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μm超薄隔膜打破进口之殇(2019-05-20)
【摘要】 5月20日,高工锂电网讯,长期以来,作为高端3C数码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超薄隔膜一直被旭化成、SK等进口企业产品所垄断,随着国内隔膜厂家在材料研发、技术工艺等方面不断打磨精进,国产超薄隔膜在高端3C数码领域也逐渐展露新芽。从应用端反馈情况来看,高端市场对于国产5μm超薄隔膜的接受度逐步打开,坚定采用进口产品的信念正在收窄,国产5μm超薄隔膜的市场需求开始提速。这也预示着,5μm超薄隔膜的国产化进程或将加快...
【关键词】超薄隔膜,进口替代
我国合成超高容量锂电有机正极材料(2019-05-17)
【摘要】 5月17日,电池中国网讯,15日从南开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军团队近期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超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环己六酮,该材料包含地球丰富的碳、氢、氧元素,且此类有机正极材料展现了锂离子电池目前所报道的最高容量值,刷新了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容量的世界纪录。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据介绍,该团队进一步优化新型电解液并研究了环己六酮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
【关键词】高容量,有机正极材料
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基地落户西宁(2019-05-17)
【摘要】 5月17日,经济参考报讯,我国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工程近日落户青海省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据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复神鹰公司副总经理连峰介绍,该项目规划总投资50亿元,将分两期完成,预计一期1万吨计划2020年7月建成投产,到2025年2万吨项目全部达产。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办公室副主任王大磊说:“这一项目是烯烃产业延链、强链的高附加值强基项目,也是推动青海省特色...
【关键词】中复神鹰,西宁项目
新国门第一路”用上国产融雪新材料(2019-05-16)
【摘要】 5月16日,北京日报讯,从5月15日开始,拥有国内自主核心技术的高性能防冰融雪沥青混合料,开始在被誉为“新国门第一路”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开展面层摊铺作业。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型材料由市属国企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生产,高速路关键路段将拥有更强的防冰抗冻、自融雪性能,可大幅提高路段冬季雨雪天气的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为了使路面实现更强的融雪特性,建材集团技术人员在原高级沥青路面配方中,添加了一种神奇...
【关键词】融雪剂,应用
2019年前三大偏光片厂商产能共计65%,中国大陆厂商将于2020年崛起(2019-05-16)
【摘要】 5月1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根据集邦咨询计算,2019年偏光片全年有效产能预计达5.66亿平方公尺,前三大厂商分别为LG化学、日东光电与住友化学,合计市占率高达65%,短时间内地位难被撼动。三星SDI排名第四,占全球产能的9%。中国台湾地区厂商诚美材、明基材与力特光电共占15%;中国大陆厂商盛波光电、三利谱以及胜宝莱则约8%;其余厂商则占约3%。预期从2020年起,中国大陆厂商的影响力将显著提升,若届时锦江集团旗下盛波光电的...
【关键词】偏光片,产能
高质量石墨烯散热膜技术攻克(2019-05-15)
【摘要】 5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卢红斌教授课题组了解到,该课题组完成的高质量石墨烯散热膜制备及应用项目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石墨烯散热膜产品。该散热膜有望取代现有高能耗、高成本的聚酰亚胺(PI)人工石墨膜产品,为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高功率武器装备等提供新的散热解决方案。“我们制备的高质量石墨烯散热膜从天然石墨出发,成本低廉,材料厚度在2~20微米可控,还可连续弯折20000次以上性能无...
【关键词】石墨烯散热膜,技术突破
膜产业年均增长速度20%,对标国际仍有差距(2019-05-15)
【摘要】 5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5月11~12日,由中国膜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膜产业发展峰会在宁波召开。与会人士认为,膜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还应在原始创新、产业化、应用拓展及增强国际竞争力上下大力气,支撑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继文在致词中说,“十二五”以来,我国膜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据膜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膜产业产值达2438亿元...
【关键词】膜产业,高增速
3D打印医疗应用产业链尚有突破空间(2019-05-14)
【摘要】 5月14日,中国医药报讯,这两年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有很多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打印机喷头的制造仍是难点。喷头是一个关键技术,不管是蜡、树脂还是金属材料,对于喷头的要求都很高,它的速度需要非常快,喷嘴里面的直径要达到微米级别。而这种核心高端研发技术的缺位,与大量创业者竞相研发同质化的产品不无关系。此外,很多人都把关注点放在设备和材料上,但是软件环节却少有人关注,比如3D打印骨科植入物在成型之...
【关键词】3d打印,医疗产业链
新型催化剂可将制氢成本降低80%(2019-05-14)
【摘要】 5月14日,ofweek新材料网讯,据报道,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侯阳研究员,通过将高度分散的镍单原子锚定在氮—硫掺杂的多孔纳米碳基底,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单原子OER催化剂,能使电/光电催化水裂解析氧反应更加高效,从而提升氢气制备的效率。这种新型催化剂可降低80%的制氢成本,并大幅提升OER反应的稳定性。该成果已被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报道。侯阳称,课题组通过仿生学方法发现了一种镍—氮配位掺杂的碳材料...
【关键词】催化剂,制氢
南开化院研制耐温抗寒石墨烯材料(2019-05-13)
【摘要】 5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永胜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三维石墨烯材料,研究显示,具有压缩弹性的三维石墨烯材料在室温下具有大形变量可回复的弹性变形能力,且当材料被浸于液氦中(约-196℃)或900℃的惰性气氛中,该材料有同样的力学行为表现。陈永胜团队研制的三维石墨烯材料,由无序排列的单层石墨烯片通过共价键化学交联而构成,在低至液氦温区的极端低温条件下具有与室温下相同的力学性能,包括高...
【关键词】南开大学,石墨烯
产能“井喷”需求不足,聚碳酸酯行业预警理性投资(2019-05-13)
【摘要】 5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据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碳酸酯分会秘书长段庆生介绍,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国。过去5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增长迅速,从2014年的61万吨持续增长至2018年的120.5万吨,年均增长率18.6%;同期消费量从2014年的153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184万吨,年均增长率不足5%,缓解了聚碳酸酯严重依靠进口的局面。“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将呈现井喷式增长。预计到2022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
【关键词】聚碳酸酯,过剩
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9-05-10)
【摘要】 5月10日,中国经济时报讯,近日,中国国际石墨烯产业资源联盟副秘书长赵猛表示,近几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的像苏州、无锡、常州、青岛、宁波等聚集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石墨烯产业园区和石墨烯特色小镇,现己成为全球产业界的亮丽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已注册的与石墨烯产业相关的企业、研发机构近2万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并且每一天都在增加。同时,我国关于石墨烯的专利申请量、论文发表量在全球也是...
【关键词】石墨烯,发展
江西推出多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寻求合作(2019-05-10)
【摘要】 5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商务部和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组委会宣布,在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江西省将推出总投资达1.4万亿元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387个。锂电及新能源汽车项目中,九江市湖口县为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生产、组装基地,推出了投资15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共青城市推出光伏组件、光伏应用、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项目;新余高新区推出三元材料及锰酸锂等锂电池材料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材...
【关键词】江西,招商
集成电路材料项目落户漳州高新区,生产8-12英寸单晶硅(2019-05-09)
【摘要】 5月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5月6日下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漳州高新区与福建一轮善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手成功,双方将共同打造一个国家集成电路级单晶硅拉棒量产示范厂。据了解,未来该项目主要建设集成电路单晶硅拉棒量产示范厂,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生产8-12英寸集成电路用单晶硅,年产单晶硅约900吨,达产后估算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以上。该项目属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是集...
【关键词】半导体多晶硅,漳州
华友钴业逾40亿元大手笔收购,持续深化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19-05-07)
【摘要】 5月7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华友钴业发布一则大手笔收购预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杭州鸿源、信巴新能源等8名交易方购买其持有的巴莫科技100%股权,交易金额暂定为32亿元;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拟向信达新能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华友衢州15.68%股权,交易金额暂定为8.62亿元。根据华友钴业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发展战略是要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的转型之路,全...
【关键词】华友钴业,一体化
威海拓展纤维、威达粉末冶金等6家企业获得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826万元(2019-05-07)
【摘要】 5月7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威海市拓展纤维、威达粉末冶金等6家新材料企业获得山东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826万元。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在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新材料首批次研发和推广应用,山东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和山东保监局联合开展了2018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工作。重点支持新材料生产企业对本企业生产的新材料产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和产品综合险等险种。对2018年1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
【关键词】保险补偿,山东
材料轻量化趋势将带动全球镁需求(2019-05-06)
【摘要】 5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导报讯,伴随着全球材料轻量化和环保化的趋势,作为常用金属材料中重量最轻的、铸造性良好的、可以屏蔽电磁波的镁,在未来需求有望出现急剧增长。镁的比重仅相当于铝的三分之二,铁的四分之一,比强度(轻而结实的程度)相当于铁的六倍,是一种典型的轻量化材料,加之成型性高,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全球镁的供应总量约有85%来自中国,在主要的镁生产企业中,中国企业也占据了绝对的优...
【关键词】镁需求,增长
全球最大纳米银项目正式投产(2019-05-06)
【摘要】 5月6日,金融界网讯,全球最大纳米银生产商天材创新材料科技在厦门的生产基地近日正式投产,月产能可达约7000升纳米银墨水,将成为全球最大纳米银生产基地。天材创新是目前全球拥有最多纳米银线专利的企业,已获得国内外188项专利,占据全球纳米银线专利的70%以上,是全球首家量产纳米银线并成功商业化的公司。柔性屏手机为纳米银带来了革命性商机,三星、华为已相继发布折叠屏手机。纳米银导电薄膜被视为柔性屏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纳米银,柔性屏幕
燃料电池氧还原电催化剂获突破(2019-05-05)
【摘要】 5月5日,中化新网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得丽教授研究团队近日在燃料电池氧还原电催化剂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基金、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资助。王得丽教授团队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引入镍源并合理调节溶剂极性,一步法合成出超细(1nm)的Pt3Ni双金属纳米线,模拟结构发现其Pt原子利用率达到50%。同时研究发现,得益于超高的表面P...
【关键词】燃料电池,催化剂
2020年国内高镍三元材料需求量将达7万吨(2019-05-05)
【摘要】 5月5日,高工锂电网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的产品倾斜,三元正极材料(NCM、NCA)逐渐在正极材料市场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GGII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销量13.68万吨。其中,高镍三元材料(NCM811和NCA)销量达到10500吨,较上年大幅增长509.76%,在三元材料中的应用占比从2017年的1.98%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7.68%。GGII预计2020年高镍NCM811+NCA三元材料市场的应用占比...
【关键词】高镍,2020
动力电池产能持续扩张(2019-05-05)
【摘要】 5月5日,动力电池网讯,过去两年内,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扩张,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扩大,围绕动力电池的投资事件频出,投资金额屡创新高,动力电池产能继续增长。即使是在遭遇上游原材料价格疯涨,下游新能源车企严格要求削减动力电池成本的行业背景下,动力电池产能扩张的步履依然没有停歇。有数据显示,去年围绕动力电池行业并购、投资事件超30起,涉及碳酸锂、镍、钴、动力电池、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领域,投资...
【关键词】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携手质子交换膜新贵,百利科技切入氢燃料电池产业链(2019-04-30)
【摘要】 4月30日,同花顺网讯,政策力推叠加资本市场热捧,上市公司纷纷加大对燃料电池产业的布局。继雄韬股份(002733)24日披露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4.15亿元,加码氢燃料电池产业项目后,国内稀缺锂电材料智慧工厂综合方案解决商百利科技(603959)也出手了——联手高温质子交换膜新贵,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革命。4月26日凌晨,公司披露公告称,公司4月25日与坤艾新材等签署合作协议,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百利坤艾氢能膜材有限公...
【关键词】百利科技,氢能
加入石墨烯成就“王牌”铝合金(2019-04-30)
【摘要】 4月30日,文汇网讯,近日,烯碳铝合金锭坯从上海烯碳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的生产线上成功下线,标志着这一复合材料的中试取得成功。这也是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推出的首个拳头产品,它解决了传统铝合金刚度偏低的问题,有助于我国航空、高铁、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步入轻量化时代。随着低碳、绿色、节能、减排的理念深入人心,轻量化成为高端装备必然的发展方向,铝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强、易加工成形而得到越来越...
【关键词】石墨烯,铝合金
锂硫电池欲占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地”(2019-04-29)
【摘要】 4月29日,中国科技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针对目前锂硫电池存在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思路,为未来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能源》。锂硫电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积能量密度低,导致其在很多重要的市场应用中失去竞争力,同时高电解液用量也成为了其重量能量密度提高的瓶颈。此外,金属锂负极的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还未很好解决。此次研究制备的软包电池体积能量...
【关键词】锂硫电池,高能量密度
黑龙江鹤岗主攻三条石墨新材料产业链(2019-04-29)
【摘要】 4月2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年来,鹤岗市把石墨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将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主攻负极材料、石墨烯、超硬材料三条产业链,计划利用5年时间使石墨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为全省打造千亿级石墨产业集群作出积极贡献。目前,鹤岗市有石墨企业32户,具有处理矿石500万吨、精粉生产50万吨、深加工制品18.9万吨的产能。两年来,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
【关键词】鹤岗,石墨新材料
青能所石墨炔材料制备获进展(2019-04-28)
【摘要】 4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光能、风能等能源的不稳定、不连续、不可控缺点会造成巨大的能量损失,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储能器件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日在石墨炔碳材料制备方面取得进展,制备出在电化学储能、燃料电池电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电化学性能更好的储能材料和电催化材料。该所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发现,石墨炔碳材料可以通过前驱体控制、化学键合、热处理等方式...
【关键词】青能所,石墨炔
宁波材料所牵头制定,碳纤维行业两项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实施(2019-04-26)
【摘要】 4月2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事业部牵头起草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含油率试验方法》(下称“含油率标准”)和《碳纤维灰分含量试验方法》(下称“灰分标准”)两项国家行业标准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两项标准均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含油率标准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共同完...
【关键词】碳纤维,标准
告别“里程焦虑”,NCM811电池集体亮相上海车展(2019-04-26)
【摘要】 4月2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今年的上海车展,可以说是搭载NCM811电池的纯电动汽车首次集体亮相。电池中国网从上海车展现场获悉,多家车企发布了装配NCM811电池的纯电动汽车,NEDC工况续航里程基本都在500km以上。不止于此,部分参展电池企业也携NCM811电池产品亮相车展,NCM811电池时代有望在今年全面开启。据了解,本届车展上多款搭载NCM811电池的新车将于今年内交付,这意味着NCM811电池将走出实验室,真正批量进入市场。
...
【关键词】811电池,量产
陶瓷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2019-04-24)
【摘要】 4月24日,中国建材网讯,“希望通过联盟的方式,集聚国家一流科技资源来为佛山传统产业添砖加瓦,将陶瓷产业由大变强,让佛山市从陶瓷产业大市变成陶瓷产业强市。”广东省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葛振海说。4月17日,佛山举办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技服务站揭牌仪式,并成立陶瓷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旨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彰显陶瓷新材料技术创新的科技实力。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谭抚表示,陶瓷新...
【关键词】佛山,陶瓷新材料
工信部:大力破解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商业化难题(2019-04-24)
【摘要】 4月24日,OFweek新材料网讯,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新能源汽车总体发展方向。黄利斌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和采用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从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看,纯电动汽车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黄利斌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与纯电动汽车长期并存互补,共同满足交...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工信部
高温质子交换膜技术获突破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2019-04-23)
【摘要】 4月23日,中国证券网讯,近日,坤艾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新一代以超高分子量高性能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PBI)为核心的高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HTPEM),该交换膜具有超高分子量、卓越的机械强度以及优异的质子导通率、超长运行时间、严格的成本控制,预计可大幅加快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据介绍,该项技术依托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自有技术空白,未来让燃料电池真正...
【关键词】燃料电池,交换膜
钠镍电池首个国内项目建成投产(2019-04-23)
【摘要】 4月22日,证券日报讯,4月3日以来,超威动力股价持续攀升,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已约25%。对此,市场普遍判断,股价的上扬归结于近日超威集团旗下浙江安力能源有限公司的正式投产,而这是全球第二个,我国首个钠镍(钠盐)电池项目的投产。在业界看来,钠镍(钠盐)电池被认为是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的新型工业储能技术。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安力能源电芯主任工程师杨贞胜认为,在众多的储能技术中,...
【关键词】钠镍电池,投产
我国开发出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可耐3000度高温,已应用高超音速领域(2019-04-22)
【摘要】 4月20日,环球时报讯,近日,湖南新闻联播栏目介绍了现任中南大学难熔金属与硬质合金研究所所长、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范景莲教授研发的轻质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这款复合材料可接受3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广泛应用于我国高超音速飞行器、导弹等尖端领域。由范景莲教授研制的这种由高温陶瓷和难熔金属合成的新材料具备高熔点、低密度的优点,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范景莲教授介绍称,这款材料就像水泥和鹅卵石的搭...
【关键词】耐高温金属,超音速
我国开发出世界最高级别海洋系泊链钢(2019-04-22)
【摘要】 4月22日,科技日报讯,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获悉,该公司系泊链钢专家殷匠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从基础材料到工艺技术到产品应用等多方面难题,率先开发出世界最高级别的R6级系泊链钢,可满足我国新型中深水海洋钻井平台安全、绿色作业的需求,为“国之重器”提供重要保障。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总裁钱刚介绍,R6级系泊链钢的研发成功,是我国在海洋系泊链钢领域实现的一个跨越式发展,这是通过强强联合...
【关键词】系泊链钢,中信泰富特钢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应警惕5大风险(2019-04-19)
【摘要】 4月19日,新华网讯,在近期举行的2019中国(南京)新材料院士专家报告会上,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宋锡滨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应警惕五大风险。一是忽视非主体材料研发。二是知识产权布局风险。三是设备和成果转化风险。四是联盟和协会的作用仍然不足。五是思想观念风险。宋锡滨说,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重要成就,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关键词】新材料,风险
石墨烯“隐形铠甲”守护机械“健康”(2019-04-19)
【摘要】 4月19日,中国科技网讯,运用高分子合成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之中,再利用石墨烯表面官能团,吸附在金属表面……此时,这些金属制品就像穿上了一层“隐形铠甲”,即使遇到“强硬”的对手也不会伤痕累累了。近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高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柳工集团达成合作,一种新型石墨烯材料,将与传统润滑油一起添加到柳工集团的机械产品中,成为机械产品的“保护神”。高通公司总经理蒋永华...
【关键词】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
二次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厂家天力锂能拟申请科创板上市(2019-04-18)
【摘要】 4月18日,证券时报网讯,4月17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天力锂能公告称,因公司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为更好地进行资本运作、高效开展业务,经慎重考虑,公司拟申请科创板上市,并拟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公开资料显示,天力锂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专业生产二次动力电池材料的生产厂家。公司主营产品为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产品系列,具有年产5000吨的规模实...
【关键词】天力锂能,科创板
赛隆金属推出高品质金属3D打印球形钨粉(2019-04-17)
【摘要】 4月17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年来,鉴于3D打印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国际上著名研究机构投入资金开展复杂钨制品的3D打印研发工作,以探索一条新的钨制品深加工方法。高品质球形钨粉是3D打印复杂钨制品的原料基础但传统化学还原2~10μm钨粉粒度细、杂质元素含量高、球化不完全、卫星粉比例高。赛隆金属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备基础上,通过发展高功率密度等离子体技术,结合已开发的高品质3D打印球形钽粉、球...
【关键词】3D打印,钨粉
纳米碳管及锂离子电池正负极导电剂项目落户鄂尔多斯(2019-04-17)
【摘要】 4月17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记者了解到,由内蒙古骏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900吨纳米碳管及锂离子电池正负极导电剂1.8万吨项目成功落户大路工业园。目前,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项目一期工程投资约2.8亿元,年消耗天然气450万Nm3、催化剂108吨、液氧135吨和溶剂17100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8.01亿元,利税5.34亿元,项目主要产品纳米碳管主要作为导电剂,可广泛应用于动力锂电池和3C消费锂电池领域,...
【关键词】碳纳米管,导电剂
宁德厦钨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项目投料生产,将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高镍三元材料生产线(2019-04-16)
【摘要】 4月16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记者从宁德厦钨获悉,宁德厦钨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项目已完成配备安装调试并投料生产,同时宿舍楼A、宿舍楼B、综合楼、质检站、变电站等附属建筑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据了解,该项目是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重大项目,主要生产高镍车用锂离子三元材料。项目由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用地面积240亩,总投资31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4万吨锂离子正极材料产...
【关键词】宁德厦钨,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