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承接中国铁建港航局坐底式风电安装船改装项目(2020-11-05)
【摘要】 11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3日,南通中远海运船务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举行“铁建潜01”坐底式风电安装船改装签约仪式暨风电桩、筒钢结构制作合作交流会。“铁建潜01”船长78.6米,宽40米,型深6米,设计吃水4.8米,最大沉深25.5米,原为带辅助推进非自航半潜甲板驳。为适应海上风电施工现场的风机安装需要,拟新增两台起重机和一个工作平台,并对原船进行适当的改造。改造后,该船不仅具有半潜作业的功能,还能满足近海航区...
【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安装,深海工程
【海洋经济】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一期工程完美收官(2020-11-04)
【摘要】 11月4日,中国水运网讯,11月2日,随着连接叶轮与主机的螺栓拉伸至验收值,位于16号机位的风机安装顺利完成,标志着中交三航局承建的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一期二批次23台风机基础及安装工程项目完美收官。阳西沙扒海上风电工程是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绿色能源项目。2019年1月,江苏分公司中标一期第二批次工程,负责承建17根单桩基础及风机安装施工,中标金额4.9亿元。同年3月,项目部初建进场。
...
【关键词】中交三航局,海上风电,绿色能源
【海洋经济】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正式开工(2020-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海洋网讯,10月30日,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开工仪式举行。研究院将通过3至5年的建设,建成以博士为主体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立省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重点围绕缢蛏、大黄鱼、泥蚶、青蟹(梭子蟹)、南美白对虾等名优水产品,开展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水产疫病防控、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建成省部级渔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生物,科研创新
【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浙江舟山举行(2020-11-03)
【摘要】 11月3日,中国海洋网讯,11月2日,第二届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海洋经济”国际青年人才论坛主论坛活动在舟山群岛新区举行。本届论坛旨在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媒介和渠道,从全球范围吸引海洋科技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助力新区、自贸区建设,为舟山建设“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提供青年智力支撑。
【关键词】海洋人才,海洋论坛,海洋科技
【海洋经济】青岛蓝谷24个“海洋攻势”项目集中开工(2020-11-02)
【摘要】 11月2日,中国海洋网讯,10月30日,青岛蓝谷“海洋攻势”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工地举行,总投资122亿元的24个“海洋攻势”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的24个项目,既有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北部码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智库大厦、蓝谷生物医药产业园、蓝谷国际电竞产业园等重大科研平台及产业类项目7个,总投资额70亿元,也有小岛湾综合整治、小管岛综合开发利用示范等海洋文...
【关键词】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科技,海洋文化
【海洋经济】总投资269.89亿元,新建宁波至舟山跨海铁路初步设计正式获批(2020-11-02)
【摘要】 11月2日,海洋知圈讯,近日,浙江省发改委正式批复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的初步设计。项目总投资269.9亿元的甬舟铁路起于宁波东站,终于舟山市白泉镇,正线长76.4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70.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难度均为世界级。金塘海底隧道将是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全长16.2公里;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将是最大跨度的高铁桥梁,采用主跨1488米分离式钢箱梁斜...
【关键词】甬舟铁路,设计获批,海底隧道,海洋工程
【海洋经济】中科院海洋所联合唐山海洋牧场公司开展大规模海草修复工程(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科院海洋所与唐山海洋牧场在唐山国际旅游岛海域开展大规模海草床修复工作,一次性播种海草种子100万粒,是国内目前最大规模海草种子种植工程。唐山海域海草床,是目前国内发现面积最大的海草床,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单种(鳗草)海草床,但受渔业生产作业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草床区域开始呈现斑块化。项目组前期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根据海草生长习性确立了适宜的海草修复区。2020年10月...
【关键词】海草修复,海洋生态,海洋渔业
【海洋经济】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建,系世界最大规模海底隧道(2020-10-30)
【摘要】 10月30日,央广网讯,10月29日,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开工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该项目西起青岛西海岸新区淮河东路,向东沿刘公岛路下方敷设,穿越胶州湾,至青岛港附近登陆,在海泊河口衔接青岛东岸城区。胶州湾第二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主线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布置方式,主线隧道长15.89公里,将超过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里)成为世界第一长公路海底隧道。项目建设开挖土石方量超过800万立方米,超过日本青函海...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底隧道,超级工程
【海洋经济】第四届全国海洋光学高峰论坛在杭召开(2020-10-29)
【摘要】 10月2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10月18日~20日,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海洋光学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水体光学特征研究,水下光学信息探测技术,水下光学通信技术,海洋光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光学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探测中的应用等内容,共分为10个分会场。其中,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陶邦一、张华国、毛志华、何贤强分别主持了以“水体光学特性”...
【关键词】海洋光学,海洋技术,产学研联合
【海洋经济】2019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占全国的20%以上(2020-10-29)
【摘要】 10月29日,中国海洋网讯,10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介绍,山东省谋划提出八大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在经略海洋方面,制定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方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成为引领全国海洋研究的主体力量;启动实施海洋...
【关键词】山东省,海洋经济,2019年
【海洋经济】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竣工(2020-10-28)
【摘要】 10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主要建有海洋渔业生物基因资源库、细胞资源库、微生物资源库、活体资源库、群体资源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处理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目前,已有部分藻类种质资源及种质保存设备入库。下一步,资源库项目将继续收集、鉴定和保藏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海...
【关键词】海洋渔业,生物基因,海洋资源
【海洋经济】中科院海洋所喜获高营养品质新品种长牡蛎“海蛎1号”(2020-10-28)
【摘要】 10月28日,海洋知圈讯,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审定通过的14个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的高营养品质新品种长牡蛎“海蛎1号”榜上有名。我国牡蛎养殖规模和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占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牡蛎的需求持续增强。“海蛎1号”是海洋所贝类增养殖与育种生物技术团队在对牡蛎野生种质资源精细评估以及营养品质性状系统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子...
【关键词】海洋渔业,水产养殖,长牡蛎
【海洋经济】中交三航局中标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2020-10-27)
【摘要】 10月27日,龙de船人网讯,近日,中交三航局成功中标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中标金额为13.77亿元。项目装机容量252兆瓦,安装63台单机容量为4兆瓦的风电机组,并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及陆上计量站等辅助设施。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3.3万吨,淡水208万立方米,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能源供给结构
【海洋经济】国内首艘清淤专用船“捷龙”轮亮相深中通道(2020-10-27)
【摘要】 10月27日,龙de船人网讯,10月23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建设再添利器,由中交广航局自主改造完成的国内首艘清淤专用船“捷龙”轮亮相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6管节施工海域,将发挥其强大的深海“吸尘器”功能,承担沉管安放前的清淤施工任务。升级后的“捷龙”轮具备大功率、大挖深、高精度的特点,通过加大水下泵功率,其吸淤能力提高3倍以上,一小时可以吸干4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通过重新改造桥梁架,挖深可达40米,相当...
【关键词】深中通道,中交广航局,清淤施工
【海洋经济】海事系统首个油污基金网上申报及支付平台正式启用(2020-10-26)
【摘要】 10月26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天津大港海事局自主研发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网上申报及支付平台正式启用。大港海事局地处边远,按照传统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简称“油污基金)缴纳模式,行政相对人需要耗费近3个小时往返120公里到现场缴纳,十分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切实做好海事服务工作,大港海事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广泛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天津海事局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20年5月开展船...
【关键词】自主研发,海事服务,油污基金
【海洋经济】渤海湾首个千亿方级大型天然气田试验区投产(2020-10-26)
【摘要】 10月26日,中国海洋网讯,10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中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级大型天然气田——渤中19-6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正式投产,预计2020年底将实现高峰日产天然气100万立方米,凝析油910立方米,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提供更加安全、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此次建成投产的渤中19-6气田试验区共布置7口生产井,1口水源井,生产井平均井深达5170米以上,创渤海油田开发项目纪录。
【...
【关键词】海洋油气,中国海油,京津冀
【海洋经济】国之重器“天鲲号”助力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水工项目建设(2020-10-23)
【摘要】 10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10月21日,国之重器“天鲲号”抵达钦州港,将承担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二期调整工程施工。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二期调整工程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建设项目,是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区域性千万标箱集装箱干线港的关键工程,计划于2021年6月完工,届时可通航2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面提升钦州港乃至整个北部湾港通航能力和国际核心竞争力。“天鲲号”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600千瓦绞...
【关键词】航道扩建,港口航道疏浚,西部陆海新通道
【海洋经济】中海油在珠海布局LNG船舶加注站(2020-10-23)
【摘要】 10月23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在“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中国海油与中国船舶集团联合,分别与清远市华发船务有限公司、广东赋力海运有限公司签订《广东省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及供气三方协议》,标志着广东省船舶动力使用清洁能源LNG(液化天然气)、气化珠江取得重要突破。该协议明确由中国船舶集团负责LNG单燃料动力船建造及改造,中国海油负责LNG加注站建设及资源保供。协议涉及的4艘改造船舶、20艘新建船舶是广东省首...
【关键词】绿色航运,海博会,绿色湾区
【海洋经济】万种鱼基因组项目完成500种基因测序(2020-10-22)
【摘要】 10月22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全球首个万种鱼基因组项目再传捷报,非洲肺鱼的基因组测序顺利完成。万种鱼基因组项目由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发起,将采集一万种代表性鱼类构建基因组精细图谱,为水产养殖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基因依据。截至目前,科研人员已完成500种鱼类的基因测序。
【关键词】海洋生物,非洲肺鱼,水产养殖,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经济】央地携手开发建设大连太平湾,共绘发展新蓝图(2020-10-22)
【摘要】 10月22日,央广网讯,10月20日,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和招商局集团在大连签署开发建设太平湾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推介会。根据协议,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将按照“服务大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和“创新驱动、内外循环、央企抱团、振兴东北”的思路开展央地合作,发挥三方各自优势,通过搭建“一平台、两飞地”(前海—太平湾创新合作平台、国资央企合作经济飞地和东北亚合作经济飞地...
【关键词】太平湾战略,央地合作,营商环境
【海洋经济】全国首个船岸交互平台在宁波上线(2020-10-21)
【摘要】 10月21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由宁波外轮理货有限公司研发的船岸交互平台(Terminal & Vessel Interaction Platform,缩写为 TVIP)在宁波舟山港正式上线试运行,外轮理货作业单证可全部“电子化”流转,实现了理货签证过程中与外轮船员零接触。这是全国理货行业内首个上线的船岸交互平台,也是宁波舟山港在疫情新常态下,利用理货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探索“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腿”的新成果。
【点评...
【关键词】TVIP,舟山港,智能理货,电子化流转
【海洋经济】浙江舟山成立东海实验室,聚焦四个研究领域(2020-10-20)
【摘要】 10月20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决定成立东海实验室(智慧海洋实验室)。该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立足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机制—装备—产业化应用一体”的海洋科技研发特色思路,聚焦陆海联动相关的海洋环境立体感知、海洋资源绿色开发、海洋物流智慧联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四个研究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前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有机互动与深度融合。
【关键词】智慧海洋,海洋环境,海洋开发
【海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将再添过江大通道,狮子洋通道筹建在即(2020-10-20)
【摘要】 10月20日,央视新闻网讯,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将有新成员入列,狮子洋通道筹建在即,未来狮子洋通道将携手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黄埔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构建世界级交通枢纽。狮子洋通道项目位于南沙大桥与虎门大桥之间,直连南沙自贸区和东莞滨海湾新区两大发展平台,全长约35公里,全线为桥梁,双向八车道,其中过江段拟采用双层桥梁方案,双层桥长约12.5公里。该项目是打造广州国家...
【关键词】海洋工程,跨江通道,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经济】海洋大数据中心集群系统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2020-10-19)
【摘要】 10月19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建设的海洋大数据中心集群系统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海洋大数据中心集群共计7396核心,CPU理论计算能力达620万亿次,GPU理论计算能力达62.4万亿次,内存总量达56TB。本集群具备5PB蓝光存储、超高性能的在线存储系统和安全可靠的近端存储。近端存储可用存储容量达0.7P,在线储存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DDN商业版Lustre并行文件系统...
【关键词】海洋科技,科学计算,海洋研究
【海洋经济】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完成首层分段搭载(2020-10-19)
【摘要】 10月19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南通振华重装承建的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三峡如东海上换流站完成了上部模块首层分段搭载,标志着该项目迈出生产建造重大节点的关键一步。三峡如东海上换流站是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如东东部黄沙洋海域,主要负责汇聚附近三个风电场共1100兆瓦的电能,转换为损耗更低的直流电后,通过海缆输送至陆上。该换流站上部模块为七层建筑,平面尺寸约89米*78米,高约44米,总重约2...
【关键词】振华重工,海上风电,直流输送
【海洋经济】我国规模最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完成(2020-10-16)
【摘要】 10月16日,海洋知圈讯,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以下简称“资源库项目”)建安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资源库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唐启升最早提出,项目从概念形成到落成竣工历时20余年。基因资源库主要建立海洋渔业生物DNA、RNA的分离、纯化、鉴定以及保存技术体系,收集和保存基因资源;细胞资源库建立渔业动物细胞系、胚胎干...
【关键词】海洋渔业,生物保藏,资源保护
【海洋经济】国内首只权威海洋经济主题股票指数正式发布(2020-10-16)
【摘要】 10月16日,中国日报网讯,10月14日,自然资源部与深交所共同举办“国证蓝色100指数”发布仪式暨“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和重大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国证蓝色100指数(简称:蓝色100,代码:980068)是国内首只权威海洋经济主题股票指数,由自然资源部海洋信息中心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公司在2020年5月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指数的基础上,联合研究编制的。蓝色100反映海洋经济领域上市公司运行态势,对打造我国海洋经济发...
【关键词】投融资,上市公司,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拉开帷幕(2020-10-15)
【摘要】 10月15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日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拉开帷幕。2020海洋经济博览会以“开放合作、共赢共享”为主题,包括展会、论坛、线上线下活动等内容,一大批代表全球前沿技术的国之重器和科研成果将纷纷亮相。同日,海博会宏观论坛——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也在深圳开幕,论坛将围绕“海洋经济不同领域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
【关键词】海博会,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
【海洋经济】《2020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2020-10-15)
【摘要】 10月15日,自然资源部讯,日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了《2020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数以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包含发展水平、发展成效和发展潜力三方面的29个三级指标。其中,发展水平主要反映海洋经济的规模、结构、效益和开放水平;发展成效主要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对民生改善的影响;发展潜力主要反映海洋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经测算,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34.3,比上年...
【关键词】海洋经济,平稳发展,实力增强
【海洋经济】启东中远海运海工M022 ANNA NERY FPSO上部模块项目开工(2020-10-14)
【摘要】 10月14日,中国船舶网讯,10月12日,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接M022 ANNA NERY FPSO上部模块项目在分段工区举行开工割板仪式。该M022模块项目总重约7000吨,包含M05油处理模块,M07水处理模块、M34闭排罐撬块、M40&41燃气轮机模块,计划于2021年7月底到8月中陆续交付。该项目从合同生效到完整性交付的总周期为12个月,生产建造周期约九个月。M022模块项目母船即为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正在改装的FPSO项目“猎鹰”轮。该轮经过18天...
【关键词】海工装备,项目开工,海工改装
【海洋经济】填补国际空白,哈工程团队成功研发“三合一”探海“神器”(2020-10-14)
【摘要】 10月14日,央广网讯,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李海森科研团队在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仪器专项支持下,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26研究所历经12年的共同技术攻关,取得了多元海底特性共点同步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发了国际上首款可同时探测海底地形、地貌与浅地层剖面,集三种功能于一身的探海“神器”——多元海底特性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装备,并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海洋勘测,国际先进水平,声学探测装备
【海洋经济】打破国外垄断,海上平台中国“芯”通过验收(2020-10-13)
【摘要】 10月13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中海油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三研究所联合研制的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组织的首个国家能源局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验收。海上平台用燃气轮机作为平台的“心脏”,其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高效性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和开发效益。
【关键词】能源装备,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
【海洋经济】专家热议空间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10-12)
【摘要】 10月1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办,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暨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34所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9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何宜军、航天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丽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研究员刘建强等分别作了题为《合成孔...
【关键词】空间海洋遥感,学科交叉融合,产品应用
【海洋经济】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揭牌(2020-10-12)
【摘要】 10月1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在广东省广州市揭牌,重点实验室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同期成立,并召开了重点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学术年会。会议期间,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特聘研究员、科研团队负责人和秘书分别受聘。在重点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听取重点实验室运行与发展工作报告、开放基金申报与评审情况,就开放基金资助规模与筹措渠道、科研...
【关键词】海洋探测,开放基金,科技创新
【海洋经济】招商工业完成首艘VLGC双燃料改造项目“双子座”轮(2020-10-10)
【摘要】 10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3日,全球首例以LPG作为主机清洁燃料的双燃料改造项目84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BW GEMINI(双子座)”轮在招商工业孖洲岛基地顺利完工出厂。BW LPG在8月30日发布公告称,为应对即将到来的IMO排放规定,计划将旗下12艘VLGC改造成为能够使用LPG作为燃料的双燃料船。BW LPG双燃料改造项目是全球首个以LPG作为主机清洁燃料的项目,招商工业最终获得这份改装订单。每艘船改造成本月900到100...
【关键词】IMO排放,VLGC,船舶修造
【海洋经济】全球最先进半潜式重吊生活平台从南通拖带出江(2020-10-10)
【摘要】 10月10日,龙de船人网讯,10月9日,在南通海事局海巡艇及6艘大马力拖轮的严密维护下,全球最先进半潜式重吊生活平台“CMHI-16301”缓缓离开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舾装码头,完成编队并开启拖航出江征程。该平台总长137.75米,型宽81.0米,型深12.0米,水面以上最大高度96.3米。本次拖带作业船舶编队总长度达399米,宽度达101米,吃水达10.5米,拖带宽度及作业难度双双刷新长江通航史以往记录。
【关键词】海工装备,拖带作业,信息化
【海洋经济】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成立(2020-10-09)
【摘要】 10月9日,中国海洋网讯,9月29日,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推进海参绿色养殖,推动建立海参产业全程追溯体系,引领产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营养的高品质海参产品,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在大连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会员代表及嘉宾、专家参加会议,并举办了海参产业高端论坛。
【关键词】绿色养殖,海参产业,转型升级
【海洋经济】台船建造台湾地区首艘大型风电安装起重船开工(2020-10-09)
【摘要】 10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30日,台湾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全回转大型起重船“Green Jade”号在台船高雄厂正式开工。该船为台船环海风电工程公司拥有,船长216.5米,船上可容纳160名船员,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配置废热回收节能设备,搭载4000吨等级大型起重机、DP3动态定位系统,可载运并执行重型单桩与套筒式基础及大型风机等安装工程作业。“Green Jade”号计划于2022年第四季度完工交船,随后将陆续投入海龙及中能离...
【关键词】离岸风电,风电安装,台船环海
【海洋经济】我国科学家首次完成深海采矿车与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2020-09-30)
【摘要】 9月30日,海洋知圈讯,9月28日,来自招商局工业集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及中天科技海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深海采矿联合实验团队共60人,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完成深海采矿车与载人潜水器的单船首次联合作业试验。深海采矿车采用履带行走的方式,确保采样机能适应海底崎岖不平的地形,通过破碎头破碎并剥离富钴结壳矿石,利用泵吸方式将矿石收集至料仓;在分析深海底富钴结壳物理特性...
【关键词】深海采矿,自主研制,国产设备,海洋勘测
【海洋经济】黄埔文冲建造中国首艘万吨级海巡船“海巡09”轮出坞(2020-09-30)
【摘要】 9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第一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海巡09”轮在文冲厂区成功出坞。“海巡09”轮由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的701研究所设计,是我国规模最大、装备先进、综合能力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海上执法公务船。该船总长165米,型宽20.6米,型深9.5米,设计吃水6.606米,设计排水量10700吨,设计装载状态下不低于25节,续航力在经济航速16节下不低于10000海里,在...
【关键词】深远海,装备先进,海上执法,海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