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房企半年成绩单,6月已现卖房乏力之症(2021-07-05)
【摘要】 7月5日,第一财经讯,今年上半年,从融资、买地、到卖楼,房企赚钱的每个环节都被拷上枷锁,“三道红线”潜入房企融资的隐秘角落,集中供地将无力竞争的房企挡在门外,滚烫的楼市也被信贷收紧浇上冰水。虽然今年各地楼市开局火热,但逐月走低的成交量已经让部分城市的去化率下降,尤其步入五六月份以来,房企已经明显感受到市场末端情绪的变化。克而瑞最近新发布的数据显示,TOP100房企6月全口径销售额14621亿元,同比仅增长2%...
【关键词】三道红线,去化率下降,增长乏力
地产加速出清,商票监管背后的降负债之痛(2021-07-05)
【摘要】 7月2日,和讯房产讯,作为供应链融资的一部分,商票由于兑付问题近日频频受到外界关注。5月,实地地产被爆出票据拒付。除此之外,中国恒大、中梁、粤泰股份也纷纷曝出票据兑付问题。商票兑付出现问题,反映部分房企流动性可能出现了问题。由于商票具有无因性,且不计入房企有息负债,因此在“三道红线”的融资压力之下,备受房企青睐。安信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末TOP50应付票据规模为4013.5亿,同比大增33.8%。6月30日,有媒体...
【关键词】商票兑付,流动性,纳入监控
上半年百强房企业绩同比增长36.7%,TOP30规模优势明显(2021-07-01)
【摘要】 7月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受2020年年底各大房企加强营销以冲刺全年业绩目标带动,年末热点城市市场的热度延续到2021年初,提振了上半年整体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克尔瑞监测数据显示,1~6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业绩规模同比增长36.7%。但从单月业绩表现来看,TOP100房企6月单月环比增速仅14.6%,不及往年同期。在行业规模见顶压力下,各房企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并呈现强者更强的趋势。TOP20和TOP30房企的...
【关键词】百强房企,市场热度,竞争加剧
“三道红线”后,房企这些变化值得一看(2021-06-30)
【摘要】 6月30日,讯,“三道红线”的出台,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改变。从克尔瑞监测的99家重点房地产企业2020年底的财务数据来看:一是三项指标半年内改善明显,现金短债比、净负债率、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较2020年上半年均有所下滑,但第三项指标改善不大,均值和中位数均超过70%;二是绿档房企扩容明显,有41家房企成功降档,其中24家成功回归绿档;三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首超融资性,投资性现金流净额较2017年减少42...
【关键词】三道红线,负债率,经营性现金流
战略转型超预期,“新恒大”获投行轮番唱多(2021-06-29)
【摘要】 6月29日,乐居财经讯,据中国恒大此前公告,公司已安排自有资金约136亿港元,用于偿还6月28日到期的14.5亿美元债,以及所有境外美元债到期的应付利息。到明年3月前,恒大再无到期的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券。法国巴黎银行认为,恒大今年前五月实现销售2850亿,现金流足以覆盖短期债务,加上公司拥有2.31亿平方米土地储备,以及价值1660亿的投资性物业与5190亿的非房地产业务股份,远超净债务,全面降负债只是时间问题,给予恒大美元...
【关键词】新恒大,战略转型,多元产业
地产股估值跌至十年低点(2021-06-29)
【摘要】 6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与持续增长的商品房市场相比,上市房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国信证券研究近期分析指出,估值方面,当前地产板块估值仅高于银行和建筑装饰板块;纵向来看,目前板块估值仍处于近10年较低水平。截至6月27日,年初至今地产板块累计下跌7.09%,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上升3.87%,大幅跑输大盘。在地产板块中,万科、碧桂园、保利地产等龙头股表现疲弱。截至25日收盘,万科A收盘报24.51元/股,处于近3年...
【关键词】地产股,估值新低,去杠杆
去红线行动,高光房企如何达标?(2021-06-24)
【摘要】 6月24日,克尔瑞讯,三条红线监管指标出台以来,就成为房企改善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进入绿档也成为了大多数未达标房企的中短期目标。整体来看,房企要达标三条红线,主要选择了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现金持有端、有息负债端及权益端。一是现金持有端,主要影响现金短债比及净负债率指标,主要表现为提升经营方面的现金回款,同时控制投资支出,保证适度的融资规模。二是有息负债端,影响的则是所有的三条红线指标...
【关键词】三条红线,进入绿档,三个方面
房地产信托成信托业违约大户,深陷房企债务危机(2021-06-23)
【摘要】 6月23日,中房报讯,6月10日,因蓝光发展大股东股权质押违约,中航信托申请司法冻结了蓝光集团持有的1.5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5.1%。此前,交银国际信托也申请执行了蓝光发展2.355亿元债权。用益信托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信托行业共发生103起违约事件,违约金额约409.33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成为信托行业“违约大户”,共发生26起违约事件,违约规模约170.82亿元,涉及房地产融资主体19家,信托...
【关键词】房地产信托,违约风险,债务危机
“三道红线”下的房企生存逻辑(2021-06-22)
【摘要】 6月22日,和讯房产讯,前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实际到位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31738亿元,同比增长62.9%,是资金来源中增速最快的部分。相比之下,同期国内贷款增速仅为1.6%,其余融资方式变化亦不明显。定金及预收款的快速增长释放一个信号,即房企加大推盘力度,销售回款现金流成为房企到位资金的主要支撑。这不是一个小的转变,其背后是原有行业发展逻辑正在失效,尤其“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倒逼房地产行业结束杠杆驱动的增...
【关键词】三道红线,增长逻辑,经营性现金流
行业盈利承压,房企如何降低营销成本?(2021-06-22)
【摘要】 6月2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面临盈利下行压力。根据CRIC监测,2020年典型上市房企的毛利率下降4.8个百分点至24.3%,净利率也已下降至10%。为应对利润空间持续被压缩的问题,多数房企提出减费措施和以利润作为考核指标的管控办法,意在节流开支提升盈利水平。但与此同时,“三道红线”监管之下,企业的债务管控也存在压力,想要快速去化回笼资金,营销活动必不可少。目前,重点房企主流的突围模式有四大方...
【关键词】盈利下行,降本增效,营销模式
利润下滑、增长见顶,房地产开发陷入焦虑期(2021-06-16)
【摘要】 6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讯,自今年2月末以来,集中供地新政在22个重点城市相继落地。截至6月14日,除上海和武汉外,其余20个城市已完成了首批集中土拍,累计揽金约8912亿元。房企买地热情犹存,但土地开发所能带来的利润空间却已经不再丰厚。此前,杭州首次集中供地后,滨江集团一番“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的言论,揭开了房地产行业华丽外表下有些难堪的现实。近期集中供地的各城中,重庆、无锡、北京、厦门等城市的地...
【关键词】利润下滑,销售端限价,无增长时代
房地产企业的第二曲线在何方?(2021-06-16)
【摘要】 6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讯,2014年,万科首先提出房地产将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预示着房产开发的第一曲线拐点出现。2016年“930”调控开始,房地产调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开发商不得不考虑寻找增长的第二曲线。第一,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交易占比超过新房,存量资产置换和交易需求逐渐提升,促使房企加速布局房产经纪赛道;第二,住宅物业管理行业具有轻资产、低负债率、现金流稳定的特点,近两年备受市场关注;第三,商...
【关键词】常态化调控,第二曲线,轻资产
万科拟修订新业务跟投机制,推动新赛道加速(2021-06-15)
【摘要】 6月15日,乐居财经讯,6月14日,万科发布公告,拟对2020年5月提出的《关于补充完善复杂项目及非开发业务跟投机制的议案》进行修订,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万科方面表示,跟投机制是事业合伙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于2014年开始在开发业务实施跟投机制,实践证明,跟投机制对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披露的议案,旨在激发孵化成长期的非开发业务经营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责任担当意识,推动上述业务加速发展,也...
【关键词】跟投机制,非开发业务,高质量发展
5月房企境内融资同比降近五成,未来外币融资或迎爆发式增长(2021-06-11)
【摘要】 6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从5月份房企的境内外融资规模及相关监管政策的发布来看,融资环境仍然“严峻”。克而瑞统计显示,5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883.34亿元,环比下降11.9%,同比下降24.1%。其中,境内债权融资412.84亿元,环比下降31.3%,同比下降48.9%;境外债权融资419.02亿元,环比上升93.2%,同比上升133.4%。政策层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叫停基金子公司备案房地产供应链类产品,或许也对房企境内融资造...
【关键词】融资监管,境内融资,境外融资
三月房企偿债高峰期过后,下半年压力犹存(2021-06-09)
【摘要】 6月9日,财联社讯,日前,评级机构惠誉在一份报告中披露了一组有关中资房企债券违约的监测数据,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过往有11家中资房企发生境内或境外债券违约。其中,去年四季度的2家,以及今年一季度的2家,合计4家房企在出现债券违约后,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惠誉对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进行分析后,梳理出几方面原因:房企周转业务比重较大、地域多元化程度较低、多元化经营不善、公司治理薄弱及激进拿地。...
【关键词】债券违约,偿债形势,财务安全
如何应对未来不确定?倪鹏飞建议上市房企减少路径依赖敢于挑战(2021-06-08)
【摘要】 6月8日,中房报讯,在“房住不炒”调控主基调下,在劳动人口下降及老龄化率上升长期影响下,再加上融资“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集中供地等政策收紧,房地产利润不断被摊薄,如何摆脱以往对依靠土地增值和金融杠杆实现高盈利路径依赖,培育长期竞争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成为摆在上市房企面前重要命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目前上市房企面临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企业素质相对...
【关键词】路径依赖,长期竞争力,负债率
恒大集团: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未出现本金逾期归还情况(2021-06-07)
【摘要】 6月7日,中国网讯,恒大集团今日午间发布声明,对近期网络传闻进行回应。恒大集团称,近日举办一年一度的“5.31购房节”,推出的阶段性特大优惠措施,仅限于单栋去化率95%以上的尾盘,超大户型、底顶楼层、商铺等产品。所有常规产品的销售价格、优惠折扣及付款方式没做任何调整。针对个别项目公司存在极少量商票未及时兑付的情况,恒大集团表示:“高度重视并安排兑付。”同时,恒大集团还在生命中提到了盛京银行开展的金融业...
【关键词】特大优惠,商票兑付,经营正常
地产组织架构调整加速,大变革时代房企如何破局(2021-06-07)
【摘要】 6月7日,和讯房产讯,近日,土地出让金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成为地产行业热门话题,有业内人士认为,出让金的变化是这一轮调控真正的变化,叠加融资三条红线、信用两条红线的长期影响,外部环境重描之下,房产行业迎来求“变”的时刻。与粗放时代不同,越来越多的百强房企选择调整架构,开始向管理要红利,自2021年以来,已有10多家标杆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如万科、金地、世茂等,去年更有二十多家房企对组织结构优化。无论...
【关键词】组织架构,投融资创新,现金流管理
集中供地刺激下房企热情高涨,土地价格提升(2021-06-03)
【摘要】 6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截至5月末,已有15个城市完成了首轮集中供地。虽然数量并不多,但由于多是热点城市,其市场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在部分城市集中供地的刺激下,房企的拿地热情颇为高涨,土地交易价格和出让金规模有所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5月,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2396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在集中供地最为密集的5月,出让金总额为7665亿元,同比上涨36%。集中供地不仅对供应端形成刺激,也倒...
【关键词】集中供地,拿地热情,联合拿地
拿地困局:微利时代下,中小房企的焦虑与挣扎(2021-06-03)
【摘要】 6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房地产行业回归普通行业,这是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早就警示过的事实。在杭州首轮集中供地后,本土龙头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指出,公司最近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让中共获取了5块土地,在滨江团队精干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大约不到2%的净利润,这是过去难以想象的。尽管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但首轮集中供地中,杭州、重庆以及广州等城市的土地溢价率依然处...
【关键词】集中供地,微利时代,牺牲利润
5月商品住宅供应低迷,百强房企业绩增速进一步放缓(2021-06-01)
【摘要】 6月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平稳,经历了前4个月的销售增长后,29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微降3%,同比仍保持10%的增长。在这其中,受整体供应低迷影响,一线城市成交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从企业层面来看,5月,百强房企单月销售操盘金额11192.8亿元,环比增长8%。同比来看,这一业绩较4月单月业绩增速降低14.2个百分点,为17.8%,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与2019年5月相比,单月业绩增速也呈放...
【关键词】供应低迷,成交回落,增速放缓
地价上升VS销售限价,集中供地下房企能否通过盈利大考(2021-05-28)
【摘要】 5月28日,新京报讯,近期,北京、杭州、南京、无锡等多个城市首批集中供地已经收官,未拿到地的房企发愁“无米下锅”,而很多拿到地的房企则忧心“赚钱几何”。根据克而瑞对热点集中供地城市的盘点,从盈利情况来看,结合周边3公里范围内在售住宅项目的平均售价测算,结果发现:市场热度较高的无锡、厦门、重庆、杭州等城市,“地房比”(地价占房价的比重)高达七成,盈利空间相对较小。结合新房限价的大背景,没有强大运营能...
【关键词】地房比,盈利空间,运营能力
城市更新迎来价值兑现,过半百强房企已形成规模(2021-05-27)
【摘要】 5月27日,丁祖昱评楼市讯,随着重点22城首轮集中土拍告一段落,高价地、高自持等地块频现,拿地成本不断上升,单一招拍挂的拿地方式将进一步加剧房企经营压力,多元化拿地补充土储成为平衡利润率的重要出口。其中,城市更新成为多元化拿地的一项重要途径。尤其2021年以来,城市更新再迎顶层设计的支持并不断深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而言,行业已从增量市...
【关键词】城市更新,多元化拿地,价值兑现
万达退出AMC董事会,继续清退海外资产回国“再创业”(2021-05-25)
【摘要】 5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讯,23日,万达集团官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5月,万达集团全部退出了美国AMC公司董事会,仅保留AMC公司少数股权,累计收回14.76亿美元。这是万达逐步清空海外资产的又一举措,伴随着海外股权清空或退出管理层,万达同时加紧在国内布局的脚步。2019年4月,王健林宣布将会在未来3年再投甘肃,预计新增总投资约为450亿元。此后分别在延安、潮州、沈阳等多地签订合作协议,针对沈阳的投资更是达到了800亿...
【关键词】清退海外资产,加紧国内布局,境内外上市
半数房企仍依靠融资驱动,保卫“现金流”成首要任务(2021-05-25)
【摘要】 5月25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三条红线”下,现金流成为房企生存的关键词。过去一年,房企纷纷通过加大销售回款、推进主体上市等方式增加现金流入、优化债务结构;叠加今年以来的土地“两集中”政策,房地产行业对房企现金流的统筹调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房企对现金流管理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能够看出房企经营策略的转变。CRIC数据显示,104家典型样本房企历年三大现金流净额变化来看,自20...
【关键词】三条红线,现金流,销售回款
散卖项目出售股权,华夏幸福的“自救”与“他救”(2021-05-21)
【摘要】 5月21日,中房网讯,5月18日,华夏幸福在举行线上年度业绩与分红说明会上对外透露,在各级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和债委会指导和支持下,公司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化解流动性及债务逾期风险。化债工作似乎没有实质进展,但华夏幸福并非毫无行动。5月19日,最新消息显示,江西房企中奥地产已经在5月初接盘了华夏幸福位于武汉的新洲双柳地块。5月17日,华夏幸福还将旗下一家武汉项目子公司51%股权,作价2.0279亿元出售给宝业集团。然而市...
【关键词】华夏幸福,出售股权,债务缺口
告别“大丰收”局面,2020年地产央企普遍“歉收”(2021-05-19)
【摘要】 5月19日,中房网讯,据统计,2020年,12家地产央企中只有5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4家增收不增利,3家全年业绩同比负增长。营收方面,除中国铁建、中交地产和五矿地产外,其余9家地产央企均实现业绩同比正增长,营收增幅最高的是中国金茂,同比增幅为38.51%。净利润方面,2020年,“增收不增利”成为多数地产央企业绩主基调。其中,招商蛇口、葛洲坝、中国金茂、大悦城控股、中交地产和五矿地产6家央企地产净利润同比下降。...
【关键词】市场调整,增收不增利,利润下滑
房企平均回款率冲击90%,抓回款成为企业战略重点(2021-05-19)
【摘要】 5月19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对房地产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2020年8月“三条红线”提出后,其中两条红线与现金指标直接挂钩,市场对企业现金流的关注被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之后2021年2月22城集中供地政策的出台,也对企业现金流的统筹调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取现金流,各大房企纷纷加紧供货、积极营销、抢收业绩,通过增加销售回款、降低现金支出等方式改善资产负债表。据CRIC统...
【关键词】融资监管,现金流,回款率
融资成本分化加剧,房企下半年面临融资能力大考(2021-05-19)
【摘要】 5月18日,中房网讯,进入二季度,房企开始进入偿债周期。同时,受土地两集中的新规等因素影响,企业对资金需求表现旺盛。贝壳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4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3977亿元,与2020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同比微增1%。其中,境内累计发债规模约2120亿元,同比增长约7%,境内债券规模占比68%,较2020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境外累计发债折合人民币约1257亿元,同比下降约36%。境内债市成为今年债市主导的...
【关键词】境内发债,成本分化,融资考验
半数TOP50房企在9城首批集中供地中均有斩获(2021-05-14)
【摘要】 5月1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随着5月13日深圳、厦门首轮集中拍地收官,从4月15日长春打响集中拍地“第一枪”至今,不足月余,长春、广州、重庆、无锡、沈阳、杭州、北京、厦门和深圳9个城市合计共成交262宗地块,成交总金额达到4806亿元,其中杭州、北京两个城市首次拍地成交金额突破千亿。重点城市首批涉宅用地集中开闸出让,给今年以来房企持续低迷的投资氛围注入一剂“兴奋剂”,龙头房企、央企、国企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加。据C...
【关键词】集中供地,规模房企,城市分化
目标增长率下滑,房企业绩还有多大上升空间?(2021-05-14)
【摘要】 5月13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三条红线”、房贷“两条红线”以及土地“两集中”,这三大政策构成行业三大重磅,行业格局迎来重塑。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土地成本上升、政策调控持续收紧,利润空间和盈利指标持续下行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1年,规模房企整体的目标增长率延续2018年以来回落的趋势,50家典型房企目标增长率均值仅为15%。规模房企对业绩规模增长的总体预期倾向于保守,并延续谨慎的态度。但2021年规...
【关键词】三大政策,目标增长率,无增长时代
正荣、碧桂园相继成立营销公司,房企营销变革内在逻辑相似(2021-05-11)
【摘要】 5月11日,中房报讯,4月刚过,标杆房企纷纷发布了前四月未经审核销售数据。这些销售表现背后,是房企正在掀起新一轮营销变革。4月21日,有消息称恒大房车宝收购同策;4月23日,相关消息证实碧桂园正稳步推进将原品牌营销业务线条子公司化;近日,新力控股的品牌职能也被并入营销条线,且随着新任营销负责人到来,预计公司内部也将出现新的营销变动。除上述房企外,正荣地产继年初将公司营销职能升级为“营销公司”后,逐步启动...
【关键词】营销变革,营销公司化,提升利润
TOP50上市房企分红之战:有企业发百亿“红包”也有利润腰斩零派息(2021-05-11)
【摘要】 5月11日,中房报讯,统计TOP50上市房企财报数据发现,2020年50强上市房企归母净利润合计4816亿元,同比增长17%;拟派发现金分红共计1447.92亿元,同比减少4.5%;平均分红率为30.06%。50强上市房企中,有27家现金分红率较2019年下滑。现金分红最多的三家房企分别是万科、中海地产、碧桂园,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每股现金分红前三名分别是新城控股、融创、世茂。从分红率(现金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比率)指标来看,禹洲集团以13...
【关键词】上市房企,现金分红,巨大差异
多数房企利润率下滑,“踩线”房企积极“降档”(2021-05-10)
【摘要】 5月10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去年下半年“三条红线”管理新规的出台,对房地产行业的运营逻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降杠杆成为企业的共识,房企积极调整财务结构以求变“绿”。从67家已经披露业绩报告重点上市房企的财务情况来看,各大房企通过加大销售回款、推进主体上市等方式增加现金流入,目前行业平均现金短债比在此基础上被优化10个基点至1.47,房企净负债率同比大幅下降12.5个百分点至66.04%,有超过六成的房企净负债率实现...
【关键词】三条红线,降杠杆,利润空间
开局2021丨投资篇:TOP20房企占百强新增货值六成(2021-05-08)
【摘要】 5月7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受到融资端、供给端政策影响,2021年以来房地产企业投资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的谨慎态势,百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比仅有0.23。其中,六成左右的新增货值被TOP20房企获得。前4月,百强房企各梯队新增货值中TOP20房企新增货值全口径金额占比与货值占比分别为56%和58%。4月,在5个首次集中供地的城市中,规模房企、央企国企成“赢家”,招商、龙湖、保利、华润、万科等均占斩获颇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诸多...
【关键词】融资收紧,谨慎投资,龙头房企
华夏幸福:正开展风险化解方案制定,债委会协调推进公司债务展期(2021-05-06)
【摘要】 5月6日,观点地产网讯,5月6日,华夏幸福在公开平台上回应,公司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导致的债务未能如期偿还,对公司融资产生较大影响。为化解公司债务风险,加快促进公司有序经营,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各方商讨多种方式解决当前问题。目前,在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华夏幸福正在尽快开展综合性的风险化解方案制定工作。同时,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也在积极协调推进公司债务展期事宜,为综合化解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争取必要的时间。...
【关键词】债务风险,积极协调,化解方案
4月百强房企销售大增32%,多地成交创年内新高(2021-05-06)
【摘要】 5月6日,丁祖昱评楼市讯,4月,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平稳,热点城市市场延续一季度成交热度,“小阳春”行情之下,房企纷纷加大供应及营销力度,把握销售窗口期。4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0359.7亿元,同比增长32%,较上月降低27.3个百分点;环比微降4.2%,较2020年月均销售规模增长8.3%。从前4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来看,1~4月,百强房企整体的业绩规模同比增长65.3%,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近42.3%。1~4月百强房企全口径...
【关键词】小阳春,积极营销,销售大增
房企增长“悖论”:扩大的规模与消失的利润(2021-04-29)
【摘要】 4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2020年,房地产市场从疫情中快速复苏,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综合各房企发布的年报,去年销售规模达到千亿的房企数量有43家,其中有5家房企的规模突破5000亿元。过去多年来,追求规模效应一直是房地产业的主旋律,并实现销售、营收的快速增长。为此,不少房企选择以牺牲利润的方式来获取规模,这也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去年,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除了降价销售的...
【关键词】规模新高,增收不增利,利润率
房地产开发商加速拓展养老业务版图(2021-04-28)
【摘要】 4月28日,第一财经讯,4月22日,“2021中国养老与康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2021中国养老与康养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主板上市的公司中,目前涉及养老产业有82家,其中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公司32家,占比高达39%。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开发商介入养老产业的模式逐步明晰,通常会将养老机构、CCRC、社区嵌入机构、居家服务等综合养老服务构建为其主要模式。不过,开发商在布局养老产业时,其产品线多聚焦于高端。总体来看,开...
【关键词】养老地产,高端产品,盈利难
集中供地致资金面“供不应求”,富力地产等房企“生命线”迎大考(2021-04-26)
【摘要】 4月25日,证券市场红周刊讯,土地储备是房企的重要“生命线”,随着国家2月以来对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22城实施住宅用地“两集中”政策后,除少数头部房企外的公司在拿地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三道红线”要求令房企在融资端弹性减弱,一方面推高了融资成本、降低了房企利润率,另一方面也使竞争的天平向头部房企倾斜。Wind数据显示,在已发布2020年业绩的A股67家房企中,货币资金(银行存款)超过千亿的仅有万科和保利,在1...
【关键词】两集中,三道红线,资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