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能源成为中美经贸合作重头戏,石油领域有待推进(2015-09-23)
【摘要】 9月23日,中国石油报消息,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目前,中美两国已在能源领域取得实质性合作成果,未来合作空间巨大。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却乏善可陈。分析认为,由于石油对中美经济、环境与安全决策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其资源获取及运输的咽喉要道也因此被赋予了地缘政治方面的考量。鉴于此,双方在资源供应、石油贸易、对外投资、环境保护乃...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O2O平台落户长沙(2015-09-21)
【摘要】 9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消息,9月19日,长沙高新区与新奥集团签署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液化天然气全产业链电商服务平台好气网同步上线,标志着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O2O平台正式落户长沙。据悉,新奥能源自主创新的泛能网也将进驻长沙。未来,泛能网将融合能源网、智能控制网和计算机“云”服务,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统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等多种能源,全面整合能源资源,实现不同能源的优势互补与...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俄原油管道二线计划2017年建成投产(2015-09-17)
【摘要】 9月17日,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16日在上海表示,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项目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产,以满足2018年俄罗斯原油每年增供1500万吨的需要。据透露,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今年8月获得中石油批复,计划2017年10月建成投产。作为中国四大国际能源战略通道之一的中俄一线原油管道已于2011年投入运行,截至9月15日,该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719天,累计输送俄罗斯...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低油价持续压制LNG产业发展,市场仍有较大空间(2015-09-17)
【摘要】 9月17日,中国燃气网消息,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LNG)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中国LNG产业在2010~2013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到2014年下半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国际油价的影响,加之LPG等替代能源对天然气市场的冲击,LNG的经济性几近丧失,终端利用发展又导致了LNG供过于求的矛盾不断加深。市场格局的显著变化使LNG产业链企业苦不堪言,大量的投资及存量资产甚至出现了闲置的尴尬局面。不过,LNG作为世界公认...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投产(2015-09-14)
【摘要】 9月14日,光明日报消息,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日前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并产出了优质油品。这一项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和陕西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全球第一套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也是我国煤洁净利用技术产业化的里程碑。项目位于榆林榆横煤化学工业区,总投资164亿元,原煤年用量500万吨。项目达产达效后,年产油...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望提速发展(2015-09-11)
【摘要】 9月11日,生意社消息,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起步较早,但受限于气源紧张的现实背景和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种种困难,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一直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新建项目多为肩负一定政治任务的示范工程,而这其中仍不乏“僵尸”项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李英华近日表示,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推进、电改后并网条件的逐步放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将有望得到提速发展。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李寿生:预计十三五每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10亿吨(2015-09-10)
【摘要】 9月10日,新浪财经消息,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天然气保障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投入,加快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立足于常规,发展非常规,实现原油天然气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初步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0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一千亿立方米。到2020年十三五结束的时候,我们国内原...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前8月原油进口增长9.8%(2015-09-09)
【摘要】 9月9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海关总署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8个月,中国原油进口2.21亿吨,同比上升9.8%。与此同时,原油进口均价下跌45.3%。在中国整体进口同期以14.6%的速度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原油进口呈逆向增长。对此,有日媒报道称,截至7月底,中国原油进口量正在逼近美国。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的前景越来越带有现实意味。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目前正处于筑底阶段。而随着...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我国页岩气开发整体推进缓慢(2015-09-07)
【摘要】 9月7日,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顶层设计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输气管网建设滞后等因素,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虽然在涪陵页岩气田取得“点上突破”,但从整体来看推进仍十分缓慢。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对于作为新矿种的页岩气,国家应以改革的思维将其作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强化顶层设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参与勘探开发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攻关,完善管网体系,...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制造首座自升式天然气压缩平台(2015-08-31)
【摘要】 8月31日,新华网消息,中墨合作双方近日在上海宣布,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全球首座自升式天然气压缩平台9月初将由山东龙口离港运往墨西哥,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据介绍,这座自升式天然气压缩平台总投资2.3亿美元,每年可压缩天然气超过两亿立方英尺,集成了当今世界海洋工程领域的一系列尖端技术和设备,可有效帮助墨西哥湾的坎塔雷尔油田天然气的开采和回收,减轻环境影响。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油价直冲底部,石油产业面临新考验(2015-08-27)
【摘要】 8月27日,新华网消息,继上周五跌破每桶40美元关口后,国际油价8月24日再度大幅下挫,刷新了2009年2月以来的低点。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因此大规模跌停,显示出本轮国际油价下挫的破坏力。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石油企业资本开支虽然并不完全与国际油价同步,但其眼下的缩减趋势已难以改变。国内石油产业将面临新一轮考验:成本较高的产能及其周边产业将首先受到冲击;而炼化行业却因为进口原油价格显著走低,预计将在产业成本缩减趋...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再生变数,价格是中俄博弈焦点(2015-08-26)
【摘要】 8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消息,由于中国对燃料需求下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无限期推迟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原称“阿尔泰线”)天然气管道合同。业内专家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合作双方在价格方面出现了分歧。不过,分析认为,价格谈不拢只是一时的困扰,这对双方合作的意向的影响甚微,预计随着双方谈判的继续进行,西线项目仍会恢复,至于已...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7月末原油库存环比增长1.05%(2015-08-26)
【摘要】 8月26日,新华网消息,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发布的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7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增长1.05%,汽柴煤库存环比上升3.16%。其中,汽油库存环比微增0.22%,柴油库存大幅增长5.85%,煤油库存下降1.5%。原油方面,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原油净进口为3038万吨,环比小幅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原油产量为1810万吨,环比基本不变。消耗方面, 7月份原油加工量为4354万吨,基本持平于上月。综合统计,...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我国海上首口深水高温高压探井完钻(2015-08-24)
【摘要】 8月24日,人民日报消息,由“海洋石油981”承钻的我国首口深水高温高压探井——陵水25-1S-1井顺利完钻。这口井是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继去年在南海发现我国首个储量超千亿方自营深水大气田陵水17-2后,在南海的又一口重要探井,以进一步探明南海天然气储量。该井同时面临深水、高温、高压等多重钻探难题,而深水、高温、高压,是长期困扰着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世界级难题。该井顺利完钻,表明我国已攻克系列难题,这...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2015-08-24)
【摘要】 8月24日,经济参考报消息,日前召开的2015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兰州论坛传出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据了解,中国陆上油气管道包括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约2.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1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约7.6万公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圣柱称,这些管道形成了中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造福民生的...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低油价东风吹来民资储油良机,原油储备提速(2015-08-21)
【摘要】 8月21日,生意社消息,近来全球油价的持续走跌,大大刺激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原油用于战略储备的步伐,不过原油储备的加速却遭遇到国家战略储备能力不足的尴尬。面对我国石油储备能力不足的现状,让民企参与补充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已成共识。业内人士认为,构建多元化的原油储备体系是油气改革的重要方面,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还需要建立激励企业主动收储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2015-08-19)
【摘要】 8月19日,新华网消息,18日召开的2015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兰州论坛传出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据了解,中国陆上油气管道包括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约2.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1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约7.6万公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圣柱表示,这些管道形成了中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造福民生的能...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天然气供需格局逆转,气价10月迎下调预期(2015-08-18)
【摘要】 8月18日,中国经济网消息,进入8月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经研究天然气价格的下调方案,调价有望在10月1日实施,但具体的调价幅度还在商讨中。这将是国内天然气价格在2015年的第二次下调,此前的4月1日,发改委将增量气的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价格提高0.04元,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实现并轨。分析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低迷的环境下,价格高企和政府定价带给天然气行业的弊端愈发显现,定价机制改...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上半年国内油气开采利润暴降近七成(2015-08-17)
【摘要】 8月17日,经济参考报消息,上半年,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利润总额628.9亿元,同比下降达68.7%。不容乐观的是,国际油价的低位运行有可能常态化,在此之下,企业纷纷“捂紧腰包”,尤其是缩减上游投资。据了解,上半年石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只有2.6%,创下历史最低记录。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3年来首次下降,同比增速为-6.5%,炼油业投资仅同比增长-6.6%,出现自2010年以来的首降。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原油储备遭遇“低价尴尬”(2015-08-17)
【摘要】 8月17日,中国证券报消息,最近国际油价连续走低,一度刷新6年来新低,中国作为原油进口和消费大国,却面临“低价尴尬”。业内人士表示,石油战略储备对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即将上市的上海原油期货在交割方面亦有实际意义,应抓住当前“低油价”机遇,加快原油储备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石油储备能力。分析认为,战略储备需求刺激下,原油进口很大可能保持增长,但并不会加速,原因在于实际需求比较疲弱。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或倒逼气价改革提上日程(2015-08-11)
【摘要】 8月11日,人民网消息,今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油价不断下跌,我国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相比在工业、车用领域的经济性能越来越低,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进口2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3%;上半年产量为6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9%;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906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2.1%。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天然气现有市场需求提升空间不大,但这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赢得了空间,或倒...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2015年下半年天然气调价概率大,对消费量影响有限(2015-08-10)
【摘要】 8月10日,搜狐财经消息,继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非居民用气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后,近期市场关于天然气价格调整的预期再度强烈。分析认为,随着国际原油大幅走跌,国内成品油价也即将迎来“五连跌”;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燃料油等能源的替代性减弱,天然气消费增速出现放缓,其市场价格或将下调。若气价下调,将首先利好天然气下游产业的发展,对天然气工业、发电、车船交通、城市燃气等企业都将形成一定利好,但对...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天然气需求疲软,下半年将可能恢复(2015-08-03)
【摘要】 8月3日,经济日报报道,二季度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速只有0.5%,而且前五个月的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速也仅有6.4%,罕见地没有保持双位数增长,这意味着国内天然气需求不旺。分析认为,4月份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后,天然气定价基本理顺,下半年还可能会有一次天然气价格下调,届时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而被抑制的天然气需求将会恢复,再加上各地空气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的优势将推动需求增加。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63亿吨,同比增长7.5%(2015-07-31)
【摘要】 7月3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截止6月底,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63亿吨,同比增长7.5%。按进口总量排名,主要来源国分别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其中,俄罗斯原油进口同比增幅最大,为26.58%。截止6月底,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液化天然气951万吨,同比降低3.89%。按进口总量排名,液化天然气主要来源国分别为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累计进口管道天然气123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82%。按进口总量排...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天然气需求疲软,中俄西线天然气项目推迟(2015-07-30)
【摘要】 7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015年以来,国际上的进口天然气价格暴跌,中俄两国企业对天然气西线的价格却有极大分歧,加之中国天然气需求疲软,在此背景下,据多位石油央企人士证实,中俄西线天然气项目被推迟。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产量6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天然气进口量293亿立方米,增长3.5%;天然气消费量906亿立方米,增长2.1%,这是2000年后,中国最慢的天然气增长时代。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西气东输管道累计输送天然气超2600亿立方米(2015-07-29)
【摘要】 7月29日,新疆日报消息,截至目前,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运营的西气东输三条管道(西段)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2600亿立方米。市场区域发展到甘肃、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15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据悉,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通过中卫、靖边、甘塘等枢纽站实现了国内外资源的联网,为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西一、二、三线联合运行输量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对应标煤0.66亿吨,减...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山东蓬莱:民用液化气价格持续走低(2015-07-24)
【摘要】 7月24日,生意社消息,据山东省蓬莱市物价局价格监测,2015年以来,受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的影响,国内民用液化气价格持续走低。据监测,蓬莱市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由年初的8.33元/kg,经过多次下调已降至目前6.10元/kg,降幅为26.77%。按目前价格计算,当前居民年平均购气成本为1024.80元,比2014年可节省费用374.64元。民用液化石油气出现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受近期国际原油低价位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价格持续低迷,外资退出中国页岩气市场(2015-07-23)
【摘要】 7月23日,北京商报消息,康菲石油日前表示,已经停止与中石油在内江地区与中石化在綦江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合作,目前在中国没有正在勘探的项目。此前,美国中型石油公司阿纳达科石油、阿美拉达赫斯等已经宣布退出中国页岩气上游产业。而壳牌、雪佛龙等也曾传出在华页岩气项目受阻的消息。业内认为,由于不看好未来前景,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勘探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国际石油巨头们正加速撤离中国页岩气市场。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霍尼韦尔助华改善液化天然气管线运行(2015-07-23)
【摘要】 7月23日,中新财经消息,霍尼韦尔近日宣布其技术将应用于中国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帮助其改善长距离高压管线的运行。作为中石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战略项目,广西液化天然气管线建设在优化中国能源结构以及满足广西地区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方面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此工程预计于2015年年底竣工,届时将实现每年8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运输,投产后,其将与中亚管线-西气东输二线对接。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陕天然气管线配套产业联盟成立(2015-07-22)
【摘要】 7月22日,中国证券报消息,包括陕鼓集团、延长石油、陕天然气、中航工业西航等在内的16家公司组成的陕西省天然气管线配套产业联盟于当日正式成立,旨在充分发挥陕西长输管道装备制造和建设施工企业的优势,推进陕西天然气管线配套产业发展。据预测,如果联盟企业全面参与国内外天然气项目,未来十年将实现天然气管线配套产业产值500亿元左右。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上市公司陕鼓动力、延长建化、陕天然气和中航动力有望从中受益。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涪陵页岩气田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2015-07-17)
【摘要】 7月17日,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等单位近日透露,近期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压裂、储层改造、带压作业等一系列关键装备陆续实现国产化,摆脱了被国外厂商在装备价格上“卡脖子”的境遇。分析认为,在涪陵页岩气开发中,装备投入约占投资总额的25%,相关装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页岩气开发成本,为页岩气低成本和规模化开发创造了新的动力。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石油战略储备借“低价时段”提速(2015-07-16)
【摘要】 7月16日,证券日报消息,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我国6月份原油进口同比增27%,再次成为最大原油进口国,而原油进口金额却大降超四成。分析师表示,原油进口量大涨的原因是位于青岛的二期原油战略储备库开始注油,大大提振了需求。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较高,低油价时期,我国正在加速石油战略储备。分析认为,油价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第三季度或难翻身,低油价特征仍将继续,而第三季度原油单月进口量仍有机会再创新高。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同比降逾45%(2015-07-15)
【摘要】 7月15日,期货日报消息,与以往动辄每桶百美元的高油价时代相比,今年以来每桶四五十美元的国际油价令我国原油进口成本大幅下降。海关总署的进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1.6337亿吨,同比增长7.49%;原油进口金额为1770.9亿元,同比减少41.72%。从进口单价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单价约为每吨2599.2元,而去年同期进口单价约为4794.2元,同比下降45.8%。正是受益于几乎“腰斩”的国际油价,今年以来,炼油板块...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再成全球原油最大买家(2015-07-14)
【摘要】 7月14日,财经网消息,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六月重点商品报告显示,当月中国原油进口量2949万吨,折合720万桶/天。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美国7月份各周原油进口量最高仅为716.5万桶/天,显示中国又重新夺回全球原油最大买家的席次。在中国领导人极力推动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督促下,中国大幅增加石油进口量;同时,原油价格的持续低迷也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悉,今年四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原油进口国,不过,由于...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向好(2015-07-13)
【摘要】 7月13日,国际商报消息,当前随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萎靡以及油气价格剧烈波动,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能源供应格局变化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实现了天然气存量气和增量气的价格并轨,更于近日拉开了天然气电子交易的序幕。7月1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展开试运营,管道天然气现货挂牌、液化天然气现货挂牌两种交易品种同时推出,并有交易达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极为深...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中国6月原油进口同比大涨27%(2015-07-13)
【摘要】 7月13日,生意社消息,继5月同比大幅下滑11%后,中国6月原油进口快速回升,同比大涨27%,达2949万吨。整个上半年来看,原油进口量同比上涨7%。报道称,中国进口原油量增加主要因为位于青岛的二期战略储备库开始注油。石油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正在趁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而增加石油进口以增强石油储备。按中国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的规模静态计算,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9天,商业原油储备可用13.8天,全国原油储备的静态能...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上海实现燃气全天然气化,年供应量超过70亿立方米(2015-07-08)
【摘要】 7月8日,中国环境报消息,上海市最后一家人工煤气用户近日完成了天然气转换,这意味着使用了150年的人工煤气就此告别上海,实现城市燃气全天然气化。截至2015年6月,上海市累计完成了350万户人工煤气用户的天然气转换工作,并发展了200多万户天然气新用户,使全市天然气用户数达到620万户。目前,上海市天然气年供应量已超过70亿立方米,占全市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1%,率先实现国家2020年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成品油价将开启调价窗口,或经历年内第5次下调(2015-07-06)
【摘要】 7月6日,北京商报消息,国内成品油价7日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根据分析机构预测,此次调价,成品油价格预计会小幅下调,如果预测准确,这也是自6月9日之后,近一个月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二次下调,同时也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年以来的第五次下调。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伊朗核谈判、希腊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盘整走势,加之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产量持续上升,原油供应过剩局面未...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新疆已探明石油储量56亿吨,均位居全国首位(2015-07-06)
【摘要】 7月6日,人民日报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编制发布的《新疆能源年度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底,新疆已探明石油储量5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首位。2014年石油石化工业总产值达到3852.44亿元,比2009年增长96%。据悉,新疆能源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新疆石油和化工行业已培育发展上市公司9家,多数大中型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和节能中心。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实现网上公开交易(2015-07-03)
【摘要】 7月3日,新华网消息,随着我国首单管道天然气现货交易的诞生,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7月1日宣告投入试运行。这意味着,我国重要资源产品之一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日后形成天然气市场的“中国价格”奠定了基础。据悉,目前该交易中心投入试运行的主要有管道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两个现货品种,未来还将推出LNG接收站接转能力的交易,三大石油公司全面实现了网上公开销售液化天然气现货也是首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