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金融运行分析与2020年展望

    2019年,我国金融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银行资金运用能力增强。2019年以来,M2余额增速基本在8%~8.5%的区间内波动。9月末M2同比增长8.4%,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1个百分点。从货币派生角度看,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主要得益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增强带来的货币乘数有效扩大。9月末,基础货币同比减少3.8%,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3.9%;M2货币乘数为6.38,比上年同期高0.71。
    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多增较多,各渠道新增融资普遍好于去年同期。2019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一直稳定在10%~11%,9月末为10.8%,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0.2个百分点。增量来看,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除股票融资外,其他渠道的新增融资规模均好于上年同期。
    三是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居民和企业新增贷款期限结构存在差异。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
    四是货币市场利率运行平稳。年初以来,央行综合运用普降和定向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等政策手段,推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稳定,货币市场利率运行平稳。
    2020年,我国金融运行与调控主要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表现较为低迷,各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不断下调对未来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发达经济体中,欧洲经济增势尤其令人堪忧。同时,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冲击世界贸易增长。
    二是猪肉价格阶段性抬高CPI涨幅。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快速攀升并带动CPI同比涨幅上升。虽然政府已采取措施来加大进口和鼓励生猪养殖,但我国生猪正常的养殖周期为150~180天,猪肉供给减少的冲击将持续到2020年上半年。
    三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从央行所做的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看,2019年二、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小幅回落,三季度为65.9%,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从贷款增长结构看,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低于上年同期。前三季度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552亿元,同比少增1309亿元。
    四是外部风险冲击不容忽视。面对弹劾压力加之美国经济下行风险显露,为打好“经济牌”来争取民意、赢得2020年大选,特朗普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可能出现缓和,中美双方存在分阶段达成协议的可能。但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不会变,改变的只是策略与方法,中美贸易摩擦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