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两大海洋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08-03)
【摘要】 8月3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南海海洋所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据悉,双方将加强在应用海洋学研究、海洋生物系统分类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并建立科研条件共享机制,不断拓宽双方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战略合作,海洋生物,海洋研究
【摘要】 8月3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南海海洋所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据悉,双方将加强在应用海洋学研究、海洋生物系统分类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并建立科研条件共享机制,不断拓宽双方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战略合作,海洋生物,海洋研究
【摘要】 7月3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7月25日,“中国海监 301”船在广西梧州下水。这是自然资源部南海局3艘500吨级海监船舶扩大航区改造工程的成果之一,标志着南海局在同类型船舶重大改造工作中迈出了创新探索的重要步伐。这3艘500吨级中国海监船于2017年开始服役,排水量595吨,总长49米,最大航速13.5节,自持力15天,适航于近海航区,改造工程预计2020年12月完成。本次改造在满足船舶远海航区安全航行要求、保持原舱室状态的原则...
【关键词】海监船舶,改造工程,安全可靠
【摘要】 7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9日,由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振海三号”在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起航发运。“振海3号”为JU2000E型,是中国交建下属F&G公司的主力设计船型,其总重18881吨,作业水深400英尺,桩腿长547英尺,住舱150人。“振海三号”的核心钻井系统由全球顶级钻井设备供应商cameron提供,核心升降及滑移系统均为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制造,其性能得到了美国船级社(ABS)及各大钻井公...
【关键词】自升式,钻井平台,海工装备
【摘要】 7月30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由上海市虹口区投促办牵线,上海蔚星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通信导航分公司就联合成立“卫星+智慧航运创新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进卫星在航运产业中的应用拓展和挖掘卫星技术服务的商业价值。上海蔚星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通信导航分公司将共同探索如何充分运用卫星技术,以解决航运管理的“看不见、摸不着、管不到”等问题为导向,为政府监管、企业运营提...
【关键词】航运业,卫星技术,智慧航运
【摘要】 7月30日,中国海洋网讯,7月29日,山东省属企业暨烟台市海洋产业重点项目招商签约活动在烟台举行。本次活动力求搭建海洋领域科技交流、产业合作平台,促进海洋领域的创新、投资、合作。“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项目、全球首制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建设、安装和拆解装备——“蓝鲲号”项目、烟台海上世界项目、小清河沿线港口群开发等13个重点涉海项目进行了现场推介,涉及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海洋渔业、涉...
【关键词】海洋产业,涉海项目,海洋强省
【摘要】 7月29日,中国网讯,7月2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签署协议,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根据协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〇四所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高等研究院挂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运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以海洋信息技术、工程与装...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信息,前沿技术
【摘要】 7月28日,中国水运报讯,7月20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阳西沙扒二期一标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完成深水水下植入式嵌岩基础施工。针对深水水下施工的特殊性,该项目部借鉴一期项目的稳桩平台设计思路,为深水水下嵌岩施工量身打造坐底式嵌岩平台,并在嵌岩桩上安装五层限位块,将桩身垂直度严格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由于灌浆口到注浆口高差高达72米,为防止灌浆过程中浆料离析,项目部在灌浆管线每隔10米处设置一段止落弯,并采用分层...
【关键词】海上风电,海洋工程,分层灌浆
【摘要】 7月28日,中国水运网讯,7月25日,大连海事局组织完成了大连湾海底隧道海上施工区域从公共航道至临时航道的转换工作。大连湾是大连市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港口码头众多,船舶通航密度较大。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水上施工的稳步推进,隧道海底主线建设即将与公共航道交叠,为避免大范围、长时段的封航,避免对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生产作业、船舶安全通航造成较大影响,建设单位建设了一条与公共航道具有同等...
【关键词】大连湾,海底隧道,航道转换
【摘要】 7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润邦重机与亨通经开签订了一台3500吨全回转海洋工程起重机合同,此台吊机交付完成后将用于大型海上风电工程作业施工及服务于海上油井平台吊装作业。GENMA海洋起重机主要用于各类海洋石油平台、钻井船、EPSO、工程船以及海洋风电安装船上的货物设备搬运、人员转移、打捞作业、海洋风电设备安装及维护作业。GENMA作为成熟可靠的海洋工程起重解决方案品牌,目前已为数十艘工程船舶和数十座海工作业...
【关键词】海洋工程起重机,海上风电,海洋油气
【摘要】 7月27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配装玉柴3000马力YC16VC双主机的万吨级工程船在福建海域顺利试航,这是我国万吨级工程船高速主机首次使用国产船舶动力。该艘万吨货船共配装了13台玉柴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包括2台V形16缸3000马力高速船用YC16VC主机、2台V形16缸2700马力应用于其他工程设备的YC16VC动力发电机,以及另外9台6缸动力发电机。
【关键词】广西玉柴,万吨级工程船,国产船舶动力
【摘要】 7月24日,中国水运网讯,7月21日,厦门海事法院发布全国首个涉台海事审判白皮书,并公布了8个典型案例。厦门海事法院从1991年11月受理第一起涉台海事案件以来,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3月,全院共受理各类涉台海事案件506件,标的金额12.17亿元,在100天内审结的案件占50%以上。案件类型以传统海事海商纠纷为主,其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海上人身损害责任纠纷、船员劳务合同纠纷、船舶...
【关键词】涉台海事案件,海事海商纠纷,领土主权
【摘要】 7月24日,中国水运网讯,7月22日,“福建海事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点”及“福建智能航海保障数据服务中心”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厦门通信中心揭牌成立。“福建智能航海保障数据服务中心”是支撑福建海事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点”的重要载体,也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打造东海海区智能航保服务格局的重要拼图,致力于面向福建沿海提供海图数据、AIS数据...
【关键词】福建省,海洋信息,智能航运
【摘要】 7月2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2019年福建省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福建省海洋灾害以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和赤潮灾害为主,没有受到海啸影响。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0.64亿元,死亡(含失踪)人数11人。在风暴潮灾害方面,2019年,福建省共发生2次台风风暴潮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0.11亿元,较2018年减少11.3亿元。在海浪灾害方面,2019年,福建省海域发生36次灾害性海浪...
【关键词】福建省,海洋灾害,赤潮灾害
【摘要】 7月2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针对我国南极考察队的实际需求,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织攻关团队历时3年,成功研发出南极首个区域固定冰预报系统——普里兹湾固定冰预报系统。据了解,中国南极中山站所在的普里兹湾区域,沿岸常年被1米~2米厚的固定冰覆盖,对极地考察船抵近站区和实施冰上卸货造成严重阻碍和巨大安全风险,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的卫星产品提供大范围南极海冰厚度信息。普里兹湾固定冰预报系统利...
【关键词】海洋预报,极地考察,普里兹湾
【摘要】 7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0日,台湾龙德造船举行为台湾达德能源投资建造的海上风电场专用人员运输船(CTV)“风盛一号”(Prosperous 1)命名仪式。该船由达德能源与风电场运维合作伙伴德唯特公司及风盛航运公司共同委托龙德造船建造,为云林离岸风场长期运维工作提供运输服务,该船负责运载工程师等人员、物资补给、一些轻型设备来往海上风电场。达德能源在2016年并购英华威,是台湾地区最大的陆地风电开发商。在海上风电...
【关键词】海上风电,船体轻,达德能源
【摘要】 7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1日,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为海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自升自航式作业平台“铧景1”和“铧景2”举行命名暨交船仪式。“铧景1”和“铧景2”自升自航式作业平台型长69.6米,型宽40.40米,型深6.6米,航速6节,最大作业水深61米,具有自升降、自航能力和DP-2动力定位,入级ABS,挂巴拿马旗。平台上设有生活区,能够提供200人就餐、住宿、办公和娱乐,造价就达4亿人民币。该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海工装备,风机运维,海上风电施工
【摘要】 7月21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总投资36亿元的中瑞威飞海洋装备总部项目在山东青岛开工,打造海洋高端油气装备生产基地。中瑞威飞高端海洋装备总部项目位于青岛海洋活力区,可提供油气能源领域流体控制技术开发服务、海洋油气领域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行业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努力打造集高端海洋石油装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建一流的深海油气装备供应商和海洋经济总部基地。在研发方面,项目...
【关键词】海工装备,海洋油气,总部经济
【摘要】 7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7日,中国船舶七〇八所和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新建3000吨级自升自航式风电打桩安装一体船设计合同。3000吨级自升自航式风电打桩安装一体船是七〇八所为即将到来的大型、超大型风电设备海上安装研发的全新一代的产品,配备一台拥有3000吨级起重作业能力的全回转主起重机,配备动力定位系统,作业水深达50米以上,满足无限航区要求。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海上风电、跨海大...
【关键词】中国船舶集团,海上风电,海工装备
【摘要】 7月20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皇家加勒比发布了2021年中国母港全年部署计划,被誉为“超量子系”的“海洋光谱号”与开创中国市场“大船时代”的“海洋航行者号”将部署上海、天津、香港三大母港,共计执行111条4至9晚行程,提供近500晚精彩邮轮体验,多达近35种多样化行程组合,前往26个亚洲旅行胜地。“海洋航行者号”耗资1亿美金重磅升级,升级后的“海洋航行者号”将首次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一系列设施,为宾客提供令人难忘的...
【关键词】邮轮市场,皇家加勒比,滨海旅游
【摘要】 7月20日,中国海洋网讯,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下水暨命名活动在广州举行。“实验6”号总投资5.175亿元,设计总吨3990吨,船总长90.6米,型宽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6.5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60天。“实验6”号是国内首艘以地球物理勘探、地震采集和处理为主的现代化科考船,是“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关键词】海洋科考,海工装备,深海探测
【摘要】 7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海洋指挥船“中国渔政44616”交接仪式在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圆满举行。该船入列后将主要用于执行粤港澳大湾区海域的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指挥、巡航执法等任务。该船总长42.5米,型宽7.8米,配备两台MTU主机,设计航速25节,实测最大航速28节,具有优良的快速性、耐波性,可全天候巡航。船上配备先进的通信导航、光电取证、视频监控、网络监控以及信息化指挥系统,具有全面的...
【关键词】海洋执法,海洋指挥船,海洋渔业
【摘要】 7月17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彩虹-5无人机团队赶赴外场开展项目履约,执行密集飞行任务。彩虹-5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翼展21米,巡航高度2000~7000米,升限8300米,最大续航时间35小时,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最大起飞重量3300公斤,任务载荷重量480公斤。无人机系统采用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抗干扰的数据链(包括视距和卫通)及全天候的载荷。该系统飞行高度高、载荷能力强、航程大,高原短距起降能力强,操作简...
【关键词】海洋局势,海洋环境,无人机
【摘要】 7月16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计划利用自主海洋卫星和高分卫星数据开展南海珊瑚礁分布调查监测和分布状况遥感技术研究。此外,结合其他遥感卫星海面温度数据,计算珊瑚白化热点、珊瑚礁白化周热度等珊瑚礁白化指标,为我国南海海域珊瑚礁保护与修复跟踪监测提供支撑。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正同广西大学珊瑚礁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关键词】海洋卫星,珊瑚礁,海洋生态保护
【摘要】 7月16日,海洋知圈讯,7月15日,国内首个中华白海豚大数据展示平台正式启用。在广东省林业局的指导下,为了提升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整合保护区管理单位以及相关科研教学机构的数据成果,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相关单位联合攻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中华白海豚种群资源数据库和大数据展示平台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历...
【关键词】海洋生物,大数据,海洋信息
【摘要】 7月15日,中国海洋网讯,7月14日,青岛市科技局发布通知,同意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等5家单位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至此,青岛市专业领域分中心总数达到17家,拓展了“一总多分”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布局。新增的5家中心分别是位于市南区的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专业领域为海洋导航系统;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专业领域为海洋石油工程;位于蓝谷的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
【关键词】海洋技术,技术转移中心,本地化
【摘要】 7月15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正在我国南海执行科考和设备海试应用任务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向阳红03”船,在水深1500米的南海神狐陆坡深海区获取了两只巨型深海水虱样品,个体长度超过10厘米。深海水虱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等足目,是深海特有的物种,为典型的深海食腐生物,主要以沉降到海底的海洋生物尸体为食,在深海海底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水虱属在我国南海琼东南海域有记载,本次发现为南海...
【关键词】深海水虱样品,深海生物,海洋勘探
【摘要】 7月14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宁波舟山港岱山港区鱼山作业区航道二期工程南部10万吨级航道工程工可获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工程建成后将满足10万吨级油船乘潮通航要求,除灌门峡口段外宽度满足10万吨级双向通航。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以西兼顾10万吨级空载修造船通航(船舶水线以上高度不超过50.9米)、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以东至东航路段最大满足30万吨级空载油轮、40万吨空载散货船、20万吨级空载集装箱船及大型钻...
【关键词】航道工程,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
【摘要】 7月14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的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和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与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辐射环境监测中心和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与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拟在环境与辐射(放射性)调查与样品分析、核(元)素检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修复(治理)等领域发挥双方优势,开展技术合作。珠海...
【关键词】海洋监测,灾难预警,开展合作
【摘要】 7月13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国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龙计划”五期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科研专家作为共同负责人联合申报的两个研究项目“变化中的海岸带海洋环境遥感”和“海洋动力环境多传感协同监测”获批准立项,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启动。中欧“龙计划”是中国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在对地观测领域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目的是联合中欧知名遥感专家在资源环境、海洋、灾害、大气、定标与真实性检验等领...
【关键词】海洋遥感,对地观测,国际合作
【摘要】 7月13日,海洋知圈讯,7月10日,全国首个智能化多功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在烟台正式开业迎客,首批200余名游客登上平台,畅游体验“渔夫垂钓”休闲乐趣,品尝“海洋主题”餐饮美食,欣赏“海上看烟台”醉人美景,观看“海上电影院”科普影片,领略“耕海牧渔”海洋文化。“耕海1号”是由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造的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采取一、三产业深度融合...
【关键词】海洋牧场,海洋文化,产业融合
【摘要】 7月10日,中国海洋网讯,7月2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招拍挂出让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福建省管辖海域采砂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等要求,遵循合理开发、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开采海砂主要用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需求且符合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条件的,实行招拍挂出让。出让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应当确定同一位置和同一期限...
【关键词】福建省,海砂开采,优化流程
【摘要】 7月9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财政部下达海南省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3.257亿元,助力海南省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其中“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资金2.035亿元、海岸带保护修复资金1.222亿元。下一步,海南省财政厅将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综合考虑沿海市县的任务量和结合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情况等情况,尽快通过竞争性方式择优确定实施项目分配项目资...
【关键词】海洋生态,海岸带,修复资金
【摘要】 7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8日,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致力于打造海工资产经营、处置的高水平合作平台。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建立市场信息沟通机制、共享相关资源、共同探讨海工资产处置合作方案,国海公司发挥在市场运作、资产管理和处置领域的专业化优势、政策优势,工银租赁发...
【关键词】海工装备,战略合作,良性发展
【摘要】 7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6日,北部湾港集团旗下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在南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北部湾港航产业链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北港股份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区位优势和中远海散运的全球散装货物专业运输网络优势,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强大宗散货集疏运项目合作,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
【关键词】港航产业链,深度合作,北部湾港,中远海运散运
【摘要】 7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集集团旗下资产运营管理公司负责管理的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在挪威北海DUGONG区块进行作业时成功发现油气。“仙境烟台”钻井平台是中集来福士为北海量身定制,平台总长106.75米,型宽73.7米,吃水能力21米,工作水深500米,钻井深度8000米;专为挪威大陆架和巴伦支海域设计,装备NOV最新设计的井架系统,设计服务温度为零下20度,满足冰级要求;配置DP3动力定位系统和8点系泊系统;平台所有...
【关键词】海洋油气,钻井平台,中集集团
【摘要】 7月7日,中国海洋网讯,日前,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广东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简称南中高速)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计划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建成,届时将与其无缝对接。南中高速投资额超200亿元,是2020年广东省投资额最大的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全长32.4公里,包含主线及万顷沙支线两个部分,其中主线起于新垦互通,终至新隆互通,与江中高速顺接并与广澳高速交叉。万顷沙支线起于新垦互通,穿过南...
【关键词】深中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摘要】 7月7日,中国海洋网讯,7月2日,“中国海监53”船(“向阳红21”船)在上海正式入列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中国海监53”船是东海局为更好应对新时代海洋调查形势,扩大海区调查范围而决定进行改建的。改建工作于2019年6月在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历时一年。该船长79.80米,型宽11.60米,结构吃水4米,型深5.3米,满载排水量1925.0吨,续航力达8000海里,自持力50天,最高航速达15节,经济航速11节,可执行常规工程物探调查,以...
【关键词】海洋调查,黄海造船,电力推进,船舶改造
【摘要】 7月6日,中国海洋网讯,7月3日,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启航前往西北太平洋,开始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首次出境科考,这是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戴民汉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的首个科考航次,为期50天,航程约6700海里,目标海区是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荒漠区。“嘉庚”号科考船装配了我国首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超洁净痕量元素采水系统,为本航次的执行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坚...
【关键词】海洋科考,海洋荒漠,潜在碳汇
【摘要】 7月6日,海洋知圈讯,6月28日,中国首座绿色功能型移动浮岛示范工程总体动工仪式在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斯比珠海建造园区正式启动。首座示范浮岛主体结构长75米,宽30米,型深5.5米,设计吃水3米,排水量约2500吨,由中国船级社(CCS)审图,设计寿命30年。主体为钢结构多层、多体式小水线面结构形式,浮岛集成自主研发的上层模块化建筑,以科研、旅游、文化为导向,采用多材料结合的设计理念,具有安全、舒适、...
【关键词】绿色功能型,海上浮式平台,海工装备
【摘要】 7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正式签署了240MW级浮式电站项目主机设备供货合同。根据合同,上海电气将为惠生海工投资开发的两座浮式天然气快速发电平台提供全套燃气发电机组主机设备。惠生海工的浮式天然气快速发电装置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友好型的海上天然气发电解决方案,克服了常规陆上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建造周期长、资本投入高、不能灵活部署等问题,可为沿海缺电的国家及...
【关键词】浮式电站,海洋电力,浮式快速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