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国内唯一适应高寒地区“高铁医生”正式下线(2016-04-05)
【摘要】 4月5日,高端装备网讯,3月31日,目前国内唯一一款能够适应高寒地区检测需求的“高铁医生”——时速350公里高寒综合检测列车在中车长客下线,即将前往铁科院环铁试验线进行整车型式试验。预计高寒“高铁医生”于4月底完成整车型式试验后,将赴大西线开展整车高速试验,并首次在大西线开展线路综合检测工作。这款“高铁医生”属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家族的新成员,是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进行实时...
【关键词】
【摘要】 4月5日,高端装备网讯,3月31日,目前国内唯一一款能够适应高寒地区检测需求的“高铁医生”——时速350公里高寒综合检测列车在中车长客下线,即将前往铁科院环铁试验线进行整车型式试验。预计高寒“高铁医生”于4月底完成整车型式试验后,将赴大西线开展整车高速试验,并首次在大西线开展线路综合检测工作。这款“高铁医生”属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家族的新成员,是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进行实时...
【关键词】
【摘要】 3月31日,环球网讯,3月30日,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表示,百度有信心进一步降低无人车硬件成本,激光雷达的造价在未来几年将会降至2万元以下。外界认为,传感器成本大幅下降将会加速推进无人车商业化量产进程。据了解,百度无人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来感知道路上的环境,包括交通信号灯和指示牌、周围车辆、行人、车道等。其中激光雷达造...
【关键词】
【摘要】 4月1日,中国证券网讯,近日,《现代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技术标准》在武汉进行评审,这是国内有轨电车行业第一个系统性技术标准。目前全国已有八个城市已陆续建成有轨电车并运营,此前有轨电车行业一直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该标准通过审查并将于10月份发布实施,将填补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行业技术统一标准的空白。
【关键词】
【摘要】 3月31日,科技部网讯,“十二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主题项目“基于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仪关键技术”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承担。项目组攻克了核自旋-电子自旋耦合极化与检测等精密量子操控技术,完成了小型化磁共振气室、高效磁屏蔽等元件的精密设计与制造,并研制成功我国首个基于磁共振的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与美国技术差距从1...
【关键词】
【摘要】 3月31日,中国证券网讯,3月25日,国资委组织召开了依托中国船舶重工公司七零二研究所组建的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方案论证会。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承担并完成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深海空间站关键技术研究”、“机动式救生钟”等30余项科研项目,实验室将在载人装备总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大潜深耐压结构设计与安全性评估技术和深海空间站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发工作。...
【关键词】
【摘要】 3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针对近日中印尼、中泰的高铁合作项目分别取得进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希望双方继续密切配合,确保有关项目顺利实施,早日发挥效益,造福本地区人民。有记者问,由中印尼企业联合体承建的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5公里先导段近日实现全面开工,项目推进取得重要进展。此外,泰方表示,泰将修建从曼谷至呵叻府段高铁,项目将购买中方列...
【关键词】
【摘要】 3月30日,新华网讯,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星属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它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星座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摘要】 3月29日,中国经济网,近日我国首款新能源飞机——锐翔RX1E电动双座轻型运动类飞机成功完成低温试飞试验,进入量产阶段。锐翔RX1E创造了电动飞机研发领域的多个“第一”,为实现绿色航空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锐翔RX1E机长6.6米,高2.46米,翼展宽大、外形轻盈。这架电动飞机以锂电池为能源,采用全复合材料机体结构,完全避免了传统通用飞机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问题。锐翔RX1E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摘要】 3月28日,经济参考报讯,多项航天领域重点工程有望于年内正式启动,其中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三大工程将成为重中之重。业内专家介绍,这三大领域将是航天工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核心,其市场规模在“十三五”末有望达到8000亿元左右。国防科工局局长、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达哲表示,谋划航天发展,要以实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为突破,实施好既有国家重大科技专...
【关键词】
【摘要】 3月25日,高端装备网讯,3月22日,“蛟龙”600试验机机身正式转运强度所101试验厂房,后期将进行整体组装和试验交付。“蛟龙”60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计划今年在强度所阎良新区101试验厂房进行。飞机机身各部段先后运抵强度所,但由于受场地等因素制约,机身组装工作需在试验现场外完成。为此强度所提前规划了场地,用于试验机机身的组装。本次即是将试验机机身由前期组装场地正式运转至试验场地。在此之...
【关键词】
【摘要】 3月24日,高端装备网讯,3月14日,“新舟”60飞机H状态顺利完成副油箱投放试验,从阿拉善试验基地归来。本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新舟”60飞机H状态合格审定试飞工作圆满结束,取证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为后续飞机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舟”60飞机H状态是在“新舟”60飞机平台上增加特殊任务系统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特种飞机。该型飞机于2015年12月开始进行合格审定试飞。按照适航规章要求及飞机研...
【关键词】
【摘要】 3月24日,新华网讯,中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日前成功对西南印度洋脊上的热液活动区进行了试验性应用探测。在这种被称为“海底黑烟囱”的复杂地带,“潜龙二号”获得了热液区的地形地貌数据、发现多处热液异常点,拍摄到硫化物、玄武岩和海洋生物等大量照片,取得大洋热液探测的重大突破。“潜龙二号”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由中国大...
【关键词】
【摘要】 3月23日,中国证券网讯,从工信部网站获悉,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产业发展座谈会,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增材制造行业管理体系,积极推动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大力推进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开展示范应用,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关键词】
【摘要】 3月22日,高端装备网讯,近日,中航工业强度所与中航飞机研发中心在强度所阎良新区就“新舟”700飞机翼身组合体试验件进行了正式交接,该试验件的交付也标志着“新舟”700飞机翼身组合体强度研发试验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强度所计划于4月底完成翼身组合体强度研发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开始第一个试验工况的试验,并于6月底前完成全部试验任务,为型号研制争取时间,为后续适航取证试验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摘要】 3月18日,科技日报网讯,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3月17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在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实现交付,这是AG600研制的重要里程碑。AG600是国务院立项批复的大型民用飞机项目之一,从型号研制启动至今,相继完成了初步设计评审和详细设计评审,2014年上半年进入工程制造阶段。中航工业表示,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研制的AG600中央翼、外翼,以及中航飞机汉...
【关键词】
【摘要】 3月18日,高端装备网讯,2016年3月10日,由黄埔文冲建造的全球首制R-550D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在龙穴厂区进行全程升降试验,于3月12日凌晨3点30分顺利升船至桩腿161.4米处,到达限位位置。3月12日中午,平台安全降至预定高度,全程升降试验顺利结束。对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程升降试验一直被视为平台功能试验中最为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试验,本次全程升降,项目组做了充分准备工作,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在...
【关键词】
【摘要】 3月18日,高端装备网讯,3月17日上午,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怀来卫星地球站项目,在河北省怀来县、中国卫通以及华夏幸福等各方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正式开工奠基。怀来卫星地球站项目,拥有先进的卫星测控系统,以及丰富的测控技术团队,能够同时对多颗通信卫星进行在轨测控管理,并具备对后续通信卫星的测控能力。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民用通信卫星地...
【关键词】
【摘要】 3月17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直股份董事长余枫参加国资委新闻中心等主办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访谈节目,就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改革转型创新、民营资本介入等话题发表看法。余枫认为,发展民用直升机的投入非常大,除了希望得到国家支持外,可以尝试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伴随着低空开放的逐步深入,直升机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
【关键词】
【摘要】 3月16日,新华网讯,中国最大的内燃机车出口订单——南非232台内燃机车的首批两列车,15日在中国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此次下线的机车也是全球功率最大的窄轨内燃机车,轨距1065毫米,功率3300千瓦,最高时速100公里,各项指标均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机车按照南非技术要求“量身打造”,单司机室、外走廊,采用先进高能效交流传动牵引技术,满足长距离重载运输需要,排放环保,是一款环境...
【关键词】
【摘要】 3月15日,新华网讯,由中国中车株洲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全球新一代列车控制与信息服务网络系统(TCSN),近日在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上装车试验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全面自主化、标准化的高铁动车组装载了高智能的“中国脑”。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大脑”,承担着列车所有控制信息和故障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功能,是高铁动车组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国外技术封锁的重点。
【关键词】
【摘要】 3月15日,高端装备网讯,据报道,我国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4.5倍音速的新型冲压发动机,而上一代产品则在3倍音速左右。冲压发动机是各类飞行器(包括飞机、导弹等),在大气层以内、进行高速飞行任务时最为经济的动力。传统的超音速飞机采用的吸气推进发动机,比如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喷气风扇发动机,在高速下阻力会变得越来越大而推力变得越来越小,很难做到3倍音速以上。从应用前景来看,由于发动机...
【关键词】
【摘要】 3月1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讯,“我国正在研究下一代载人飞船,从设计理念到具体细节,与现有载人飞船有很大区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新一代载人飞船应更好用、更经济。”他透露,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具备多用途、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满足未来我国载人登月等航天工程和商业市场需求。但“新飞船目前只是在研究,国家立项之前,所有指标都不确定。”<...
【关键词】
【摘要】 3月14日,新华网讯,中国电科38所承担了空警500的核心任务系统——机载预警雷达系统的研制。它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相较于现役大型预警雷达,在重量、雷达天线口径大幅下降基础上情报处理能力、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空警500成功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高性能、新一代”的研制目标,它的研制成功对于中国预警机乃至雷达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摘要】 3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3D打印和机器人装配已应用于导弹制造。他说:近年来,我国空空导弹研制始终注重技术创新,我们已在导弹研制和生产中采用了3D打印和机器人装配等新技术,这就是持续创新的结果。但想要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基础和关键,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关键词】
【摘要】 3月10日,新华网讯,中国和老挝合作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9日晚在位于老挝首都万象的卫星地面站举行在轨交付仪式,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亚太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了项目交付文件。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子公司——中国亚太公司总承包,并于2015年11月21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
【关键词】
【摘要】 3月9日,中国航空报讯,近日,中航工业直升机所“航空高速轻载自润滑关节轴承共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部级验收。评审组认为,该项目在前期预研技术基础上,突破了航空自润滑轴承研制和应用所需的关键技术,填补了自润滑关节轴承应用研究、试验、寿命评定技术的空白。
【关键词】
【摘要】 3月7日,科技日报网讯,中国重型火箭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立项,设计制造流程将全部数字化。已开始研发的中国重型火箭长征九号,起飞质量为3000吨,直径超过9米。而即将发射的中国目前最大火箭“长征五号”,直径为5米,起飞质量为1000吨。长征九号可以运送一百多吨的物体到近地轨道。它将执行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或探索更远的行星。
【关键词】
【摘要】 3月7日,新华网讯,中国正以空前力度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正提交人代会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重大科技项目——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业界权威人士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强大的动力引擎,中国国防装备建设需要强劲动力支撑,中国创新能力提升需要动力源和催化剂——这些都在期待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尽快突破“瓶颈”,与国外同行“并驾齐驱、同台竞技”。 【关键词】
【摘要】 3月7日,中国新闻网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5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目标于今年9月前后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挑战了中国火箭设计、制造、合练的最高水平。“长征五号”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如果“首飞”成功,长征五号将完成“质的飞跃”,把中国火箭送...
【关键词】
【摘要】 3月7日,中国证券网讯,工信部部长苗圩5日表示,工信部根据《中国制造2025》十年目标制定了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出台11个相关配套文件,全面启动五大工程,同时将与一些省对接,按照各省情况指导他们实现差异化发展,并进行一些部署。对于这些配套文件具体出台时间,苗圩表示,11个文件会陆续出台。其中有5个文件正在会签中,6个文件将在“两会”后陆续出台,今年上半年这些文件基本全部出台。苗圩...
【关键词】
【摘要】 3月4日,中国证券网讯,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望在7月发射。如果该卫星成功运行,中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一个广域量子通信体系。该卫星已完成载荷正样产品、卫星平台正样产品研制、整星电测和热平衡试验,正在开展发射星集成测试、EMC测试、力学试验、磁测试等工作。
【关键词】
【摘要】 3月3日,新华网讯,随着“工业4.0”等信息化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长征火箭正经历着一场研制模式的全新变革。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试验,长征火箭进入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研制时代。目前,数字化技术已应用在了今年要首飞的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上,代表了国内运载火箭最高研制水平。“数字火箭”采用三维协同、设计、试验和制造,火箭全研制流程没有一张纸质图纸。航天科技工作者称,火箭设计从纸质...
【关键词】
【摘要】 3月2日,新华网讯,空中客车天津A330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开工仪式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的空客天津总装公司举行。空客天津A330完成及交付中心与目前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和空客天津交付中心园区相连。该完成及交付中心所负责的工作包括飞机接收、客舱安装、飞机喷漆和飞行测试,以及飞机交付和客户接收等环节。在法国图卢兹完成总装但尚未进行客舱安装和喷漆的绿皮飞机将飞到天津,在...
【关键词】
【摘要】 3月1日,新华网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已完成新火箭、新探测器、新发射场、新队伍的合练,嫦娥五号的“采样返回”与嫦娥四号的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将分别于2017年和2018~2019年开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月球背面进行探测器软着陆将是人类首次,而为解决该落月通讯问题发射的中继卫星也是人类首例。
【关键词】
【摘要】 3月2日,新华网讯,目前,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已完成深化论证,如果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及相关工作进展顺利,15年内有望实现首飞。这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表示,“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的蓝图中,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
【关键词】
【摘要】 2月28日,人民日报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按计划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2016年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上半年,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关键词】
【摘要】 2月26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近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先进涡桨通用支线飞机运-12F获得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继运-12Ⅳ和运-12E型飞机取得FAA型号合格证后,运-12系列中第三个获得FAA型号合格证的机型,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8吨级23部通勤类飞机中唯一取得FAA型号合格证并投入市场的机型。时隔71天,运-12F相继取得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FAA型号合格...
【关键词】
【摘要】 2月25日,中证网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今年分别制定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文件正在会签当中,可能不久就要公布。比如说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今年一个重点的任务就是要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关键词】
【摘要】 2月24日,中国工业报讯,日前,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迄今发射的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该卫星搭载的由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太阳帆板监视相机已正常开机并进行拍摄,根据工作安排相关数据将在近期回传地面。该监视相机采用光学成像方式对卫星入轨初期太阳帆板展开过程进行动态拍摄,利...
【关键词】
【摘要】 2月24日,网易网讯,中国航空报2月23日报道了中航工业发动机研究院、动力所总设计师刘永泉的事迹,并提到某型发动机试验成功,“十二五”研制目标顺利实现。据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指出,依照试验成功的节点时间来判断,该型发动机应该为FWS-10B型“太行”改进型发动机。刘永泉说,这个课题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解决的是共性问题,这不是某一个产品的提升创新,而是对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