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引领世界文化创新生态(2025-06-26)
【摘要】 6月26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江苏盐城举行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暨《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会。榜单和《蓝皮书》聚焦行业新现象、新问题,研判新趋势,为中国网络文学再创精品、走向世界提供参考。《蓝皮书》提到,网文“出海”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突出亮点,中国网络文学正在引领世界文化创新生态。多部中国网络文学精品入藏海外著名图书馆,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剧目引发海...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文出海,IP生态
【文化传媒】长安的荔枝:古装剧创新叙事,展现小人物的历史光芒(2025-06-25)
【摘要】 06月25日,光明网讯,《长安的荔枝》作为近期热播的古装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以“荔枝腐坏时限”构建叙事节奏,展示荔枝运输过程及运输者困境,包括保鲜难题和官场制度难题。该剧突破传统古装剧叙事框架,展现人文切面。主人公李善德在专业领域有卓越才能,其角色创作融入现代职场思考,引发观众共鸣。剧中人物群像生动,视听表达上强化地域文化魅力,丰富视觉体验,深化文化内涵。该剧以小人物命运沉浮为切口,传递道德思考...
【关键词】长安的荔枝,古装剧,小人物叙事
【文化传媒】微视听文艺重构传统文化现代表达(2025-06-25)
【摘要】 06月25日,光明网讯,微视听文艺作为媒介社会发展中新近产生的重要文化现象,涵盖微短剧、微综艺等多种样态,通过全民共创、共赏、传播的方式深入社会生活,与多个领域形成紧密关联。在传统文化上,微视听文艺以记录式传播、创意式转化、互动式体验,丰富表达形式,重构传播生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通过海量作品搭建起多层次、多角度的传统文化传播网络,构建技术赋能、创意无限的新型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并从专...
【关键词】微视听文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文化传媒】西藏拉萨举行文创产品大赛,文创佳作绽放雪域文化魅力(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光明网文化讯,昨日,首届“圣地匠心·礼遇拉萨”拉萨游礼文创产品大赛决赛在拉萨举行。本次大赛由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设三大赛道,最终从1000余件参赛作品中筛选20件作品入围决赛,开展现场评选。大赛旨在通过创意设计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体系,使“拉萨游礼”成为展示拉萨形象的新名片。经过激烈角逐,“藏戏人物积木”等作品获奖。大赛落幕标志着“拉萨游礼”品牌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关键词】拉萨文创,非遗技艺,市场化转化
【文化传媒】第30届上海电视节拉开大幕并启动“白玉兰国际推广计划”(2025-06-24)
【摘要】 6月24日,光明网文化讯,第30届上海电视节2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大幕,并启动“白玉兰国际推广计划”。该计划旨在未来3年内搭建起中国视听内容与全球市场互通的“资源库”,助力中国视听内容实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涵盖五大类别,共征集到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部作品,纪录片报名数量增幅显著。演员奖项入围名单公布后引发网友热议。此外,本届电视节还通过多种渠道展播节目,...
【关键词】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推广计划,影视交流
【文化传媒】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亿元(2025-06-23)
【摘要】 6月23日,中新社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19日16时45分,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亿元。《碟中谍8:最终清算》《时间之子》等影片暂列票房前五名,其中动画影片表现抢眼。本周即将上映的《酱园弄·悬案》有望带动暑期档票房迎来小高峰。此外,三四线城市年轻观众占比突出的国产爱情电影《分手清单》票房走势喜人。截至目前,已有87部影片定档今年暑期档,类型丰富,可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
【关键词】暑期档,票房,动画影片
【文化传媒】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重庆大学召开(2025-06-23)
【摘要】 6月23日,中新网讯,6月20日至6月22日,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主题为“银幕上的抗战:战斗意志、民族精神、文化血脉”。本届年会邀请了超过百位来自国内外的电影史研究专家与学者,共同回顾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所留下的影像记忆,深入探讨电影如何承载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年会共收到261篇论文,最终选出93篇优秀论文进入年会宣读,青年学者比重占79.3%。此外,年会还为参会者准备了18部珍贵影片...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年会,抗战主题,学术交流
【文化传媒】“丑萌”文化引领新世代流行风潮(2025-06-20)
【摘要】 6月20日,中国经济网讯,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Z世代、α世代以其庞大群体和鲜明特质,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圈层文化,并开始影响世界文化业态。其中,“丑萌”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审美风潮,正逐渐成为新世代的独特标签。从LABUBU潮玩精灵的全球走红,到甘肃省博物馆文创“绿马”系列玩偶的火爆出圈,再到“淘宝丑东西大赛”和豆瓣“丑东西保护协会”小组的兴起,都体现了“丑萌”文化在新世代中的广泛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
【关键词】丑萌文化,新世代,流行风潮
【文化传媒】辽宁省发布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若干举措(2025-06-19)
【摘要】 6月19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等10多家单位共同制定的《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正式发布。根据举措,辽宁将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进“辽品出辽”行动、文旅自驾爱心驿站服务,并针对文体旅领域发放消费券。同时,鼓励A级以上旅游景区推出优惠活动,支持在线旅游企业推出平台补贴活动,并对组织省外、境外游客到省内旅游的旅行社给予相应奖励。此外,辽宁省...
【关键词】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
【文化传媒】“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展”在重庆开幕(2025-06-19)
【摘要】 6月19日,光明网讯,“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展”1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作为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首次联展,共呈现200余件展品,其中包括多件国宝级文物。展览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整窟复制了敦煌莫高窟和大足石刻的多个洞窟,并借助AI技术与交互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创新诠释石窟艺术中国化历程。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5日。此次“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
【关键词】敦煌,大足,石窟艺术,流变展
【文化传媒】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讯,6月17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江苏盐城发布《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过3300万部,全年新增作品200万部,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2024年主要网络文学平台营收规模约440亿元,网络文学年度新增各类改编授权数量总计约3万项。同时,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海外本土作者12万、海外本土创作作品50万部,海外本土生态逐渐形成。...
【关键词】网络文学,蓝皮书,海外影响力
【文化传媒】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成现象级文化事件,地域文化以趣味形式展现(2025-06-18)
【摘要】 6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讯,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正在举办,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这一足球赛事不仅因参与者为普通人而让足球回归纯粹,更因赛事带来的各种地域文化梗在网上掀起玩梗大赛,如“楚汉争霸”“早茶德比”“美食大战”等,这些文化梗超越了比赛胜负,成为地域文化狂欢。在足球赛事语境下,球队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球迷对各自家乡球队的支持延伸为对地域文化的宣扬与守护。“苏超”通过趣味解码地...
【关键词】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地域文化
【文化传媒】四川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2025-06-17)
【摘要】 6月17日,人民日报讯,四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11.19亿人次,入境游客229.30万人次,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游客体验,文创收入同比增长超1倍;成都东郊记忆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吸引潮流品牌首店入驻,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雅安推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体验项目,拓展“空中看川西”新视角...
【关键词】文旅融合,数字技术,产业链协同
【文化传媒】2025年加勒比文化体验活动在京举办(2025-06-17)
【摘要】 6月17日,中国经济网讯,由加勒比国家驻华使团主办的“2025年加勒比文化体验活动”于6月15日在北京朝阳区东岳广场举行。活动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美食分享、传统艺术展示及互动环节,生动呈现加勒比地区的文化遗产与热情活力。JD乐队以海地风情表演开场,呼啦圈比赛、狂欢节面具制作和雷鬼舞蹈秀等互动项目吸引大量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作为中加人文交流品牌项目,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本届在规模、内容及参与度上均创新高...
【关键词】文化交流,加勒比风情,人文互动
【文化传媒】七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光明日报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七个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包括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这些保护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遗保护
【文化传媒】安徽省首个水文化专项规划印发(2025-06-13)
【摘要】 6月13日,经济日报讯,安徽省水利厅近日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正式印发《安徽省水文化建设规划(2025—2030)》,这是安徽省首个水文化专项规划。规划聚焦长江、淮河、新安江、大运河四大载体,以城市为片区串联建设重点;系统推进顶层设计、遗产保护、工程融合、阐释研究、传播矩阵五大攻坚行动;重点培育“水韵江淮(水文化遗产)、水润江淮(水工程文化)、水育江淮(水科普 水哲理)、水美江淮(生态景观)、水耀江淮(...
【关键词】水文化规划,安徽省,江淮文化
【文化传媒】促进老年文化产业更好发展(2025-06-12)
【摘要】 6月12日,光明网讯,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老年人口精神文化消费潜力巨大,但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市场体系难以适应需求,存在基础设施、场地、经费等多方面问题和短板。为此,需加快老年文化产业发展的硬件体系建设,如打造综合性社区文化服务场景,改造或新建文化活动场所等。同时,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如建立老年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发展老年文化事业,引导社会...
【关键词】老年文化,消费潜能,硬件体系
【文化传媒】浙江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2025-06-12)
【摘要】 6月12日,光明网讯,2024年,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一年来,浙江深入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遴选发布110个培育项目,统筹推出多项标志性成果,其中1项成果被《科学》杂志录用,1项成果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浙江省戏曲曲牌抢救工程规模大,如今《浙江省戏曲音乐曲牌数据库》正式上线。此外,浙江图书馆组织实施“文澜重光”书阁一体展陈项目,重现文澜阁与《...
【关键词】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数字化图谱
【文化传媒】数字戏剧:拓展剧场物理空间中的“最优选座位”(2025-06-11)
【摘要】 06月11日,光明网讯,传统剧场中好座位资源稀缺,如今数字戏剧为打破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能。它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拓展了剧场物理空间中“最优选座位”的概念,塑造了沉浸式体验、个性化视角与多维感知的融合观演享受。数字戏剧全面升级了传统剧场的舞台机械与声光电技术,强化乃至重塑了演艺的沉浸感和视听体验,如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等作品提升了多媒体视觉效果。同时,数智技术打破了镜框式舞台的限制...
【关键词】数字戏剧,感官升级,虚实协同
【文化传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构建美丽中国文化景观轴线(2025-06-11)
【摘要】 06月11日,光明网讯,2021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2025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规划范围涵盖13个省(区、市),将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创新文旅融合,加快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规划提出打造美丽中国文化景观轴线,构建沿江旅游城市联盟,形成主轴引领、七大文化片区联动的总体布局。长江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旅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旅游线路,并推动长江文旅名片走...
【关键词】长江文化,景观轴线,黄金旅游带
【文化传媒】广西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览(2025-06-10)
【摘要】 06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联合南宁市国家档案馆于6月9日国际档案日推出《“民族瑰宝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首次系统建立“刘三姐”文化档案。展览分为5大板块,展出300余份档案文献,包括彩调剧《刘三姐》第一方案原稿、1960年越南胡志明主席观剧合影等近百件首次公开的珍贵史料,全面梳理刘三姐文化从民间传说到现代文化品牌的发展历程。现场还举行了档案捐赠仪式,获赠彩调剧封笔手稿、傅锦...
【关键词】刘三姐,文化档案,非遗保护
【文化传媒】现象级“苏超”为文旅消费拉活促新(2025-06-10)
【摘要】 06月10日,中国青年报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因其独特的城市文化互动和全民参与热度,成为现象级体育IP,显著拉动文旅消费。联赛覆盖13座城市,南京队由西班牙籍青训教练何塞执教,其校园足球与职业青训联动模式引发关注。南通队凭借珂缔缘俱乐部十年青训积累暂列积分榜首。赛事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城市梗文化”,吸引全国观众,端午节期间6个主场城市文旅消费增长率达15%。南京大学专家指出,“苏超”已超越体...
【关键词】苏超联赛,文旅消费,足球青训
【文化传媒】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25-06-09)
【摘要】 6月9日,光明网讯,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公共美术馆、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文博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等在从业人员、活动数量、观众人次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关键词】文旅发展,统计公报,艺术表演
【文化传媒】“票根经济”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2025-06-09)
【摘要】 6月9日,光明网讯,今年端午假期,天津、河南洛阳等地通过推出特色活动,游客可凭票根享受餐饮、购物、景区门票等专属优惠,“票根经济”正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所谓“票根经济”,是指消费者凭借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享受折扣等权益,形成消费链延伸。平台数据显示,一张门票平均带动相当于门票价格1.5至2倍的二次消费。“票根经济”的兴起,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同时承载着经济凭证、文化符号和互...
【关键词】票根经济,文旅消费,消费升级
【文化传媒】2025光影演艺产业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2025-06-06)
【摘要】 6月6日,光明网文化频道讯,5月28日,“2025光影演艺产业大会”在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期间成功举办。大会以“和光同程·洞见美好”为主题,汇集了文旅演艺导演、编剧、制作人等300余人,共同探讨光影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趋势。大会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等形式,深入剖析了光影演艺在夜游经济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动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与会嘉宾强调,光影演艺需深耕在地文化,挖掘文化DNA,通过现代...
【关键词】光影演艺,产业创新,夜游经济
【文化传媒】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免费试开放(2025-06-06)
【摘要】 6月6日,光明网讯,6月5日,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试开放。该馆是洛阳市“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219亩,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博物馆以汉魏时期历史文化为核心,荟萃1000余件精美文物,全方位展现汉魏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魏晋南北朝时期世界最大都市的文明盛况。游客在博物馆内可以参观游览,深入了解汉魏时期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汉魏洛阳,遗址博物馆,免费开放
【文化传媒】山东青岛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6-05)
【摘要】 6月05日,光明日报讯,青岛以打造重工业电影基地为目标,不断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推动影视产业集群化,融合延伸影视产业链。青岛素有“天然摄影棚”美誉,近年来更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影视工业化制作基地”,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建立标志着青岛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青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供给,推动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布政策扶持影视创作生产,吸引了一批影视产业项目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影视...
【关键词】青岛,影视产业,电影之都
【文化传媒】首博展出“峇峇娘惹的世界”,中新开启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2025-06-05)
【摘要】 6月05日,光明日报讯,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带观众走进了峇峇娘惹的世界。峇峇娘惹是自明清时起,移居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移民与当地原住民通婚形成的混血后裔社群。展览现场,观众可以通过香料展示柜闻到娘惹菜常用的香料独特风味,感受中华烹饪技艺与东南亚物产香料碰撞的结晶。展柜中陈列的娘惹瓷、缀满精美刺绣的“可峇雅”服装、娘惹配饰等,均体现了峇峇娘惹...
【关键词】首博,峇峇娘惹文化展,文化交融
【文化传媒】文艺出海,用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2025-06-04)
【摘要】 6月4日,光明网讯,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原创舞剧《咏春》领衔的演艺出海推介舞台赢得全球观众喝彩。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艺精品实现“破圈”传播,如《流浪地球2》《哪吒2》《黑神话:悟空》《三体》等,成为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文艺出海要在传承中创新,发扬进取精神,同时关注人类共通情感的深层共鸣,将“写人民”与“人民写”贯通融合,展示一个可信、可爱、可...
【关键词】文艺出海,中华文化,深层共鸣
【文化传媒】北京汽水音乐节,文旅融合新标杆(2025-06-04)
【摘要】 6月4日,光明网讯,端午假期,北京世园公园飞行营地迎来“北京汽水音乐节”,24组音乐人轮番献艺,为乐迷献上夏日盛宴。延庆区多部门通力协作,从餐饮、交通、医疗到安全保障,全方位保障活动顺利进行。音乐节现场设置多元舞台与沉浸体验区,创意歌词立牌成为热门打卡点。餐饮服务融合传统京味与创意菜品,满足不同口味需求。交通保障高效有力,免费接驳大巴循环发车,出租车、网约车待命充足。医疗保障专业及时,为乐迷健康安...
【关键词】汽水音乐节,文旅融合,消费活力
【文化传媒】数字时代加剧艺术行业“头部集中”现象(2025-06-03)
【摘要】 6月3日,中国经济网讯,数字时代网络传播与社交媒体发达,看似为艺术行业带来更多机会,实则加剧资源和注意力向“头部”集中。这种现象表现为资源、话语权和社会关注度高度集中到少数头部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身上,影响艺术创作、传播、收藏、消费等环节,加剧艺术生态不平等,抑制多样性和创新性。在数字技术推动下,“马太效应”进一步放大,头部艺术机构与艺术家获更多曝光与展示机会,而大量艺术机构与艺术家难以被看到。大型...
【关键词】头部集中,艺术行业,数字时代
【文化传媒】“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正式上线(2025-06-03)
【摘要】 6月3日,光明网讯,5月31日“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正式上线发布,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藏经洞文物全面呈现、解读和共享。该平台在中国各级政府支持及多国公私收藏机构配合下,由敦煌研究院借助数字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建设。它录入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目录74651条,发布经卷9900多卷、图像60700多幅,经卷内容识别达840多万字。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经卷文字自动识别并人机协同审核校正标注结果,整合流失海外敦煌...
【关键词】数字藏经洞,敦煌文物,数字化技术
【文化传媒】《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2025-05-30)
【摘要】 5月30日,中国经济网讯,昨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3—2024)》。《报告》对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比较,指出北京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呈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特点,助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质增效。北京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的引导与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夯实科技基础,聚集众多头部企业。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日益...
【关键词】文化科技,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技术
【文化传媒】5月份电影总票房突破15亿元,暑期档竞争或更激烈(2025-05-30)
【摘要】 5月30日,中国经济网讯,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16时,5月份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15亿元,但相比去年同期减少48%,主要原因在于五一档新片整体表现不佳及缺乏大制作高口碑电影。好莱坞引进电影票房不佳,部分影片在中国市场遭遇水土不服。即将到来的端午档,引进片《碟中谍8》或有望实现突围。随着暑期档临近,票房竞争或越发激烈,目前已有52部影片定档暑期档,其中动画电影达到10部,多部动画电影的主要出品方名单中...
【关键词】电影票房,动画电影,暑期档
【文化传媒】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2025-05-29)
【摘要】 5月29日,新浪网讯,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会人士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繁荣文艺创作”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论坛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需通过改革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同时,...
【关键词】文化强国,改革创新,文化活力
【文化传媒】数字技术让龙门石窟“芳华永驻”(2025-05-28)
【摘要】 05月28日,光明日报讯,龙门石窟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通过数字化实践实现了文化遗产的“青春永驻”、流散国宝的“回家”以及文物的“活起来”。一方面,运用科技手段复原文物本貌,建立“数字化档案”,为文物研究提供更广阔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数据聚合”方式,使流散海外的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等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此外,龙门石窟还利用数字技术推出创意动画,实现文物的虚拟修复及色彩...
【关键词】数字技术,龙门石窟,文物活化
【文化传媒】文旅融合带来戏剧热潮,濒危剧种获新发展机遇(2025-05-28)
【摘要】 05月28日,光明日报讯,近年来,文旅融合带来新的戏剧热潮,“好故事+好风景”成为文化体验新方式。与地方语言、习俗等密切关联的濒危剧种,契合文旅融合潮流,获得新发展机遇。濒危剧种多为地方小剧种,承载独特地域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通过嵌入景区、文旅活动等多重文旅空间,濒危剧种演出范围扩大,观众规模增加,有力促进了剧种传承发展。如布依戏在兴义市峰林布依景区驻场演出,吸引众多游客观看。此外,诸多戏剧节、艺...
【关键词】文旅融合,濒危剧种,新型传播
【文化传媒】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将亮相第九届非遗节(2025-05-27)
【摘要】 05月27日,光明日报讯,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等共同主办,汇聚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全面展示我国非遗保护成果。活动包括开幕式行进式展演、国际非遗美食周、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等。其中,国际非遗美食周将集结8个“世界美食之都”的特色美食与70余项国内饮食类非遗项目;科技板块则通过VR、游戏等形式,让观众体验非遗与现代...
【关键词】非遗节,文化传承,科技赋能
【文化传媒】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携哪吒主题版本展与文创精品惊艳亮相文博会(2025-05-27)
【摘要】 5月27日,gmw讯,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集体亮相,成为展会亮点。中央总馆推出“哪吒闹海——中国国家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展出90余件古籍善本、连环画等展品,并展示百余种文创产品,包括《西楼苏帖》等古籍珍品和手作工艺品。西安分馆以“陕西金石版本专题展”为主题,展出金石拓片、碑刻及40余件文创产品。杭州分馆聚焦“江南文化,风雅宋韵”,展示戴敦邦《白蛇传》手稿等江南美学作品。广...
【关键词】国家版本馆,哪吒主题,文创精品
【文化传媒】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开幕(2025-05-23)
【摘要】 5月23日,光明日报讯,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展期5天,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吸引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国际化占比达20%,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展会设8大展馆,总面积16万平方米,包括文化产业综合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等综合馆,以及国际文化贸易展、非遗?工艺美术展等专业馆。...
【关键词】文博会,文化创新,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