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

一、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显著,现实挑战仍存
截至2024年末,我国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4%;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2025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约3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2025年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左右,同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难、农村金融服务深度不足、科技赋能水平有待提升等现实挑战。
二、健全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
1.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实施方案》强调,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化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供给格局。
2.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丰富乡村金融服务
《实施方案》特别强调“完善县乡村金融服务”,同时在监管方面也有所跟进,要求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监管。
三、巩固提升普惠信贷管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支持
1.完善普惠信贷管理体系,加强政府部门联动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普惠信贷管理体系。“联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税务总局等深化信用信息共享,丰富共享内容,优化共享方式”;“联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引导金融机构用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机制,探索质量融资增信开展方法,提升供需对接精准度”。
2.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质效,强化特定群体信贷支持
《实施方案》大范围扩充普惠金融定义,对于小微、“三农”、脱贫地区、民营企业等领域的支持极具针对性。
四、强化普惠金融工作的组织保障
为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地,《实施方案》从组织保障的多个维度提出了要求,包括组织协调、队伍建设、数字赋能、宣传引导、上下联动等方面。
五、普惠金融发展展望
《实施方案》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是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不断清晰的重要体现。展望后续,随着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落实,普惠金融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阅读全文: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