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借鉴】黑龙江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拓展市场机制补偿模式(2024-08)
【摘要】 林木参天,林海茫茫,绵延千里,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蕴藏着宝贵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通过建立标准体系、采用遥感技术等举措,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碳库”变“钱库”,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黑龙江省森林面积2012万公顷,占我国森林面积的8.7%,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57亿吨,开发林业碳汇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关键词】双碳,林业碳汇,黑龙江
【摘要】 林木参天,林海茫茫,绵延千里,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蕴藏着宝贵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通过建立标准体系、采用遥感技术等举措,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碳库”变“钱库”,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黑龙江省森林面积2012万公顷,占我国森林面积的8.7%,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57亿吨,开发林业碳汇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关键词】双碳,林业碳汇,黑龙江
【摘要】 面朝新街口商圈,背靠紫金山,南京主城区之一的玄武区人口密集,兼具“老城”味道和国际大都市气质。近年来,这里一直在探索老城区的低碳转型。日前,来自全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专家与权威学者汇聚玄武区,围绕“碳”这一关键词,共同解读最新政策、热点研判、行业动态等,为老城以“碳”换“金”出谋划策。去年起,南京市玄武区全力建设江苏省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与央企中节能集团二级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推动...
【关键词】低碳转型,碳中和,绿色低碳
【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计量是“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在碳排放、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起到了“度量衡”的作用,是推动“双碳”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碳计量
【摘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京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领的代表团,就中美绿色低碳发展、医疗、航空领域合作等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键词】碳中和,绿色低碳,中美合作
【摘要】 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以来,运行已满3年。截至今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4.6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全国碳市场经过3年发展,在推动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全国碳市场运行期间,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碳价发现机制的作用逐步显现。在参与...
【关键词】双碳,碳市场,电力
【摘要】 关于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以全口径碳核算助推绿色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我们提出了“双碳”的目标,目标提出以后对我国各个方面影响很大。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一大批以创新驱动的低碳绿色产业快速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包括工业容量和设备制造,我们都处在世界的前列。绿色创新带动了大量绿色投资。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
【关键词】双碳,绿色转型,减碳
【摘要】 本文对全球自愿碳市场机制的形成、运行模式以及现状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并重点介绍具有影响力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等6个体系,旨在促进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双碳,自愿碳市场,碳减排
【摘要】 6月12日,第二届(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领航绿色能源发展,共创电力市场改革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专业对话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在能源绿色转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高比例新能源参与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有效引导绿色消费,科学体现环境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表主旨演讲。
【关键词】双碳,绿色能源,电力
【摘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时事报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工作,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章建华表示,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协同配合,加大创新、深化合作,持续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持续深化能源体...
【关键词】碳中和,新能源,低碳转型
【摘要】 6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署名文章《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文章中指出,十年来,我国深入推动能源技术革命,逐步建立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以上。国家电投积极探索新能源、核能、氢能、储能等领域新技术新模式。牵头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型...
【关键词】碳中和,绿色转型,能源
【摘要】 今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历经6年改革后正式启动,成为我国动员全社会减排行动、推进“双碳”目标实施的重要政策工具。近期,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以下简称CCER机制)与绿证绿电制度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市场主体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带来一定影响。鉴于此,理清上述两类市场机制差异化政策定位,以市场自主选择为导向解决交叉管理问题,有利于实现各市场机制政策功能,更好发挥自愿碳市场减排激...
【关键词】碳中和,可再生能源,CCER
【摘要】 科技、绿色、新质生产力、未来、创新、城市公共空间,在一波接一波的流量热词中,“零碳园区”成为了一个能接住众多题材的“百搭”概念。对企业而言,投资建设零碳园区的理由非常充分,它符合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提早布局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发展清洁能源、布局绿色低碳产业能让企业通过碳交易等形式获得商业利益。有企业预判,未来出口商品面对的碳关税和碳成本将显著提高,零碳产业园能帮助工业产品获取...
【关键词】碳中和,零碳产业园,清洁能源
【摘要】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至此,我国的双碳发展目标确立。在践行“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产业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地,因此低碳发展是产业园区的必由之路。而打造低碳园区不仅是企业ESG的体现,更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标志,目前已有不少产...
【关键词】双碳,零碳园区,低碳化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强调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对新能源高质量...
【关键词】碳中和,风电,光伏
【摘要】 农业减排固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进农业减排固碳的有力举措。笔者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作为新质生产力范畴的生物质炭有望成为绿色有机稻田减排固碳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碳中和,农业碳汇,减排固碳
【摘要】 大力发展零碳能源、加快能源利用赛道的切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当前,为实现1.5摄氏度温升管控目标,全球主要聚焦二氧化碳减排,但形势严峻,差距巨大,举步维艰;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也发现,零碳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竞争力凸显,零碳能源加快替代化石能源势在必行,也志在必得。
【关键词】双碳,零碳能源,气候变化
【摘要】 随着碳关税这只“靴子”落地,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来说要将市场开拓到国际上,需要面对更多的环保合规挑战,来拿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入场券。比出具碳排放报告更早摆在中国外贸企业面前的,是近年来已经开始征收的环保税——准确来说,是欧盟废弃物指令下的EPR(生产者责任延伸)税费。对于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来说,EPR税费是否占据较大成本?在碳相关人才紧缺的背景下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各个国家不断更新出台的环保和...
【关键词】碳中和,环保税,外贸
【摘要】 近日,位于七星区铁山工业园的高新技术企业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企业的数字化工厂成功荣获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零碳工厂”认证证书,成为桂林首家“零碳工厂”。实现“零碳工厂”零的突破,是桂林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桂林依托技术创新+数字化推动工业发展,减“碳”增“绿”走出了特色路。
【关键词】碳中和,零碳工厂,减碳
【摘要】 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技术领跑全球,超额兑现二氧化碳减排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2020年9月22日,中国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从此,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迎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关键词】双碳,新能源,电力
【摘要】 当前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月7日至8日在新加坡登场的Carbon Forward Asia集结了产业专家与学者,就市场现况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讨论。与会成员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韩国及欧盟等地,并聚焦于两大议题,分别为亚太地区碳市场的发展,以及全球自愿性碳市场的未来。
【关键词】碳中和,碳市场,碳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