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长短结合”释放新线运能(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人民铁道网讯,1月10日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后,铁路部门充分运用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新通道,拓展开行长三角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经济圈等方向列车,增开12对直通动车组列车,进一步放大新线辐射效应;以安徽皖南地区至长三角主要城市间通达出行为重点,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安排开行合肥南至祁门南、上海虹桥至吉安西、蚌埠南至祁门南、杭州东至祁门南、祁门南至徐州东等管内动车组列车5对,为沿线祁门、黟县等地居民往返省会城市合肥以及沪、苏、浙多地提供出行便利,区域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区域内旅客城际通勤出行需求旺盛的实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用好沪宁沿江高铁等新增运能,通过增加通勤时点列车、优化列车开点等措施,完善列车开行结构,增开管内高铁动车组列车6对,方便旅客日常通勤和周末出行。
【关键词】增加,通勤,时点
【高速铁路】南宁局集团做强做优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品牌(2024-01-22)
【摘要】 1月22日,人民铁道网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聚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实施,抓住市场恢复机遇,打造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品牌,通道规模效应不断扩大。从2023年6月29日常态化开行到2023年底,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累计开行53列。南宁局集团公司在南宁货运中心建立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运输工作专班,制订班列运输工作方案,建立周小结、月总结工作机制,为班列常态化开行提供组织保障;组建营销服务小组,在南宁国际铁路港设置专门办公区域、客户接待区域,为货主提供运费查询、作业协调、运输方案设计等服务;主动与邕州海关对接,将集装箱班列进站后通关申报调整为进站前申报,客户申报的通关数据由原来的平均20项简化至15项。南宁局集团公司通过线下座谈、线上视频会议等形式加强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的宣传推介,组织营销人员深入企业走访营销,现场答疑解惑,为企业量身定制全程物流运输方案;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等有利契机,重点对适铁商品参展商开展营销宣传,与凭祥日胜公司等企业达成运输意向。目前,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集货地覆盖广西、四川、广东等6省区,货物品名达620多种。为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南宁局集团公司优化班列组织流程,加强集装箱配空,优化箱区箱位管理,实现南宁南至越南安员最快14.5小时的运输时效;对出口整车入箱货物实行优先安排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编制货物入箱装载作业指导书,督促装卸承揽企业提高装卸质量;建立绿色通道,在南宁国际港内提供装掏箱场地,确保货物随到随验。
【关键词】建立,绿色,通道
【高速铁路】国铁集团召开2024年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人民铁道网讯,1月1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23年发改工作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要求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2023年,全路发改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党组工作安排,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服务国家战略有力,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路发改系统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构建“六个现代化体系”为载体,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联网补网强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持续推动铁路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联网,补网,强链
【高速铁路】北京局集团持续发力,2023年开行中欧班列超千列(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人民铁道网讯,2023年,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开行品质,京津冀地区共计开行中欧班列1059列、突破千列大关。京津冀地区开行的中欧班列具有辐射范围广、货物品类多、货源需求旺盛等特点,主要依托天津新港和石家庄国际陆港等开行基地始发,经由二连浩特、满洲里、霍尔果斯等铁路口岸,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商品汽车、汽车零配件、日用品等货物发往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该局集团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对接联系,定期召开中欧班列协调会,及时掌握政策、互通信息、解决问题;落实铁路、船公司、港口码头、货运代理公司四方日常联系机制,动态掌握中欧班列到港船期、货物通关信息;优化中欧班列作业场区集装箱进出、堆码及装车路线,压缩配空、装车、加固等环节作业时间,努力提高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效率。目前,北京局集团公司已经形成了覆盖天津、石家庄、北京等地的中欧班列开行网络,运输线路辐射俄罗斯、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对于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班列,开行,网络
【高速铁路】2023年国铁集团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利润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2024-01-15)
【摘要】 1月15日,人民铁道网讯,1月9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23年,铁路客运创历史最好水平,高峰日发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全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全年和高峰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铁路货运实现持续增长,全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铁路建设成果丰硕,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9641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2024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8.55亿人,完成货物发送量39.31亿吨;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完成运输总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收359亿元、增长3.7%;坚持铁路绿色发展,务实稳妥推进铁路碳达峰、碳中和。
【关键词】深化,运输,结构
【高速铁路】2023年晋西车轴重点装备生产交付创历史新高(2024-01-08)
【摘要】 1月8日,人民铁道网讯,晋西车轴重点装备生产交付创历史新高,空间布局和能力优化取得新突破,重点科研项目研制取得新成果。2023年,晋西车轴聚焦做强做优轨道交通装备主业,较好抓住国际市场格局变化的机会,外贸增量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自主开发了加盖保温平板车、专用平车等特种车辆,防务和智慧消防产品发展迈出新步伐。晋西春雷公司坚持拓市场与防风险并重,在C192、C194两个产品领域市场节拍控制上取得了较好效果,高端LED用高表面铜带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高精度铜板带产销达到投产以来最好水平。
【关键词】研制,新成果,空白
【高速铁路】中国中车获得加蓬客户160辆敞车项目订单(2024-01-08)
【摘要】 1月8日,人民铁道网讯,2024年1月,中国中车获得加蓬客户160辆敞车项目订单,实现新年开门红。项目初期,中车长江集团海外营销团队便积极与客户沟通交流,积极邀请客户来华现场调研,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为期三年维保方案,中国中车产品和服务得到客户高度认可。作为中国首家进入加蓬市场的铁路物流装备供应商,中车长江集团凭借优质的产品、良好的项目履约能力和专业的售后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高度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至今,中车长江集团在加蓬获得铁路货车订单突破千余辆,并在首都利伯维尔设立了办事处,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关键词】铁路,货车,订单
【高速铁路】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自主研制的铁路货车再次出口利比里亚(2024-01-08)
【摘要】 1月8日,人民铁道网讯,1月4日,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自主研制的30吨轴重铁路油罐车在大连港装船,即将发往非洲国家利比里亚。2022年,齐车公司为满足客户铁路运输需要量身定制的ENX70型共用平车首次出口利比里亚,实现了在利比里亚铁路货车市场“零突破”。该车型车辆整体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制造,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承载力强等特点,该车可用于不同尺寸集装箱装载和钢材、汽车、大型混凝土桥梁等货物运输。双方合作以来,齐车公司不断满足客户发展需要,在为利比里亚提供铁路装备的同时,还从铁路货车技术支持和维保服务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信赖。此次出口的铁路油罐车,采用T型结构卸货装置,满足了客户对罐车两侧卸货要求。该批车辆将主要运用在利比里亚铁矿运输通道,为当地燃油运输提供服务。
【关键词】铁矿,运输,通道
【高速铁路】由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的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主线隧道开始盾构掘进(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2023年12月30日,随着“海天号”盾构机缓缓转动刀盘,由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施工的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主线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标志着我国建设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海底道路隧道主体正式开启盾构穿海作业。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连接青岛主城区和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设计时速80公里。工程全长17.48公里,其中主线隧道长14.37公里,包括长达9.95公里的海域段。此次盾构机由青岛港码头向西海岸掘进,将与钻爆段隧道对接,并在海底洞室内进行盾构机接收、拆解。隧道通车后,青岛将进入“双隧时代”,对缓解跨湾交通压力、促进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胶州湾,一体化,发展
【高速铁路】中车唐山公司第160列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交付(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2023年12月25日下午,中车唐山公司在组装事业部调试产线举行第160列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交付仪式。2017年,首列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样车正式在中车唐山公司下线,“绿巨人”进入大众的视野。2022年,中车唐山公司完成了短编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交付。其中,除传统“绿巨人”外,“白绿”色涂装的新型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开始列装。本次自项目启动以来,先后经历了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样车下线和批量生产阶段,第160列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交付,进一步深化了各铁路局集团与中车唐山公司共谋发展的新篇章。据悉,中车唐山公司在2023年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项目生产过程中,各铁路局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监造项目部进行了严格把关,项目组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市场、创新、成效、担当”为工作主题,以客户为导向,在优化和提升动车组车体制造、涂装、组装及调试“产业链”的同时,在碳钢车体制造系统的生产组织、制造工艺、质量管控等维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关键词】涂装,新型,时速
【高速铁路】中国中车中标2台18MW漂浮式风机订单(2024-01-02)
【摘要】 1月2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电建中南院万宁海上漂浮式项目样机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公示:中车株洲所中标标包1、标包6。据了解,该工程位于海南省万宁县,总装机容量100MW,由中国电建投资开发,计划采用6台16—18MW风电机组样机。多年来,中国中车与中国电建在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自2021年6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合作风电项目累计2000+MW。后续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协作,共同推动我国海上漂浮式风电的规模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开发和业务拓展是中国中车在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战略,推动风电装备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车集团的统筹下,构建了海上漂浮式机组研发的科研体系,掌握了漂浮式机组系统设计方法,解决了漂浮式整机系统一体化设计、运行工况下漂浮式机组系统的振动稳定性、整机系统高可靠运行低成本运维等重大技术难题。本次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中标便是中车启航新能源和中车株洲所在资源整合、科研协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有力体现,同时中车山东风电公司、中车大连公司也一并参与研发。未来,中国中车将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在风电全产业链上的优势,持续不断地提供卓越的技术与产品,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键词】资源,整合,科研
【高速铁路】国家铁路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3-12-25)
【摘要】 12月25日,人民铁道网讯,国家铁路局12月22日在北京召开2023年铁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对铁路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会议要求,全行业要扎实做好新时代铁路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一是构建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机制,着力强化宏观政策引导,系统布局重点科技研发,大力促进创新主体协同,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二是把准铁路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向更安全可靠、更便捷高效、更绿色经济、更包容韧性上持续发力。三是提升科技创新对铁路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以高水平技术标准体系支撑铁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培养造就出更多铁路领域的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铁路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关键词】人才,中心,创新
【高速铁路】成都局集团与攀钢集团签订总包合同(2023-12-25)
【摘要】 12月25日,人民铁道网讯,12月19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签订总包合同,以“物流总包”的形式承揽攀钢明年2336万吨货物的物流服务。据了解,开展物流总包,是国铁集团党组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公转铁”和绿色发展政策的具体行动,为相关企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国铁企业稳定大宗货物运输基本盘,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合作协议中涉及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全国多个地区的原燃料运输。在国铁集团统一协调下,成都局集团公司和相关兄弟局集团公司将在运力配置、装车组织等方面为其提供重点安排、优先组织等服务,并根据需要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是双方优势互补破解物流瓶颈、推动双方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双赢选择,有利于提升攀钢产品市场份额、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原料库存量,提高铁路货物运量及运输效率,同时探索和深化综合物流、贸易、金融、信息平台等领域合作,推动双方企业加速发展,体现了国家铁路全链条、全过程为实体经济提供整体服务的实力与担当。
【关键词】集团,路网,支撑
【高速铁路】国铁集团着力扩大物流总包业务,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2023-12-25)
【摘要】 12月25日,人民铁道网讯,2023年以来,国铁集团着力扩大物流总包业务,与企业总部开展战略合作,量身设计以铁路为主导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全力支持企业调整运输结构,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不断探索物流总包业务新模式新路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攀钢集团签订物流总包合同,攀钢集团将明年2336万吨货物的物流服务交由铁路负责,成都局集团公司联合兄弟单位将在运力配置、装车组织等方面为攀钢集团提供优先组织等服务。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物流总包项目组,研究制定营销策略,设计物流产品,编制总包方案,形成多部门联动、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机制。延安车务段与商洛陆港实业公司签订煤炭“门到站”运输业务协议,首趟物流总包列车顺利开出。
【关键词】设计,物流,产品
【高速铁路】中国中车与中国信保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12-20)
【摘要】 12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12月19日,中国中车与中国信保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中车和中国信保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很高的业务契合度,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国内产融结合良好的契机下,双方将继续深化在境外业务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做好战略规划、顶层谋划、系统策划,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中国信保将助力中国中车用足信用保险,用好政策支持,保障中车海外项目顺利执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打造保险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典范。在此期间,中国中车国际事业部及中国信保战略客户二部签署了年度专项合作协议。
【关键词】业务,契合度,能源
【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年度运送旅客创历史新高(2023-12-20)
【摘要】 12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截至12月10日,京沪高铁年度旅客运送量超过2019年全年旅客运送量,创下开通运营后的历史最高记录,展现出强大的运输组织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京沪高铁公司发挥客运大数据分析优势,加强对旅客出行规律的分析研判,针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提前制订列车开行建议方案,提升运输产品供给能力。他们积极落实与受托单位的运输对接机制,推动商务候车室改造升级,开展京沪高铁站车服务联合检查,实现了旅客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积极拓展淡季客运增长点,组织召开高铁助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与铁路企业和地方文旅部门深化合作,探索打造“高铁+旅游”服务新模式。今年10月3日,京沪高铁全线单日旅客运送量达到90.3万人次的历史最高峰。作为国铁上市企业,京沪高铁公司大力推动京沪高铁品牌建设,增强了品牌影响力,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组织召开业绩说明会,增进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可度。他们还坚持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开展京沪高铁公司品牌资产管理与开发课题研究,迈出国铁企业品牌资产管理先行先试步伐。
【关键词】运输,服务,组织
【高速铁路】前11个月,成都局在建铁路项目投资增长16.8%(2023-12-20)
【摘要】 12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12月19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局”)获悉,今年1至11月,成都局在建铁路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0.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18亿元,增长16.8%。其中,在渝昆高铁川渝段土仑子大桥施工现场,成都局集团公司宜宾工电段、中铁三局的职工正在对轨道进行精调,这是高铁开通运营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使轨道精度达到规范标准,满足高速列车快速、平稳、舒适运行要求。目前,渝昆高铁川渝段站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四电”工程全面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有望在2024年具备开通条件。在西渝高铁建设现场,全线第一长桥代市镇特大桥施工进度过半,施工现场成排墩柱拔地而起。据中铁五局西渝十标项目经理杜平介绍,西渝十标段主要承担32.109公里的站前工程施工,以及临近标段127孔箱梁架设、全线595.62公里的轨道铺设任务,力争打造西部高铁建设新典范。
【关键词】西部,高铁,建设
【高速铁路】佳都科技荣获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金奖(2023-12-14)
【摘要】 12月14日,人民铁道网讯,12月7日,2023 DiD A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举行,佳都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客服中心凭借在地铁智能客服设备领域出色的系统创新设计和产品力,从复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 DiD A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装备制造专项赛概念创新组「金奖」。DiD A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是全球工业设计领域极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赛事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大赛以“工业设计服务制造业当家·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球的设计师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智能客服中心3.0由人工操作台、乘客自助操作屏和票箱模块等构成,中心下方设有二维码模块、读卡区和打印机口,其360°开放式柜台设计,既服务于付费区也服务于非付费区的乘客,便于不同区域内的乘客使用。人体工程学尺寸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机互动,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特别是高低不同的柜台设计,不仅方便轮椅乘客和儿童使用,还考虑了轮椅推进空间,展现了对不同乘客群体的关怀,提升了残疾人乘客的出行体验。在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的赋能下,智能客服中心上线了AI数字人功能,打造“有灵魂、会思考”的地铁数字虚拟员工,与乘客以人类自然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解答乘客问询,做到了语义可理解、逻辑可思考、语言有分寸,让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安全和高效。
【关键词】设计,服务,制造业
【高速铁路】中车戚墅堰所国内首款“地铁弹性车轮”即将投用(2023-12-14)
【摘要】 12月14日,人民铁道网讯,日前,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戚墅堰所”)获悉,其研发的时速80公里B型地铁车辆用弹性车轮,已通过装车运用考核暨载客运营前评审,即将在无锡地铁正式投入载客运营。据了解,该产品是首款采用正向自主设计的减振降噪地铁弹性车轮,针对我国地铁车辆载客量大、运行速度快、线路状况复杂等特点,对产品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全新设计。采用国际领先的分块式压剪复合型橡胶结构,通过对金属和橡胶结构的优化,实现更高承载能力。针对地铁踏面制动高温环境,研制了特殊配方的耐高温橡胶材料,满足极端制动高温环境下的承载性能和可靠性,确保橡胶的长寿命;采用双重连接装配结构以及安全冗余保护结构,进一步确保了极端状态下的安全可靠性。目前,经线路运用测试,该产品减振降噪效果显著,可降低地铁车辆噪声10—15分贝,衰减车辆振动50%—70%,易耗件寿命可达10年以上,可实现免维护使用,具有低碳环保、技术先进、安全性高、服役寿命长等众多优势。中车戚墅堰所从2000年起专注于弹性车轮的研发和制造,是具备完善的自主化设计、仿真、试验以及产业化能力的弹性车轮企业。现已形成3大系列、10余种弹性车轮产品,产品覆盖低地板有轨电车、轻轨和地铁车辆平台。截至目前,1.5万余套产品先后在北京、沈阳、南京等10余座城市、20余条线路中应用,市场占有率超90%,并出口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海外市场。
【关键词】连接,装配,结构
【高速铁路】昆明局集团优化物流各环节,中越河口铁路口岸海铁联运货物吞吐量...(2023-12-14)
【摘要】 12月14日,人民铁道网讯,2023年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优化物流各环节,不断拓展海铁联运辐射区货物品类、扩大运输规模,助力跨境货物高效快速流转。截至12月11日,中越河口铁路口岸今年海铁联运货物吞吐量达24.2万吨,其中进口硫磺18.1万吨,出口磷酸二铵6.1万吨。昆明局集团公司依托中越米轨铁路,着力提升国际货运班列运输效率及品质,抓好货物装卸组织,确保物流各环节有效衔接、班列按时开行;加强车辆出境前、入境后的检查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货车运行安全;强化跨境通道建设,积极与海关、边检部门协作,实现24小时通关,大大提升了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效率。2017年以来,中越两国通过米轨铁路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超63300车、365万吨。今年以来,两国间米轨铁路国际货运班列日均稳定开行2至4列,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稳定,在中国与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间搭建了一条“重去重回”的物流通道。
【关键词】货物,装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