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欧盟开启征收“碳关税”过渡期,对中国外贸影响几何(2023-09)
【摘要】 日前,欧盟委员会对外公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该细则从今年10月1日起生效,一直持续到2025年底,2026年正式起征,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实施。至此,全球首个碳进口税即将落地,CBAM也成为全球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是什么?该机制是指某些商品在生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商品进入欧盟关境时,需要向欧盟额外支付一笔款项,其数额与商品制造...
【关键词】碳关税,欧盟,外贸
【经验借鉴】首个碳中和亚运会来了(2023-09)
【摘要】 9月23日,杭州亚运会正式开幕,精彩纷呈的开幕式刚刚结束,杭州力争办成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国际级的大型赛事,杭州2022年亚运会提出“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承诺,为实现“绿色、低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杭州2022年亚运会建设处处彰显出“零碳办赛”的绿色低碳理念,打造出亚运会建设“零碳”办赛的“杭州样板”
【关键词】碳中和,亚运会,零碳办赛
【经验借鉴】安徽:发力绿色低碳新赛道,跑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2023-09)
【摘要】 近日,走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引江济淮安置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见不到尘土飞扬、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干净的施工现场,以及整洁大气的围挡。在施工现场主出入口及车辆冲洗平台处,还设置了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提升了扬尘监管和治理效能,全力守护“安徽蓝”。从“绿色工地”到“全过程绿色建造”再到“零碳建设”,近年来,为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安徽省聚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这一新赛...
【关键词】绿色低碳,建筑,零碳建设
【经验借鉴】全国首条零碳高速具备通车条件(2023-09)
【摘要】 8月29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济南绕城东二环至长深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济潍高速公路全长161.9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六车道,概算投资421.35亿元,是全国首条零碳高速、山东省首条新建智慧高速,也是全国首条面向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高速公路。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智慧高速建设试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名单,荣获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冠名、省交通运输科技示...
【关键词】双碳,零碳高速,绿色节能
【权威观点】林业碳汇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2023-08)
【摘要】 近日,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指出符合规定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应当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有利于减碳增汇的领域,能够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实现温室气体的清除。这为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提供了支撑,也为林业碳汇纳入全国碳市场提供了重大机遇。
【关键词】林业碳汇,碳市场,碳交易
【权威观点】碳价和碳市场发展是碳中和的重要环节(2023-08)
【摘要】 全国碳市场启动至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无论从履约情况、价格水平还是参与程度来看,过去两年碳市场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已经有所展现。然而,2022年碳市场的交易额却明显低于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半年的交易额,当前碳市场也存在交易量不足、交易意愿不强烈的情况。综合现状,作者提出进一步发展中国碳市场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双碳,碳市场,碳价
【经验借鉴】“三改联动”:激发煤电绿色低碳发展新活力(2023-08)
【摘要】 来自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省发电总量达1767.29亿千瓦时。其中,燃煤机组发电1279.47亿千瓦时,占比72.39%。这充分表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承担着全国能源保供重任的山西来说,更是如此。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一环。“双碳”目标下,我国进一步提出要将煤电机组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
【关键词】煤电,能源革命,清洁能源
【权威观点】发改委能源所田智宇: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引导汽车消费绿色升级(2023-07)
【摘要】 新能源汽车消费是我国内需增长的新亮点,对减少交通领域污染物排放、促进高质量碳达峰、降低石油进口依赖、支撑建设全球汽车强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到28.3%以上,大幅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0.0%相比,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年初甚至出现罕见下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
【关键词】双碳,新能源汽车,绿色消费
【权威观点】生态环境部李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共赴可持续美好未来(2023-07)
【摘要】 7月17日,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从北京转场上海,在浦东隆重举办主题为“ESG引领绿色时代,共赴可持续未来”的论坛。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展望了下一阶段推进ESG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同时为企业如何开展ESG工作提出建议。李高指出,引导企业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系统性响应,积极践行ESG理念...
【关键词】双碳,气候变化,ESG
【权威观点】国家发改委: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2023-07)
【摘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其中提及,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实施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严格大型公建、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耗,减少公共机构能源浪费。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严把新上项目能效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关键词】节能,提高能效,绿色转型
【经验借鉴】全球运营碳中和远景的“五新”愿景(2023-07)
【摘要】 在6月11日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碳博会)”上,远景发布《2023年远景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宣布已经成功实现2022年运营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球最早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科技企业之一。如果说实现运营碳中和是“从0到1”,那么全价值链碳中和可称作“从1到100”,而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实现零碳转型则是“从100到10000+”。对于远景而言,后者才是真正的战场。
【关键词】碳中和,碳管理,零碳产业
【权威观点】碳中和将为中国创造新的发展奇迹,而强大的政企合作关系至关重要(2023-06)
【摘要】 自从中国宣布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在过去的三年里,人们对于是优先考虑经济增长还是气候行动一直争论不休。然而,很少有人深究长期价值与短期损失的关系。更少有人讨论,中国的气候承诺将如何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范式当中根植的传统价值观。朱民表示:碳中和本身就是驱动中国发展的最大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这一承诺使得中国能够继续保持过去四十年来的发展势头,实现又一个“发展奇迹”。而想要...
【关键词】碳中和,政企合作,范式转变
【权威观点】院士杜祥琬: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实现高质量碳达峰和如期碳中和(2023-06)
【摘要】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社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 产业支撑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作“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的思考”主旨报告,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八大抓手。杜祥琬认为,通过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达峰的原则,鼓励已达峰地区...
【关键词】碳中和,清洁能源,电气化
【权威观点】国家能源局局长: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电力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2023-06)
【摘要】 6月1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中国电力报》发表署名文章《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电力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要着眼未来、超前谋划,完善电力行业安全降碳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和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加强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筑引领全球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优势和装备基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确保电力行业双碳目标如期、安全完成。
【关键词】双碳,电力,能源革命
【权威观点】关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碳汇的思考(2023-06)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力所在,这方面要做好科学测算,制定可行方案,采取有...
【关键词】双碳,农业碳汇,森林碳汇
【权威观点】协鑫朱共山:碳中和催生“硅基能源”取代“碳基能源”的革命(2023-06)
【摘要】 5月23日,万众瞩目的第十六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光伏业界的各位大咖在此聚首,共话全球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天上午,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SNEC 大会执行主席朱共山发表了题为《大变局时代的新能源生态跃迁图》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当前以及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地图,也存在着两条明晰的“经纬线”,一条是“时代之变”的创新金线,一条是“产业进化论”的科技银线。当创新金线和科技银线经纬...
【关键词】碳中和,新能源,硅能源
【权威观点】中国海上风电最终或将走向运装一体(2023-05)
【摘要】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此次会议在汕头举行,引起了全球风电行业的广泛关注。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国内外海上风电开发企业、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科研机构、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龙头企业、船舶设计与建造企业的嘉宾参加了此次会议。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冉在题为“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船舶发展与海上施工安全”的演讲中,系统梳理了我国海...
【关键词】碳中和,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
【经验借鉴】东盟+3区域的减碳之路(2023-05)
【摘要】 近期,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简称AMRO)发布了2023年年度展望报告《ASEAN+3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2023》。本篇将着重介绍报告中的第二部分——东盟+3区域的减碳之路。在该部分,报告重点分析了东盟+3经济体结构转型和增长背景下向净零的过渡,从东盟+3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角度讨论了三个广泛的问题:从高碳经济转型的宏观金融影响是什么;转型到碳中和的经济的机会是什么;金融如何发挥作用促进转型。向...
【关键词】碳中和,东盟+3,减碳
【经验借鉴】大湾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投入1.84万亿美元(2023-05)
【摘要】 “大湾区要在2060年前或更早实现碳减排目标,大约需要1.84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这约占2020年-2060年累计国民生产总值的1%。”4月27日,在第133届广交会现场,世界资源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金融支持转型机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该《报告》以大湾区“9+2”城市的公开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制造业、建筑业、道路交通三个能...
【关键词】碳中和,大湾区,脱碳路径
【权威观点】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硅材料与锂材料是助推能源转型的“两条主线”(2023-04)
【摘要】 3月31日,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企业家高峰论坛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硅材料和锂材料作为两大战略性新兴材料,正在能源转型变革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硅材料是未来的“新煤炭”,锂材料是未来的“新油气”,这绿色低碳发展的“两条主线”和“两个替代“是通向零碳未来的必选项和根本趋势。在这关键时期,协鑫集团希望能以科技革命、材料革命带动应...
【关键词】绿色能源,硅材料,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