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5.6亿元!绿地再甩核心资产(2023-03-13)
【摘要】 3月13日,中房报讯,上海绿地外滩中心迎来买家兰生股份,回笼资金5.6亿元。3月6日,兰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中民外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位于黄浦区小东门街道616、735街坊H地块会馆街55号,即绿地外滩中心项目T3幢的13层、14层共2层办公楼及35个车位。实际上,绿地不只这一次出售资产用来降压。2021年,通过减少拿地、出售项目、剥离高负债等各种方式,绿地控股已压降了有息负债812亿元。但2022年,绿地控股仍未能免于高额债务压力。去年6月,绿地控股相关负责人在债券投资人交流会上表示,公司将多管齐下,包括通过出售商办物业等方式,全力保障资金链安全,按时足额偿还债务。
【关键词】绿地控股,压降负债,甩卖资产
【房 地 产】最长展期不超过7年,旭辉境外债务重组取得最大进展(2023-03-13)
【摘要】 3月13日,中国房地产网讯,3月10日晚间,旭辉控股对外公告了“境外流动资金状况的全面解决方案”的最新情况。公告称,旭辉境外流动资金状况的全面解决方案已取得重大进展,公布了初步指示性关键条款,包括不削减本金金额、债权人自愿选择转股、减少利息的现金支付、债务展期不超过7年、支付一定数额的前置款项、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额外增信方案等。这是继富力、龙光、融创后,又一家头部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旭辉表示,公司将继续采取措施加快境内销售及现金回款,积极寻求机会出售非核心资产,以改善现金状况、提供运营效率、控制风险及节约成本。
【关键词】境外,债务重组,展期
【房 地 产】正荣地产预计3月底前提出境外整体债务管理方案(2023-03-10)
【摘要】 3月9日,中房报讯,3月6日,正荣地产发布公告,预计在2023年3月底前提出境外整体债务管理初步建议方案。在寻求和推进境外整体债务重组背景下,正荣地产同时公告称,对于2023年3月6日到期的2022年3月美元票据、2022年3月境外人民币点心债,以及应于该时间赎回的一笔永续债,未支付本息。2022年3月美元票据、2022年3月境外人民币点心债自3月6日,从联交所退市。公告显示,截至3月6日,正荣地产预期无法支付未偿还本金额2亿美元(就证券而言)、7.286亿美元(就2022年3月票据而言)、15.9亿元(就2022年3月人民币票据而言)以及未偿还分派或利息。
【关键词】境外债务,整体重组,债券违约
【房 地 产】万科总裁祝九胜:本轮股权融资不是因为缺钱(2023-03-09)
【摘要】 3月9日,中房网讯,3月8日,万科举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9项议案均为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万科总裁祝九胜在会上表示,万科本轮股权融资不是因为缺钱,公司此前已经获得充裕的债券性融资,本次增发的重要考量之一是形成良好的资债结构。同时,把握行业出现的结构性机会和政策利好窗口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股权融资,资债结构,政策窗口
【房 地 产】头部物企发布2022年盈利预警,过半港股物企股价下跌(2023-03-07)
【摘要】 3月7日,中房报讯,3月3日,碧桂园服务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碧桂园服务未经审核的综合收入预计将同比增长40%,归母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但税前利润、期内净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均大幅下滑,预计将同比下降34%~40%、45%~51%和51%~57%。就在碧桂园服务发布业绩预告后的首个交易日,绝大部分物业板块股价走低。截至3月6日下午收盘,58家港股物业股,其中32只股票下跌,15只股票持平,4只股票停牌,只有7只股票小幅上涨。碧桂园服务方面表示,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新冠疫情反复产生额外防疫成本;二是疫情封控期间,公司部分业务及商务活动较难正常开展;三是由于公司若干并购事项带来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等因素。
【关键词】碧桂园,利润下滑,股价下跌
【房 地 产】再获200亿元资金补血,“闽系”房企建发逆势突围(2023-03-01)
【摘要】 3月1日,中国房地产网讯,在房地产企业格局已然生变的当下,闽系房企队列中又涌现出一匹“黑马”。2月24日,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两笔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拟发行金额共200亿元。融资均拟用于偿还有息债务、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作为建发系旗下最重要的地产平台,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建发房产全口径销售金额为1703.2亿元,位列排行榜第10位。而2017年~2021年,建发房产在行业排名分别位列第61位、第53位、第49位、第31位和第21位。这也意味着,在几年的时间,建发房产从60名开外的中小房企一跃成为行业头部企业,加杠杆扩规模势头明显。
【关键词】建发股份,债券融资,逆势跃升
【房 地 产】越秀地产商业板块即日起正式更名“越秀商管”(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和讯房产讯,近日,在越秀地产成立4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越秀地产商业板块宣布正式更名为“越秀商管”,开启商业发展全新篇章。作为商业地产变革探索的先行者,越秀商管专注于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金融”全链条资产管理,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国城市发展与繁荣,并不懈推动城市商业的变革创新,始终积极引领新的商业和资管模式。截至2022年末,越秀商管在管项目已达50逾个,已在国内核心一、二线城市累计开业13个写字楼、8个商场、18个酒店公寓及长租公寓,以及专业市场、产业园等多个项目。
【关键词】越秀商管,商业地产,资产管理
【房 地 产】2022年超300家房企申请破产(2023-02-28)
【摘要】 2月28日,中房网讯,2022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房企信用危机频发。中房网通过人民法院公告网,以“房地产”为关键词检索,并剔除了重复分发企业、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2年全国约有308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从省域分布来看,湖南、浙江、广东三省的破产房企数量居前三位,均超过30家。破产房企主要还是以小微房企为主,位于三四线城市的企业居多,经营及项目覆盖范围不大。部分大中型房企2022年也遭遇到了“清盘潮”。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包括佳源国际、融创中国、新力控股、嘉年华国际、大发地产、福晟国际、花样年、泛海控股、新明中国、天誉置业、阳光城、中国恒大等多家房企都被债权人提起清盘呈请。
【关键词】信用危机,房企破产,清盘潮
【房 地 产】房企融资再度开闸,410亿元中期票据获集中注册(2023-02-24)
【摘要】 2月24日,中房网讯,近来,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中期票据再获集中开闸。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官网披露,6家房企中期票据于2月23日集中获批注册,累计可发行额度高达410亿元。从具体的获批额度来看,碧桂园单笔中期票据金额高达200亿元;绿城房地产集团7笔中期票据金额累计达110亿元;厦门中骏集团和成都兴城人居分别获批注册30亿元中票;雅居乐和市北高新分别获批注册20亿元中票。截至2月23日,2月份11家房企累计可发行中期票据额度已超千亿,达1079亿元。
【关键词】融资开闸,中期票据,标杆民企
【房 地 产】涉661.75万元未兑付商票,融创公告回应“正在洽谈和解”(2023-02-24)
【摘要】 2月24日,中国房地产网讯,经过最近几年的行业格局重构,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承压,商票到期无法兑付情况屡有出现。2月22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公告。公告显示,融创存在8项失信行为,涉及票面金额约661.75万元及利息损失、诉讼费用等。根据公告披露,该事项不会对公司债券展期后的兑付安排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及其余各被告目前正在与原告洽谈和解,预计在达成和解后,失信登记将撤销,届时将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键词】融创,商票逾期,失信行为
【房 地 产】民营房企融资现状及破局解析(2023-02-22)
【摘要】 2月22日,克而瑞讯,2022年末,房企融资政策迎来重要转向,纾困方向也从此前“救项目”转换至“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但部分民企融资难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有近30%民营房企在“三支箭”以及内保外贷的支持下资金链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大多数民营房企仍存在着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就2023年即将到来的到期情况来看,仅上半年民营房企即将到期债券总额就达到了2913亿元,其中风险房企的到期债券占比超过了61%,因此这些企业的到期压力仍然较为巨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当下即使有融资政策的支持也可能较难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因此除了需要继续开源节流积极自救之外,或许也需要等待政策的进一步的传导。
【关键词】融资难,流动性压力,政策传导
【房 地 产】房企定向增发潮来袭(2023-02-22)
【摘要】 2月2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自2022年11月28日房企股权融资重启以来,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房企筹划股权再融资,其中大部分为定向增发。通过非公开方式再融资,主要用于政策支持的房地产业务,包括保交楼、偿债、补充运营资金等。目前,大部分房企融资依然困难重重。截止至2023年2月17日港股和A股250家房地产上市企业中,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房企占比达到71%。这就意味着,当前上市房企若要定向增发,势必要面对当前股价过低的窘境。虽然定增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流动资金,但大规模的低价定增也会对上市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股价的下跌也会造成股权再融资的空间减小。因此对房企来说,最重要的关键仍在于销售面能否回暖。
【关键词】股权融资,定向增发,股价过低
【房 地 产】67家房企预计2022年业绩亏损超千亿,未来前景几何?(2023-02-16)
【摘要】 2月16日,克而瑞讯,截至2月14日,A股的113家上市房企中已经有65家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此外还有保利发展和华发股份发布了业绩快报。从这67家企业的预告来看,A股房企中有38家预计将会亏损,占比超过了56%,其中有22家连续亏损。而盈利的29家房企中,则有20家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仅有5家预计归母净利润有所增加。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有82%的房企归因为疫情影响或者企业房地产业务结算结构变化导致的销售项目结转利润减少,同时也有56%的房企因为行业的低迷而对其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除此之外,商业业务较多的企业因为纾困政策而主动对租户进行租金减免、多元化业务的收入减少、债务出险房企的利息费用剧增也是部分房企业绩下滑的原因。
【关键词】业绩亏损,结转利润,减值准备
【房 地 产】抢占代建“蓝海”,华东房企上坤入局(2023-02-14)
【摘要】 2月14日,中房报讯,为顺应房地产行业新形势,上坤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开辟共建管理新赛道,聚焦增量领域,发力代建业务。上坤相关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由“金融杠杆”转向“专业杠杆”是大势所趋。上坤将用足自身专业杠杆,充分发挥在产品打造、营销管理、商业运营等方面的核心优势,逐步落地已经相对成熟的政府代建、资本代建和商业代建项目,促进企业从“大开发”向“大服务”转变。目前,上坤共建业务已经在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获取第一批核心项目,并已由初创孵化转入落地运营阶段。未来上坤将形成“地产开发+共建管理”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实力。
【关键词】地产开发,共建管理,新增长曲线
【房 地 产】“第三支箭”落地后超30家房企发股权融资计划(2023-02-14)
【摘要】 2月14日,财联社讯,2月12日,万科发布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向不超过35名的特定对象开展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发行数量将不超过11亿股,占目前总股本的9.46%,成为“第三支箭”落地至今定增募资金额最高的房企。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调整优化5项涉房企业股权融资政策以来,陆续有33家A股/H股上市房企发布股权融资计划,总募资金额超657亿元。计划进行股权融资的房企中,既有保利发展、建发国际、陆家嘴等央国企,也有雅居乐、新城发展等民企;既有龙头房企万科等,也有华夏幸福等出险企业。
【关键词】定向增发,股权融资,第三支箭
【房 地 产】华夏幸福扭亏为盈背后:境内外债务重组获得重大突破(2023-02-09)
【摘要】 2月9日,中房报讯,2月3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间接全资子公司在中国境外发行的存续面值总额为49.6亿美元债券目前正在根据英国法院批准的美元债券协议安排重组方案推进执行,以发行新债券向债权人分配的方式完成重组交割。境外债务重组接近尾声的同时,债务违约两年的华夏幸福官宣扭亏为盈。1月30日,华夏幸福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亿元到16亿元。不过扭亏为盈并不是华夏幸福经营方面完全改善的信号,是基于债务重组进展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所致,该收益为非经常性损益,若扣除,2022年华夏幸福经营业绩仍为亏损,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亿元到-168亿元。
【关键词】华夏幸福,债务重组,扭亏为盈
【房 地 产】河南首推房企白名单,引领行业管理机制变革?(2023-02-09)
【摘要】 2月8日,中指研究院讯,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通知,筛选确定了100家河南省房地产行业省级白名单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对河南省内优质房地产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选定的100家房企在河南省各地市均有覆盖,其中,郑州市入选企业最多达21家,其次是南阳市和洛阳市,分别入选10家和7家,入选企业最少的是鹤壁市和信阳市,分别只有1家企业入围,其它地市入选企业数量基本均衡。从入选名单的企业来看,主要涉及各地市的头部知名房企,如郑州的正弘、美盛、绿都、建业、常绿、海马、星联,洛阳的中弘卓越、中成、申泰,开封的鼎立、华盟,漯河的昌建,濮阳的住友等等,总体上是以企业的安全性、稳健性为主要筛选标准。
【关键词】白名单,金融支持,管理机制
【房 地 产】A股过半房企2022年业绩预亏(2023-02-06)
【摘要】 2月6日,中房报讯,据统计,截至2月2日,共有67家A股房企发布业绩预告。若按照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同比增长幅度,仅有19家A股房企2022年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而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的房企数量却多达48家,占比七成,即使是保利发展、招商蛇口这些大型央企也难逃利润下滑的行情。预亏房企中,世茂股份、格力地产、金科股份、华侨城A、首开股份等10余家房企是近年来首次亏损。其预亏金额低的几亿元,高的上百亿元。其中,预亏在百亿元以上的有金科股份、中天金融、华侨城A等7家房企。值得注意的是,荣盛发展和蓝光发展的预亏均最高超过200亿元。
【关键词】盈利恶化,亏损增大,利润下滑
【房 地 产】百强房企投资仍在“静止”(2023-02-02)
【摘要】 2月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年初,往往是行业周期性变化特殊节点,土地市场供应和成交往往位于低位。CRIC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土地市场供应44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供地节奏明显变缓。与之对应,销售百强房企拿地进入“静默期”,首月有土地入账的百强房企仅有绿城、华润置地和建发3家,且只是少量拿地,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集中供地仍在“间歇期”,低能级城市难以吸引品牌房企投资。1月末,新增土储货值、投资金额和建面的百强门槛值分别为4.4亿元、0.9亿元和5.3万平方米,同比降幅均超过五成,其中新增土储货值门槛同比下降了64%。
【关键词】供需节奏,间歇期,投资静默
【房 地 产】房地产大洗牌,“黑马”逆势扩张要适度(2023-01-31)
【摘要】 1月31日,中国经济时报讯,当前,大规模“洗牌”是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一大现象,“活下去”普遍成为房企的主要目标。根据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和安居客等机构数据显示,在房企销售普遍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22年有23家房企从千亿元销售规模阵营中消失。仅剩的20家千亿元规模房企中,央企和国企数量占据了“半壁江山”。2023年,对于所有房企而言依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些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产能过剩导致的竞争加剧、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产品品质和服务仍有待改进等。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央企和国企可能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那些过去快速扩张的“黑马”,其面临的挑战或更大。因此,“活下去”依然是众多房企的主要目标,地产“黑马”逆势扩张也要适度。
【关键词】行业洗牌,活下去,适度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