
【摘要】 7月1日,新华社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首次开通北极航线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北极航线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所提供的内容,由天津海岸电台和天津海洋中心气象台联合制作研发,通过融合风云气象卫星以及多种气象遥测遥感卫星数据,结合北极航线实际需求,对白令海峡、德米特里?拉普捷夫海峡、维利基茨基海峡、喀拉海峡等重点海域的海冰密集度以及气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形成北极海冰实况分布和气象预报解析报文...
【关键词】北极航线,航海保障,海洋通信
我国承建的最复杂国际海上油气工程项目开工建造(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承建的卡塔尔ISND5-2项目在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卡塔尔ISND5-2项目由卡塔尔能源公司投资开发,项目位于阿拉伯湾卡塔尔半岛以东80公里,最大水深约35米,项目工作范围包括3座重约1300吨的井口平台、9条海管、5条脐带缆、4座水下橇块的设计、采办、建造、运输、安装、调试以及在役平台设施的改造工作,项目整体工期为43个月,合...
【关键词】海洋油气,海工装备,海油工程
我国海上首个超深大位移井项目全面投产(2024-06-28)
【摘要】 6月28日,新华网讯,6月27日,中国海油宣布,全资拥有的我国海上首个超深大位移井项目——恩平21-4油田全面投产,高峰日产轻质原油可达740吨。恩平21-4油田位于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的海域,平均水深约89米,属于小型砂岩边际油田。恩平21-4油田储量规模较小,若采用常规技术开发,经济效益低。中国海油对其进行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依托8公里外的恩平20-5无人平台,实施2口超深大位移井,经济高效地开发油气资源,预计到2025...
【关键词】海洋油气,南海东部,油田投产,高效开发
琼海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2024-06-27)
【摘要】 6月27日,海南日报讯,近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24年琼海市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潭门、长坡海域开展。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斑节对虾131.68万尾、青石斑鱼27.03万尾、紫红笛鲷57.88万尾、文蛤69.23万尾,放流品种均为琼海本地物种、经济性品种。此次增殖放流结束后,技术支撑单位会在2~6个月对该批次投放的鱼虾贝类进行重新捕捞,测量体长体重后出具增殖放流评估报告,向群众公示本次放流成果。<...
【关键词】海南琼海,海洋渔业,增殖放流
中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2024-06-27)
【摘要】 6月27日,中国青年网讯,6月26日,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正式投入运行。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山东、辽宁海事机构和山东移动、辽宁移动等移动通信运营商,开展基站补点和网络优化工作,利用5G技术,实现辽鲁航线海域网络全域覆盖。现场测试结果显示,目前辽鲁航线海域已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覆盖海域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未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还将联合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海事机构和相关区域移动通信...
【关键词】海洋通信,5G,辽鲁航线,全域覆盖
福建平潭口岸首艘南太平洋岛国远洋渔船入境通关(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25日,满载623.768吨冻鱿鱼的瓦努阿图籍千吨远洋渔船“海洋发展6号”靠泊平潭港金井码头。连日来,平潭港已相继迎来13艘远洋渔船入境,总货量达3561吨,包含冻鲐鱼、冻鸢乌贼、冻鲣鱼等渔获。为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全力保障远洋渔船快速通关,平潭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前与码头公司、远洋渔企和代理公司沟通协调,严格执行国际航行船舶“7×24小时”边检通关服务,确保船舶靠泊、卸载、转运顺畅进行。...
【关键词】远洋渔业,远洋渔船,返港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开港开航(2024-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新闻网讯,6月25日,“蓝梦之歌”号邮轮靠泊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2号泊位,逾600名海内外旅客从广州南沙登船出发至越南下龙湾,标志着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开航。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项目于2016年8月开工,2019年11月开港试运营。该项目总规划岸线1600米,建设10万总吨和22.5万总吨邮轮泊位各2个。目前建设的一期工程岸线总长770米,建成22.5万总吨和10万总吨邮轮泊位各1个,以及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
【关键词】邮轮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