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成大模型落地新风口,巨头入局备战“百镜大战”

一、市场近期动态
2024年被称为AI硬件元年,AI技术加速向手机、手表、眼镜等终端硬件渗透。Meta在AI眼镜领域的成功验证市场需求,市场信心建立带动AI眼镜赛道热度提升,越来越多科技厂商跑步入局,2024年下半年来百度、Rokid、Looktech等国产品牌AI眼镜密集推出,国内外科技巨头也频传AI眼镜研发规划。
二、产业链情况分析
1.上游:芯片、光显模组成本价值突出

AI智能眼镜产业链上游为硬件结构商,主要涉及芯片,光学显示模组,音频模组,传感器模组、交互模组、电源、结构件等。Ray-Ban Meta的BOM成本中高通AR1 Gen1芯片为最大细分项,成本占比33.5%;SOC、RAM/ROM、摄像头合计核心成本达75美元,合计占比超45%。现阶段AI智能眼镜主要以音频交互体验为主,未来智能眼镜结合显示功能将使光学显示模组价值凸显。
2.中游:交互型多模态大模型为智能眼镜赋能
多模态、强化学习、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能力进步为智能眼镜带来更广阔应用场景和实用价值。百度文言一心、腾讯混元、阿里通义千问等互联网大厂旗下大模型位于第一梯队,综合竞争力超国际大模型均线。
3.下游:智能眼镜厂商与传统渠道合作深化
Ray-Ban Meta的成功也为AI眼镜销售推广提供了经验参考。雷鸟创新2024年8月29日与博士眼镜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推广新一代AI眼镜,AR厂商Rokid携手BOLON眼镜推出AI+AR眼镜Rokid Glasses。
三、产业链情况分析
Ray-Ban Meta的成功验证眼镜产品作为AI终端落地的可行性,科技企业积极布局有望为AI智能眼镜市场扩张提供动力,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爆发元年。在产业发展初期,建议优先关注产业链中价值占比较高的核心环节和具备技术研发优势的智能眼镜厂商,如芯片领域恒玄科技、中科蓝讯;智能眼镜品牌方面关注百度旗下掌握AI+硬件两大核心能力的小度、在硬件、软件、生态及渠道等方面更具经验的头部手机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