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绿城的尴尬:收入创新高,利润明显下滑(2024-08-26)
【摘要】 8月25日,北京商报讯,8月23日,绿城中国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取得收入约695.62亿元,同比增长22.1%,收入再次创新高;股东应占利润20.45亿元,同比下降19.7%。对于上述业绩表现,绿城中国给出的解释是“受整体市场下行及限价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以及计提若干资产的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大额计提减值已经成了绿城中国的既定动作,也因此被市场视为侵蚀绿城中国利润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再次大规模计提17.5亿元,这一数值要远高于上年同期,甚至比2023年全年还要高出1.29亿元。
【关键词】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降,资产减值
【房 地 产】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正式获批(2024-08-23)
【摘要】 8月23日,中房网讯,8月22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招商基金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正式获批。本次基金拟募集规模为12.895亿元,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及2025年可供分配现金预测值分别为2525.69万元和5646.28万元,预测期间的现金流分派率预测值分别为年化4.12%和4.38%。底层资产包括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太子湾项目和林下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5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3.52万平方米,估值约12.87亿元。其中,林下项目属于公共租赁住房(高级人才公寓),太子湾项目属于保障性租赁住房。
【关键词】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
【房 地 产】港资地产商也开始亏钱了(2024-08-21)
【摘要】 8月21日,中房报讯,近期,多家港资房企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盈利均呈下滑或亏损状态。长实集团上半年收入与利润双下滑,其中收入220.08亿港元,同比下降10.55%;股东应占溢利86.03亿港元,同比下降16.7%。恒基兆业2024年上半年亏损6900万港元,比去年上半年1800万港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香港置地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3亿美元,亏损面亦扩大。恒隆地产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至61亿港元,但净利润大跌56%至10.6亿港元。太古地产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17.96亿港元,同比减少19%。九龙仓旗下两家上市平台,九龙仓集团和九龙仓置业2024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6.73亿港元、10.52亿港元,一改去年同期盈利6.96亿港元与18.05亿港元的局面。
【关键词】港资地产商,业绩下滑,亏损
【房 地 产】华夏幸福:债务重组金额累计1900.29亿元(2024-08-19)
【摘要】 8月19日,中房网讯,8月16日,华夏幸福发布关于债务重组进展等事项的公告。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债务重组计划》中金融债务通过签约等方式实现债务重组的金额累计为1900.29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启动四批现金兑付安排,预计四批现金兑付金额合计约为55.44亿元。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以下属公司股权搭建的“幸福精选平台”及“幸福优选平台”股权抵偿金融及经营债务合计金额为169.29亿元。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为246.73亿元。
【关键词】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股权抵债
【房 地 产】珠海国资大手笔收储,资金规模高达120亿元(2024-08-14)
【摘要】 8月14日,中房报讯,8月10日,华发股份发布公告,拟与珠海华发集团或其子公司开展存量商品房及配套车位交易业务(含达到预售条件的房源),总交易金额不超过120亿元。虽然在此之前,广东省内已有广州增城、江门、深圳等城市的地方国资进行过存量房收购计划,但珠海国资此次存量房收购计划涉及的交易金额规模较大,最高可达120亿元,且有明确对象,即华发股份。实际上,这也并非华发股份与华发集团在存量房收购方面的首次合作。7月底,华发股份就曾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华发资管公司拟通过转让其全资子公司珠海华奔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式,将华奔公司名下存量房产转让给华发集团全资子公司珠海市安居集团,转让价格为26556.29万元。
【关键词】华发股份,华发集团,存量房收购
【房 地 产】房企“瘦身”,代建突围(2024-08-14)
【摘要】 8月1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阶段,标杆房企迎来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整合、收缩、合并等成为本轮组织调整的关键词。收缩战线背后,不仅是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响应,更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不过,在以“瘦身”“压缩”为主的调整中,仍然有一个业务板块,成为众多房企扎堆新设部门和平台的主要方向——代建。TOP50房企中已有七成以上增加了代建业务板块。为了增加代建业务板块,房企在组织架构调整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成立独立代建公司或子公司,相对独立于原有的地产开发业务。二是将代建业务作为集团业务的一部分,丰富集团的业务类型、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代建或将成为房企寻找新业务增长的突破口。
【关键词】组织架构,战略转型,代建
【房 地 产】房企持续出售优质资产“回血”(2024-08-13)
【摘要】 8月13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在融资受限、销售回款压力大的情况下,低价出售资产成为房企“回血”最直接的方式。近期,世茂集团、万科、华侨城、远洋集团等多家房企积极寻求资产出售。如7月初万科印力将上海南翔印象城MGEA48%股份卖给GIC,交易规模预计在20亿左右;世茂集团以5.96亿元出售厦门集美区综合体项目,由中建三局接盘,变现的代价是亏损3.12亿元。据CRIC不完全统计,今年前7月,房企处置资产交易笔数已达到129起,已披露交易规模超千亿元。房企出售核心资产的背后,实际反映出房企流动性依然承压。当前,房企融资面仍低迷,而2025年债务到期规模甚至要高于2024年,“钱紧”的一年,房企或将持续出售资产。
【关键词】出售资产,流动性承压,融资面低迷
【房 地 产】内地物业减值拖累业绩,老牌港资房企现亏损(2024-08-08)
【摘要】 8月7日,中房报讯,2023年,内资上市房企中有6成出现亏损,而常年被贴上“保守”标签的港资房企却自成一派,业绩坚韧、盈利能力强劲。其中,恒隆地产、恒基地产、九龙仓置业、新鸿基地产等企业全年净利润均在40亿港元以上。但今年以来,部分港资房企也开始由盈转亏。8月6日,九龙仓置业公告称,上半年集团股东应占亏损为10.52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则为溢利18.05亿港元。九龙仓置业的关联公司九龙仓集团此前也发布业绩预告称上半年预计亏损25亿港元至28亿港元。8月2日,香港置地也公告称,上半年亏损8.3亿美元,基础亏损达到7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有基础盈利4.22亿美元。两家老牌港资房企在其亏损原因中均提及内地发展物业以及香港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港资房企,物业减值,亏损
【房 地 产】厦门国企建发拿地“凶猛”(2024-08-07)
【摘要】 8月7日,中房报讯,市场下行压力下,大部分房企都在收缩投资战线。就连销售额前三房企也不例外。前7个月,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拿地金额同比分别锐减56%、61%,万科在百强房企拿地排行榜上已“消失不见”。但“建发系”在土地市场仍旧保持了凶猛势头。“建发系”旗下拥有两家重要地产平台,分别是建发房产以及联发集团。前7个月,建发房产在拿地榜和新增土地货值榜上均排在第一位,对土地的渴望及扩张野心尽显。建发房产的快速扩张,与其厦门国资委背景密不可分,同时也是考虑能够稳住市场占有率。不过同比来看,今年前7个月建发房产的拿地支出亦有所收缩,其中权益拿地金额同比缩减25%,新增土地货值同比缩减37.6%。
【关键词】建发系,逆势拿地,市场占有率
【房 地 产】泰康人寿持续减持保利发展,发生了什么?(2024-08-05)
【摘要】 8月5日,中国房地产网讯,继中国平安“清仓”碧桂园后,保利发展也遭到第二大股东泰康人寿的减持。8月1日,保利发展发布公告,保利发展股东权益发生变动,泰康人寿和泰康资管自2017年2月21日至2024年8月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最新资料显示,泰康人寿的股份比例由7.1181%降至4.9787%,泰康资产受托管理的其他账户股份比例由0.2269%降至0.0213%,两者合计股份比例由7.3450%降至4.9999%。在“泰康系”减持地产股的同时,部分险资对不动产的配置力度正在加大。今年以来,阳光人寿、中国人寿、长城人寿、友邦人寿等险企在不动产投资领域动作频频。
【关键词】泰康人寿,股份减持,保利发展
【房 地 产】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同比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2024-08-01)
【摘要】 8月1日,证券时报讯,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7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909.4亿元,同比下降40.1%,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1.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五个月收窄。其中,销售总额超千亿的房企有6家,同比减少4家;销售总额超百亿的房企有51家,同比减少34家。7月单月来看,克而瑞的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790.7亿元,环比下降36.4%,同比下降19.7%,单月业绩规模继续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随着下半年市场高基数影响减弱,预计全国新房销售同比降幅将不断收窄,但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
【关键词】百强房企,销售降幅,连续收窄
【房 地 产】“瘦身健体”、主动降债,龙头房企风险化解提速(2024-07-31)
【摘要】 7月29日,金融界讯,伴随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增加,房地产并购交易也呈增长趋势,这为龙头房企化解风险提供了较好环境。受房地产市场近两个月升温影响,房企出售商办类大宗资产迎来窗口期。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6月房地产并购交易再度呈现活跃迹象,房地产行业资产并购交易金额环比增长11.5%。目前,万达、万科等龙头房企在积极推进“瘦身健体”举措,转让旗下部分资产。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万达商管至少对外转让了26家公司的控制权,其中不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项目。除了重资产转让,另有部分房企选择转让控股权并引入地方国资,寻求更有力的资源支持与转型升级。
【关键词】并购交易,瘦身健体,出售资产
【房 地 产】房企“退房”为哪般?(2024-07-30)
【摘要】 7月30日,中房网讯,今年以来,多家上市房企剥离或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冠城大通、格力地产、美的置业、华远地产和银亿股份等5家上市企业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上述企业剥离房地产业务的背后,主要缘于该业务板块对企业业绩的拖累。在较大的经营业绩压力之下,企业对房地产发展前景研判不乐观,一些上市公司不得不谋求转型发展,并提高经营质量。后续会有更多中小型上市房企逐步退出或收缩地产开发主业,及时对业务范围做出优化调整。这既是企业市值管理的需要使然,也是顺应行业发展方向做出的重要决策。
【关键词】业务剥离,业绩拖累,战略转型
【房 地 产】A股近70家房企预告中报业绩,超6成预亏(2024-07-24)
【摘要】 7月24日,中房网讯,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但市场反馈似乎并不如人意。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上半年多数房企业绩难言理想。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在A股房地产分类上市公司中,共有69家涉房企业公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44家公司预告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占比63.76%,仅有25家公司实现盈利。44家业绩预亏的房企中,有23家连续亏损,有21家首次出现中报亏损,其中不乏一些龙头房企和央国企的身影。具体来看,有9家房企亏损额度超过10亿元(包含10亿元),分别为:万科A、华夏幸福、金地集团、*ST金科、首开股份、金融街、华侨城A、ST迪马、中交地产。
【关键词】中报预亏,六成,央国企
【房 地 产】房企转型众生相:退出、聚焦和收缩(2024-07-23)
【摘要】 7月23日,和讯网讯,在房地产行业经历更长变局的当下,各家房企从自身出发,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了退出,有的选择了收缩等待,少数敏锐者则在变革中脱颖而出。如华远地产、美的置业、冠城大通、格力地产选择剥离或置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绿城中国的资源更集中于核心城市,并向改善性住房需求倾斜;滨江集团集中开发杭州市场;万科聚焦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大优势主业,清理和转让非主业的财务投资。整体来看,收缩战略是多数房企共同的策略,在行业变局的当下,如何活下去是房企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退出,聚焦,收缩
【房 地 产】又清退资产,华润置地“去低效”(2024-07-22)
【摘要】 7月22日,中房报讯,据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最新披露,华润置地(深圳)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正在进行拍卖预告,起拍价约20.49亿元,评估价达29亿元。此次拍卖的申请执行人为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被执行人为深圳市湖贝顺润投资有限公司,前者是后者的第一大股东(持股60%),也是此次遭遇拍卖的华润置地(深圳)开发有限公司的间接大股东。华润置地(深圳)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持有湖贝未来城项目。华润置地方面表示,本次拍卖由于股东方财务出现状况,无法履行股东义务,后续视拍卖情况,如竞价周期内无人出价,华润方会践行央企担当,履行项目建设运营责任。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华润置地在太原、沈阳、石家庄、北京等多地项目公司都存在股权转让动作。
【关键词】华润置地,未来城项目,股权转让
【房 地 产】远洋集团公布56亿美元债务方案,已有主要债权人签署支持协议(2024-07-19)
【摘要】 7月19日,中房网讯,7月18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披露境外债务重组的重大进展。公告披露了远洋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共覆盖债务本金56.36亿美元,拟向债权人提供新票据或新贷款、强制可转换债券、新永续债作为重组对价,包括面向债权人发行年利率3%的22亿美元新债,并提供全面综合的增信保障,剩余债务金额可置换为两年期无息强制可转债,也可选择新永续债作为替代性。根据公告,远洋集团已正式获得境外银团协调委员会成员(占境外银团贷款及同质双边贷款本金总额的约50%)对重组方案主要条款的同意,已有债权人签署重组支持协议(RSA),为整体方案的通过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远洋集团,债务重组,增信保障
【房 地 产】超六成上市房企预报上半年亏损,房企盈利能力有待修复(2024-07-17)
【摘要】 7月16日,界面新闻讯,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进程,尽管政策面不断优化,但楼市复苏动能依旧不足,房企业绩普遍承压,盈利能力仍待修复。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6日,已有73家涉房企业发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有46家房企预计上半年出现亏损,27家房企预计将实现盈利,即出现亏损的房企数占总数的比例约为63%。对于多数房企录得亏损的原因,一方面,部分房企在土地市场过热时大举拿地,导致土地成本偏高;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下半年后销售市场持续筑底,销售价格及流速不及拿地时的预期,共同导致当期结转项目的毛利总额及毛利率下降。除此之外,还包括计提减值损失、以低于账面值的价格出售大宗资产等影响因素。
【关键词】市场调整,业绩承压,经营亏损
【房 地 产】万科A:公司骨干管理人员完成2亿元增持计划(2024-07-17)
【摘要】 7月16日,中房网讯,7月15日,万科A公告称,公司骨干管理人员自筹资金共计20074万元,委托员工代表设立的深圳市嘉宏新实业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增持。深圳嘉宏新作为委托人发起设立华能信托盈鑫1号服务信托和华能信托盈鑫2号服务信托进行增持。其中,在公司全职工作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集团党委成员等15人出资约7431万元。截至7月15日,深圳嘉宏新通过盈鑫信托计划已完成了增持计划。本次共耗资20008万元,占本次增持计划初始承诺增持金额的100.04%,本次共从二级市场购买万科A股股票2956.4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包括库存股)的0.25%。盈鑫信托计划剩余66万元资金用于支付信托日常费用。
【关键词】万科,增持,管理人员
【房 地 产】一批房企正在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2024-07-16)
【摘要】 7月15日,丁祖昱评楼市讯,7月10日,冠城大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指定的关联公司)。公告称,本次交易为重大资产出售,拟采用现金的支付方式,不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不会因此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本次交易如能顺利完成,将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实现公司产业彻底转型,公司行业分类也将调整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助于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4月份以来,已有3家老牌地产企业先后宣布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并在此后迎来股票的上涨。
【关键词】冠城大通,资产出售,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