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演院线携手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中心,助力大湾区文艺高质量发展(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中国新闻网讯,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于9月27日正式签署深圳国际演艺中心运营服务协议。该中心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800座梦剧场、600座多功能演艺空间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项目定位为“未来梦幻演艺中心”,旨在打造世界一流表演艺术殿堂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演院线将协同广州、佛山、珠海等地剧院,推动大湾区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经...
【关键词】中演院线,深圳,大湾区文艺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发布,“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入选(2025-09-28)
【摘要】 9月28日,光明网讯,9月23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发布,“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入选。文章重点介绍了考古工作者通过DNA检测技术,揭示了墓主人的患病情况与家族关系,为遗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琉璃河遗址的考古突破展现了现代科技在传统考古领域的深度融合。DNA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墓主人身份等历史谜题,还为研究古代社会结构、疾病传播等提供了新视角。
【点评...
【关键词】琉璃河遗址,DNA检测,考古突破
产业投融资回暖提速,四大趋势驱动文化产业成支柱(2025-09-26)
【摘要】 09月25日,中国经济网讯,9月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期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文化产业投融资研究报告》。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指引下,因利好政策频出、技术创新赋能、文商旅体融合及文化出海升级,我国文化产业营收规模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加速回暖,债券融资活跃,私募股权与并购市场快速回升,且对文化产业创新发...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趋势
杭州纤维艺术展启幕70余件作品聚焦“全球南方”文化(2025-09-25)
【摘要】 9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23日,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主题为“重构星空”,展出来自17个国家与地区的45位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策展人黄燕表示,展览旨在通过星空意象传递全球文化共融理念,作品形成动态呼应的“艺术星丛”。参展艺术家包括美国的安妮·威尔逊、韩国的金守子等,加纳艺术家易卜拉欣·马哈马的装置《无题》以殖民贸易痕迹的黄麻袋引发历史反思。展览还设置公共艺术项目《漂流星穹》,...
【关键词】纤维艺术,全球南方,文化觉醒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举办(2025-09-25)
【摘要】 9月25日,中国青年报讯,2025年09月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办。论坛围绕新技术催生网络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AI时代版权保护技术创新等内容展开,邀请了10位中外嘉宾作主题演讲,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人民网总裁叶蓁蓁、浙报集团副社长钱伟刚等。论坛还设置了5场专业沙龙,分别聚焦“数智时代的文化新生态”“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文化智能新业态”“智...
【关键词】网络文化,人工智能,版权保护
我国首部文物数字化智能移动平台发布(2025-09-24)
【摘要】 9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讯,从近日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上获悉,我国首部集数据采集、加工、存储装备于一体的文物数字化智能移动平台正式研发成功。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表示,该平台突破了传统文物数字化工作的空间限制,实现了对散存偏远地区文物数据的高效采集、实时检查、高质呈现、远程传输和安全存储,标志着我国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研发团队通过持续技术攻关,成功解...
【关键词】文物数字化,技术突破,智能移动平台
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揭晓(2025-09-24)
【摘要】 9月24日,人民日报讯,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20日在天津举行,45部优秀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27名编辑获编辑奖,30名读者获读者奖。评选延续“读者投票+专家评审”机制,涵盖短篇、中篇、长篇、微型小说及散文、科幻文学、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价值等多个门类。典礼以“见证文学的力量”为主题,期间举办了器乐表演、芭蕾舞等文艺活动。同期开幕的第五届百花文艺周还将举办15场文化活动,包括新书分享会、文学对话、科...
【关键词】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文艺周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圆满收官,55万人次读者引爆京城阅读热潮(2025-09-23)
【摘要】 9月22日,京报网讯,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于9月22日在地坛公园圆满落幕,为期11天,累计接待读者55万人次,举办阅读文化活动100余场。书市以“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主题,主展场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2000平方米。重点展区包括抗战主题展台、《人民画报》九三阅兵专辑及《我与地坛》典藏版等新书。“旧书新知”专区吸引年轻人参与,推出古旧书展销、文创产品及藏书章活动。跨界融合板块涵盖国潮悦读街、高校巡...
【关键词】书市,阅读,文创
2025国庆档电影片单在京发布(2025-09-23)
【摘要】 9月23日,国家电影局讯,9月22日,2025国庆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电影频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协办。发布会集结了今年国庆假期上映的主要影片剧组主创,推介了多部涵盖历史、奇幻、喜剧、动画等类型的影片。其中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聚焦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的作战历程;《刺杀小说家2》讲述现实与小说异世界交织的双世界危机故事...
【关键词】国庆档,电影片单,预售
第九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揭晓:五部佳作展华文原创实力,首奖空缺坚守专业标准(2025-09-22)
【摘要】 09月19日,光明网讯,9月19日,第九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奖结果公布。参评范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首次出版的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组委会收到445册(套)作品,418册(套)符合资格,是创办以来参评数量最多的一届,且作品来源首次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经评审委员多轮讨论表决,本届奖项首奖从缺,评审委员会表示这是对“化繁为简、贴合儿童、兼具文学与艺术高度”核心标准的坚守,旨在推动华文图画书创作提质。《驯...
【关键词】丰子恺奖,儿童图画书,华文原创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2025-09-22)
【摘要】 09月22日,光明日报讯,9月21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主题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有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1200余人参会。此次文博会包含7大类17项活动,设4个主要展区,展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敦煌学研究成果,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艺术、甘肃非遗保护成效等。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介绍了甘肃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成果,如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媒体矩阵覆盖广、“数字敦...
【关键词】敦煌文博会,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全球40项案例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09-19)
【摘要】 9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讯,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召开,发布《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该案例集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项申报案例中遴选出40项优秀案例,涵盖保护(24项)、展示利用(11项)和考古(5项)三大方向。入选案例凸显四大特征:保护优先理念(如浙江大学高保真采集体系、AMD×永乐宫AI壁画修复)、技术融合创新(如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平台、西北大学兵马...
【关键词】数字化,案例集,文化遗产
人物纪录电影《国医魂邓铁涛》剧本研讨会在广州举行(2025-09-19)
【摘要】 09月16日,光明网讯,9月11日,中国首部铭刻中医百年风云的人物纪录电影《国医魂邓铁涛》剧本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影片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生平事迹为蓝本,他是近代中医药复兴“旗手”,一生贡献卓越,捍卫、传承、创新中医,推动其走向国家战略高度。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与易一传媒联合出品摄制该影片,纳入中央新影集团2025年重点项目,由资深导演田珉担任总编剧、总导演,将按“国家影像纪录工程”标准摄制。这是首部中医题...
【关键词】国医魂,邓铁涛,纪录电影
科幻流量激活文旅增量(2025-09-18)
【摘要】 9月18日,人民日报讯,国内多地通过科幻主题与文旅融合实现创新实践。北京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将工业遗址改造为沉浸式科幻体验空间,保留高炉结构的同时融入AI、全息影像等技术,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上海在水一方科幻馆以《三体》IP为核心打造六大主题空间,暑期接待2万余人次,其中“水滴剧场“还原小说经典场景。青海冷湖火星营地依托独特雅丹地貌,提供火星模拟体验和天文研学项目,暑期接待科普人员251...
【关键词】科幻文旅,工业遗址,沉浸体验
电影《731》首映礼在长春举行(2025-09-18)
【摘要】 9月18日,中国新闻网讯,电影《731》于9月17日晚在吉林长春举行首映礼,导演赵林山表示该片以长达6年的跨国取证为基础,挖掘历史新维度。影片聚焦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罪行,揭示其通过“超洁净休养室”和虚假承诺欺骗受害者进行人体实验的隐蔽罪恶逻辑。赵林山强调,影片不仅展示“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等暴行,更关注受害者“人性的尊严与困境挣扎”,旨在提供对历史的全新认知。影片由长影集团出品,计划于9月18日起在...
【关键词】电影731,首映礼,人性尊严
SS2026北京时装周青年设计师扶持计划专场秀圆满举办(2025-09-17)
【摘要】 09月17日,中国经济网讯,SS2026北京时装周青年设计师扶持计划专场秀于9月14日在隆福寺圆满举办。14位新锐设计师携近40套原创作品亮相,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了东方美学与高科技材料的创新结合。活动首次引入潮玩人偶互动表演,增强了现场趣味性。评审团由行业专家组成,评选出“识尚CIRCLE大奖”等多项奖项。北京时装周表示,未来将持续支持青年设计师成长,推动中国时尚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关键词】青年设计师时尚产业创新设计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中国赛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2025-09-17)
【摘要】 09月14日,中国经济网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并明确丰富赛事活动、优化服务管理等任务。2025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区展示了中国国家队、国际匹克球赛事等资源,吸引大量观众参与。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海燕指出,赛事经济包括直接收益和拉动效应,中国更注重后者带来的广泛消费潜力。国家体育总局数据...
【关键词】赛事经济体育消费国际赛事
数字对话古今,共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之约(2025-09-16)
【摘要】 9月15日,央广网客户端讯,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举办,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首次全面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论坛活动。论坛以“数联古今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设置“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四个议题。陕西拥有4.9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和774万余件可移动文物,包括3处9个点的世界文化遗产。西安城墙的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全域...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西安样本
陕西考古博物馆:科技赋能,触摸周秦汉唐昔日辉煌(2025-09-16)
【摘要】 9月15日,光明网讯,陕西考古博物馆通过科技手段展示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推出“博智伴行”MR虚拟可视化导览,以考古学学科发展为主线,涵盖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文物保护等环节。展览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展出文物5000余件。室外设有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历代砖砌展示区等。此外,博物馆配备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集成文物预探测、分析检测、应急保存...
【关键词】考古博物馆,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首钢园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2025-09-15)
【摘要】 9月15日,人民日报讯,2025年服贸会期间,北京首钢园入园客流达75.5万人次,创历年新高。首钢园自2021年起承接服贸会专题展,以工业风、花园式、聚落式为特色的现代会展模式崭露头角。园区通过“会展+”模式促进多业态融合,带动文商旅体消费新生态。2025年起,首钢园成为服贸会“一会一址”集中举办地,石景山区与首钢集团合作更新改建国际会展中心、新闻中心等场馆,融合工业遗存与现代产业。四高炉改造为“5.0版”会客枢纽...
【关键词】首钢园,服贸会,文商旅体
以影视为载体,金熊猫奖成为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2025-09-15)
【摘要】 9月1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讯,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较首届增加22个参评国家和地区,海外作品占比达73.2%,较首届提升3.2%。评委会由27人组成,近半数来自海外。活动涵盖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和动画片四大单元的27个奖项。评委乔茜·黛和何苏六强调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价值,而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则指出活动为国际影片提供了多样性视角。期间,“熊...
【关键词】金熊猫奖,文化交流,影视产业
文化贸易新生态加速成型,北京保税艺术区2025年引领多项创新突破(2025-09-12)
【摘要】 09月11日,光明网讯,北京保税艺术区(BSQ)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核心承载区,2025年通过全链条创新推动文化贸易新生态加速成型。艺术区围绕艺术生态构建、服务能级跃升和政策机制三大维度协同发力,成功举办第四届仲夏艺术季,包括《群岛效应》等30余场展览及活动,吸引近万人次参与。同时,基地推出“艺术之家”与“国际画廊招募计划”,降低国际艺术机构在华发展门槛,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关税保函新模式,累...
【关键词】文化贸易,保税艺术区,创新突破
从业人员超110万,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加速向专业化、数字化升级(2025-09-12)
【摘要】 09月12日,中国经济网讯,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破10万家,从业人员超110万人,2024年行业总营收达2940亿元,行业正加速向专业化、数字化升级。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强调,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推动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将统筹发展与监管,深化行业治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及...
【关键词】知识产权,数字化,专业化
《我们的河山》:人民抗战的不竭力量(2025-09-11)
【摘要】 09月10日,光明日报讯,电视剧《我们的河山》以1937年沂蒙山区为背景,通过青年党员庄埼风的成长故事,展现敌后战场中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坚韧品格与斗争智慧。该剧摒弃宏大战争场面,聚焦基层群众生活,通过减租减息、组织农救会等情节,诠释“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主题。剧中人物形象鲜活,如庄埼风从书生成长为抗日先锋,张治平潜伏敌营、刘竹梅发动妇女力量等,凸显平民英雄的真实质感。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挖掘红色基因,让...
【关键词】抗战剧,平民英雄,现实主义
《归队》:写实影像再现抗联的历史现场(2025-09-11)
【摘要】 09月10日,光明日报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的电视剧《归队》开播,以东北抗联一支失联小队为叙事主线,通过写实影像再现抗联战士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战斗。该剧以冷峻风格刻画细节,如战士在饥饿中翻找食物、背负伤员等场景,凸显现实主义精神内核。叙事聚焦“双重归队”——物理重聚与精神回归,通过人物群像展现抗战的复杂性与人性光辉。作品突破抗战剧模式化困境,以真实质感唤醒民族记忆,为当代抗战题材提供新范...
【关键词】抗战剧,写实美学,群像叙事
《东极岛》:反思战争,铭记历史(2025-09-10)
【摘要】 09月10日,光明日报讯,电影《东极岛》以1942年中国渔民勇救“里斯本丸”货船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双线叙事展现渔民在战争中的善良与担当。影片聚焦东极岛渔民的视角,以“为何而救”为核心命题,将宏大历史转化为具象故事。影片40%的水下戏份采用先进技术模拟海洋环境,实现中国电影工业在海洋视效和海难场景上的突破。影片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呼吁观众反思战争残酷,铭记历史。
【关键词】东极岛,里斯本丸,战争反思
乡村公益电影:你“点单”,我放映(2025-09-10)
【摘要】 09月10日,光明日报讯,山东青岛莱西市通过“点单式”放映模式推动乡村公益电影服务升级,实现从“看得着”到“看得好”的跨越。放映队根据村民需求定制影片,政府建立监督机制保障质量,市电影公司负责标准化执行。2023年以来,莱西市累计放映电影26660余场,覆盖861个点位,并融入环保宣传与移风易俗内容。公益电影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还成为政策宣传与生态教育的载体。
【关键词】公益电影,点单式放映,乡村文化
以朱子文化为桥,福建尤溪探索两岸乡村融合新路(2025-09-09)
【摘要】 09月09日,光明网讯,福建尤溪以朱子文化为纽带,通过举办“朱子杯”美术书法篆刻大赛、朱子文化主题研学旅行等活动,吸引台港澳地区423名选手参赛,6万名学子研学。当地推出朱子祭典、朱子礼乐等两岸交流品牌项目47场,并加强与台湾青年企业家、大学生群体联络,举办闽台校园足球交流赛等活动。尤溪还鼓励台湾设计团队参与乡村建设,台胞张孟珠团队设计的乡村治理项目获海峡乡建乡创奖。
【关键词】朱子文化,两岸交流,乡村融合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2025-09-09)
【摘要】 09月09日,光明日报讯,城市书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形态,已在全国建成超3000家,推动“15分钟阅读圈”建设。城市书房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多元场景,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功能。但目前存在制度规范不完善、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专家建议完善建设标准、拓展社会参与、优化场景设计、融入地域文化、推动数智化升级,并探索“书房+”模式,打造文化综合体。
【关键词】城市书房,公共文化,阅读圈
第二届“流动的技艺”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在京举办(2025-09-08)
【摘要】 09月01日,光明网讯,第二届“流动的技艺”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在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厅举办。展演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北京市文联主办,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杂技家协会承办,汇聚沿岸9大顶尖院团的精品力作,分为“悠悠文脉贯古今”“生生不息运河情”“熠熠生辉焕新貌”三个篇章,通过杂技艺术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千年脉络与时代创新。200余位演职人员参与,1000余名观众到场,150万人在线观看。展演以“技艺”谐音“记忆”,寓...
【关键词】杂技大运河文化传承
网络主播等两项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启动会在京召开(2025-09-08)
【摘要】 09月04日,光明网讯,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在京召开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员两项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启动会。会议指出,新职业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播、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标准编制需契合行业需求并引领专业化发展。广电总局强调将网络主播等视听新媒体人才培养列入“十四五”人才工作重点,要求标准编制深入一线调研,兼具规范性与弹性,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5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讨论标准编制的技...
【关键词】网络主播职业标准人工智能
跟着影视去旅行成为新风尚(2025-09-05)
【摘要】 09月05日,中国经济网讯,近年来,“跟着影视去旅行”成为旅游新风尚,影视取景地通过剧情场景还原和沉浸式体验吸引游客。例如,电视剧《生万物》的热播带动山东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量预计突破200万人次;潍坊坊茨小镇因《南来北往》复刻剧中场景,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4.8%。此外,乐陵影视城通过“线上观影、线下体验”模式,将影视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专家指出,影视IP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情感唤醒力和场景...
【关键词】影视IP,文旅融合,打卡经济
当博物馆拥抱城市交通枢纽(2025-09-05)
【摘要】 09月05日,中国经济网讯,近年来,博物馆文化正加速融入城市交通枢纽,成为连接公众与文化的桥梁。例如,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开设首个馆外文创店,推出近500款原创文创产品,吸引游客和通勤族驻足。西安机场T5航站楼则打造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展出121件考古发掘文物。此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州白云站等交通枢纽也引入博物馆展览或主题装饰,如洛阳地铁的“河洛文化”主题专列。专家指出,这...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城市交通
《生万物》成为暑期影视剧“爆款”(2025-09-04)
【摘要】 09月03日,环球时报讯,电视剧《生万物》在央视热播,收视率和讨论度居高不下。该剧改编自赵德发1995年小说《缱绻与决绝》,聚焦1927年至1944年鲁南农村的变迁,通过农民封大脚与绣绣的情感故事,展现农民与土地的深厚羁绊。剧中方言台词(如“知不道”“俺”)和“先婚后爱”的情感模式引发观众共鸣,网络二创传播广泛。原著作者赵德发表示,小说试图打破阶级标签的刻板印象,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剧中封大脚的原型是一位迷恋土...
【关键词】乡土剧,土地情结,人性刻画
百余件文物文献讲述抗战14年的黑龙江(2025-09-04)
【摘要】 09月04日,中国经济网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北烈士纪念馆推出“抗战14年的黑龙江”专题展览,于9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共展出111件文物、84份文献、235张历史图片及19件雕塑、绘画等艺术品,以历史脉络为序,分为“日本侵略与黑龙江人民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抗日武装”“依托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4个部分。展览聚焦普通民众的抗日活动,突出...
【关键词】抗战展览,黑龙江,全民抗战
总台抗战主题微广播剧《峥嵘长歌》热播:多元创新叙事手法,接力传承抗战精神(2025-09-03)
【摘要】 09月02日,光明网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推出微广播剧《峥嵘长歌》,以《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10首经典抗战歌曲为内核,通过“一期一主题”的叙事结构,结合旁白、对白、音效与音乐,再现抗战历史场景。该剧采用“菁彩声”技术录制,由北京深空少年合唱团演绎《长城谣》等曲目,并依托总台全矩阵平台传播,累计吸引150万在线观众。作品通过青年学子投笔从戎、游击战士智勇抗争等故事,具象化展现爱国主义与奋...
【关键词】抗战精神,广播剧,红色文化
第二届“流动的技艺”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在京举办(2025-09-03)
【摘要】 09月01日,光明网讯,第二届“流动的技艺”大运河文化带杂技精品展演在北京艺术中心举办,活动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北京市文联主办,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杂技家协会承办。展演汇聚大运河沿岸9大顶尖院团的精品力作,以“悠悠文脉贯古今”“生生不息运河情”“熠熠生辉焕新貌”三个篇章,通过杂技艺术展现运河文化的千年脉络与现代创新。200余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吸引1000余名现场观众及150万人在线观看。活动还结合采风考察,推...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杂技艺术,非遗创新
119.66亿!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出炉,超去年同期水平(2025-09-01)
【摘要】 09月01日,中国经济网讯,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尽管档期前半程表现平淡,多部重点影片票房未达预期,但后半程国产片集中发力,在《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的带动下,观影热情高涨。从7月18日至8月25日,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票房破亿。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指出,今年暑期档仅有两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数量与去年持平,但5-10亿元体量的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浪浪山小妖...
【关键词】暑期档,票房,国产片
国产视频大模型应用正深入(2025-09-01)
【摘要】 09月01日,中国经济网讯,国产视频大模型技术正深度融入广告、电商、短剧、教育等领域,推动内容产业向智能化、高效率、低门槛方向发展。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介绍,视频大模型基于海量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辅助创作者通过算法生成内容,减少对传统摄像镜头的依赖。以快手可灵为例,其自主研发的高效模型架构和流匹配算法提升了物理规律模拟能力和用户响应能力,使视频生成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目前,AI视频生成技术已显著提...
【关键词】视频大模型,人工智能,内容创作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达113.5亿元(2025-08-29)
【摘要】 08月29日,中国经济网讯,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8月27日,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达113.5亿元,国产影片占据票房前十名中的7席。《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等作品口碑票房双丰收,展现出“百花齐放,品质为王”的市场特征。暑期档呈现“先抑后扬”走势,上半场《酱园弄?悬案》未达预期,但《南京照相馆》以历史剧情片题材引发共鸣,票房突破28亿元;下半场《浪浪山...
【关键词】暑期档,国产电影,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